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外科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32例VSD合并PH的婴幼儿,在中低温下行VSD修补术,术前给予患儿间断或持续吸氧,术中加强麻醉及体外循环管理,术后合理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加强呼吸道管理,术后应给予强力抗生素控制感染,并适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结果 32例VSD合并PH婴幼儿术后因肺部感染、呼吸循环衰竭死亡1例,余肺不张2例,肺炎3例,低心排2例,胸腔积液1例,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随访6~12个月,患儿生长发育明显改善,无远期并发症及死亡。结论全面的围手术期处理是VSD合并PH患儿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病情严重,这些患儿不论手术还是护理都有它不同于儿童和成人心脏病的特殊性[1],许多因素都可以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发生危险。我科自2004年1月~2005年5月共收治2岁以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高压患儿86例,现把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3.
吴锡龙 《贵州医药》2006,30(12):1100-1101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手术危险性大,死亡率较高.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我们对28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在体外循环下行直视修补术,全组存活出院,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体重室间隔缺损(VSD)患儿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和监护要点,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围术期病死率。方法:选择2 0 0 0年12月~2 0 0 2年9月行VSD修补术的10kg以下的婴幼儿37例,术前积极控制肺部感染,增强心功能,提高心肌储备。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严格控制出入液量,预防并发症。结果:37例患者术中死亡1例,术后死亡3例。结论:VSD的治疗多主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术前强心,利尿,降压,可增强心肌应激性。应用机械通气呼气末正压(PEEP)时,压力应不超过5cmH2 O ,可改善通气血流比,提高血氧分压,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指证。方法采取中低温体外循环常规停跳修补室间隔缺损144例,并同期纠治其它心内畸形36例。结果治愈140例(97.2%),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死亡4例。结论加强室间隔缺损的围手术期处理,合理掌握其手术指证,是手术治疗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提高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效果,分析总结103例患者的手术经验.方法 1998年1月-2006年7月我科连续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纠治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103例,其中21例为重度肺动脉高压,年龄6个月~27岁,平均年龄(9.5±1.2)岁,合并房间隔缺损17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6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55例.结果 103例患者中死亡3例.肺炎、肺不张7例,室性心律失常3例,血红蛋白尿5例,切口感染1例,经过处理后均痊愈.结论 肺动脉高压是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掌握好适应症,手术时机和正确的术中术后处理直接影响到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
1989年1月至1997年1月,我科对52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在心肺转流(CPB)下进行了根治性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2例中,男34例,女18例,年龄5~37岁。合并有动脉导管本闭(PDA)3例,房间隔缺损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2例。患者活动后均有心悸、气短。46例患者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3~4/6级收缩期杂音,可抑及震颤者46例。胸部X线示肺血增多者45例,心胸比率为056~0.70。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厚19例,双心室肥厚24例。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室间隔水平以左向右分流为主。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压与主动脉压比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1岁以下小婴儿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1985年~1997年手术治疗1岁以下小婴儿VSD 30例,术前给予强心、血管扩张药,极化液等准备1~2周.均在中低温或深低温体外循环下行VSD修补.术后常规进行监护并给予过度通气机械呼吸,使二氧化碳分压(PCO2)保持在4 kPa左右,适当应用镇静剂、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等,防止肺高压危象发生.结果死亡2例(6.6%).术后随访3个月~11年,除1例有Ⅱ/6收缩期杂音外,余生活、学习正常.结论强调早期手术治疗,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本科共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205(男107,女98)例,年龄1.5岁~3岁,体质量15~28(平均18.5)kg。术后返回ICU病房的患儿均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 ,特别是体重在 14kg以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外科治疗死亡率极高。随着近年来外科技术 ,低温麻醉、体外循环技术以及复苏手段的不断完善 ,目前低体重患儿的先心病矫治有了很大的提高。我院自 2 0 0 0年 12月至 2 0 0 1年 12月共完成4例低体重幼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3例 ,女 1例 ,年龄为 1岁半至 2岁半 ,体重 9~ 14kg ,平均 11 5kg。术前均有反复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史 ,经临床体检、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室缺直径 1~ 1 4cm ,2例合并房间隔缺损 ,1例合并有轻度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1.
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CHD)之一.因缺损的位置和缺损过大,很早便出现临床症状,尤其合并肺动脉高压(PH)后需要及早外科手术治疗.1998年10月~2003年12月,作者对60例VSD合并PH患者行体外循环(CBP)VSD修补术,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伴肺动脉高压(PH)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自1996年1月-2003年8月,47例SVD伴PH婴幼儿应用浅低温体外循环、温血心肌停搏液连续灌注及间断褥式缝合法进行VSD修补术。围术期进行综合性降肺动脉压的处理,注意心肌保护,合理使用呼吸机及供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应用强心剂、利尿剂、镇静剂及广谱抗生素。结果:2例(4.3%)患儿术后分别死于呼吸功能衰竭及肺动脉高压危象,2例(4.3%)患儿术后分别并发右心功能不全及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治愈出院。随访36例,恢复良好。结论:VSD伴PH婴幼儿围术期注意维护心肺功能,合理应用肺血管扩张药物,手术安全性提高、死亡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 1988年 2月至 2 0 0 3年 3月 ,共手术治疗大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 38例 ,全部成活。现将手术时机、围术期处理等问题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男 2 2例 ,女 16例 ,年龄 3~ 18岁 ,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气短、心前区隆起 ,胸骨左缘 3、4  相似文献   

14.
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约为2‰,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20%,如包括室间隔缺损合并其它畸形在内,则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50%[1]。郑州市儿童医院于2007年9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儿童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315例VSD合并PH患儿接受了心内直视手术,占同期VSD手术总数的31.1%,其中轻度123例,中度95例,重度97例。结果 围术期死亡4例(4.44%),远期死亡2例(0.63%)。年龄≤1岁、体重≤7公斤患儿病死率分别为14.29%和14.71%。年龄>3岁、体重>10公斤者则分别为3.08%和2.61%;97例重度PH患儿围术期死亡8例(8.25%),远期死亡2例(2.06%);手术病死率与PH程度、年龄、体重、主动脉/肺动脉直径比等呈明显相关。结论 手术成功的关键是选择最佳手术时机、术中避免右室切口、保护术后心功能和术后PH的适当处理,同时加强科普科普宣传教育有其特别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告了儿童室间隔缺损合并有其他畸形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常规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处理合并畸形时注意先后顺序。术后重视肺高压的处理。结果:343例手术中有3例死亡,均为肺高压。结论:肺高压和手术时机是与手术死亡率密切相关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徐梅先  张军桥 《河北医药》2004,26(11):893-894
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室间隔缺损的手术病死率已低于3%,但是合并肺动脉高压者病死率仍较高,因为本组病人很早出现心力衰竭,而造成相应的多脏器缺血缺氧改变,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受损,所以除提高手术技巧及术前充分准备外,加强术后重要脏器的功能维护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1999-09~2002-06,我们为53例体重10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施行手术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全组共53例。男32例,女21例。年龄6~28月,平均15.5±15.4月,其中≤12个月21例,>12个月32例。体重5~10kg,平均8.84±1.46kg。室间隔缺损(VSD)30例,其中伴动脉导管未闭(PDA)2例、伴房间隔缺损(ASD)3例;ASD4例,其中伴PDA1例;法乐四联症(TOF)13例,其中伴PDA1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2例;法乐三联症1例;矫正…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对492例3-36个月的婴幼儿VSD修补术后并发症进行总结。全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9例(9.9%),心律失常43例(8.7%),肺动脉高压危象22例(4.4%),残余VSD16例(3.2%)。手术死亡26例(5.2%),主要原因为肺动脉高压危象和严重心律失常。结论:只要正常掌握手术时机,完善手术操作,采用肺动脉监测等监护措施,及时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在婴幼儿期施行VSD修补术可以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林贵宪  曾仪 《天津医药》1995,23(10):602-605
1976年4月 ̄1993年6月手术治疗室内隔缺损(VSD)1058例。其中男580例,女478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48岁。手术死亡39例占3.69%。982例随访11/2年 ̄101/6年,平均51/3年,满意率96.2%。现就手术进路、修补方法、术后并发症等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