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用硅胶(或硅溶胶)和钛酸酯在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和四丁基氢氧化铵(TBAOH)为模板剂的条件下制备出钛硅分子筛TS-1,骨架红外(IR),紫外浸反射(DRS),电子能谱(XPS)等,测试结果证实钛进入分子筛骨架;讨论了合成分子筛的条件对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用不同浓度的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处理钛硅分子筛(TS-1),处理后的钛硅分子筛作催化剂催化1-己烯发生环氧化反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漫反射(UV-V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2吸附-脱附曲线(BET)、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表明:样品的MFI结构没有被破坏;当TPAOH碱处理钛硅分子筛时,晶体内部部分硅溶解导致分子筛内部有介孔生成;随着四丙基氢氧化铵浓度的增加,分子筛中的骨架钛含量逐渐减少同时有非骨架钛生成.在催化1-己烯环氧化反应中,介孔的生成使处理后的钛硅分子筛活性和选择性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当介孔体积大于0.219,cm3/g时,由于骨架钛损失较多,1-己烯转化率和1,2-环氧己烷相对于1-己烯和过氧化氢的选择性都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以介孔分子筛AlMSU-Y为载体,钛酸四丁酯、二氯二茂钛、四氯化钛为钛源,采用合成后嫁接法合成了3种Ti-AlMSU-Y介孔分子筛样品.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N2吸附-脱附、固体核磁(MASNMR)、紫外一可见漫反射(UV_vis)和能谱(EDS)进行了表征,并以环己醇氧化反应考察了样品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样品Ti-AlMsU-Y仍保持了基体A1MSu—Y介孔孔道结构,钛原子进入分子筛骨架且以骨架四面体钛的形式存在,同时分子筛中非骨架铝的含量相对减少.在环己醇氧化反应中,骨架四面体Ti和骨架四面体A1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3种Ti—AIMSU-Y样品中,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制得的样品Ti(z)-AIMSU-Y对环己醇的催化活性最好,在80℃反应24h,环己醇转化率为43.1%,环己酮选择性为100%.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用价廉的硅胶和钛酸酯在以四乙基氢氧化铵和四丁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的条件下合成钛硅分子筛TS-1的新方法,考察了合成条件和催化苯酚羟基化反应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硅溶胶为硅源,无机钛为钛源,己二胺和四乙基氢氧化铵混为模板剂,水热合成制得Ti-SiZSM-5(TS-1))分子筛。并采用XRD、FT-IR、UV-Vis、NH3-TPD对所合成的分子筛进行了表征。还考察了所合成的分子筛催化苯酚羟基化和苯乙烯选择氧化的反应性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硅,钛取代A1PO-11分子筛SAPO-11、TAPO-11的合成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差热、氮气吸脱附等手段对合成的分子筛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晶化温度和原料比对分子筛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钛取代A1PO-11分子筛能生成AEL结构的TAPO-11分子筛;SAPO-11与A1PO-11分子筛表观形貌相差不大,而TAPO-11分子筛表观形貌则与A1PO-11分子筛有很大不同;硅,钛取代后分子筛的孔道半径及其孔容有所改变;3种分子筛都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以自制的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为模板剂,快速合成了钛硅分子筛TS-1,并采用TEM、BET、XRD、FT-IR、UV—Vis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钛硅胶液形成过程中,除醇温度为333~368K时,较高温度下合成的TS-1晶粒尺寸较小且较均匀、孔容及比表面积较大、结晶度及骨架钛含量均较高,其在苯酚羟基化反应中催化性能也较好。  相似文献   

8.
混合模板剂合成钛硅分子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钛酸正丁酯为钛源,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在443K用罩丙基溴化铵和四乙基氢氧化铵的混合物的为模板剂,合成了Ti-Si分子筛。经XRD,FT-IR,SEM以及BET比表面积分析,证实了在以TPABr+TEAOH为模板剂合成的样品中钛已进入silicalite-1的骨架,而以TPABr+二乙胺或三甲胺为模板剂则合成不出Ti-Si分子筛。SEM的结果表明用氨水和TEAOH调节反应液的碱度,对晶体的生长和形  相似文献   

9.
中孔分子筛FeMCM-41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热法直接合成了中孔材料FeMCM-41分子筛;通过XRD,骨架IR,ESR,紫外漫反射(DRS),~29SiMASNMR等测试,表明铁处在分子筛骨架上,同时考察了FeMCM-41的热稳定性、吸附量和酸性。  相似文献   

10.
 以高硅丝光沸石(M分子筛),TiO2粉和HClO4为原料,水热晶化法合成Ti-M分子筛.运用FT-IR和UV-vis光谱技术表征合成的Ti-M分子筛样品的物化特性,证明了钛原子进入了M分子筛的骨架位,推测出骨架钛在Ti-M分子筛中的确存在.选择环已酮氨氧化为探针反应,考察了Ti-M对此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Ti-M分子筛对环已酮氨氧化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由电子模型,导出了在含时电场驱动下考虑电子自旋后一维正常金属介观环中持续流的解析表达式,精确求出了其能谱。首次采用含时电场来考虑介观环中的持续流的问题,分两种情况,即讨论了T=0K与T〉0KAC时效应诱发的持续流,并研究了温度对持续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利用水热方法,生长出了不同掺Co2+摩尔比的AlPO4-5沸石晶体(CoAPO-5)。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傅立叶红外吸收(FTIR)分析了晶体的结构,结果表明,Co2+离子的引入并没有显著改变AlPO4-5晶体的晶格结构;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了CoAPO-5晶体的光学质量和表观尺寸,结果显示,合成出的晶体形貌完整、透明,尺寸达到45 mμ×45μm×300μm;X射线荧光分析(XRF)测试了CoA-PO-5晶体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当Co2+离子进入AlPO4-5晶格中取代了Al3+离子,使晶体晶格带负电性,且由此导致Brφnsted酸位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FeMCM-41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闽光  李斌  李景林 《广西科学》2000,7(3):196-199
采用水热合成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模板剂,直接合成FeMCM-41中孔分子筛,并研究不同合成条件对产物的影响。通过XRD、SEM、IR及穆斯堡尔谱等技术测试,表明铁处在分子筛骨架上。对FeMCM-41的热稳定性、比表面积及酸性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5.
陆英提取物乌索酸的紫外和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测定了乌索酸的紫外光谱,建立了分析色谱峰纯度的方法.采用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测定了乌索酸的红外光谱,得到乌索酸的特征 IR光谱结构,解析了乌索酸的 IR光谱与其结构特征的关系,确定了乌索酸 IR光谱的结构特征和官能团归属.IR光谱的谱峰形态清晰可辨,使乌索酸的主要结构和官能团均能得到准确的分析和指认,与质谱联用,推定了乌索酸的分子骨架、官能团位置和结构.  相似文献   

16.
将格子Boltzmann方程和大涡模拟(LBE-LES)相结合,提出适应于格子Boltzmann方法(LBM)的涡黏性亚格子尺度模型,开展均匀各向同性湍流时空关联性的研究.采用D3Q19格式计算湍流的三维能谱、湍动能耗散率和其它高阶统计量,与实验和直接数值模拟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模型比传统涡黏模型有明显改进.考察了不同亚格子模型预测湍流频率波数能量谱的能力,结果表明,尺度涡产生的横扫作用是造成小尺度涡时间去关联的主要因素,不同波数的频率能量谱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横扫速度是描述湍流频率波数能量谱的特征量.  相似文献   

17.
国际上CDEX、CDMSlite等实验组,在开展直接暗物质探测实验中,发现高能光子本底的来源之一.高能光子在高纯锗探测器中会产生低能本底,这些本底来自于康普顿散射的影响.分析发现低能本底的结构有台阶出现,这与经典理论预测的结果相悖.这是由于原子中电子处于束缚状态,并具有一定的动量,因此康普顿散射在低能部分受到影响.现在已经有低能康普顿散射理论Impulse Approximation(IA)考虑到电子的这些效应,并且应用到模拟实验软件Geant4中. IA理论框架下的模拟模型有三个:Liermore模型、Penelope模型和Monash模型.我们发现三个模型在keV能级以下能谱有康普顿台阶出现,与经典康普顿能谱相比有明显减少.经过计算,在k壳层的台阶高度比例分别为95.92%、92.87%和96.68%,这与只考虑束缚效应而计算出的93.73%不同.三个模型keV能级以下时有大约10%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采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研究了^110Pd核的低能激发态的能普和电磁跃迁,应用简化的哈密顿量很好的描述它们的能谱和跃迁过渡。结果表明,^110Pd基本上是属于U(5)→O(6)动力学对称的过渡核,同时也发现它具有SU(3)对称性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19.
用1/N展开法加上自洽Q框架的sdIBM1研究比Hf更重一些的中等质量核的Hg的同位素的能谱,计算了^186Hg基带的几个B(E2)值,有一定程度的符合,高激发态符合得较好,特别是能正确反映出B(E2)值随能级谱化的趋势,而且只用了很少的可调参数去拟合大量数据,注意到值随能级变化的趋势,而且只用了很少的可调参数去拟合大量数据。注意到Hg核的质子数Z=80,很接满壳层,可见1/N展开展理论适用于很大  相似文献   

20.
The variations in structure and acidity o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surfaces of HY zeolites modified by MgO and SiO2 have been studied by MAS NMR, together with the selective adsorption of perfluorotributyl-amine. 27Al and 29Si MAS NMR spectra revealed that the modifications led to significant changes of the framework owing to the migration of some non-framework Si and Al into the framework in the course of the modifications. 1H MAS NMR spectra showed that the modifications decreased the acidity of the zeolite surfaces. With an increasing of the loading of the oxides, the acidity of the surface decreased further. Both of the two kinds of Brönsted acidity of the MgO-modified HY zeolites decreased, particularly those in the supercages, while those of the SiO2-modified HY zeolites decreased less, and this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NH3-TPD. From the adsorption of perfluorotributyl-amine, it was found that the acidic sites on the external surface of the HY zeolite can be completely covered by SiO2 after being modified by the chemical liquid deposition (CLD)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