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彬  谢小明  魏超 《云南地质》2020,(2):216-223
个旧锡矿老厂锡矿田是中国著名的铜锡多金属矿产地,其锡矿达到特大型,伴生的铜、铅达到中型规模。经过数十年大规模的开采,赋存于浅部的矿体已基本告罄,深、边部找矿勘查已成当务之急。本文通过运用Dimine和Surfer软件技术,对个旧老厂矿田深部花岗岩体接触带的生产探矿过程中积累的原始钻探、构造-蚀变和地球化学数据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数学处理。结合老厂矿田已知控矿地质特征,建立了三维可视模型、隐伏花岗岩体侵入形态和锡、铜矿化强度模型,为矿山生产找矿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广西大厂矿田地质矿产数据库的研究与系统开发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厂矿田地质矿产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实现了大厂矿田历年来积累的大量地质矿产资料的数字化存储和管理,是矿山企业信息化和专题研究的数据基础平台。通过资料现状与数据需求分析,将地质矿产资料划分为表格、档、图件和目录簿四类。论提出资料表(数据表、档表、图件表)和分类树型目录结构属于两种不同的数据模型,可分别对原始资料(表格、档、图件)和目录簿进行描述和存储;资料表可直接用关系数据库的二维关系表来表示。但目录簿具有与关系表的线型结构完全不同的非线性树型结构,对此作建立了孩子关系表示法,从而实现了关系表对目录簿的树型结构的间接表示。通过数据需求分析、概念模型定义、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的存储与运行维护设计,建立了大厂矿田地质矿产中央资源数据库GEODBS,开发了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CDBMAN。  相似文献   

3.
卢克标 《福建地质》2009,28(1):10-20
根据蚀变分带及矿物组合、矿田地球化学分带及元素组合特征,对矿床类型及成矿模型特征进行探讨。成岩与成矿作用在时空上总体具有由西南向东北迁移演化的特点,上厂矿段为中高温Mo(Cu、Pb、Zn)矿→金竹坑矿段为中低温Cu、Pb、Zn(Ag)矿→雷母寨矿段为中低温Ag、Pb、Zn矿。三者从时间、空间、物源等方面有依存关系,以及矿化类型专属性等,可以将矿田矿床划分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及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2个成矿类型,并类比预测矿田矿化类型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地质地球化学方法,从分析矿田岩石地球化学元素变化的实际资料入手,着重讨论矿床成矿物源,得出锡银铋钨等成矿元素主要源自花岗岩浆,锌主要源自富集地层。  相似文献   

5.
广西大厂锡矿是一个成矿物质多来源、控矿因素多样化和矿床类型多种类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对其成矿过程中各类组分的分配特征和规律,各类微量元素、有机烃气异常在纵向上的展布特征和异常综合分带模型,深部盲矿预测标志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和总结。经研究发现,该区成矿组分复杂,具有多期次脉动成矿的特征,各组分在纵向上产生明显的轴向分带和多个浓集中心。根据区内成矿元素的分带规律预测,认为本区深部还存在铜、锌矿化体。  相似文献   

6.
广西大厂锡矿是一个成矿物质多来源、控矿因素多样化和矿床类型多种类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对其成矿过程中各类组分的分配特征和规律,各类微量元素、有机烃气异常在纵向上的展布特征和异常综合分带模型,深部盲矿预测标志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和总结。经研究发现,该区成矿组分复杂,具有多期次脉动成矿的特征,各组分在纵向上产生明显的轴向分带和多个浓集中心。根据区内成矿元素的分带规律预测,认为本区深部还存在铜、锌矿化体。  相似文献   

7.
李昌明    陈远荣  陈晓雁  李伟 《地质通报》2012,31(01):136-142
广西大厂锡矿是一个成矿物质多来源、控矿因素多样化和矿床类型多种类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对其成矿过程中各类组分的分配特征和规律,各类微量元素、有机烃气异常在纵向上的展布特征和异常综合分带模型,深部盲矿预测标志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和总结。经研究发现,该区成矿组分复杂,具有多期次脉动成矿的特征,各组分在纵向上产生明显的轴向分带和多个浓集中心。根据区内成矿元素的分带规律预测,认为本区深部还存在铜、锌矿化体。  相似文献   

8.
屈利军  王庆  李波  姚伟 《物探与化探》2020,(6):1313-1321
通过在香花岭矿田三合圩矿区开展地面高精度磁法快速掌握了磁异常分布特征,并推测磁异常与NE向断裂带有关,再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对磁异常进行解析,发现中深部存在连续高阻隆起异常,推断为隐伏岩体,在此基础之上对磁异常进行了半定量反演,发现磁性体呈似层状赋存于岩体外接触带且位于低阻异常带中。利用物探推断成果选择有利部位进行钻探揭露,钻孔ZK502、ZK1601和ZK3001成功验证推断的隐伏岩体并在跳马涧组砂岩中揭露了高品位锡、铅锌多金属矿。结合钻孔、物探成果和地质背景等,对本矿区成矿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建立了成矿模型,并圈定了下一步找矿靶区。利用综合物探方法对深部成矿预测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找矿信息量法在广西大厂矿田新一轮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大厂矿田控矿条件,总结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利用找矿信息量法对矿田进行综合成矿预测。选取作为成矿统计分析变量的地质、化探信息标志36个,按统计单元进行数量化取值,计算各标志的找矿信息量,据此选取有利找矿标志共22个。圈定预测靶区12个(Ⅰ类2个,Ⅱ类5个,Ⅲ类5个),对部分靶区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陆玉德  方贵聪 《广西地质》2012,(9):30-32,36
文章根据广西老厂地区的区域地质概况,总结出同生断层的野外标志性地质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初步厘定出该矿区的同生断裂系统,并综合同生断裂系统对成矿的作用,对该区尤其是老厂矿田西部的思的以西地段以及潮田一带的坳陷区寻找铅锌矿床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拉么锌铜矿床是大厂锡矿田中矿带的主要矿床。本文通过对矿山工作以及前人资料的分析研究,总结了矿床地层、岩浆岩、构造、围岩蚀变等因素在控矿、成矿上的规律,认为矿体具有一定空间分布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在研究区范围内对于寻找新的矽卡岩型矿体与陡倾斜脉状矿有着较大找矿潜力,提出了矿床成因类型应属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2.
阿尔恰勒他乌铅锌矿床是一个矿床分带清晰、控矿机理明显及矿化蚀变强烈的多金属矿床,铅锌矿体产于灰岩地层,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已知矿体上的实验表明矿体具有低阻高极化的特点.采用激电中梯扫面在矿区圈出了6个激电异常区,并在激电异常区内开展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工作,查明了激电异常区地下深部构造的电性情况,结合矿区矿体特征及成矿模式,建立了矿区地球物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电性找矿模型,指出倾斜或层状的中低阻电性异常最有可能是含矿构造带存在的地球物理标志.综合物探激电扫面、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地质等信息,圈出2个找矿靶区,经钻孔在Ⅱ号靶区19号线验证,在孔深331~349m见到厚度约18m的矿体.激电法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的方法技术组合可以在该类型矿床深部找矿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岩体和矿体的电性差异,应用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河北怀来颜家沟金矿进行地球物理勘探,通过对采集原始数据的处理分析,建立电性剖面模型,依据电性剖面中的电阻率梯度分布特征,结合钻探勘查成果和高精度磁测发现的成矿异常等地质资料,预测在测区西部11号测点、南部54号测点、东部21号测点深部及附近发育的低阻异常带是有利成矿位置,并已得到部分工程验证,该成果为覆盖区隐伏矿体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梁婷  王登红  蔡明海  陈振宇  郭春丽  黄惠民 《地质学报》2008,82(7):967-2008-01-30
为了查明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本文对不同类型、不同产状矿体的硫、铅同位素的组成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大厂不同类型或产状的矿体,其成矿物质来源是相同的;硫同位素特征显示,锌铜矿体为典型的岩浆硫来源,锡矿体为混合硫来源,硫同位素比值的变化与成矿过程和环境有关,反映深部来源成矿流体在由下向上的运移过程中,有围岩组分的加入。铅同位素特征表明,铅的来源主要为与岩浆作用有关的壳源铅,但也有上地壳及壳幔混合来源的铅参与  相似文献   

15.
班康姆铜金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大型铜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中基性火山岩之中,其微量元素特征、玄武岩类的Ti-Zr-Y、Ti-Zr判别图、花岗岩类在Nb-Y(A)、Rb-(Y+Ta)判别图均表明成矿构造环境为岛弧环境,火山岩属于中钾钙碱性系列.岩浆岩稀土总量较低,标准化模式曲线均为略富集轻稀土的平坦型,Eu几乎不存在异常,说明火山岩、侵入岩为同源不同期的产物,岩浆热液来源于地幔或下地壳,热液活动划分为火山喷发期、热液叠加期,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安山岩,矿(化)体受NNE断裂构造、岩浆岩控制,矿床类型为与岩浆岩密切相关的复合型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6.
山东栖霞香夼矿床深部地球化学成矿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文姬 《地质与勘探》2016,52(6):1095-1106
山东栖霞香夼铜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深部铜矿化延伸至-1200m以下,但该矿化体的形态分散且品位明显偏低。本研究利用电子显微技术、ICP-MS、X射线荧光光谱、AAS、ICP-AES等分析测试方法系统分析了矿床深部沿纵向与横向两个方向上定向采集的岩石样品。研究结果表明,香夼矿床矿化具有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特征,具体表现为:在水平方向上,由西向东以铅-锌为主过渡到以铜为主的侧向分带;在垂直方向上,从上而下表现为铅-锌矿带-铜矿带、铜(钼)矿带的正向分带。花岗斑岩体和板岩内部均存在矿化体,矿化作用主要位于构造破碎蚀变带内,其中破碎带蚀变程度与矿化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矿化岩石矿物微形貌、微结构、成分及组合特征综合表明,尽管矿区板岩内部也存在大量的矿化体,但该矿床的矿化体与花岗斑岩紧密接触并呈现出密切的联系。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果显示,该矿化作用的成矿物质具有深源特征,成矿温度大致为230℃~350℃。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并表现出壳幔流体相互混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詹德光 《地质与勘探》2015,51(3):478-485
安徽铜山铜矿已有近50年的开发历史。为建立具有预测能力的新成矿模式,本文对该矿床的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控矿构造以及矿体定位空间的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矿体受与接触带套合的波状起伏的伸展断层控制,矿体的位置及规模受接触带断层的不均匀扩容制约。基于这些认识,建立了波状接触带-断层伸展剪切扩容构造控矿理论模式并根据这一理论模式预测矿床的深部存在大规模隐伏矿体。钻探结果证实了这一预测结论,表明新的成矿理论模式将在铜山的深部找矿勘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