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轭式搭配是英语里一种独特的语言搭配。它将逻辑上并无必然联系的事物搭配在一起;使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耐人寻味。本文主要探讨了轭式搭配的翻译极其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2.
运用概念域语块之间的映射模式,系统分析英语报刊中的外语系隐喻性经济语篇的信息结构。研究表明,隐喻式的经济语篇以非对称型映射模式为主,有的兼有复合式映射的混合模式。这两种模式倾向源点域的特点在弱化经济语篇抽象性、增强可读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英语修辞格中词语异常搭配及其语义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通感、矛盾修饰法、移就和轭式搭配角度,分析了英语修辞格中与语义相关的词语异常搭配。说明这些创造性搭配以辞格为依托,突破语言常规限制,却符合逻辑范畴,具有很强的语义功能。语言变异中异常搭配有意造成“突出”,具有注意价值和联想功能,是用来加强语言传递效果的有效手段。语用目的明显,认知过程精简,会诱使读者透过其正常指代,寻找言外之意,具有特殊的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4.
轭式搭配是经常出现在日常谈话、商业广告及故事、小说中的一种修辞格。它的运用形式通常有 6种 ,轭式搭配的修辞特色非常新颖独特 ,运用得当可使文笔简洁凝炼、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并由此而产生出一种耐人寻味的逻辑力量  相似文献   

5.
轭式搭配是经常出现在日常谈话、商业广告及故事、小说中的一种修辞格。它的运用形式通常有6种,轭式搭配的修辞特色非常新颖独特,运用得当可使文笔简洁凝炼、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并由此而产生出一种耐人寻味的逻辑力量。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轭式搭配”在具体语境中的语用功能,如幽默集言简意赅,集表层与深层、具体与抽象意义于一身,以及抒发感情、描写心理等.“轭式搭配”常借助“语言变异”手段达到一些特殊的语用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所以隐喻是两个认知领域的语义互动。隐喻的"双域"模式是一种更大、更普遍的"多空间"概念映射模式的一部分。从隐喻概念着手,探讨了隐喻的基本发展过程及与概念整合理论的关系,阐述了概念整合理论的主要概念,举例分析了古诗词中隐喻的概念整合过程。  相似文献   

8.
时间隐喻是人类认知方式的一种,时间概念是空间概念的隐喻映射,英语时态表征实质是时间和空间的隐喻。本文从美国著名黑人女性文学家Alice Walker的短篇小说Everyday Use for Grandmama的时态使用入手,以认知语言学和认知隐喻学为理论依据来研究英语时态的隐喻,探讨时态隐喻与空间的关系以及文化内涵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根据源域的不同,概念隐喻可分为三类:实体隐喻、结构隐喻和空间隐喻.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对大学英语教学能起到积极地指导意义,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英语中的很多词汇,短语和篇章都运用了隐喻,或者都可以用隐喻式的思维加以解析;而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英语的教和学本身就是一种隐喻过程,即有效建立已知和未知之间联系的过程.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利用隐喻性的教学法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兴趣,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委婉语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许多委婉语是通过隐喻构成的。分析委婉语中的隐喻机制,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解释了委婉语的认知理据。隐喻把两个属于不同性质和范畴的事物或概念,通过联想的媒介加以类比和映射,即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概念隐喻具有突出一个概念的某个方面而同时掩盖其他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英语隐喻和汉语隐喻分别属于两种语言中重要的修辞格。东西文化背景的重大差异,造成了英汉语言中同一隐喻喻体会产生相同相似或不同的喻义;中英文隐喻格式的不完全类似,同样造就了英汉语言隐喻的差异。无论中国人学英语还是外国人学汉语都不容忽视由此造成的语言理解和表达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本质在于通过某种事物或概念来理解、感悟另一种事物和概念.本文以英语动物习语为研究语料,从隐喻认知角度研究了英语动物习语的认知理据及其解读过程.结果表明,隐喻认知理论对于英语动物习语的分析具有较强解释力,这为英语习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为其开拓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3.
认知语言学的涉身体验观对语言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与人类基本体验相关的身体部位、空间和感知等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以概念隐喻理论和基于使用的构式理论为基础,选取英语味觉域的四个形容词(sour,sweet,bitter,spicy)为研究对象,运用Sketch Engine检索工具分析它们在BNC语料库中的主体分布和谓语句构式.研究发现:英语形容词谓语句构式的单一性(SCC结构)使得味觉域形容词意义的拓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隐喻机制,形容词原型体验的差异导致了隐喻拓展的不同,形容词谓语句构式对隐喻拓展会产生一定的激励和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旨在用隐喻认知这个视角度来丰富大学英语阅读技巧的多重通用性。首先明确地提出了亚里士多德、理查兹及莱考夫等语言学家对于隐喻理论的本质和精髓;接着从修辞学和语义学这两个维度对隐喻认知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技巧应用及重要性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最后对隐喻认知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巾的未来的前景作以展望。  相似文献   

15.
作为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的概念隐喻自提出以来就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概念隐喻被广泛应用于经济语篇中,经济学家运用读者熟悉的、易于理解的认知域来阐释陌生、抽象的认知域。通过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完成概念化过程。以《经济学人》中国专栏中的经济语篇为例,探讨其概念隐喻的分类和运用,以期对专门用途英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文体意识的培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的搭配失误进行检索,重点探讨英语专业低年级(ST5)与高年级学习者(ST6)的名词与名词搭配失误,并对这些搭配失误进行分类探讨,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经常使用这几类方法,如迁移、规避、重复、替代、阐释性翻译等。通过分析,认为学习者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容易将需要传达的汉语意义通过内省式"翻译"成英语进行表达,因而很容易受"源语透过效应"的影响。研究还指出其他导致搭配失误的原因,并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人体隐喻是隐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认识和感知世界的一种重要途径。人体隐喻通常隐藏于人类认知和思维的背后,是深处认知思维在词汇层面上的具体体现。从隐喻的定义和认知本质出发,考察了人体隐喻的特点及其认知本质,比较了英汉两种语言中人体隐喻的映射方式,并结合英汉语料,考察了英汉人体隐喻的映射情况和对应程度。  相似文献   

18.
体育新闻标题中隐喻的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无处不在,体育新闻语言常通过隐喻的方式来构建体育赛事独有的语言表达方式,这在标题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本文以隐喻的认知研究为理论基石,从两域映像层面集中分析体育新闻报道中标题的隐喻特征,并将其归纳为战争隐喻,戏剧隐喻和其他隐喻等三类主要的隐喻类型,阐述源域向目标域映射的宏观和微观过程,体现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抽象思维的最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和文化中历史悠久、运用广泛、使用频率高、凝练劳动人民经验和智慧的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比喻是人类共有的思维模式,其在英语谚语中的大量运用使得英语生动形象、幽默风趣、观点鲜明、迷人难忘。英语谚语中常见的比喻包括明喻、隐喻、转喻和提喻等。明喻和隐喻是建立从喻体到本体相似性投射的过程,转喻是寻找能够替代本体的关联性事物的过程,提喻是寻找能够代替本体的整体或者部分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语用学指示语研究中的心理距离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相结合,构建出基于心理距离的隐喻映射模式,对虚拟语气动词时态用法的内在机制做出解释。这一模式包括时态域与心理状态域两个认知域,而虚拟语气中的动词时态表现,实际上是对人们在使用虚拟表达时的心理状态的一种隐喻现象。在Were-型虚拟语气中,时态域中的现在时、过去时之间的心理距离,作为距离意象图式被跨域映射到心理状态域中真实与非真实之间的内部结构。在此模式基础之上,作者又提出时态潜势的概念,对Be型虚拟语气的隐喻映射模式做出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