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头针配合皮肤针治疗中风瘫痪6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头针配合皮肤针治疗中风瘫痪68例金杰王硕法(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236604关键词偏瘫/针灸疗法头针梅花针疗法笔者多年来,在临床上应用头针配合皮肤针治疗中风偏瘫,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8例患者,男性45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5岁;病程...  相似文献   

2.
头针交叉刺久留针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秦黎虹 《中国针灸》2002,22(6):15-23
目的:观察头针7交叉刺久留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头针交叉刺久留针治疗组和传统头针对照组,观察两种头针法的即刻效应和续效作用。结果:两组头针法的即刻效应是一致的,但治疗组的续效作用好于对照组,尤其是治疗组的愈显率71.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5.5%(P<0.05)。结论:头针交叉刺久留针是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方法,健、患侧头部穴线交替使用可以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头针与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187例中风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107例与对照组8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再用中医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P<0.05)。结论:中风偏瘫应用中医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电针对中风偏瘫患者体感诱发电位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毫针刺激头穴对中风偏瘫病人的体感诱发电位(SEP)异常率有良好调节作用,临床已得到证实,那么电针刺激头穴是否也能使中风偏瘫病人SEP的异常率得到改善,我们对20例中风偏瘫病人进行针刺激前后观察SEP,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20例住院中风偏瘫...  相似文献   

5.
头针为主治疗中风偏瘫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头针为主治疗中风偏瘫46例贾瑞峰高学文关键词头针中风偏瘫疏经通络自1994年1月至1996年12月,笔者以头针为主治疗中风偏瘫46例,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6例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6岁,以45~60岁居多;病...  相似文献   

6.
醒脑开窍法与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法与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 醒脑开窍法与头针交替使用治疗中风所致偏瘫300 例,并与传统体针组200 例比较疗效。结果 痊愈率57% ,有效率97.33% ,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05)。结论 醒脑开窍法与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头针体针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采用Fugl—Meyer评分法对治疗前及治疗2周、4后积分进行比较。结果:针刺治疗2周、4周后,上下肢Fugl—Meyer评分均有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且病程在1个月以内患者疗效明显优于1个月以上者(P〈0.05)。结论:头针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头针治疗中风偏瘫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头针治疗中风偏瘫50例冯国祥主题词头针,中风偏瘫,焦顺发笔者于1972~1993年3月,用头针治疗中风病偏瘫5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文50例均系我院内科抢救治疗后,病情平稳的脑出血、脑出栓所致偏瘫患者,其中男性39例,...  相似文献   

9.
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恒  李萌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7):383-385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按会诊顺序将12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头针配合体针组(A组)66例和传统针刺组(B组)54例,根据患者的神志、语言、肢体运动功能等进行综合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基本痊愈6例,显效4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90.9%,B组显效14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66.7%。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急性期、恢复期的疗效优于单纯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10.
以头针为主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107例武汉铁路中心医院(430064)杨启明偏瘫系脑血管意外之常见后边症。规将我院近年来经CT及其它各项检查明确诊断为“脑血管意外”所致的中风偏瘫107例之头针治疗结果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7例中,男性69例,女...  相似文献   

11.
早期用头针加体针治疗中风偏瘫10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国明 《新中医》1998,30(2):29-30
早期用头针加体针治疗中风偏瘫107例黄国明主题词偏瘫/中西医结合疗法中风后遗症头针@体针近几年来,笔者对107例中风偏瘫住院病人在中西药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早期头针加体针治疗,结果大部分病人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正常。其中最早于发病后2天、最迟者于发病后1...  相似文献   

12.
电针治疗中风偏瘫17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笔者自1989年以来,采用电针(体针加头针)治疗中风偏瘫172例(下称治疗组),疗效满意。同时用单纯体针治疗80例作疗效对比观察(下称对照组)。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治疗组172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103例,女69例;年龄最小者38岁,最大者93岁...  相似文献   

13.
头针治疗婴幼儿腹泻180例临沂市中医院(276002)徐以增尹继霞关键词婴幼儿腹泻头针疗效观察自1991年我们采用林迎春〔1〕头针额旁2线治疗婴幼儿腹泻18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80例包括门诊和住院者,男97例,女83例;年龄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偏瘫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中风偏瘫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头针配合体针组和单纯体针组各40例。头针配合体针组给予头针配合体针治疗,单纯体针组给予单纯性头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头针配合体针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单纯体针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偏瘫恢复期疗效优于单纯体针治疗。  相似文献   

15.
头针联合体针对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法。方法:按会诊顺序随机将120例中风偏瘫病人分为3组,头针配合醒脑开窍组(A组)33例,头针配合传统针刺组(B组)60例,传统针刺组(C组)27例,根据患者的神志、语言、肢体运动功能等进行综合评分,观察3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基本痊愈3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90.9%,B组分别为7例、28例、21例及93.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C组显效7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66.7% 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意义(P〈0.05,P〈0.001)。结论:头针配合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急性期、恢复期的疗效与头针配合传统针刺法相似,优于单纯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头针与体针连用与单纯体治疗中风偏瘫223例,并将两种疗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头针与体针连用 疗效较单纯针疗效好,笔者认为头针与体针连用治疗中风偏瘫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洪广 《河南中医》1998,18(4):222-222
体头腕踝针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洪广河南康复中心医院(450002)主题词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头针腕踝针中风偏瘫为中枢性瘫痪,针刺疗法对该病患肢的运动和感觉的恢复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重要方法。我们从1986年6月~1995年8月,采用体、头、腕、踝针刺及体...  相似文献   

18.
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62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施以头针和体针治疗,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痊愈率57%,有效率97.33%,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头穴针刺次数对中风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本研究共观察6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甲组(日针三次)、乙组(日针二次)、采用头部透穴的方法分别治疗两个疗程(共20天)。观察结果表明:针刺头穴后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均有改变,并改善了血液的"浓、聚、凝"状态,对中风偏瘫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且日针三次的疗效优于日针二次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体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头针治疗,观察两组Fugl-Meyer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对照组为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ugl-Meyer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后偏瘫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