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用健脾化湿泄浊法治疗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改变生活方式加健脾化湿泄浊中药)35例,对照组(单纯改变生活方式)35例,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胰岛素抵抗指数、血尿酸及血脂水平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尿酸、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等较前有明显改善(P<0.05~0.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同时治疗组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结论:健脾化湿泄浊中药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尿酸、降低甘油三酯等;并且明显改善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利湿泄浊法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原有降糖降压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中药组34例予补肾健脾、利湿泄浊中药治疗,对照纽28例予以奥迈必利治疗。结果:高尿酸血症疗效总有效率中药组为85.3%,对照组为82.1%,2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血尿酸(BUA)及血脂均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BUA、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中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健脾、利湿泄浊法对T2DM合并高尿酸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改善其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泄浊排毒方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泄浊排毒方治疗,对照组予别嘌呤醇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BUA)、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24h尿尿酸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弧66%,对照组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尿酸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1),但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CH、TG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24h尿尿酸较治疗前明显增多(P〈0.05),对照组TCH、TG、24h尿尿酸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泄浊排毒方可有效治疗高尿酸血症,同时可以改善体内代谢紊乱,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泄浊除痹汤治疗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泄浊除痹汤治疗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组试验,将81例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颗粒剂组40例,服用泄浊除痹汤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剂;水煎剂组41例,服用泄浊除痹汤水煎剂。2组均每日1剂,分2次口服。疗程均为20日。结果:2组治疗10、20日血尿酸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后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90.00%,对照组为68.29%、92.6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泄浊 除痹汤治疗高尿酸血症效果明显, 颗粒剂和水煎剂的效果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5.
茵陈五苓散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茵陈五苓散对高甘油三酯血症(HTG)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筛选46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为HTG组,另选3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HTG组:采用茵陈五苓散(组成:茵陈、泽泻、茯苓、猪苓、白术、桂枝),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特征、胰岛素抵抗程度及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变化。结果:茵陈五苓散治疗8周后,其TG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其TG、FINS及2hBG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OMA-IR)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甘油三酯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茵陈五苓散治疗可以降低血甘油三酯,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利湿祛痰的矢志方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痰浊瘀阻型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口服中药矢志方治疗,对照组口服别嘌醇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尿酸、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75%、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尿酸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血红蛋白均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仅血尿酸、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他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矢志方对高尿酸血症肾病有确切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再谟教授采用温肾化瘀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温肾化瘀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将温肾化瘀中药分别用于因酵母膏和氧嗪酸钾盐致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身上,并与苯溴马隆和别嘌呤醇对照观察其对模型动物血尿酸、尿素氮及血清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结果:两种方法均可使小鼠血尿酸明显升高(P〈0.05)。在酵母膏致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中,中药各剂量组及苯溴马隆组有明显改善模型动物血UA、BUN异常升高的作用(P〈0.05),但中药各剂量组对XOD活性的改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氧嗪酸钾盐致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中,中药高剂量组、别嘌呤醇组及苯溴马隆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改善实验小鼠血UA、BUN异常升高的作用(P〈0.05),但中药各剂量组对XOD活性的改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XOD活性的改善,高剂量组已接近于阳性组.结论:温肾化瘀中药很可能有抑制黄嘌呤氢化酶(XOD)的活性和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芪灵汤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中药复方芪灵汤对2型糖尿病脾虚痰阻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探讨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选择符合2型糖尿病脾虚痰阻型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中药复方芪灵汤治疗组和二甲双胍对照组,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中医症状单项疗效积分及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程度;并对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FPG,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体重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单项中医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部分单项中医症状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的疗效为60%,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两组的BMI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TG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的FINS和IAI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中药复方芪灵汤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脾虚痰阻型患者的各项中医临床症状,作用明显优于二甲双胍。能明显降低血糖,调节血脂和体重,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益肾健脾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收集病例65例,以中药益肾健脾泄浊法为主,配合西药降压利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感染等治疗2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不同病期CRF患者的疗效及血BUN、Scr、HB的变化。结果:显效19例,有效3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4.6%,其中氮质血症期总有效率94.8%,尿毒症期总有效率83.3%,尿毒症晚期总有效率37.5%,且治疗后患者血BUN、Scr水平显著下降(P〈0.01),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益肾健脾泄浊中药具有一定的改善肾功能和纠正肾性贫血的作用,且病期越早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0.
化湿泄浊方治疗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化湿泄浊方加减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痰湿壅盛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单用化湿泄浊方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用西药盐酸贝那普利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76.7%(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血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化湿泄浊方加减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与盐酸贝那普利效果相当,并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