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TIMP-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关系。方法从106例COPD患者(COPD组)血液中抽提有核细胞DNA,行TIMP-2+853(G-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同时与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肺功能行相关性分析。另选择54例健康人做对照研究。结果TIMP-2第3外显子的突变位点在+853,该位点存在G、A两种等位基因型。Hardy-Weinbery平衡检验结果示TIMP-2基因分布可反映整体人群基因的分布情况。相关分析示吸烟指数〉400与COPD的患者发病呈正相关,且吸烟量与FEV1的下降速率之间存在剂量一效应关系,即吸烟量越大,FEV1下降越快(P〈0.05)。结论COPD的发病与TIMP-2基因+853位点突变有关,+853位点突变可能影响TIMP-2的表达及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编码区16、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关系.方法 通过测序确定49例COPD患者(COPD组)和48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的基因突变类型,同时测定COPD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结果 β2-AR编码区16、27位点基因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COPD组与对照组问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1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FEV1%值显著相关(P<0.01),Gly/Gly与Arg/Gly基因型患者的FEV1%值低于Arg/AI芎基因型患者.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FEV1%值显著相关(P<0.05),Gln/Gln与Gln/Gh基因型患者的FEV1%值低于Glu/Gh基因型患者.结论 β2-2-AR16、27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不是COPD发病的基本原因,但其能够影响COPD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国华北地区汉族人群ADAM33基因S1、S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单体型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肺功能的关联性.方法 应用DNA直接测序的方法,对90例COPD患者和90名健康对照者的ADAM33基因S1、S2位点基因型进行检测;应用SHEsis在线软件构建单体型并进行单体型关联分析.结果 ①病例组和对照组中S1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2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DAM33基因S1位点不同基因型COPD发生的相对危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2位点不同基因型COPD发生的相对危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G+C/G基因型的OR值为2.364(95%CI 1.251~4.466).③COPD病例组S2位点基因型与肺功能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显示:3种基因型FEV1%预计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FEV1/FV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G/G基因型与C/C、C/G基因型相比FEV1/FVC下降更明显.④SHEsis在线软件对S1、S2位点进行单体型分析结果显示,单体型CG在COPD组和对照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国华北地区汉族人群中,ADAM33基因与COPD的易感性有关,但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5-羟色胺受体4(HTR4)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126例COPD患者及110例健康对照者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3995090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该SNP位点与COP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用力肺活量(FVC)相关性.结果 SNP位点rs3995090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rs3995090在COPD患者中最小等位基因频率A为34%,在健康人群中为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OP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中,rs3995090基因型与FEV1值之间均存在相关性(P均<0.05).结论 HTR4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汉族人群COPD的发病及肺功能指标FEV1值之间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DAM33基因的Q-1、T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对107例新疆维吾尔族COPD患者和140例新疆维吾尔族健康体检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分析ADAM33基因Q-1位点和T2位点的基因表达多态性。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T2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对于GG基因型,AG+AA基因型能够降低COPD发生的风险〔OR(95%CI):0.536(0.2930.983)〕。(2)单体型H4(GG)、单倍体H3(GA)和COPD存在相关性(均P<0.05)。(3)在COPD组T2位点GG基因型、AG+AA基因型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ADAM33基因T2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COPD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基因K198N、G8002A、+138A/-多态性与海南黎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引物特异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SSP)方法分别检测98名海南籍黎族EH患者及244名海南籍黎族血压正常者组的ET1基因的+138A/-,K198N,G8002A位点多态性,基因频率采用基因计数法计算。研究对象与Hardy-Weinberg平衡的符合程度及组间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均用χ2检验。以上统计学处理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海南籍黎族EH组+138A/-位点的4A3A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3.1 vs37.3)(P<0.001),高血压组中4A(+138/-)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8.6 vs 15.78)(P=0.003)。海南籍黎族EH组K198N位点的GT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在正常对照组(53.1%vs37.3%)(χ2=6.595,P<0.05)。EH组G8002A位点的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4.7%vs 25.0%)(P<0.05)。结论 ET-1基因+138A/-、K198N多态性与海南黎族人EH相关,ET-1基因+138A/-位点的4A3A基因型和4A等位基因、K198N位点的GT基因型、G8002A位点的A等位基因与海南黎族人EH相关,4A3A基因型、GT基因型、A等位基因可能是黎族EH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研究TNF超家族基因等位基因变异是否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相关联.方法 以5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研究TNF超家族基因(TNFA和LTA)等位基因变异分布.结果 TNFA基因多态性位点-308G/A COPD组和对照组比较AA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显著(χ2=7.111,P<0.01),OR值为10.756(95%CI为9.875~12.640).-308G/A多态性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显著(χ2=8.219,P<0.01);LTA基因 252A/G多态性位点AG基因型频率分布COP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χ2=11.974,P<0.01),OR值为4.373(95%CI为3.301~6.872).LTA基因 252 A/G多态性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不显著.在COPD患者组中TNFA基因GG正常基因型和LTA基因AG杂合基因型结合个体频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χ2=4.10,P<0.05).结论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LTA基因等位基因变异、TNFA基因多态性变异组合与COPD相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Beta2-AR)基因编码区16、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高血压(EH)的相关性,旨在阐明β2-AR基因多态性对COPD合并EH的发病是否有影响.方法 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技术检测180例研究对象的β2-AR基因编码区第16、2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其中COPD合并EH组60例、COPD组60例、健康对照组60例.结果 本研究的β2-AR基因16、27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提示了其在不同族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研究人群COPD合并EH组、COPD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位点多态性与FEV1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ArgGly与GlyGly基因型的患者,其FEV1值低于ArgArg基因型的患者.而27位点多态性与FEV1值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2-AR基因16、27位点基因型多态性的分布在不同族群中存在差异,提示族群对基因突变可能有一定影响.在本研究人群中,Beta2-AR基因16、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COPD合并EH的发病可能无相关性,但16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肺功能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内皮素(ET)-1基因K198N、G8002A、+138A/-多态性与海南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引物特异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SSP)方法分别检测201名海南籍汉族EH患者及311名海南籍汉族血压正常者ET1基因的+138A/-,K198N,G8002A位点多态性,基因频率采用基因计数法计算。结果海南籍汉族EH组+138A/-位点3A3A基因型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EH组3A(+138A/-)分布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70.6 vs 62.2)(P=0.006)。海南籍汉族EH组K198N位点的GG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0.7%vs 31.8%)(P<0.001)。EH组K198N等位基因G分布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4.1%vs 60.1%)(P=0.006)。结论 ET-1基因+138A/-位点的3A3A基因型和3A等位基因、K198N位点的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与海南汉族人EH相关,3A3A基因型、GG基因型可能是EH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COPD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其分子机制及易感基因尚未完全明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为COPD的相关候选基因之一,近年来备受关注.本研究对中国江西籍汉族人群TGF-β1基因启动子区(-800G/A和-509C/T位点)及第1外显子(+869T/C和+915G/C位点)多态性与COPD易感性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COPD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酶1A2(CYP1A2)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年龄、性别、吸烟史相匹配的80例COPD患者(病例组)和74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CYP1A2-163C>A位点的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CYP1A2-163C>A位点AA及A/C基因型在两组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90、0.253,P=0.079、0.615);CC基因型在两组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73,P=0.014);两组中A和C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40,P=0.011)。结论 CYP1A2-163 C>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COPD遗传易感性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GTR1)A10208G位点多态性与瘦素(LEP)、白介素6(IL-6)的关系. 方法 PCR-RFLP法检测105例伴有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DM-O组)、22例不伴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DM-N组)及224例健康人(NC组)AGTR1基因A10208G位点多态性,并测定相应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 (1)DM-O组AG+GG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NC组;(2)DM-O组、DM-N组携A等位基因患者LEP显著高于携G患者. 结论 AGTR1基因A10208G位点多态性与伴有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存在相关性;LEP抵抗可能是未发生AGTR1基因A10208G位点A→G突变的2型糖尿病重要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EPHX)1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P1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易感性及其肺功能表型的影响。方法 310例中国北方汉族COPD患者和203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肺功能表型测定,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杂交法对EPHX1和GSTP1两个基因的1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Logistic回归和直线回归分析分别在显性、隐性和加性遗传模型下明确13个SNPs与COPD易感性及其肺功能表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1)EPHX1的1个SNP位点(rs3766934)和GSTP1的1个SNP位点(rs36211088)的等位基因分布在COPD组和对照组中有明显差别(P0.05);(2)经过年龄、性别和吸烟指数的校正,并经Bonferroni多重检验后未发现与COPD易感性显著相关的SNPs位点;(3)EPHX1的rs3766934及GSTP1的rs36211088分别与较高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值明显相关(P_(Bon)0.05);EPHX1上的rs3766934和rs3738040分别与较高的FEV1/用力肺活量(FVC)显著相关(P_(Bon)0.05);(4)单体型分析发现EPHX1的2个单体型及GSTP1的1个单体型分别与COPD易感性相关(P_(specific)0.05);EPHX1的4个单体型及GSTP1的1个单体型分别与基线FEV1和FEV1/FVC显著相关(P0.05)。其中相关性最强的单体型中包含有前述与COPD易感和肺功能表型相关的阳性位点。结论在中国北方汉族中EPHX1和GSTP1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肺功能表型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ADAM33基因多态性与吸烟人群COPD患者的相关性及其对COPD患者肺功能影响.方法 利用PCR-RFLP方法检测COP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ADAM33基因中的4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ADAM33基因与COPD相关性及其对COPD肺功能影响.结果 T2G(P <0.001),T1G(P <0.001),S2C(P=0.03)等位基因的频率COP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1GG(P =0.0189)、T2GG(P=0.0026)基因型较野生型基因FEV1%预计值明显降低;T1GG(P <0.001)、T2GG(P <0.001)基因型TLCO%预计值较野生型明显下降.结论 ADAM33基因多态性与吸烟人群COPD有关,并对COPD患者肺功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国人冠状动脉(冠脉)痉挛患者血浆内皮素-1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及其与冠脉痉挛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对100例冠状动脉痉挛患者(冠脉痉挛组)和120例健康对照人群(健康人群组)进行血浆内皮素-1的DNA测序,比较其外显子-1+138位点(rs10478694)、内含子-4第8002位点(rs2071942)及外显子-5第5665位点(rs5370)的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结果:冠脉痉挛组比健康人群组的外显子-1+138位点4腺嘌呤(A)/4A野生型(2.5% vs 8.0%)及4A/3A杂合型(20.8% vs 30.0%)的发生频率、内含子-4第8002位点鸟嘌呤(G)/A杂合型(33.4% vs 41.0%)及A/A突变型(3.3% vs 12.0%)的发生频率、外显子-5第5665位点G/胸腺嘧啶(T)杂合型(29.2% vs 46.0%)及T/T突变型(5.8% vs 11.0%)发生频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痉挛组比健康人群组的外显子-1+138位点3A/3A突变型(76.7% vs 62.0%)的发生频率、内含子-4第8002位点G/G野生型发生频率(63.3% vs 47.0%)、外显子-5第5665位点G/G野生型的发生频率(65.0% vs 43.0%)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痉挛组比健康人群组3A-G-G单模样本的分布频率降低(0.47 vs 0.65,OR=0.475),而4A-A-T单模样本分布频率升高(0.05 vs 0.01,OR=4.1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内皮素-1外显子-1+138位点、内含子-4第8002位点及外显子-5第5665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 4)基因外显子1的49位点A/G和启动子- 318位点C/T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 -SSP)方法,检测82例中国湖北汉族溃疡性结肠炎患者(UC)以及204 例健康对照者CTLA- 4 基因外显子1的49位点A/G和启动子-318位点C/T的基因型和单倍型。结果 UC患者CTLA -4 A+49G和C- 318T基因型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性别无关。在单倍型分析中,UC患者CTLA -4单倍型2,3(C-318 G49/T-318 A49)显著低于正常人群(26%比41%,P<0.05,OR=0.4918,95%CI:0.2784~0.8688)。结论 UC患者CTLA- 4 基因A+49G和C -318T单倍型2,3 与UC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IFN-γ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技术检测51例ACLF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IFN-γ基因内含子+874位点T/A和+2109位点A/G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 ACLF患者+874位点TA+AA基因型频率(54.9%)显著高于健康人(24.0%),A等位基因频率(38.2%)显著高于健康人(22.0%,P0.05);ACLF组+2109位点AG+GG型基因型频率(51.0%)显著高于健康人(26.0%),G等位基因(32.4%)显著高于健康人(16.0%,P0.05);在3 m末,28例生存与23例死亡的ACLF患者+874、+2109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FN-γ基因+874位点A等位基因和基因型、+2109位点G等位基因和基因型是ACLF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489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55例COPD患者、47例对照组(性别、年龄和吸烟史配对)和55名健康查体组的TNF-α+489G/A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其易感性进行分析.结果 COPD组、对照组及健康查体组携带GA/AA基因型的发生率分别为23.6%、14.3%和9.1%,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COPD组与健康查体组比较,携带等位基因A的人群更易发生COPD(P<0.05).COPD组携带GA/AA基因型患者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携带GG基因型的患者(P<0.05).结论 在TNF-α+489位点上携带等位基因A的人群可能是发生COPD的一个高危因素,且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9.
黄加忠  李靖  金跃  周黎阳 《山东医药》2012,52(16):62-63
目的探讨血栓素A2受体(TBXA2R)基因多态性与哮喘发病及与哮喘患者肺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哮喘组为120例哮喘患者,对照组为60例同期健康查体的健康人群,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TBXA2R基因多态性,并检测所有患者的肺功能。结果哮喘组和对照组TBXA2R基因924位点TT、TC、CC基因型分布有差异(P<0.01),哮喘组C等位基因频率(25.42%)高于对照组(12.50%),P<0.05。TC基因型为哮喘发生的危险基因型(OR=4.51);TT基因型患者FVC%、FEV1%、PEF%均高于TC+CC组(P<0.01)。结论 TBXA2R基因924位点与哮喘的发生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408例CHF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随访2年内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将患者分为事件组与非事件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法检测HSP70-1基因+190G/C、HSP70-2基因+1267A/G和HSP70-hom基因+2437T/C多态性,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组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事件组与非事件组患者年龄(t=2.392,P=0.017),脑钠肽(BNP)水平(t=3.922,P=0.000),NYHA分级(χ~2=5.100,P=0.024),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t=2.872,P=0.004)、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t=2.232,P=0.026)、左室射血分数(LVEF)超声测值(t=4.338,P=0.000)等参数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HSP70-2基因+1267A/G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480,P=0.014;χ~2=7.643,P=0.006),在隐性基因模型下HSP70-2基因+1267A/G位点基因多态性与CHF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相关(χ~2=9.877,P=0.002);HSP70-1基因+190G/C和HSP70-hom基因+2437T/C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在显性基因模型和隐性基因模型下两位点基因多态性均与CHF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无关(均P0.05)。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P70-2基因+1267A/G位点GG基因型是CHF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OR=1.362;95%CI 1.046~2.701;P=0.003)。结论:HSP70-2基因+1267A/G多态性与CHF患者预后相关,GG基因型可增加CHF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HSP70-1基因+190G/C和HSP70-hom基因+2437T/C多态性可能与CHF患者预后关联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