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股骨近端不同开窗位置对股骨抗折弯强度的影响,拟为临床开窗位置的选择提供理论支 持。方法 选用新鲜的猪股骨,于近端不同位置进行开窗,对开窗后的猪股骨进行向前、向后、向内及向外4 个 方向的折弯测试,记录其最大的承载力。结果 股骨近端开窗后,各方向的折弯测试均显示抗折弯强度较未开 窗前减弱,而股骨近端不同的开窗位置对抗折弯强度也有影响。结论 股骨近端开窗后,各方向的折弯测试均 显示抗折弯强度较未开窗前减弱。股骨近端前侧开窗所造成股骨抗折弯强度丢失相对较少,要优于股骨近端 外侧开窗。  相似文献   

2.
股骨远端骨折包括股骨髁间骨折、股骨髁上骨折、股骨下段骨折,是一种严重高能量骨折,对膝关节功能损伤严重。我2002年至2006年对4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逆行交锁髓内针固定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PFN治疗股骨近端骨折24例,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19例,股骨颈基底骨折2例,股骨粗隆下骨折3例。结果:24例经5-24个月随访,除1例因内科病死亡,全部骨性愈合,畸形愈合2例,均可生活自理,无感染、主钉断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PFN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固定可靠的优点,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可靠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股骨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取6副尸体股骨标本,制成股骨远端骨折(AO分类的A1型),采用股骨动力髁螺钉(DCS)、逆行交锁髓内钉、顺行交锁髓内钉三种内固定方法,进行实验应力分析,比较不同内固定方法的优劣。应用股骨股骨动力髁螺钉治疗28例患者。骨折按AO/ASIF分类:A15例、A26例、A317例。结果:在受同等载荷条件下,DCS固定方法最佳,而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的股骨远端骨折刚度较差(P〈0.01)。采用股骨动力髁螺钉平均手术时间92min,平均出血量400ml,平均随访1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9月(平均4.7月),按NEER功能评定标准,优良27例(93%),可2例。结论:股骨动力髁螺钉可有效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操作简便、直观、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髁解剖型锁定钛板治疗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疗效。方法采用股骨髁解剖型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45例。结果所有病例都获得随访,随访8~24月,术后6—12月全部愈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8%。结论解剖型锁定钛板治疗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操作简单、出血少、固定可靠,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功能,是治疗股骨髁上骨折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重建股骨距(股骨近端外侧锁钉钢板辅助前侧短重建钢板)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为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 年1 月— 2016 年1 月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80 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 字表法分为重建股骨距组和PFNA 组,各40 例,重建股骨距组采用重建股骨距治疗,PFNA 组采用PFNA 治 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开始部分 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FNA 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 低于重建股骨距组(P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FNA 和 重建股骨距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确切,但PFNA 微创、创伤小且愈合快,应为首选,而重建 股骨距可作为PFNA 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兔骺板部分早闭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周围性骺板部分早闭兔模型。方法:采用手术方法,将20只4~6周新西兰白兔右侧股骨外髁部的骺板部分挖除,其面积约为股骨远端骺板总面积的40%~45%。左侧仅切开至骨膜作为自身对照。术后通过X线片、大体标本、组织学等手段观察本方法是否可以造成股骨远端的骨桥以及股骨的畸形情况。结果:手术后4月,通过X线观察,左侧股骨平均长度明显长于右侧,外翻角度明显小于右侧,两组之间差异显著。股骨远端生长长度能更加精确的反映股骨远端骺板的生长情况,结果左侧平均生长2.27cm,约占整个股骨生长的57.6%,右侧平均生长0.45cm,只相当于整个股骨生长的21.4%。结论:本方法建立的模型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应用灵活,对于研究儿童骺板部分早闭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及治疗过程中填充物的选择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股骨髁间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良  严世贵 《浙江医学》2006,28(2):128-129
股骨髁间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大部分属于高能损伤,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多不满意。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现在认为早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我院1999年1月-2004年6月用L形股骨髁钢板(L—CCP)、股骨髁动力钢板(DCS)和股骨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27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股骨粗隆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尤其是65岁以上的老人常见。随着现代交通及工业的发展,高速、高能量损伤所造成的股骨粗隆骨折也常见于青年人。我科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部粉碎性骨折33例,现回顾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探讨了不同内固定手术方法对股骨髁上,髁间骨折治疗效果。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骨折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材料和方法并观察术后功能恢复,结果:对于髁上骨折使用髁钢板,动力髁螺钉,股骨远端交锁髓内钉疗效无明显差异。但髁钢板操作上略困难一点,对于髁间骨折使用髁钢板,动力髁螺钉,股骨远端交锁髓内钉疗效无明显差异。但髁钢板操作上略困难一点,对于髁间骨折动力髁螺钉,股骨远端交锁髓内钉明显优于髁钢板,而前两者无明显差异。对于股骨髁上粉碎骨折,股骨远端交锁髓内钉疗效最好。结论:治疗单纯股骨髁上骨折可以选择以上任何一种方法;治疗股骨髁上粉碎骨折,首选股骨远端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间骨折应选用动力髁螺钉或股骨远端交锁髓内钉则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股骨远端骨折(股骨髁间骨折、股骨髁上骨折、股骨下段骨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高能量损伤,因其骨皮质薄、髓腔大、多为松质骨,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及膝关节功能受限等并发症的生率较高,所以良好的解剖复位、牢固的内固定和早期的功能锻炼是患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为此,我院目1998年5月~2005年1月应用逆行带锁髓内针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4例。经过随防,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对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在硬脊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采取股外侧或前外侧入路,显露骨折部及股骨上段,复位骨折,安放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先在骨折端两侧钻孔、拧入自攻螺钉并锁紧,然后在股骨大粗隆部拧入螺钉3~5枚,使粗隆部螺钉呈多角度分布。结果:术后1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个月,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功能恢复程度和患者对治疗结果是否满意评分,总优良率93.7%(15/16)。结论:选择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是行之有效的,其固定稳定、内固定崩溃较少、组织损伤小、骨折愈合较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股骨髁上倒打交锁钉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应用股骨髁上倒打交锁钉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2例有22例复诊病人的结果表明骨折复位好、愈合好、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股骨髁上倒打交锁钉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能坚强固定,符合现代骨折固定新理论,是一种较好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股骨粗隆间骨折几种手术方法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孟振 《当代医学》2009,15(18):68-69
目的评价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动力髁螺钉、股骨近端外侧解剖钢板、Oamma钉、PFN及人工股骨头置换等6种方法固定后其疗效分析。结果比较以上六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各有利弊,其结果与与选择的骨折类型、年龄、手术熟练程度均有联系。结论以上六种方法对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有其适应证,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病例,即个性化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国人正常股骨近端参数的特点,为国产假体的设计和研究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正常国人髋关节前后位CR片,由Unisight医学图像处理软件测量股骨头直径、颈长、颈干角、偏心距、股骨头垂直高度、干骺端宽度T+20、TO、T-20、峡部直径、峡部高度、髓腔闪烁指数和干骺端髓腔闪烁指数等参数,并与国内学者测量的以及欧美人股骨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本组国人正常股骨大体形态学参数与Noble、Massin等所测欧美人的股骨参数几乎都有差别,特别是偏心距、股骨头垂直高度、于骺端宽度T+20、TO、T-20、峡部直径、股骨头直径等参数差别较大。本组测量的漏斗状股骨占20%,远高于Noble、Massin等测量欧美人的8%和11.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国内刘勤等测量的国人股骨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系统便于对股骨近端大体形态的研究以及参数的测量,可用于人群股骨形态的普查;建立股骨近端参数的数据库对设计符合国人解剖特点的股骨假体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外侧解剖型钢板在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自2003年7月至2005年8月在我院收住的20例患者在联合硬膜外麻醉情况下行患侧切开复位、股骨近端外侧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站立及行走等恢复情况评价内固定效果。结果:20例全部获得时间6个月-2年的随访,根据许学猛等对股骨粗隆下骨折资料的评定标准,20例患者中优12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达90%。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高位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具有安全可靠、能允许术后早期部分负重等特点,是治疗高位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股骨外侧壁厚度对于股骨近端骨折术后外侧壁骨折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股骨近端骨折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并收集其术前及术后影像学指标。随访15个月,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股骨外侧壁骨折将其分为骨折组(29例)和对照组(71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手术方式、骨折AO分型以及病史等一般资料,及术前股骨外侧壁厚度、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以及尖顶距(tip-apex distance,TAD)等影像学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股骨外侧壁骨折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股骨外侧壁厚度、BMD对于术后外侧壁骨折的预测价值。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BMI、外侧壁厚度、BMD、手术方式和AO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侧壁厚度(OR=0.066,P=0.000)、BMD(OR=0.217,P=0.023)和骨折分型(OR=6.393,P=0.003)是股骨近端骨折术后外侧壁骨折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股骨外侧壁厚度对股骨近端骨折术后外侧壁骨折的预测效能显著高于BMD(Z=5.408,P=0.000),其AUC分别为0.972和0.641;Youden指数提示BMD和外侧壁厚度预测外侧壁骨折的最佳截点分别为≤0.795和≤20.285 mm,外侧壁厚度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预测价值显著高于BMD(P<0.01)。 结论 股骨外侧壁厚度,BMD以及骨折分型是股骨近端骨折术后股骨外侧壁骨折的危险因素,尤其是股骨外侧壁厚度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股骨远端骨折(股骨髁上、股骨髁间)是常见的损伤,虽然治疗方法很多,但是均非尽善尽美。其并发症十分常见,特别是膝关节强直、膝内外翻畸形、创伤性关节炎、肢体短缩等并发症常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我院自2000年3月~2004年3月,采用“L”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54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结果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时间9个月~24个月,根据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优20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3.33%。结论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固定牢靠,恢复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股骨逆向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远端骨折临床处理比较困难,传统采用股骨髁解剖钢板及动力髁螺钉(DCS)固定,但手术创伤大、感染、畸形愈合率高,且常后遗膝关节僵直等并发症。我院自2002年6月-2008年11月采用股骨逆向交锁髓内钉(GSH)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