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4 毫秒
1.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医院管理和医疗业务规范化、标准化。作为信息化建设的直接结果,数据是实现医院运营管理和医疗业务的主要媒介和载体。不重视数据的信息化建设只能为医院产生更多的“非标准数据”、“垃圾数据”和“信息孤岛”,显著影响数字医疗的应用。本文以数据为探讨对象,从数据的产生调用、质量控制和潜力挖掘等方面分析了数据对医院运营管理和医疗业务的影响,提出数据主导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以及公立医院运行模式的转变,医疗数据的刚需属性不断增强。然而,目前医院的数据现状和数据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信息需求,因此医院亟需构建新的数据治理模式。本文从国家宏观战略和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内外需求两个层面分析医疗数据治理新模式的必要性,并从建立健全医疗数据的管理和使用规范(管理层面)、搭建医疗数据管理和应用平台(技术层面)、提升医疗数据的内涵质量(业务层面)和加强医疗数据的价值挖掘(应用层面)4个方面探索构建切实可行的数据治理新模式,以期提高医疗数据的质量,推动医疗数据的应用,充分发挥医疗数据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贯彻执行医疗保障信息业务编码标准(简称“贯标”)工作,建立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实现医用耗材国家医保编码、耗材管理系统物资规格编码、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收费编码、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条码统一管理。对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挖掘不同编码数据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据之间的联动匹配,以提升“贯标”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总结问题并做好应急预案措施。医院“贯标”工作全面梳理了医用耗材编码数据,实现一物“四码合一”,便于医用耗材的精细化管理,强化了医院医保基金的监管能力,提高了医院收费准确率,防止出现错收漏收费的情况,为医院有效节流。  相似文献   

4.
医院临床信息模型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信息的标准化问题一直是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医院信息化建设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医疗信息资源共享,而医疗信息共享的水平和程度从根本上说依赖于统一的标准,特别是临床信息标准。建立一个好的临床信息模型是卫生信息的一项重要工作,就医院临床信息模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刘明 《中国校医》2020,34(6):476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随之来临。数据信息统计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的有力依据,关系着医院医疗水平与服务质量。在信息爆发的时代背景下,各类数据量成倍增长,医院应积极对自身管理方式进行更新和改革,紧随时代潮流,使各项工作能够适应时代发展,促进整体医疗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为医院发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国家医保贯标为契机推进院内医师库管理规范,建立院内医保医师管理机制,优化医师贯标赋码全流程,提高院内医师信息管理的准确度。方法:运用PDCA管理工具,在某大型综合医院2021年3月—2021年12月医保医师贯标期间,开展部门协调和持续改进工作,比较贯标过程中多阶段的医保医师赋码率,进而构建院内医保医师管理体系。结果:本文针对贯标过程中发现的医保医师分类管理以及部门间协调问题,通过PDCA循环,不断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持续对医保医师管理方案进行优化,纠正以往粗放式、缺乏系统性管理的缺点,做到标椎化的全量赋码管理,赋码率从85.54%提升至100%。医院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促进且保持日常赋码率超过97%。结论:通过医保医师贯标工作的顺利完成,案例医院提高了数据库的准确性,其成果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和较强适用性,从而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医院将贯标与日常管理有机结合,促进贯标工作趋向常态化,提高贯标工作准确性。突出医师编码贯标在院内医保管理智能监控、DRG病案首页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人民医院通过BPM构造人血白蛋白的申请、审批、药房取药全流程,同步HIS、LIS、EMR系统业务数据,实现无纸化审批,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加强患者满意度。该文还阐述了医院如何通过BPM业务流程治理,整合医院主要业务系统信息,实现一脉贯通的物资管理标准化路径。  相似文献   

8.
依托商业智能系统的医院医保费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商业智能技术实现医保患者费用的科学、实时分析,为医院医保业务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智能支持。方法:利用商业智能工具实时提取数据,并建立分析模型及各种分析统计结果的图形和报表。结果:实现对医保中心数据和医院数据库数据的自动化的抽取、匹配,并对医保收入和工作量、医保患者费用等进行了多维度、多角度的灵活统计和分析。结论:要做好医保业务科学管理和决策。就必须做好医保业务分析,控制过度治疗、控制医保支出。从而给予患者充足的优质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卫生行业信息化的推进,特别是医院信息系统在我国部分医院的运行已经表明,信息在提高医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方面存在着巨大潜力。然而在卫生行业信息管理软件的具体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制约信息化发展的问题——数据标准化建设工作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10.
论医疗信息数据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我所在"诊断相关分类法(DRGs)在北京地区医院管理的可行性研究"课题中,对10万份病例数据收集的各个环节所采用的数据质控方法及结果分析;探讨了医疗信息工作中数据质控的重要性及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病历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强化医疗信息部门的组织、人员、计算机管理,建立一套严密的数据质控系统等措施。把数据质控工作贯穿于医疗信息工作的全过程,使之形成一种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医疗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八一医院参与当地医保医疗服务工作以来的进展情况,总结参与医保服务工作的经验,进一步促进医院管理。方法采集7年来南京市医保扩面的有关数据、八一医院医保门诊和住院的人次、金额,采用对比增长率的方法,分析医院医保工作与当地医保工作的变化、医疗保险对医院发展的影响。结果通过7年参与医保工作,医院取得了门诊量和住院量的稳步增长,医疗经济总量翻番,树立了诚信医院品牌。结论医院必须努力配合医保工作的要求,积极参与,医保政策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支付标准和支付方式,实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适合医保基金治理新形势的标准化医疗收费监管规则.方法 本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召开座谈会、现场调查、比较分析的方法.结果 案例省份价格项目不适应医疗新技术发展和群众就医需求;医保支付审核规定和价格收费政策没有联动统一;医嘱名称没有统一标准化,和收费项目不匹配.结论 统一完善省份价格项目顶层制度设计,加强医院价格...  相似文献   

13.
正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是医保支付的基石,是医院医疗信息的载体,更是病案最核心、最重要部分的信息体现。在2019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55项考核指标中,与医疗质量相关的指标共24项,其中9项与住院病案首页有关,说明病案首页内涵和上传数据质量管理对"国考"成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工作的开展是对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价、监督、保障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无论对医院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还是推动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全文分析了医院对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工作的需求和认识,通过标准符合性测试实施策略的规划,进一步描述了基于测评的医院信息化、标准化改造成效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沂蒙山地区开展远程医疗现状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影响阻碍远程医疗发展的因素,为该地区远程医疗工作进一步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建议。方法结合调研目标,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在线式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该地区已开展远程医疗工作的医院占63.69%,业务内容以临床交互式视频会诊和离线式影像会诊为主。大多数医院重视并支持远程医疗工作,但发展水平和应用水平不均衡,影响和制约发展的因素也较多,尤以基层医疗机构最为突出。结论促进远程医疗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需要提高医务人员的思想认识、加大相关服务配套、扩大专网覆盖、打破"信息孤岛"、完善收费、保障医保补偿机制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等。  相似文献   

16.
宫明 《智慧健康》2023,(16):266-270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参保率在持续提升,且医疗市场竞争激烈,不仅增加了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的难度,还使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医院医保管理质量、水平已成为医院综合管理评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关系着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在深化医院医疗改革与医疗保险管理改革的背景下,医院医保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矛盾越发明显,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在医改环境下对医院医保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与改进,以促进医院医疗保险管理质量提升。本文就医改大环境下医院医保管理模式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医院医保管理新模式等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院管理》2017,(2):25-29
目的评价广州市城镇职工医保住院费用支付对医院效益的影响。方法以广州市15家三甲综合医院为研究对象,基于2002年度实施城镇职工医保以来各主要时段的医保住院费用结算数据,分析医院医保支付标准的影响因素、医保费用支付效果、医保费用超支情况、参保人自费率和自付率变化情况。结果医院医保支付标准主要受该医院住院医疗费用水平、医院规模与医疗服务量的影响,其调整机制由医保部门决定;医院的医保支付效果受支付标准调整影响较大;这15家医院医保费用超支较严重,在2011年及2012年,部分医院的结算单元出现严重超支,个别结算单元超支费用已超过400万元,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而参保人的自费率、自付率有所下降,医院维护了其社会效益。结论医院效益受医保费用支付效果的影响较大,应加快建立健全的支付标准调整机制,完善支付制度;医院可采取医保精益管理等措施提升医保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医院传统医疗费用管理的局限性,探究总额付费下医疗费用考核的动态评价指标与管理策略。方法:结合德尔菲法、比较法等,对医院医疗业务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医疗费用管控平台,以分析比较各科室、病区职工医保及居民医保的医疗费用水平及费用明细的结构占比,评估其合理性。结果:依托此医疗费用管理系统,医院医保办将市社保中心下达的年度总额进行合理分配,制定科学的人均定额指标,医疗资源得以高效利用;从多维度出发控制医疗费用上涨;医务人员在诊疗行为方面趋于规范化,不合理用药现象减少。结论:总额付费下医保费用考核指标的有效管控,可充分发挥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费用的调控引导与监督制约作用,构筑了和谐的医、保、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院管理》2016,(3):81-83
医院财务信息化平台以医院信息系统为依托,以会计为核心,将医院的预算、成本、物资耗材、固定资产、收费、医保等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的、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构建一个由医院、卫生计生委、医疗保险机构同步监管的三级管理平台体系,实现医院对院内业务活动的实时监控,同时实现卫生计生委、医疗保险机构对医院财务信息的实时监控,并对医疗政策及服务价格制定、医保政策制定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某军队医院军队医改、基本医保、外地医保和自费四种不同付费方式工作量、医疗费用、病种、工作效率的差异,探讨不同付费方式对医院经济的影响,提出军队医院发展的对策建议。方法通过“军字一号”系统采集数据,利用Excel 2010和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军队医院外地医保患者最多,次均费用最高;军队医改患者最少,与基本医保患者次均费用基本相当。军队医改患者平均住院日最长,药占比最低。结论不同付费方式对医院经济结构产生不同影响,应当加快军队医院支付制度改革,将军队医院纳入地方公立医院改革,并强化医院自身管理,促进军队医院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