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业洞 《机械》2012,39(11):77-80
双端面机械密封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密封形式,主要应用在工业生产中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介质的设备上。以实际使用时出现的典型故障为例进行分析,阐述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密封辅助系统冲洗方案的选择与隔离液压力及循环效果等因素对密封寿命和安全性的影响。对密封端面进行了受力分析,并根据API682标准对密封辅助系统布置方案Plan23+52的应用参数进行了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除了密封本身设计缺陷以外,引起密封失效的主要原因多为忽视密封辅助系统的重要性,导致其无法为密封提供不间断的冷却润滑流体,无法保证密封在良好的环境下运行。而经过优化后的密封辅助系统能保证双断面机械密封长时间连续平稳地运行。  相似文献   

2.
曹红蓓  江武 《机械设计》2012,29(12):82-85
针对目前磁传动装置常常因涡流发热而导致磁体退磁的问题,根据压力容器的设计标准及密封罩的冷却要求,设计了双螺纹结构冷却流道的密封罩。对密封罩进行了温度场理论分析,并采用FLUENT流场分析软件对密封罩进行了温度场及流场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双螺纹结构的密封罩流动阻力小,冷却效果好,保证了磁传动装置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改进液压机械装置(HMU)中主、备控制通道间的切换性能,避免航空发动机数控系统出现通道切换异常,采用试验及AMESim仿真结合的方法分析转换活门摩擦力对通道切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力越大转换活门运动越慢,据此根据数控系统的设计需求反推转换活门处摩擦力的要求。采用ANSYS仿真获取转换活门动密封中聚四氟乙烯保护圈尺寸与摩擦力的对应关系曲线,根据反推的摩擦力的要求结合产品实际设计允差,对转换活门处聚四氟乙烯保护圈进行改进设计,最终通过试验验证改进后的转换活门密封可使数控系统通道正常切换且不影响密封效果,为后续同类设计提供实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离心式水泵填料密封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对螺旋—填料的原理及方案分析,改进了离心泵的密封结构,取得了良好的密封效果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某乙烯装置急冷油泵属于高危泵,其单端面机械密封泄漏将造成装置停工和环境污染、人身伤害等安全环保问题,因此单端面机械密封需要改造成双端面机械密封。本文结合机泵介质特性对这三种方案和辅助冲洗密封系统进行了论证,最终选择串联式高温金属波纹管密封,现场使用效果证明密封改造方案可行,达到了改造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离心式水泵填料密封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对螺旋-填料组合密封的原理及方案分析,改进了离心泵的密封结构。取得了良好的密封效果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介绍对一台输送含固体颗粒流程液体的离心泵轴封的技术改造方案。采用动力密封来替代原使用效果不理想的双端面密封和外装式单端面密封,简述了动力密封的结构和原理、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8.
静国荣 《机械研究与应用》2021,34(3):108-110,114
为解决加氢裂化进料泵在高温》高速》高腐蚀介质运行中的泄露问题,分析加氢裂化进料泵密封的故障原因,提出改进方案.将原设计采用的单端面弹簧密封改进为双端面机械密封,根据加氢进料泵密封特点选择合适的机械密封辅助系统,给出校验密封性能参数计算的方法.此改造方案在加氢进料泵实践应用中验证了双端面机械密封在高腐蚀介质,高温,高转速下可稳定运行,满足了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对相同工况下密封方法的选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马东平  张耀平  杨洋 《阀门》2011,(3):40-41,45
介绍了跨超声速风洞套筒式调压阀的结构,分析了副密封的故障原因,论述了副密封的改进方案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建立了包装箱箱口密封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橡胶圈结构形式和材料硬度对箱口密封效果的影响。分析认为接触面积大小是决定这类包装箱密封特性的主要因素,因此选用材料较软及凸台与橡胶圈接触面积较大的结构方案有利于密封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行双输入差速器加减速情况下的故障切换分析,推导了差速器双路工作和单路工作情况下的刚体动力学公式,并总结了规律。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单路工作(主备)和双路工作(主主)时的故障切换和模式分析。由分析结论可知,当输出侧负载只有摩擦负载时,由于摩擦负载始终与运动速度方向相反,这种特性使得不管切换路是否切换进来,摩擦负载始终为阻力而非动力,有助于故障通道减速制动。分析了四种故障切换方案,第一种故障切换方案始终为单路工作模式,单路工作的加速能力优于双路工作,切换方案不仅简单,而且故障切换时间短,建议采用第一种故障切换和模式方案。  相似文献   

12.
某柴油加氢改质装置液力透平采用旋转式串联机械密封和基于API标准的PLAN 53B冲洗方案的辅助密封系统,在试运行时发现机械密封泄漏严重。通过对机械密封结构和辅助密封冲洗系统的分析,指出机械密封泄漏的主要原因是,泵送环扬程不足及换热器管路阻力过大,旋转式串联密封动环波动影响摩擦热和介质传导热的排出,高温下隔离液会气化等。通过对换热器和泵送环的改造,降低了隔离液腔和密封腔温度;将旋转式串联密封改为静止式双端面密封,提高了换热效率;采用高沸点隔离液,解决了隔离液的气化问题。机械密封改造后,取得了较好的密封效果,且降低了液力透平电机的负荷。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款适用于现有CPR1000堆型核电站重要厂用水泵的机械密封,并通过对重要厂用水泵的正常运行工况和事故工况进行分析,提出重要厂用水泵用机械密封替换填料密封后可能出现的事故运行工况,制定了正常运行使用Plan 32,轴封水中断事故时切换到Plan 14的综合机械密封冲洗方案。通过鉴定试验验证,在CRP1000堆型重要厂用水泵上换装机械密封用以替代现有的填料密封,是可以满足正常运行和事故条件下的使用要求的。  相似文献   

14.
林昌基 《流体机械》1999,27(6):34-37
介绍了2MCL527-11压缩机的浮环密封的失效情况,以及将浮环密封改为油膜螺旋槽双端面机械密封的情况及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型骨架密封的研究——动静环式骨架密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旋转密封(油封)的研究,分析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提高旋转密封的使用效果,降低加工及使用成本,并指出其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2MCL527-5型压缩机浮环密封的失效情况,干式气体密封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以及将油膜浮环密封改为双端面干式气体密封的情况及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朱军  赵飞虎  刘龙全 《润滑与密封》2014,39(11):118-120
对真空耙式干燥工艺及设备特点进行分析,以轴径为320 mm的某型号真空耙式干燥器为例,设计其密封结构,探讨其冲洗方案及摩擦副、辅助密封和结构件的选材。模拟实际工况对设计的样机进行的运转试验,结果表明该密封结构密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一种使用双层平板探测器单次曝光获取X射线双能图像,并实现双能减影的成像检测方法.介绍了单层平板、双层平板探测器结构以及双层平板探测成像系统工作原理.仿真分析不同、相同管电压在不同滤过下X射线的能谱变化,进一步通过试验分别探究使用kVp切换,双层平板方案时胸部体模双能成像特性.研究发现kVp切换、双层平板方案采集...  相似文献   

19.
油泵超过300℃即属于高危泵。泵厂原采用单端面波纹管密封,但使用周期短、更换频率较高,严重影响了生产,甚至密封一旦失效、泄漏的高温油介质将直接进入大气起火燃烧。为了装置的安全,对油泵机械密封进行了改造,采用双端面波纹管密封、冲洗方案PLAN41+53B,但仍存在密封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此对该油泵的机械密封及系辅助统进行了拆解和分析,找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改进机械密封的结构及冲洗方法,提高了密封寿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延迟焦化装置贫吸收柴油泵密封频繁失效的原因,提出改进密封结构及冲洗方案,提高了密封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自2012年2月投入运行,其运行寿命均超过两年,满足了生产的需要,取得了良好的密封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