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燕 《教育文汇》2003,(7):20-21
以校为本的教科研活动,是当今一种国际趋势。在我国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制度,是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自觉生成的这种活动形式加以提升,并进行制度化的规范。以校为本的教科研活动,既是新课程实践的需要,也是新课程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开展校本教研是21世纪教师的一项基本素质。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立多元开放的教学研究机制,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是溶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通过教育科学校本化,可以总结经验,研究规律,指导实践,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使广大教师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而要努力争取成为掌握先进教育理论、具有科研能力的学科专家。为了使广大教师和教研员对校本教研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本刊特刊发陈俊老师的文章。(分两次刊出)  相似文献   

3.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教研。那么,教研员在校本教研中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教学研究活动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学校教学计划、教学常规,开展学科教学研究的重要活动形式。《基础教育课程纲要》的第九部分“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指出:“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这就要求教研活动在新课程的实验过程中,不仅要研究课程改革实验的实施,而且要研究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那么,教学研究活动如何以人为本,如何改进和完善教研活动方式,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有效地帮助教师将课程理念体现在教学行为上,作用在学生身上,这是我们每一位教研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改革日渐深入,在实践工作中凸显各种复杂的教育教学问题和现象,许多教育研究者把研究的视野投入到关注日常教育实践的价值。教研员,教育理论的诠释者。在教师教育理论的消费者和专家教育理论的生产者之间,究竟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作用,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年来,我校把校本教研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建立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确立了教学研究课题的选题应从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中选题的原则,把抓好校本教研与促进课程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面对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反思传统的教研模式,努力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研模式,积极探索实施校本教研的策略,不断深化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校本教研正在蓬勃兴起,教学研究的重心逐步下移到学校,教学研究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教学研究的一种质的飞跃。面对教研的这一发展趋势,如何组织并指导好校本教研,是教研部门遇到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教研既要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建构,也要有具体而微的课堂教学实践。在理论与实践中架设一座桥梁,在专家与教师之闻开辟一条通道,这就是教研员。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校长在具体的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越来越多,这些向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将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阻力。因此,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显得十分迫切。本文就校本教研的特征要素,以及如何构建、推行提出个人的粗浅认识。请各同行指正。一、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校本教研是指伴随新课程的实施而出现和不断被强化的一种新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它的基本内涵是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为宗  相似文献   

11.
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是学校是教学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2.
对学校编印课改教研专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的课程改革要取得成功,不仅需要专家、学者而且需要广大教师对课改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新课程的理念来审视、反思过去的教研工作,可以明显地看到“重教轻研”的现象:教师忙于日常教学,对教研活动没有引起重视、“只教不研”,或教研活动经常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4.
校本教研背景下教研员如何进行专家引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教研”作为一种研究的类型或取向,既有别于学术研究者进行的质性或量化的专业性研究,也不同于完全的行为研究。这种改进后的教学制度,努力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通过互相渗透、互相依存的教师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形成三位一体来开展深入有效的教研活动,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实施专业引领的一支重要力量,教研员如何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对一线的教师进行专业引领,教研员又如何进行自身储备以进行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这是当前教研室建设和教研员发展急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具体来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问题为中心开展的研究活动。在此,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教师是主体,教学问题是核心。由于它致力于解决本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由教师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次新课程改革中,校本教研对推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研究,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教研室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业务指导部门,其职能定位主要是“研究、指导、管理”教学工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并与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立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而更进一步明确了教研工作的职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如何深刻理解与把握课程改革精神实质、切实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已成为直接影响新课程改革实验成败的关键。为此,学校需要将教师的发展放在首位,在组织、制度、课堂、评价、管理等方面加以调整和重构,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学习培训等有机融为一体,构建校本教研文化,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新课程实施提供全方位支持和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开展网络教研 拓展教研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轶斌 《现代教学》2012,(Z1):10-13
网络教研为教师提供了足不出户就能共享经验、共同切磋的交流平台,因其可以自由选择教研时间,无需赶赴固定教研地点等特性,正成为与低碳时代相吻合的教研方式。上海市自2008年起开展中小学网络教研工作试点。2010年,上海市教委颁布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中小学网络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市、区、校各级切实开展网络教研,拓展教研途径,丰富教研方式,深化课程改革,加快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师文化是校本教研的根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艳 《天津教育》2006,(10):33-34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的,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学校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研究活动.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蕴含于教师文化之中,没有教师文化的深层支撑,任何教育改革和教学研究都将是表面的和临时的。  相似文献   

20.
目前,很多农村学校教师素质偏低,自我反思不得要领,常常陷入消极反思的泥沼。反思的内容“大而空”,一旦“挣扎”之后发现“没有出路”,就会渐渐失去继续尝试的热情和耐心。“百思不得其解”,处在困惑中的教师又对自己的行为作了错误的归因,而错误的归因又导致教师采取新的错误的行动。例如:有的教师将自己不能自觉主动实施新课改的原因归结为:课改的外部环境不具备,课程资源不配套,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农村学生素质差,评价制度没改革;有的教师虽然发现了自己与优秀教师之间的差距,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好将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学校条件差。这种抱怨环境、消极等待、被动应付的心态,不仅无助干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而且会抑制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