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沉默Rock2基因对人肝癌细胞Huh-7和HepG2增殖和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干扰无意义组、转染PBS组及干扰Rock2组.将Rock2干扰质粒shRock2转染到人肝癌细胞Huh-7和HepG2中,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ock2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Rock2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比色法检测沉默Rock2后对Huh-7和HepG2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沉默Rock2对Huh-7和HepG2细胞周期及早期凋亡的变化.结果:将shRock2转染肝癌细胞系Huh-7和HepG2后,Rock2 mRNA以及Rock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沉默Rock2表达后,MTT结果显示Huh-7和HepG2细胞较对照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P<0.01);Huh-7和HepG2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而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细胞的早期凋亡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沉默Rock2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系Huh-7和HepG2的增殖,并诱导其早期凋亡,提示Rock2可作为肝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通过调控Wnt/β-连环素(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肝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肝癌细胞株HepG2、Bel-7402与正常肝细胞株L02,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与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细胞IL-18 mRNA及蛋白表达.预实验中筛选出HepG2细胞为实验细胞,分别转染pcDNA、pcDNA-IL-18,Western blotting验证转染效率.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与膜联蛋白V(Annexin V)-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碘化丙啶(PI)染色实验分别检测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qRT-PCR与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HepG2细胞中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水平.HepG2细胞中转染IL-18过表达质粒后再加入Wnt/β-catenin通路激活剂(SKL2001),并检测其对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与L02细胞相比,肝癌HepG2、Bel-7402细胞中IL-18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1.02±0.12)比(0.39±0.09)/(0.45±0.12);(0.41±0.14)比(0.11±0.13)/(0.19±0.14)](P<0.05);IL-18过表达后HepG2细胞吸光度[24 h(0.31±0.10)比(0.27±0.13);48 h(0.63±0.12)比(0.39±0.14);72 h(0.98±0.18)比(0.54±0.15)]、Bcl-2及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pcDNA组,而细胞凋亡率[(6.93±0.22)%比(20.54±3.97)%]及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SKL2001可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进而逆转IL-18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结论 IL-18可下调肝癌细胞β-catenin表达而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进而减弱肝癌细胞增殖能力并提高细胞凋亡水平.  相似文献   

3.
刘清泉  张旭峰  梁嘉毅  谢斌辉  何晓 《江西医药》2021,56(9):1313-1316,1320
目的 探讨爪蟾驱动样蛋白2靶向蛋白(Targeting protein for Xenopus kinesin-like protein 2,TPX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促进肝癌进展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细胞系L02、肝癌细胞系HepG2、MHCC-97H、Huh7、SMMC-7721中TPX2的表达情况;应用TPX2-siRNA转染MHCC-97H细胞,通过Western-blot技术检测转染后TPX2的表达变化,并采用BrdU细胞增殖分析、Caspase3/7活性分析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变化,明确下调TPX2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应用c-MYC-siRNA转染MHCC-97H细胞,通过Western-blot技术分析c-MYC的表达与TPX2分子及AKT信号通路的关系.结果 肝癌细胞系MHCC-97H中TPX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它细胞系L02、HepG2、MHCC-97H、Huh7、SMMC-7721(P< 0.05);下调TPX2表达将显著降低MHCC-97H细胞的增殖,并促进肝癌细胞凋亡;下调c-MYC表达能够显著下调TPX2表达并减少AKT的磷酸化水平,抑制AKT信号通路活化.结论 TPX2可能在肝细胞癌的增殖凋亡中起了重要作用,很有可能是肝癌靶向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 CXCR4 及其配体 CXCL12(CXCL12/CXCR4)在原发性肝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及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 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和 Real-time PCR 等方法检测 60 例肝癌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中 CXCL12/CXCR4 蛋白及 mRNA 表达水平。常规培养 4 种肝癌细胞(Huh7、MHCC97h、HepG2、Hep3B)和正常肝细胞 (7702),Real-time PCR 检测上述细胞中 CXCL12、CXCR4 mRNA 的表达,筛选合适的实验细胞。将 CXCR4 干扰质 粒(sh-CXCR4)和对应空载体(sh-control)分别转染至 MHCC97h 构建稳转细胞系。Transwell 侵袭实验、细胞划痕实 验、MTT 实验分别检测 2 组细胞的侵袭、迁移和增殖能力。取稳定表达的 sh-control 和 sh-CXCR4 MHCC97h 细胞, 接种至 6 只裸鼠皮下,观察瘤体生长情况。Western blot 检测 sh-control 和 sh-CXCR4 MHCC97h 细胞及对应裸鼠移 植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同时对转染 CXCR 过表达质粒的 MHCC97h 中 VEGF-C 的表达水平 进行检测。结果 (1)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和 Real-time PCR 的结果均证实肝癌组织中 CXCL12/CXCR4 蛋白及 mRNA 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2)Huh7、MHCC97h、HepG2、Hep3B 细胞中 CXCL12/CXCR4 mRNA 表达水平均高 于 7702 细胞,选取 MHCC97h 为实验细胞。转染 sh-CXCR4 的 MHCC97h 细胞的侵袭、迁移和增殖能力均明显低于 sh-control 组,同时接种含 sh-CXCR4 的 MHCC97h 细胞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速度也明显小于 sh-control 组。(3)体外 和体内实验均证实 sh-CXCR4 组的 VEGF-C 表达水平均低于 sh-control 组,而过表达 CXCR4 后,VEGF-C 的蛋白表 达明显上调。结论 CXCL12/CXCR4 在原发性癌组织和肝癌细胞中呈现高表达,CXCL12/CXCR4 可能通过调控 VEGF-C 蛋白表达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 HBx干扰质粒pSIHBV/X对肝癌细胞HepG2.2.15中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针对HBx基因的干扰质粒载体pSIHBV/X转染HepG2.2.15细胞,用Real-time PCR检测转染前后细胞 HBx、VEGF基因 mRNA 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 VEGF蛋白表达。结果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转染后24 h、48 h、72 h实验组 HepG2.2.15细胞中 HBx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21.13±8.72)、(83.17±7.930)、(56.33±6.17);24 h、48 h、72 h实验组HepG2.2.15细胞中 VEGF基因 mRNA 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76.26±7.16)、(59.17±6.420)、(42.17±4.3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24 h、48 h实验组 HepG2.2.15细胞中VEGF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57±0.025)、(0.218±0.051)。Western blot及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VEGF mRNA 及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HBx的siRNA干扰质粒能抑制 HepG2.2.15细胞中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周珊  姜藻  顾晓怡 《江苏医药》2013,39(6):632-635
目的 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抑制剂西达本胺对胃癌细胞株体外抗增殖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西达本胺终浓度为0、16、32、64、128、256μmol/L(分别为B、A1、A2、A3、A4、A5组)处理SGC-7901细胞24、48、72 h.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反转录PCR(RT-PCR)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及HDAC11 mRN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otch1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B组相比,西达本胺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SCC-7901细胞增殖(P<0.05),提高SGC-7901细胞凋亡率(P<0.05),阻断SIRT1、HDAC11、EGFR mRNA以及Notch1蛋白表达(P<0.05).结论 西达本胺可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SIRT1、HDAC11基因的表达或与Notch及EGFR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核基质结合蛋白SATB1对人原发性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脂质体介导pEGFP1 SATB1真核表达全长基因质粒转染人原发性肝癌HepG2细胞,分为实验组(pEGFP1 SATB1)、对照组(pEGFP1空载体)及空白对照组。RT PCR、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SATB1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情况,噻唑蓝(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SATB1全长基因转染对人原发性肝癌HepG2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及对照组比较,转染pEGFP1 SATB1后,HepG2中SATB1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细胞生长曲线检测结果表明转导入pEGFP1 SATB1细胞增殖明显加快,细胞数明显增多;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细胞周期中G0/G1期细胞明显减少,S、G2/M期细胞明显增多。结论SATB1能明显促进HepG2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参与调控细胞周期各期DNA复制、转录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RNAi技术沉默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基因对肝癌HepG2细胞的影响。方法针对STAT3 mRNA序列设计合成3对编码小干扰RNA(SiRNA)的DNA模板,构建pGenesil-1-shRNA-STAT3重组质粒,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通过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检测STAT3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pGeneSil 1-shRNA-STAT3重组质粒,并转染HepG2肝癌细胞;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质粒转染组细胞的STAT3基因表达在mRNA及蛋白水平上显著低于对照组;MTT实验结果显示,重组质粒转染组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结论pGeneSil 1.0-shRNA-STAT3转染HepG2肝癌细胞后,可有效抑制STAT3的表达,并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及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重组慢病毒LV-hTERT-tumstatin并探讨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病毒感染复数(MOI)LV-hTERT-tumstatin感染肝癌细胞HepG2及正常肝细胞L02,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情况,MTT法检测两种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重组慢病毒LV-hTERT-tumstatin转染后在肝癌HepG2细胞中特异表达,在L02细胞中无表达。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率随MOI增加而逐渐增加,L02细胞生长无明显变化。慢病毒治疗组HepG2细胞凋亡率达(48.39±3.32)%,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3.96±0.94)%(P〈0.05),而对L02细胞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重组慢病毒LV-hTERT-tumstatin可靶向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促进HepG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吴德建  杨秋  谢桂丹  彭鑫 《天津医药》2023,(12):1293-1299
目的 探讨紫草素(SHI)调节Notch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肝癌细胞(HepG2、Hep3B、HCCLM3、Huh-7、SMMC-7721细胞)及正常肝细胞(HL-7702细胞)中Notch、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hairy相关转录因子1(HEY1)蛋白表达;将Huh-7细胞分为对照组、L-SHI组(1μmol/L SHI)、M-SHI组(2μmol/L SHI)、H-SHI组(4μmol/L SHI)、DAPT组(50μmol/L Notch信号抑制剂DAPT)、H-SHI+丙戊酸(VPA)组(4μmol/L SHI和8 mmol/L Notch通路激活剂VPA)。CC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Huh-7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Huh-7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细胞划痕实验以及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Huh-7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Notch、HES1、HEY1在肝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Huh-7...  相似文献   

11.
贾龙梅  殷香宝  曾磊  陈新  饶燕飞 《天津医药》2018,46(10):1039-1044
摘要:目的 检测甲基转移酶SETDB2对肝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免疫组 化以及 Real-time PCR 等方法检测 37 例肝癌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中 SETDB2 蛋白及 mRNA 表达情况。将靶向 SETDB2 的短发卡 RNA(sh-SETDB2)和空载体(sh-NC)分别转染至人肝癌 MHCC97H 细胞构建稳转细胞系,应用 Tanswell侵袭实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2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通过基因芯片检测敲低SETDB2后表达有变化 的基因。敲低SETDB2后,运用Real-time PCR检测PTEN的mRNA的表达变化以及Western blot检测PTEN和组蛋白 H3第9位赖氨酸的三甲基化(H3K9me3)的表达变化,CHIP 检测H3K9me3在PTEN 的启动子区域的变化。在敲低 SETDB2的同时敲低PTEN的表达,T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1)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的结果均表明肝癌组织中SETDB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SETDB2表达的高低与肝癌组织学 分级和TNM分期有关。(2)转染sh-SETDB2的MHCC97H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明显低于sh-NC组。(3)基因芯 片、Western blot以及Real-time PCR等实验结果显示敲低SETDB2后PTEN表达上调。(4)在敲低SETDB2后H3K9me3 表达下调,PTEN启动子区域的H3K9me3减少。(5)与敲低SETDB1组相比,敲低SETDB2的同时敲低PTEN后细胞的 侵袭能力恢复。结论 SETDB2通过下调PTEN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蜂毒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和HDAC2及Hedgehog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给予不同浓度蜂毒素,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变化,Hoechst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凋亡变化;qRT-PCR检测SHH、PTCH1、SMO、Gli1、HDAC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HH、PTCH1、SMO、Gli1、HDAC2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蜂毒素在作用48 h后,能明显抑制Hep G2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Hedgehog信号通路中SHH、PTCH1、SMO、Gli1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并与蜂毒素浓度呈负相关。同时检测到细胞内HDAC2 mRNA及蛋白水平均降低,与蜂毒素剂量呈负相关。结论蜂毒素可明显抑制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作用与抑制HDAC2,下调Hedgehog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醉茄素A(WA)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分别采用WA 0、2、4、6、8μmol/L处理肝癌细胞株HepG2,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筛选出最佳作用浓度。再将HepG2细胞分为WA 0μmol/L组、WA 8μmol/L组和SP600125组[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 20μmol/L预孵育1 h,再加入WA 8μmol/L],继续作用24或48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侵袭细胞数,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磷酸化JNK(p-JNK)、JNK、Bax和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WA 0μmol/L组比较,WA 8μmol/L组HepG2细胞凋亡率增加,侵袭细胞数减少,p-JNK、Bax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而预孵育SP600125后,上述作用被逆转(P<0.05)。结论 WA能够抑制HepG2细胞增殖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可能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JNK信号通路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钠泵抑制剂哇巴因(ouabain)和华蟾毒配基(cinobufogenin)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细胞周期的改变,初步分析其机制。方法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靶细胞,MTT比色法检测哇巴因和华蟾毒配基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yclinA1、CDK2、PCNA和p21CIP1表达的变化。结果哇巴因和华蟾毒配基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浓度依赖性。荧光染色显示药物处理24h后,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实验组S期细胞比例升高,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哇巴因和华蟾毒配基可下调CyclinA1、CDK2和PC-NA的表达(P<0.05),上调p21CIP1的表达(P<0.05)。结论钠泵抑制剂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引起细胞周期S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这与其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生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线粒体溶质载体蛋白SLC25A26通过蛋氨酸循环代谢诱导肝癌细胞衰老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系,用阳性药Etoposide(2μmol·L-1)诱导HepG2细胞衰老后,蛋氨酸循环代谢物SAM (0.1 mmol·L-1)处理,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检测细胞衰老指标(p16、p21、HMGA1),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转染SLC25A26过表达质粒,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过表达SLC25A26对HepG2细胞衰老指标的影响;HPLC法检测过表达SLC25A26对蛋氨酸循环代谢指标SAM、SAH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过表达SLC25A26对SAM处理后HepG 2细胞衰老指标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表明,蛋氨酸循环代谢可以削弱Etoposide诱导的HepG 2细胞衰老水平,流式检测表明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过表达SLC25A26降低了胞质中蛋氨酸循环代谢物SAM、SAH水平,补充外源性SAM部分抵消了过表达SLC25A26诱导的HepG 2细胞衰老作用。结论促进蛋氨酸循环代谢可以抑制肝癌细胞衰老,过表达SLC25A26可以诱导肝癌细胞衰老,SLC25A26通过调控蛋氨酸循环代谢诱导肝癌细胞衰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因沉默DAD1 联合人参皂苷Rh2 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化学合成siRNADAD1,然后转染肝癌SMMC-7721 细胞,分别采用Q-PCR 和Western blot 检测DAD1 的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CCK-8 法检测肝癌SMMC-7721 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DNA Ladder 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SMMC-7721 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siRNA-DAD1 可下调肝癌SMMC-7721 细胞中DAD1 的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siRNA-DAD1 与人参皂苷Rh2 均具有抑制SMMC-7721 细胞增殖的能力,并促使其发生凋亡,二者联合作用效果更好(P<0.05)。结论 siRNADAD1可下调肝癌SMMC-7721 细胞中DAD1 的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与人参皂苷Rh2 协同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蒿素能否通过激活人肝癌细胞HepG2的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细胞凋亡。方法不同浓度青蒿素与人肝癌细胞HepG2共培养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HepG2细胞周期与凋亡,Hoechst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内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Caspase-9和细胞色素C(Cytochrame,Cyto-C)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青蒿素作用HepG2细胞24 h后,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0.4和0.8 mmol/L青蒿素给药组,细胞G_2/M期比例明显升高(P0.05),细胞核出现染色质不均匀,核浓缩聚集、碎裂凋亡形态,细胞凋亡比例升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青蒿素作用后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上调,Bax/Bcl-2蛋白表达比例升高,Caspase-3、Caspase-9和Cyto C蛋白表达升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蒿素对HepG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发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_2/M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GF-β1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上皮间质转化及对JAK-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5μg·mL^-1 TGF-β1处理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Real time-PCR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的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Vimentin、JAK、p-JAK、STAT3及p-STAT3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TGF-β1可激活JAK-STAT3通路,上调Vimentin表达,同时下调E-cadherin的表达,并显著促进其上皮间质转化。结论 TGF-β1可以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上皮间质转化,其机制可能与JAK-STAT3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木犀草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中PKM2表达的影响,继而挖掘木犀草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通过数据库比较肝癌的癌旁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PKM2表达差异,收集肝癌患者标本,检测癌和癌旁组织中PKM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差异。木犀草素刺激肝癌细胞HepG2,用CCK8、流式凋亡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木犀草素对肝癌生存率和凋亡的影响,以及木犀草素作用于肝癌细胞后PKM2的变化。在肝癌细胞系中敲减或过表达PKM2,用木犀草素刺激肝癌细胞,探究PKM2对木犀草素诱导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同时检测自噬相关分子,探究PKM2及木犀草素对自噬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PKM2表达量升高;木犀草素以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抑制HepG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且随着木犀草素浓度的增高PKM2的表达逐渐降低;敲减PKM2可以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促进肝癌细胞凋亡,而过表达PKM2可以削弱木犀草素对肝癌细胞的凋亡作用。木犀草素可以促进肝癌细胞自噬,敲减PKM2后可以抑制木犀草素诱导的自噬。结论:木犀草素可以通过抑制PKM2表达,诱导肝癌细胞发生自噬,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余涛  吴琪芳 《江西医药》2023,(3):271-276
目的 探讨microRNA-543(miR-543)通过调控其靶基因自噬相关基因7(ATG-7)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实验观察多株肝癌细胞株里miR-543和ATG-7的表达情况;选取与人源胚胎肾细胞(293T)相比ATG-7高表达的HepG2肝癌细胞分组,瞬时转染miR-543摸拟物和miR-543抑制剂,在HepG2细胞中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TG-7蛋白表达变化,再使用qRT-PCR检测miR-543和ATG-7的mRNA水平;经过microRNA数据库预测miR-543与ATG-7的结合区域,构建ATG-7 3’UTR野生型及突变型的荧光素酶质粒和miR-543质粒后,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观察野生型及突变型的荧光素酶活性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miR-543模拟物和ATG-7质粒的HepG2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多株肝癌细胞株中ATG-7蛋白水平表达情况不一,ATG-7的mRNA和miR-543表达水平呈负相关;选用ATG-7相对高表达的HepG2细胞,过表达miR-543后发现miR-543 mRNA升高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