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詹思 《科技资讯》2013,(27):42-43
不分散混凝土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的抗分散性和流动性,由于水下混凝土一般不允许振捣.因此,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必须考虑其流动桂和抗分散性.本文以围堰水下混凝土为例,介绍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用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根据水下结构混凝土裂缝中富含水分的特点,设计一种高性能复合注浆修补材料.在保证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水下抗分散性的情况下,对不同配合比的复合注浆修补材料进行对比试验,探讨其各方面的性能.在适当的搅拌时间下,各组分材料发挥组合效应,使得复合注浆修补材料具有优良的流动性和水下抗分散性.活性硅质材料的掺入量和水灰比的比值,都会对复合注浆修补材料的流动性、凝结时间、粘度、强度和收缩等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水下浇筑混凝土因浇筑环境、浇筑方法的特殊性,其配合比设计也具有不同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一些方面。通过了解水下浇筑混凝土的特性,介绍水下浇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探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陈硕  蒲华 《科技信息》2010,(35):108-109
对彩色混凝配合比进行设计,通过试验测试彩色混凝土3d、7d、28d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探索其相应的机理和内在规律,最终确定彩色混凝土的基本配合比。研究表明,采用硅灰石粉、可再分散胶粉、高效减水剂和高性能掺合料能够使彩色混凝土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发半柔性混凝土路面水泥浆的配合比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方法鉴于影响水泥浆性能的因素众多,因此采用均匀设计法作为试验方法,进行不同配合比的水泥浆的性能测试试验,并且和目前商用的水泥浆的流动度和抗压抗折强度进行对比试验.采用统计软件对水泥浆的流动度和抗压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商用的水泥浆流动度在36.0 s,不符合目标值的要求,而研发的水泥浆料具有更好的流动性,满足施工使用的要求.提出了最佳水灰质量比0.41,相较于商用的0.34的水灰质量比,0.41的水灰质量比能够减少水泥用量,从而降低半柔性混凝土路面的造价成本.结论研发的水泥浆与商用的半柔性混凝土路面材料性能对比具有更高的流动性和比较合适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6.
水下浇注混凝土及常见事故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下工程施工中原材料的选择要求,阐述了水下浇注混凝土的性能及配合比设计,对水下混凝土常见事故原因与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配合比设计须分别从准备工作、选用合适材料、生产配合比调整及在施工中的控制、保证质量前提下注重经济效益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文章主要对高强混凝土、水下混凝土、掺粉煤灰混凝土和喷射混凝土等几种特殊混凝土的设计施工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周永玲  张艳 《科技信息》2011,(27):I0340-I0340,I0402
本文通过对水下浇注混凝土的特性分析,根据南邓高速水下灌注桩的施工情况,分析总结出一套从原材料的基本要求到配合比的组成设计,适合于水下灌注混凝土的配合比的配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环氧树脂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增强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方法来合理优化水性环氧树脂为改性材料的混凝土配合比,测定了不同掺量下的水性环氧树脂混凝土在常温下养护7d的力学性能指标,得出最优混凝土配合比.同时比较了在最优混凝土配合比条件下,掺与不惨水性环氧树脂时混凝土标准养护7d和28d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并对水性环氧树脂增强混凝土各种性能指标的增强机理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掺适量水性环氧树脂后,不但改善了混凝土的早期力学性能,而且也有效地改善了混凝土的韧性,使其变形能力得到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也有较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合理的大流动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对在连续冲击荷载下提高其韧性和抗冲击性能起重要的作用.从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砂率三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来对大流动度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设计,用极差法分析其坍落度、抗折、抗压强度,得出最佳配合比.  相似文献   

11.
论述大直径灌注桩水下浇注混凝土时的材料选择、设计参数选择、施工配制强度及配合比设计 .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及国产UWB-Ⅱ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某水工工程水下沉箱制备上的实际应用,对该类混凝土从材料选用、强度统计到施工注意事项逐一作概况介绍。  相似文献   

13.
王国兴 《广东科技》2008,(8):174-175
本文从泵送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性能、泵送过程和水下混凝土施工等几方面对连阳大桥桩基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过程进行全面介绍,并对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施工桩基工程做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李维柏 《甘肃科技纵横》2015,44(3):31-32,50
通过调整传统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结构,控制聚羧酸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分散性及其分散保持时间,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出机流动性和早期强度,由此开发的一种新型的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在兰州地铁盾构管片混凝土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强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质量与强度,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设计,探讨了水灰比、砂率以及再生骨料取代率这3种因素对再牛骨料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并对各因素水平进行了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公式.且通过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劈拉强度、抗折强度的相关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劈拉强度与抗折强度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不同纤维掺量的改性聚酯纤维混凝土,通过纤维分散的图像处理方法研究五种不同搅拌方式对改性聚酯纤维在混凝土中分散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耐久性试验研究改性聚酯纤维混凝土的抗碳化、抗氯盐侵蚀和抗冻性能.结果表明,图像处理方法能够较好地评价改性聚酯纤维混凝土中的纤维分散性,认为“砂石胶材60 s+水60 s+纤维60 s”的搅拌方式得到的纤维分散性最好,与肉眼观察的效果一致.掺加改性聚酯纤维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掺量为1.1 kg·m-3时提高强度14%左右,继续增大纤维掺量不能持续提升强度.改性聚酯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密集分布能够削弱CO2的扩散,降低混凝土的碳化速率12.6%~18.9%,纤维掺量越多,抗碳化能力越好.掺加改性聚酯纤维能够降低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提高其抗氯离子侵蚀能力.改性聚酯纤维还能有效减少冻融循环过程中表层材料的剥落,大大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  相似文献   

17.
C50混凝土普通运用于高速公路桥梁的上部构造中,由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引起混凝土的强度不合格、收缩裂缝、外观等质量缺陷的现象常有发生,同时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大。本文论述了C50混凝土在原材料的选择及配合比确定时注意的要点,供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函 《科技资讯》2013,(33):39-39,86
在桥梁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桥梁的安全性与实用性主要取决于混凝土力学性能,为确保桥梁工程建设质量达到要求,研究酸雨对桥梁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降低其因酸雨的侵蚀所产生的影响,下面文章基于C50预制混凝土桥梁配合比设计的实际需求,借助于试验来进行酸雨环境的模拟,并在此基础上就桥梁混凝土耐酸雨侵蚀力学性能,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及抗折强度等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了优化自密实高流态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工作和力学性能,分别以胶凝材料、砂率和外加剂组分为关键变量,采用单一控制变量法,通过改变材料组分掺合量探究对自密实高流态混凝土性能影响.结果 表明:当胶凝材料在500~530kg/m3时,有较高流动性;超过530kg/m3时,间隙通过性效果好;低于530kg/m3时,可降低离析率.砂率为48%~50%时,拌合物流动性、间隙通过性较稳定,继续增大,抗离析性效果欠佳.当外加剂增大,流动性增加而抗离析性降低,外加剂为1.0%~1.2%时,对间隙通过性影响较小,与流动性、抗离析性较统一.随胶凝材料、砂率和外加剂各自增大,胶凝材料对3d、7d和28d抗压强度均有影响,砂率对3d抗压强度影响显著,外加剂对28d抗压强度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掺量的FC纤维对道面混凝土抗折强度和抗裂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多组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验,对试验现象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纤维掺量对抗折强度和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掺量的FC纤维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略有提高,但效果不明显;当纤维掺量1 kg/m3~1.6 kg/m3,混凝土均未产生裂缝,抗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