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进行诊断与超声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的研究,探讨超声诊断与协助治疗该病的价值.方法 采用东芝8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门诊确诊的小儿肠套叠患儿150例,运用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肠套叠征象.结果 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诊治价值远大于腹部平片,其超声表现为:局部包块横切面为同心圆征、纵切面为套筒征、肠管内多有增大淋巴结回声、肠管间多有少量积液等,同时通过观察彩色多普勒显示肠管壁的血流情况可判断肠管的血液情况.结论 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准确率高、可靠,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安全性高、治愈效果好,其治疗效果比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复位有明显优势,而且可避免不必要的X线照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于兰苍  于文玉 《宁夏医学杂志》2008,30(11):1015-10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敏感性的临床意义。方法多切面扫查患儿全腹,清晰显示肠套叠的部位,并观察套入部分肠管血流变化。结果52例中,单发51例,多发1例,7例套入部分肠管壁水肿明显,无血流显示。经水压灌肠治疗复位10例,其余均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肠管坏死行不同程度肠管切除)。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安全、无创、快速,临床诊断符合率高,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及早手术避免肠管坏死发生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8月小儿肠套叠病37例,分别进行低频和高频彩色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套入肠管彩色血流的特征。结果肠套叠的超声特征改变为包块形态规则,套叠处的肠管短轴切面呈“同心环”征,长轴切面呈“套桶征”结论,二维超声的特征性声像图改变结合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进一步提高小儿准确性,35例显示出肠壁血流信号,2例未检测到明显血流信号。所有病例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手术治疗后证实。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肠套叠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方法简便无创性,是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章向东 《当代医学》2008,14(23):85-85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8月小儿肠套叠病37例,分别进行低频和高频彩色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套入肠管彩色血流的特征.结果 肠套叠的超声特征改变为包块形态规则.套叠处的肠管短轴切面呈"同心环"征.长轴切面呈"套桶征"结论,二维超声的特征性声像图改变结合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进一步提高小儿准确性,35例显示出肠壁血流信号,2例未检测到明显血流信号.所有病例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手术治疗后证实.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肠套叠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方法简便无创性,是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8月小儿肠套叠病37例,分别进行低频和高频彩色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套入肠管彩色血流的特征。结果肠套叠的超声特征改变为包块形态规则,套叠处的肠管短轴切面呈“同心环“征,长轴切面呈“套桶征“结论,二维超声的特征性声像图改变结合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进一步提高小儿准确性,35例显示出肠壁血流信号,2例未检测到明显血流信号。所有病例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手术治疗后证实。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肠套叠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方法简便无创性,是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金花 《基层医学论坛》2013,(11):1422-1423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低频加高频彩色超声诊断仪对25例临床怀疑肠套叠患儿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并观察套入部肠管血流变化,然后进行空气灌肠复位。结果 25例病例中21例单发(5例套入部肠壁水肿严重,无血流显示),2例多发,2例漏诊。结论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安全,临床诊断符合率高,有无肠坏死超声能提示间接征象。肠壁水肿、无血流显示者应尽快手术治疗,应用超声探查是诊断小儿肠套叠快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B超在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超声对小儿肠套叠进行诊断与超声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的研究,探讨超声诊断与治疗该病的价值。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5年1月在我院门诊确诊的小儿肠套叠病例72人,运用高频超声诊断仪,观察肠套叠征象,其超声表现为:局部包块呈横切面为同心圆征、纵切面为套筒征、肠管内多有增大淋巴结回声、肠管间多有少量积液等,同时通过观察彩色多普勒显示肠管壁的血流情况可判断肠管的血液情况,对临床医师决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对于确诊为肠套叠的病例,病程在48h之内,且无严重并发症的患儿,套叠远端位于结肠肝区附近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超声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整复,共32人,B组:进行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组40人。结果A组复位成功30例,占88%(28/32),B组复位成功36例,占90%(36/40),二者复位成功率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1例肠坏死术前彩超示肠管壁血流减少,当时怀疑肠管坏死。手术病例证实为肠管节段性坏死。结论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准确性高、可靠,监视下空气及水压灌肠安全性高、治愈效果好,对于有条件的医院建议尽量使用超声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其治疗效果与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复位相当,但却可避免不必要的X线照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声像图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757例超声诊断为肠套叠,并有×线下空气灌肠复位、彩超监视下中药水压灌肠复位和手术结果对照的患儿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57例超声诊断为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患儿,经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彩超监视下中药水压灌肠复位和手术结果对照,155例诊断符合,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87%。“同心圆”征或“靶环”征,“套筒”征或“假肾”征是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图像的特征性改变。结论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准确率高、迅速、无创伤、无痛苦,而且还能够动态观察肠套叠治疗后的复位情况,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超声检查应作为小儿急性肠套叠的首选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技术诊断小儿肠套叠的实用价值。方法使用凸阵探头普通频率和线阵高频探头对40例肠套叠患儿检查,对比分析普通频率与高频超声的声像图特征,并观察套入部肠管、肠系膜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40例患儿均表现出典型的肠套叠图像特征,高频超声图像较普通频率图像显示清晰。40例患儿中38例肠壁血流正常,1例肠壁血流减少,1例肠壁未见血流,分别采取了灌肠复位及手术治疗。结论高频超声较普通频率能更清晰地显示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判断套叠肠管的缺血有重要帮助,从而对临床方法的选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技术诊断小儿肠套叠的实用价值。方法 使用凸阵探头普通频率和线阵高频探头对40例肠套叠患儿检查,对比分析普通频率与高频超声的声像图特征,并观察套入部肠管、肠系膜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40例患儿均表现出典型的肠套叠图像特征,高频超声图像较普通频率图像显示清晰。40例患儿中38例肠壁血流正常,1例肠壁血流减少,1例肠壁未见血流,分别采取了灌肠复位及手术治疗。结论 高频超声较普通频率能更清晰地显示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判断套叠肠管的缺血有重要帮助,从而对临床方法的选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B超在诊断和治疗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B超在诊断和治疗小儿肠套叠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2例可疑肠套叠患儿进行B超检查,对发现有“同心圆”征和“套筒”征患儿行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结果 B超诊断肠套叠82例,诊断准确率100%。其中78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成功率95.1%,8例回回结型肠套叠,行2次水压灌肠复位治疗,4例成功,4例失败后改行手术治疗。结论 B超诊断肠套叠准确率高,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成功率高,且该技术简便、经济、无创。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急性肠套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9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经过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临床资料完整.结果 本次研究中,96例患儿,彩色超声检查结果 ,右侧包块88例,左侧包块8例.76例患儿CDFI检测血流信号无变化,采用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其中75例复位成功.21例手术复位的患儿,有5例发生伴肠坏死,4例伴肠梗阻,1例合并憩室,1例合并息肉.1例患儿开腹后明确诊断为阑尾炎.准确诊断率98.96%(95/96).彩色多普勒超声下纵切面呈套筒征,横切面呈靶环征.结论 彩色超声多普勒用于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并且能够观察套叠部位肠管血运,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3.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肠套叠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春  施愉  麦艳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2):1544-1545
目的:探讨彩色普勒超声在诊断肠套叠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小儿肠套叠病例42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用CDFI检测套入肠管彩色血流的特征。结果:肠套叠的超声特征改变为包块形态规则,套叠处的肠管横切面呈“同心圆”,纵切面呈“假肾征”,39例显示出肠壁血流信号,3例检测未到血流信号。所有病例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手术治疗后证实,3例出现肠坏死,34例复位成功,2例合并肠息肉,3例合并肠憩室。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肠套叠具有无创性、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芝才  徐龙  林杏富 《重庆医学》2003,32(11):1525-1526
目的 分析B超监视下诊断和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疗效。方法 1999年1月-2002年5月对门诊可疑肠套叠患儿行超声检查,提示有同心圆征26例,男19例,女7例,同时在超声监视下行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结果 26例确诊肠套叠,诊断准确率100%,24例经水压灌肠复位成功,成功率92.3%;2例手术治疗,其中1例手术复位成功,1例行回肠切除吻合术,术后证实均为回回结型。结论 B超诊断小儿肠套叠准确率100%,而水压灌肠整复压力较平稳,操作简易,可动态追踪观察,并且免除了X线对人体的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引导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及引导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价值.方法:使用凸阵探头普通频率和线阵高频探头对52例可疑肠套叠患儿检查,并在超声引导下对诊断明确者进行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准确率为100%,本组有48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灌肠复位,成功46例,成功率为9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肠套叠具有无创性、高敏感性及特异性,引导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简便、安全、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6.
张智民 《甘肃医药》2014,(7):541-543
目的:总结实时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方法和经验。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对102名患者进行腹部全扫,发现同心圆征或靶环征者,无并发症符合非手术治疗征,则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对小儿肠套叠患者实行水压灌肠治疗。结果:本次研究超声诊断率100%。患儿共102例,有96例均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复位成功,成功率94.11%,与文献报道相符。其中6例未成功患儿经转手术治疗发现2例为回回结型肠套叠,4例患儿发病超过48h。患儿成功复位时间5~15min。灌肠过程中未发现相关并发症,患儿平均住院4.7天,全部治愈后出院。结论:B超诊断小儿肠套叠简单易行、无痛苦、无创伤,诊断率高。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安全可靠,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低频彩色超声、高频彩色超声及多普勒超声中的声像图特征,探讨其在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小儿急性肠套叠声像图特征,其中回盲部套叠119例,小肠套叠35例,1例为误诊病例,手术后证实为阑尾周围脓肿。结果:不同部位的急性肠套叠具有不同的超声特征,155例诊断为肠套叠的病例中,1例为阑尾周围脓肿,诊断准确率99.3%。结论:低频、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二维图像与彩色血流信息结合,并准确测得套入部肠管的阻力指数,从而获得较准确的声像信息,对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准确率较高,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宋莉 《西部医学》2012,24(10):1993-199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临床疑诊急性肠套叠的小儿患者行高频超声检查,确诊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采用0.9%NaCl溶液灌肠复位治疗,对声像图特征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48例患者中,45例经高频超声准确诊断,符合率93.8%;漏误诊3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特征性超声图像改变是"同心圆"征或"靶环"征,"套筒"征或"假肾"征。其中43例患者在高频超声引导下进行了灌肠复位治疗,全部获得成功,成功率100%。结论高频超声是早期诊断和灌肠复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可疑急性肠套叠的57例小儿患者行高频超声检查,对确诊者在超声引导下采用0.9%NaCl溶液灌肠复位治。结果 53例经高频超声准确诊断,彩超的符合率93.0%(53/57);漏误诊4例。特征性超声图像表现:"同心圆"征或"靶环"征,"套筒"征或"假肾"征等。经确诊患者成功行灌肠复位治疗。结论高频超声不仅是早期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有效方法,还可指导其行灌肠复位治疗,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诊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急诊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通过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确诊的肠套叠患儿病例.结果 79例肠套叠患儿治疗前均行超声检查,其中,超声诊断77例、漏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97.47%.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诊断准确率高、特异性强,可为临床医生诊治急诊小儿肠套叠提供较可靠的诊断依据,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