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构建节水防污型生态灌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茆智 《中国水利》2009,(19):28-28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用水大户,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近年来.我国各地根据实验研究和实践,总结出多种既节水又高产的稻田水分管理模式,如浅湿晒模式、干湿交替灌溉模式、中后期无水层灌溉模式(或称半旱栽培模式)等,这些模式对推进我国的节水灌溉事业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稻高效节水与持续高产的灌排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种稻国家,全国水稻总产量及灌溉面积居粮食作物中的前列。水稻灌区的节水、高产在我国有重要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试验研究、开发与推广了许多种水稻节水、高产灌排技术;国内通过先进的试验手段,发现长期采用一些水稻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能对水土环境及产量造成一些不良影响,探讨了此影响产生的原因及避免途径。在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并开发出了水稻高效节水、持续高产的灌排与施肥综合技术,以及水稻灌区用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具体是稻田轮流淹水与落干的间歇灌技术、与此相配合而增加追肥次数的施肥制度改革措施,以及易于推广应用的稻田实时灌溉预报与渠系用水实时调配技术。这些技术是水利措施与农业措施紧密结合,既能高效节水,又能避免水土环境的不利影响,持续高产,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文中亦介绍了这些技术的推广情况及推广后取得的节水、增产经济效益和社会与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
水稻节水灌溉的机理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苏南太湖流域是我国著名的高产老稻区。20世纪60年代以后,水稻生产逐步由深水灌溉向浅水勤灌过渡。进入80年代,随着稻田除草剂的广泛应用,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出现了浅湿灌溉、湿润灌溉等新型的节水灌溉方式。为了评判各种灌溉方法的优劣,我所从水稻高产机理的角度出发,1993年至2000年进行了水稻节水灌溉方式科学选择的对比试验。 1 水稻高产的机理 要使水稻高产,从生理角度看,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即有较大的  相似文献   

4.
介绍国内外从发展节水高产出发,发展水稻直播轻型栽培;结合黑龙江垦区水稻直播历程和新实践,提出应以科学技术发展观进行重新试验和节水增产机理新探讨。尤其使之实现水稻全程"干湿交替"节水灌溉。  相似文献   

5.
微灌是现代节水型农业中较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是我国农业技术示范推广的重大项目之一。它具有节能高效.节水高产等诸多优点.尤其应用于温室大棚栽培系统,能实现满足作物需水规律的精确灌溉、满足作物生长环境要求的调控灌溉,但由于其技术含量高,系统组成复杂,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涉及的因素和问题也较多,本文依据7年来温室大棚微灌示范工程的实践经验.作一初步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汉中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也是水利为农业增产服务的主要对象。灌溉栽培固然是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但灌溉方法不合理、灌水过多又反而影响水稻的产量。通过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水稻需水是有阶段性的,不同的阶段对水分要求不同,只有掌握水稻需水特性,采取相应地灌水措施,既可节约用水,又能促进增产,遇到干旱缺水,也可合理地拟定应急措施,使有限水量灌溉较大的面积。汉中地区近十年来,引进推广的杂交水稻是节水、高产的优良稻种,深受广大农民  相似文献   

7.
水稻浅湿干交替间歇灌溉是寒区节水、丰产的管理模式,结合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有效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率,从而促进水稻增产,提高经济效益,宜大力推广这一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8.
下辽河平原的台安地区,水田灌溉用水量,约占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的80%左右。在灌溉用水量中,只有水稻的叶面蒸腾量才是灌溉的有效水量,只有这部分水量被水稻所吸收,其余水量都是损失量。因此水稻叶面蒸腾量的确定对水稻的节水灌溉、对实现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节水灌溉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9.
水稻采取传统灌溉方法是大水漫灌,水层管理,用水量大,亩用水量为300~500m3;黑龙江省水稻发展很快,已达5000多万亩,水稻灌溉用水200多亿m3,占黑龙江农业用水90%以上。而滴灌是世界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水稻若实现水稻滴灌栽培,可节水50%以上,亩用水量仅需  相似文献   

10.
发展节水型农业,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灌溉试验资料为基础,结合灌区调查成果,优化,筛选淠史杭灌区中稻节水高产灌溉模式。水稻“浅湿间歇”灌溉制度。制定了灌水、间歇、蓄雨等三项技术指标。研究了节水增产的原因和依据。分析了发展节水型农业的必要性,推广节水灌溉势在必行。浅湿间歇灌溉制度,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水稻需水规律和节水高产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开展了以水稻节水灌溉为主的无水层灌溉丰产示范,探索适合本地区水稻新的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永幸河灌区“一麦一稻”的农业生产格局和在灌区工程已配套完善的情况下,提出了以推广水稻节水高产灌溉技术为灌区的主攻方向,文章介绍了两种水稻节水技术,并结合实际建议推广水稻“浅湿间歇”灌溉,提出了具体的推广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江苏省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和季节性干旱并存的状况,指出必须坚持分区划片、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淮北地区建立高效旱作农业体系,搞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农艺节水技术,培肥农田土壤,建立旱作地区多元高效种植制度;在宁镇扬丘陵农业区建立科学贮用水体系,充分利用适宜的地形条件和径流条件,兴建塘坝、水池等蓄水工程,发展雨水积蓄,同时采用喷、滴、微灌技术,节约灌溉用水量;在苏南太湖流域建立高产节水灌溉农业体系,推广应用水稻覆膜旱作灌溉、水稻浅湿灌溉、水稻控制灌溉等新型节水灌溉技术,控制太湖流域水污染,将节水与高效农业的产业化建设结合起来,促进流域内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水稻技术节水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是适合寒地特点的水稻节水灌溉新技术,是一项工省效宏的重要节水技术措施。进一步引导推进和大力发展全省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实现水稻技术节水的革命性转变。  相似文献   

15.
"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是由河海大学水利系的李寿山和山东省济宁市水务局的许国郎等合作研究提出的。1982年以济宁市麦仁店灌溉试验站为重点进行了多年研究。由于"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具有节水、高产、优质、低耗、保肥、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等优点,1991年1月通过由国家科委和水利部、农业部在北京联合召开的"全国农业技术评估会"的评审,被认定为是可以大面积推广的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6.
发展节水灌溉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垦区节水灌溉现状分析红兴隆垦区自1978年开始发展旱田节水灌溉,1996年开始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模式浅、湿、干技术.2003开始试验、推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政府相继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和扶持职工群众发展节水灌溉。以旱田移动喷灌和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为重点,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有效地缓解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但与新形势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建设、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垦区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仍显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微灌是现代节水型农业中较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是我国农业技术示范推广的重大项目之一,它具有节能高效,节水高产等诸多优点,尤其应用于温室大棚栽培系统,能实现满足作物需水规律的精确灌溉、满足作物生长环境要求的调控灌溉,但由于其技术含量高,系统组成复杂,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涉及的因素和问题也较多,本文依据7年来温室大棚微灌示范工程的实践经验,作一初步分析论述。至工程经济学和系统工程是微活工程实施的理论依据对一个相对独立的种植业经济实体——温室大棚栽培生产系统,经济问题对其建设,经营、管理至关重要。温室大…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水资源在数量上不足,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极不均衡,并随着人口增长和工农业发展,水资源紧缺将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农业包括节水灌溉农业和旱地农业.我国发展节水农业必须采取水、旱并举的方针.旱地农业随着雨量增加,增产幅度增大,在黄河连年断流的情况下,山东、河南半湿润地区,应重视发展高产旱地农业.建设节水农业,首先应当用好当地水资源(包括降水、地下水和劣质水资源化),同时要把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作为建设节水高效农业的核心,这是我国形势发展、粮食安全的需要和生态环境的需要.提高用水效率必须加强农艺节水技术.农艺节水不同于工程节水,它是减少农田蒸发蒸腾量,可实际节约水资源量.节水灌溉制度是近年来节水效果最明显的节水措施,无论水稻和小麦都有效果.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不仅是水的问题,农业节水必须农、水部门结合,才能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推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黑龙江省推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已积累了一些经验,通过实践,控制灌溉技术使水稻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更趋合理有效,促进和控制水稻生长.合理的土壤水分调节与控制,不仅减少了灌水次数和灌溉水量,大幅度地节约了水量,而且能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发达,控制水稻地上部株型无效生长,提高水肥利用的有效性.适时适量的灌溉供水,能较充分地发挥水稻生长的补偿效应,从而形成较合理的群体结构和较理想的株型,达到节水高产的目的.因此,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具有节水、高产、优质、低耗、抗倒伏、抗病虫害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节水灌溉技术比较与认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喷灌、微灌、管道输水、渠道防渗衬砌、劣质水灌溉、节水灌溉管理、水稻节水灌溉等七个方面对比分析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节水灌溉技术,认为我国在输配灌水技术方面整体水平不高,节水灌溉管理技术发展明显落后.指出发展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需要从我国国情出发,重视改进地面灌溉技术;因地制宜推广喷、微灌技术;需要着眼于世界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趋势,研究开发自动化、现代化的节水灌溉系统,推动我国传统农业向高效优质农业的转化;需要依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慎重对待污水灌溉技术,重视灌溉不当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农业和生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