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临床Ⅳ期舌鳞癌新辅助化疗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朱明  曾宗渊 《耳鼻咽喉》1998,5(6):362-364
本文总结我院1986年1月 ̄1993年12月住院治疗的临床Ⅳ期舌鳞癌病例45例,其中完成平阳霉素单药新辅助化疗组病例20例,17例病人未行新辅助化疗。平阳霉素总量控制在250 ̄300mg。休息3周后进行舌癌联合根治术。该方案使部分晚期病例的原发灶有所缩小,从不适合手术到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50%,40%。两组的死亡都以局部复发为主(55%:47.1%),两组间的局部  相似文献   

2.
舌鳞癌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舌活动部癌占口腔癌首位。该材料选取我院1970~1990年间收治的舌活动部鳞癌226例,总体5年生存率58.0%,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69.0%,分析及评价其治疗效果,讨论了综合治疗、舌和下颌骨的功能保留及选择性颈清扫等问题,结论认为,综合治疗是舌癌治疗的基本方针,术前插管化疗,配合术前插植或术后外照射放疗,某些早期病例舌病灶局部“V”形切除可获治愈;部份晚期病人,相对保守的下颌骨槽形切除,不降低生存率的同时,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舌鳞癌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跃煌  唐平章 《耳鼻咽喉》1996,3(5):303-307
舌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舌活动部癌占口腔癌首位。该材料选取我院1970-1990年间收治的舌活动部鳞癌226例,总体5年生存率58.0%,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69.0%;分析及评价其治疗效果,讨论了综合治疗,舌和下颌骨的功能保留及选择性颈清扫等问题,结论认为,综合治疗是舌癌治疗的基本方针,术前插管化疗、配合术前插植或术后外照射放疗,某些早期病例舌病灶局部“V”形切除可获治愈;部份晚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诱导化疗在中期舌体鳞癌治疗中的价值,以及影响中期舌体鳞癌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1999年12月间首次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科住院治疗的符合条件的cTNM中期(Ⅱ、Ⅲ期,T2-3NO或T1-3N1)舌体鳞癌患者122例.单纯手术69例,诱导化疗后手术治疗53例,其中顺铂+5-氟尿嘧啶+博来霉素A5(简称PBF方案)诱导化疗17例,博来霉素A5单药诱导化疗36例.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随访时间为7~177个月,平均随访(79.9±49.8)个月(-x±s),死亡45例(包括5例失访),失访率4.1%,存活77例中66例随访5年以上.全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9.4%、69.0%,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7%、66.3%;单纯手术组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2.5%、73.1%,PBF方案组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2.4%、70.1%,博来霉素单药诱导化疗后手术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2.2%、61.1%,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P=0.8106);单纯手术、PBF诱导化疗后手术、博来霉素诱导化疗后手术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0.4%、41.2%和38.9%;单因素分析显示诱导化疗未见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χ2=1.148,P=0.563)和远处转移率(χ2=2.305,P=0.316);多因素分析显示舌癌复发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舌癌复发是影响中期舌体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诱导化疗未见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PBF方案和博来霉素单药方案对舌体鳞癌的诱导化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10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治疗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总结我科自1956~1990年内共收治的10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病例治疗经验。本组资料显示,该肿瘤好发年龄组为40~59岁组占52.3%,原发于粘膜者占93.5%,皮肤仅占6.5%。好发部位依次是腭部43%,牙龈35%,而唇、舌部少见。除10例失访外(作死亡计算)余下97例患者分别随访3~12年,随访率为92.4%,全组3,5年生存率分别是45.8%,31.8%。死亡病例79例,其中死于局部复发32.8%,远处转移44.3%,淋巴转移6.3%,其它死因占16.5%。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表明:①手术切除原发灶组3,5年生存率均为0%。冷冻治疗原发灶组则为37.5%,31.2%。后者优于前者,有统计学差别。②选择性颈清25例,3,5年生存率为52.6%,30.0%,治疗性颈清37例,其3,5年生存率为40.6%,19.2%,无统计学差异,但提示前者组中患者预后稍好。本组资料颈清病检中淋巴结阳性率高达79.0%。cN_0有53%转移阳性率。作者建议做选择性颈清扫术是必须的。③107例中手术、冷冻及综合治疗三种治疗方法的比较,显示以综合治疗法为最好。因此,作者以为恶性黑色素瘤应该综合治疗,颈清也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6.
回顾性总结自1979~199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111例声门上型喉癌临床T3、T4N0~3行单纯手术治疗的病例资料,3年生存率60.4%,5年生存率59.5%。发现其约有63.1%侵及会厌前间隙,约17.1%侵犯舌根及会厌谷。本文阐述了舌骨及会厌前间隙的解剖特点、强调我院对此的处理方法:一律切除舌骨或大部分舌骨,目的是为了保证切缘,减少局部复发,彻底根治肿瘤,绝大多数部分喉切除术后患者吞咽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联合治疗晚期上颌窦癌121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化疗,放疗与手术联合治疗晚期上颌窦癌的可行性。方法:术前放疗和手术61例,术前化疗和手术60例,放疗采和直线加速器和(或)^60Co,剂量为40 ̄60Gy。化疗采用DOP(顺氯氨铂加长春新碱加平阳霉素)方案。结果:放疗和手术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36.1%和31.1%,化疗和手术组分别为35%和30%。结论;术前化疗加手术是治疗晚期上颌窦癌的可行性方法,且化疗能反复应用,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报告7年间69例82侧功能性颈廓清术的临床资料。术后5年生存率为62.5%(15/24),颈淋巴结癌复发率为7.3%(6/2)。结果表明,对于N0和N1病例,功能性颈廓清术和根治性颈廓清术一样有效。由于功能性颈廓清术后并发症少,无明显功能障碍,值得采用。由于手术难度大,术者须熟悉颈部解剖,操作熟练、准确。  相似文献   

9.
上颌窦癌2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63年5月至1989年6月共收治上颌窦癌282例。男179例,女103例。年龄40~59岁,平均49岁。Ⅲ期199例,Ⅳ期83例,无Ⅰ、Ⅱ期病例。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最多,占65.3%。全组单纯放疗160例,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1.9%、16.1%。综合治疗(手术加放疗)122例,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8.4%、42.2%,与单纯放疗相比,差异显著(P<0.01)。综合治疗中,术前术后放疗其生存率无明显差异。93.9%的死亡原因为局部复发。作者认为要提高上颌窦癌的生存率,首先是要注重早期诊断问题,其次是进行综合治疗,而控制局部复发是影响上颌窦癌预后的根本关键。  相似文献   

10.
头颈部恶性肿瘤体外短期化疗药敏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指导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个体化疗用药,探索一种体外化疗药敏测试方法,选择17例头颈部Ⅲ、Ⅳ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新鲜瘤组织,行体外短期细胞培养,采用3H-TdR(氚-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进行六种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成功率为88.2%,药敏阳性率与临床应用药物文献报道的抗癌剂单药疗效判定结果相似,药敏顺序是:平阳霉素(PYM)>氨甲喋岭(MTX)>5-氟脲嘧啶(5-Fu)>顺铂道(DDP)>长春新碱(VCR)>阿霉素(ADM)。结果3H-TdR法可成为头颈部恶性肿瘤化疗药敏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1.
喉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资料完整的135例喉部分切除术的喉癌患者进行了疗效分析,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和83.8%。Ⅰ和Ⅱ期的3、5年生存率为93.8%和90.6%,高于Ⅲ和Ⅳ期(76.4%,70.4%);声门区癌3、5年生存率(90.5%,87.7%)高于声门上区(73.3%,66.7%)。局部复发14例,颈部转移11例,远处转移2例,14例行再次手术治疗,术后2年生存率为64.3%。所有患者的发音功能均可保留,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62.9%的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误吸,经训练后大多可正常进食,只有1例需二次手术关闭喉口。76.3%的患者可拔管,在已拔管的患者中有21.4%诉有轻度呼吸不畅,但不影响日常工作。提出喉癌患者行喉部分切除术后的疗效评价应包括两个方面:肿瘤切除的彻底性(生存率)和喉功能恢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我院1980~1993年间共行喉手术123例,其中喉部分切除术66例,占全部喉手术的54%,5年生存率分别为T_(1~2)为81.8%(18/22),T_(3~4)为72.7%(8/11)。喉部分切除术中T_3、T_4占33.3%(22/66),并对晚期喉癌的部分喉切除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晚期上颌窦鳞癌432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总结临床采用不同方法治疗晚期上颌窦鳞癌的经验,对资料完整的432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Ⅲ期141例,Ⅳ期291例,男244例,女188例,年龄14~87岁。选用放疗、手术及放疗+手术的综合治疗。结果:5年生存率分别是,放疗组15.6%,手术组21.7%,综合治疗组40.1%(其中术前放疗者为40%,术后放疗者为43%),放疗剂量选择40Gy和60Gy者分别为41.5%和41.9%,侵犯上方结构者31.7%,下方结构者46.6%,上下均受侵者20.0%。治疗失败者238例,有198例为局部复发。结论:晚期上颌窦癌多以面部肿胀,疼痛,鼻腔异常分泌物,鼻塞为首发症状。CT用于该病的诊断和分期是值得信赖的,治疗以计划性的综合治疗效果最好,选择术前或术后放疗方式以及术前或术后放疗剂量选择40Gy和60Gy,对生存率均无明显影响,肿瘤侵犯下方结构者预后明显好于侵犯上方结构和上、下均侵及者,有效地控制局部复发是上颌窦癌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收治在我院手术治疗分化型申状腺癌239例,男63例,女176例;首治组154例,再治组85例;随访5~20年,平均10年零8个月,再治组与首治组的手术合并症分别为11.8%与0.6%(P<0.01)。全甲状腺切除与腺叶峡部切除的手术合并症分别为25.0%与3.0%(P<0.01),而次全切除则是3.3%(P<0.01)。腺叶峡部切除全甲状腺切除的复发率是15.3%与0.0%(P<0.01),而次全切是3.8%,与全甲状腺切除相比P<0.05,但三者的5年,10年生存率有明显差别。主张对分化型甲状辟癌应常规行次全切除,部分病例可选择性行全甲状腺切除。甲状腺外浸润癌仍以手术彻底切除为主,包括切除邻近的组织器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图像分析技术,研究38例喉鳞癌和29例喉部良性病变组织中,细胞DNA倍体分布状况,分析了其临床意义。结果显示:①喉癌组2C细胞比良性病变组明显减少,而3C—4C细胞、5C及5C以上(以下简称DNA5C—)细胞比后者明显增加,表明喉癌组织中细胞有较强的增殖活性;②以DNA3C及3C以上(以下简称DNA3C—)细胞百分率为指标,在喉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较好的诊断性能,以DNA3C—细胞百分率大于49%为诊断标准,敏感度达94.74%,特异度达89.66%,使用图像分析仪,以DNA倍体分布为依据,进行喉癌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实用价值;③DNA5C—细胞百分率大于33%的喉癌患者5年生存率比小于33%的患者低。DNA倍体分析对喉癌有一定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应用病理学方法比较了一种新疗法—升降压化学疗法与传统化疗及升压化疗对大鼠颈部移植肿瘤的治疗效果。结果,单纯化疗组动物的肿瘤大小(由0.8±0.2cm’增至4.3±2.0cm3)和瘤细胞存活率(73.5±19.7%)与无治疗对照组(0.5±0.2cm3增至6.3±2.4cm3,84.7±9.3%)相比禾显著差异;使用血管紧张素Ⅲ(AⅡ)的升压化疗组动物的肿瘤(由0.8±0.2cm3增至2.6±1.9cm3)比对照组明显缩小(P=0.002),残存瘤细胞的百分率(49.6±31.6%)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26);而由AⅡ升压和硝普钠(SNP)降压的升降压化疗组的肿瘤(0.9±0.4cm3至0.8±0.5cm3)与单纯化疗和升压化疗两组相比肿瘤显著缩小(P=0.003,P=0.032),残存瘤细胞百分率(15.5±16.6%)比单纯化疗和升压化疗两组显著减少(P<0.001,P=0.031)。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采用华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1992年上半年获取的55例鼻咽部低分化鳞癌(NPC)的活检存档标本,用15例正常人鼻咽部组织蜡块作对照。所有标本作免疫组化LSAB法染色,测定P蛋白的表达。并对所有NPC患者进行5年随访。结果表明,P蛋白在鼻咽部正常组织表达阳性率为100%,鼻咽部低分化鳞癌阳性率为70.9%,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4.13,P=0.0472)。Ⅰ-Ⅱ期、Ⅲ期和Ⅳ期NPCP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3.3%、80.0%、60.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Kw=8.3050,P=0.0473);T1-T2、T3和T4期NPC的P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8%、72.2%、45.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Kw=15.34,P=0.0394);无颈淋巴结转移与有颈淋巴结转移组P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8%、70.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Kw=6.2793,P=0.0557);P表达阴性组与阳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6.7%、68.1%,二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r=0.4775)。通过本实验提示:在NP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P15蛋白丢失的参与;P15蛋白表达可作为NPC生物学行为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对本院1981~1990年间有随访资料的52例喉癌手术病例进行了术后生存效果分析。本组病例中,男42例,女10例;以50~59岁患者居多,占48.1%;声门上型喉癌21例,声门型喉癌31例;多为T_3期病例;喉全切除17例,喉部分切除35例。全组病例的3、5、10年生存率(寿命表法)分别为77.2%、72.2%和63.2%。通过生存期比较,对影响远期疗效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31例头颈部肿瘤因累及前颅底而行前颅底切除术,包括多种部位和类型的肿瘤,大多数为鼻腔、鼻窦肿瘤,其中良性肿瘤4例,恶性肿瘤27例。手术分为经颅底咬除术和颌面联合切除术两种不同方式。各种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2.3%(10/31),无手术死亡。恶性肿瘤患者3年生存率33.0%。5年生存率16.5%。对头颈部晚期肿瘤施行前颅底切除术是安全可接受的,建议以颅颌面手术入路,选择肿瘤未侵破颅底骨板至硬脑膜为主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20.
声带癌T_1病变的CO_2激光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应用支撑喉镜、CO—2激光治疗T—1声带癌病人32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随诊1~3年病人全部存活,局部复发率9.3%(3/32),喉功能保全好。提示CO2激光手术是治疗T—1声带癌的有效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