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6,(2):249-25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知识掌握度与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0%vs 1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知识掌握度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知识掌握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具有重要的预防作用,并显著改善患者的知识掌握度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医院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患者肝炎病毒医院感染的预防方法。方法 将澳门镜湖医院及中山一院血透中心对肝炎病毒感染血透患者不同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澳门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11.5%。其中医院感染占1.5%,丙型肝炎病毒(HCV)阳性10.0%,医院感染占6.1%。中一组HBsAg阳性25.2%。医院感染占17.0%;HCV阳性52.8%。医院感染占44.7%;丁型肝炎病毒(HDV)占4.0%。戊型肝炎病毒(HEV)占8.1%,两组比较8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控制HD患者肝炎病毒医院感染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专机专用,减少输血次数,采用Peresal血液消毒。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1998年1月-2000年6月住院透析患者1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多见于慢性肾功衰,好发部位为下呼吸道,常见病原菌为G^-杆菌。结论 对血液透析感染的预防措施主要为充分透析,提高免疫力,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分布及危险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年龄、基础疾病、插管方式、病原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与感染发生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46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3例,医院感染发生率29.5%;感染部位主要为导管相关感染、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感染率分别为41.9%、27.9%、11.6%;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年龄>60岁,血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越低感染发生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的培训,改善营养状况,加强血液透析的规范化管理,控制感染的危险因素,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接受血透治疗患者是一组免疫功能低下的特殊群体。因此做好其医院感染预防显得尤为重要。自2002年我院进行血透治疗870例次,未发生1例感染。其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赵德林 《现代保健》2009,(6):100-101
随着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逐渐增多,具有终身治疗和免疫低下等特征的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引起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如何预防血液透析引发的医院感染,笔者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控制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17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6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发生感染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减少感染情况的发生,增强患者的防控感染意识,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疗法的广泛应用,血液透析科内发生的感染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问题.我院从2008年4月开始对透析科室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控,并对控制前后透析科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分布、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12例血液透析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年龄、透析充分性、透析龄、贫血状况、心功能状况、血清白蛋白、插管及透析器复用与感染发生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2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共发生感染67例次,感染部位主要为血管通路、呼吸道、泌尿道等;>60岁年龄组、透析不充分组、透析龄>1年组、重度贫血组、心力衰竭组、低蛋白血症组以及插管患者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对应的比较组;而透析器复用组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龄、透析不充分、透析龄长、重度贫血、心功能不全、插管以及低白蛋白血症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因此严格加强无菌操作,充分的透析,减少侵入性操作,改善贫血和营养状况等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设计对照试验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控制医院感染事件方面的临床应用效率。方法以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住院部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治疗,对比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临床依从性评分、患者对感染预防知识掌握能力评分及临床护理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方案满意度,患者临床依从性评分及预防感染知识评分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上述结果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降低医院感染事件发生效率,提高患者临床依从性,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内科肾衰竭患者实施血液透析发生医院感染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为降低感染率制定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1月112例老年内科肾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感染的发生,对比感染患者与未感染患者年龄、血透时间、血清白蛋白指数等指标的不同,分析影响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58例感染患者发生了71例次感染,主要为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分别占46.48%、29.58%;感染原发疾病主要为慢性肾炎17例、糖尿病肾病16例、高血压肾病14例,分别占23.94%、22.54%、19.72%;年龄、住院时间、透析时间、血肌酐、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均是可能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内科肾衰竭患者感染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不但需要加强对原发疾病的治疗,还需要加强感染的预防护理措施,以降低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应用的效果及控制对策,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4月医院住院部收治的患者共14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强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感染率为7.04%,观察组为1.40%,同时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满意度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意义重大,强化护理管理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率,为患者诊断和治疗创造良好环境,消除各项危险因素,从而提高其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9月在医院接受MHD的137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低蛋白血症、贫血、糖尿病肾病(DN)、透析龄、心功能不全(HF)及PICC等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7例MHD患者中共有55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40.1%;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38.2%,其次为泌尿道、胃肠道和PICC相关感染,分别占21.8%、16.4%和14.5%;单因素分析显示,MHD患者年龄≥60岁、有贫血、低蛋白血症、DN、HF及应用PICC、透析龄≥1年与发生医院感染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有低蛋白血症、贫血、DN和应用PICC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血透室应加强医院感染的培训和教育,规范管理,对感染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旨在预防及降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8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0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3例、101例次,医院感染率30.29%、例次感染率48.56%,其中多重感染23例;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2.48%,其次为泌尿道、透析导管、胃肠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肾病、住院时间、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肾病、住院时间、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是引起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引起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将追踪方法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以降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率。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3医院收治的22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追踪方法实施的时间,将2012年2月-2013年2月于医院治疗的11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3月-2014年3月就诊的110尿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追踪方法的实施包括成立追踪方法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医院感染质量评价要点,通过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相结合的方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管理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价,比较追踪方法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及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实施追踪方法有效提高了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手卫生、多药耐药菌管理、消毒隔离质量、医疗废物管理及感染预防与监测的水平;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1.82%;对照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为29.09%,两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13例感染患者检测出病原菌17株,对照组32例感染患者检测出病原菌48株,均以肺炎克雷伯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结论追踪方法有利于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提高,对预防尿毒症透析患者医院感染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临床特点,为减少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8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医院感染进行分组,感染组32例、非感染组818例,对感染患者的送检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对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患者临床特点、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2例,感染率为3.76%;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占55.00%,其次为血液、尿液,分别占30.32%、10.97%;共分离出病原菌620例,其中革兰阳性菌分离出209株占33.71%,革兰阴性菌393株占63.39%,真菌18株占2.90%;感染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水平与非感染组比较,均显著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CRP水平显著性高于非感染组(P<0.05);年龄、贫血、透析龄、置管方式、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肾病等因素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种类较多,贫血、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肾病患者容易发生医院感染,临床应根据感染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关的预防策略,降低感染的发生。方法对医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12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有65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54.2%;其中,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血管通路及其他,分别占30.8%、24.5%、18.5%、12.3%、7.7%、6.2%;年龄>60岁、住院时间>20d、血液透析时间>1年、伴有糖尿病、血红蛋白<60g/L、血白蛋白<30g/L和伴有心力衰竭以及伴有静脉插管等均是影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中应加强对患者基础疾病的治疗,增强其机体的免疫力,规范整个操作过程,避免交叉感染,提高整体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关注其护理干预要点,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观察医院血液透析的患者共530例,分析其危险因素和临床护理特征.结果 共有12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3.02%,发生医院感染率年龄>40岁为31.44%,高于≤40岁的16.61%,女性为44.06%,高于男性的20.56%,住院时间>30 d为29.25%,高于≤30 d的18.87%,留置尿管时间≥3d为33.05%,高于<3d的15.15%,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时间≥3d为27.56%,高于<3 d的18.84%,使用抗菌药物≥7d为27.24%,高于<7d的17.92%,患有糖尿病为32.51%,高于无糖尿病的17.13%,感染前使用激素为29.15%,高于未使用激素的19.34%,经统计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与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留置尿管时间、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时间、抗菌药物的使用、是否伴有精尿病、感染前使用激素密切相关(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应重点加强风险监测,同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减少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的发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媒体技术对心脏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行心脏手术患者1 126例;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采用口头叮嘱形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媒体技术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方式,对手术前后注意事项、感染相关知识、疾病知识等知晓率进行统计;对感染患者的痰液、尿液、血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结果研究组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07%,对照组2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4.80%,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感染知识知晓率为95.20%、术前注意事项知晓率为90.23%、术后注意事项知晓率为95.91%,疾病知识知晓率为88.9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8.08%、68.38%、70.34%、6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例感染患者的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3株,占50.00%,革兰阳性菌19株,占40.43%,真菌4株,占8.70%;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20.39±4.45)d高于研究组(14.34±4.5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媒体技术能够显著降低心脏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率,提高患者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知晓率,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比常规健康教育具有较好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外科术后患者医院发生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医院2008年8月-2011年9月收治的8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共57例,占71.2%,其中下呼吸道31例,占38.7%,上呼吸道26例,占32.5%,其次为胃肠道感染11例,占13.7%;患者的年龄>60岁、手术时间>3h以及住院时间>14d是胸外科术后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结论胸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最多,其次是胃肠道;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是胸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外科医师在临床中应充分的给予重视,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采取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在术后要缩短住院时间以及加强对患者的呼吸道管理等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