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玲  王河锦  李婷 《物理学报》2013,62(14):146402-146402
对TiO2粉末进行了空气和真空条件下从室温到1200℃的加热原位X射线衍射实验, 得到了空气和真空条件下微米级锐钛矿颗粒转变为金红石的起始温度分别为850℃ 和855℃; 分别修正了空气条件下锐钛矿在(27–850℃)范围和金红石在(900–1200℃) 范围内的晶胞参数和真空条件下锐钛矿在(27–850℃)范围和金红石在(950–1200℃) 范围的晶胞参数, 从而得到了晶胞参数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得到了锐钛矿和金红石在空气中和真空中的热膨胀系数, 并总结了热膨胀系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室温下锐钛矿在空气条件下的热膨胀系数为 αa=4.55063×10-6/℃, αc=7.7543×10-6/℃, β=16.85836×10-6/℃; 真空下为 αa=4.69429×10-6/℃, αc=9.02850×10-6/℃, β=18.69688×10-6/℃. 室温下, 金红石在空气条件下的热膨胀系数为 αa=6.81243×10-6/℃, αc=8.71644×10-6/℃, β=22.22178×10-6/℃; 真空条件下为 αa=6.05834×10-6/℃, αc= 8.39280×10-6/℃, β=20.52362×10-6/℃. 关键词: 2')" href="#">TiO2 原位X射线衍射 相转变 热膨胀  相似文献   

2.
熊淑婷 《物理实验》1991,11(5):216-218,221
液体温度计,由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是在温度测量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仪器。液体温度计(以下简称温度计)的测温机理是玻璃泡内水银在温度系统中与介质进行热交换,引起热胀冷缩,用水银柱上升或下降来测试温度。因此,对某一系统测温,必须是系统介质温度达到相对稳定。同时,系统中介质和温度计间也必须达到热平衡。这样,温度计和系统介质间就有一短暂传热而达平衡的过程。也就是说,液体温度计在反映系统温度时,总是会滞后一些时间,这就产生温度计测温的动误差。  相似文献   

3.
对ZBLAN氟锆酸盐玻璃中Pr3+掺杂离子3P01D2能级的寿命和发光特性进行了较详细的光谱学研究。首先测量了两种掺杂浓度(质量分数分别为1×10-3,5×10-3)的Pr3+:ZBLAN玻璃的吸收光谱,然后运用时间分辨激光光谱技术测量了3P01D2能级在激光单光子共振激发下的荧光发射谱和能级寿命。将不同荧光发射谱带的强度和文献报道的Judd Ofelt理论计算辐射跃迁几率数值做了比较分析,证明了文献中理论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由于浓度猝灭效应,在相同的激发条件下,掺杂浓度为1×10-3样品的荧光发射强度明显大于5×10-3样品的荧光发射强度。但是从我们的测量结果看,掺杂浓度对3P01D2 的能级寿命值无显著影响。掺杂浓度为1×10-3时,Pr3+离子3P01D2能级的寿命值分别为46,322μs。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Yb3+/Er3+共掺60P2O5-15BaO-10Al2O3-5ZnO-10R2O(R=Na,K)以P2O5为主体的磷基有源光纤材料的光谱性质,以及不同Yb3+/Er3+掺杂浓度对光谱性质的影响规律。当Er3+浓度为9.100×1019/cm3、Yb3+的掺杂浓度为5.407×1020/cm3、Yb3+/Er3+浓度比为6:1时,玻璃样品在1 531 nm处的受激发射截面最大,为6.17×10-21 cm2。同时,其荧光寿命为9.73 ms,荧光半高宽为53.16 nm,发射截面与半高宽的乘积为3.28×10-32 m3,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Tm3+,Yb3+共掺氟氧化物微晶玻璃, 在980 nm二极管激光器泵浦下研究了其上转换发光。发现将前驱玻璃进行热处理后,源于Tm3+1G4能级到基态3H6跃迁所产生的蓝色上转换荧光在463 nm和476 nm出现明显劈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劈裂蓝色上转换荧光在303~623 K范围内的温度特性。结果表明:Tm3+,Yb3+共掺氟氧化物微晶玻璃蓝色上转换荧光可应用于光学测温,其测温最大灵敏度为4.2×10-4 K-1,相应温度为352 K。  相似文献   

6.
选用硅酸盐、硼酸盐以及磷酸盐3种常用的玻璃体系,与β-NaYF4:Yb3+,Er3+/Tm3+粉体均匀混合压片后在不同的温度(400~700 ℃)下进行热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和荧光光谱技术等测试手段研究不同玻璃形成体以及碱金属离子对β-NaYF4:Yb3+,Er3+/Tm3+粉体的侵蚀情况以及对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硼酸盐玻璃体系与β-NaYF4:Yb3+,Er3+/Tm3+粉体复合热处理过程中,Li+和K+离子会取代β-NaYF4晶体中Na原子的位置。 在相同热处理温度下,不同玻璃体系与β-NaYF4晶体反应剧烈程度:磷酸盐>硼酸盐>硅酸盐。  相似文献   

7.
通过传统的熔融淬火技术以及后续热处理法制备了Tm3+/Yb3+共掺含LaF3纳米晶锗酸盐微晶玻璃。通过DTA和XRD研究其热性质和LaF3纳米晶的可控析出。通过透过光谱和上转换发光光谱研究了玻璃的光学性能。利用荧光强度比(FIR)技术研究了微晶玻璃样品在980 nm激光激发下的上转换发光光谱与温度的依赖关系。研究发现,该微晶玻璃样品在313~573 K温度范围内的最大绝对灵敏度Sa和最大相对灵敏度Sr分别为2.6×10-4K-1(573 K)和2.3×10-2K-1(313 K)。结果表明,Tm3+/Yb3+共掺含LaF3纳米晶锗酸盐微晶玻璃在温度传感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高折射率Tm3+/Yb3+共掺杂铋碲酸盐玻璃,利用棱镜耦合法测量出玻璃在632.8和1550nm波长处的折射率分别为2.0365和1.9795. 对玻璃的吸收、荧光和红外透过光谱展开了测试与分析,根据Judd-Ofelt理论对吸收光谱进行拟合,求得Tm3+的振子强度参数Ωt(t=2,4,6)分别为3.90×10-20, 2.03×10-20和9.03×10-2 关键词: 3+/Yb3+共掺')" href="#">Tm3+/Yb3+共掺 铋碲酸盐玻璃 光谱参数 上转换荧光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型掺铒碲酸盐玻璃的光谱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一种新型掺Er3+碲酸盐玻璃的光谱性质;应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碲 酸盐玻璃中Er3+离子的强度参数Ω(Ω2=479×10-20 cm24= 152×10-20cm26=066×10-20cm2),计算了离子的自发跃迁概 率,荧光分支比;应用McCumber理论计算了Er3+的受激发射截面(σe=1040×1 0-21cm2),Er3+离子4I13/ 24I15/2发射谱的 荧光半高宽(FWHM=655nm)及各能级的荧光寿命(4I13/2 能级为τrad =399ms);比较了不同基质玻璃以及不同类型碲酸盐玻璃中Er3+离子的光谱 特性, 结果表明该掺铒碲酸盐玻璃具有更好的光谱性能,更适合于掺Er3+光纤放大 器实现宽带和高增益放大. 关键词: 碲酸盐玻璃 光谱性质 Judd-Ofelt理论  相似文献   

10.
CdTe量子点功能化玻片的制备及其对Pb2+浓度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羟基化和氨基硅烷化处理,得到表面接枝氨基的玻片载体。水相合成巯基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CdTe-TGA),采用EDC/NHS活化反应,将量子点偶联到氨基化玻片表面,制备出具有荧光性能的功能化玻片。考察了量子点与EDC的量比、活化时间、偶联温度以及偶联时间对偶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量子点与EDC的量比为1:30、活化时间1 h、偶联温度30 ℃、偶联时间4 h条件下获得的功能化玻片具有最佳的荧光性能。将该条件下制备的功能化玻片用于水溶液中Pb2+的浓度检测,得到玻片相对荧光猝灭强度随Pb2+浓度变化的线性曲线,线性范围为1.0×10-9~4.0×10-8mol·L-1,检出限为3.8×10-9mol·L-1,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该方法可以灵敏而准确地检测Pb2+浓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固相反应烧结制备出Li2Mo2O6多晶材料。经X射线分析、红外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EPR)的研究,确定了它的结构是Li2Mo2O4和MoO2两个晶相组成的烧结体。钼离子以四价状态存在于MoO2晶相结构中。采用交流阻抗谱分析了晶界与温度变化的相关性。测得了样品的ln(σT)-1/T 曲线是由两段直线和一段曲线所组成;总电导率化能σ27℃=1.36×10-3(Ω·cm)-1115℃=1.49×10-3(Ω·cm)-1300℃=9.71×10-3(Ω·cm)-1370℃=2.42×10-3(Ω·cm)-1;电导活化能E1=0.043eV,E2=0.235eV,E平均=0.76eV。采用维格纳极化电池法测得电子电导率σee27℃=2.240×10-5(Ω·cm)-1e300℃=4.476×10-3(Ω·cm)-1。实验证明,室温下材料为固体电解质,300℃附近为良好的离子与电子混合导体。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碲酸盐玻璃(70TeO2-9B2O3-6Nb2O5-5Na2O-10ZnO-1%(质量分数)Er2O3)样品。测试了玻璃样品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应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Er3+离子的谱线强度、自发辐射跃迁几率、荧光分支比、辐射寿命等光谱参数,并拟合了相应的强度参数Ωt(t=2,4,6)(Ω2=8.01×10-20cm24=2.09×10-20cm26=1.15×10-20cm2)。结果发现该碲酸盐玻璃具有较大的Ω2值,说明Er—O键的共价性强于它在硅酸盐、锗酸盐、氟化物、铋酸盐和磷酸盐玻璃中的共价性。Er3+在碲酸盐玻璃中4I13/24I15/2跃迁几率约为492s-1,表明Er3+可能有较强的1.5μm发射。分析了Er3+在碲酸盐玻璃中能级4I13/24I15/2发射的荧光半峰全宽(FWHM=73nm),并应用McCumber理论计算了Er3+的受激发射截面(σe=1.08×10-20cm2),发现其FWHM×σe远大于Er3+在铋酸盐、磷酸盐、锗酸盐和硅酸盐玻璃中的受激发射截面,说明碲酸盐玻璃是一种制备宽带光纤放大器的优良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   

13.
采用旋涂法制备了氧化锆介质层薄膜,重点讨论了退火温度以及旋涂转速对薄膜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温后退火一方面使得氧化锆水合物脱水形成氧化锆,另一方面促使氧化锆薄膜结晶。此外,转速较高时,其变化对薄膜厚度及粗糙度无显著影响。当转速为5 000 r/min、退火温度为300℃时,制备的绝缘层厚度具有良好的厚度均匀性,粗糙度为0.7 nm,漏电流为3.13×10-5 A/cm2(电场强度1 MV/cm)。最终,利用ZrO2薄膜作为栅极绝缘层,在玻璃基板上制备了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IGZO-TFT),其迁移率为6.5 cm2/(V·s),开关比为2×104。  相似文献   

14.
杨志清  王飞利  林常规 《物理学报》2013,62(18):184211-184211
实现玻璃微晶化过程控制的基础是要充分认识其析晶行为及动力学机理. 利用示差扫描量热法和析晶热处理等手段, 研究发现 20GeS2·80Sb2S3硫系玻璃属于表面析晶, 在268℃(Tg+30℃)下热处理60 h, 可以获得表面约40 μm的Sb2S3晶层复合玻璃陶瓷样品. 在此基础上, 利用非等温法从理论上分析该玻璃的析晶动力学机理. 计算得到其析晶活化能Ec为(223.6±24.1)kJ·mol-1, 在热处理温度(268℃)下的析晶速率常数K为1.23×10-4 s-1, 属于较难析晶的玻璃组成; 玻璃的晶体生长指数m和晶体生长维数n均为2, 表明其Sb2S3相的析晶行为是二维生长过程, 与析晶实验结果完全相符. 由此可知, 对于Sb2S3晶体复合的硫系玻璃陶瓷样品可通过玻璃粉末压片烧结、带铸法或丝网印刷法制备获得, 为今后功能硫系玻璃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指导. 关键词: 硫系玻璃 微晶化 析晶动力学 析晶行为  相似文献   

15.
掺铒高硅氧玻璃光谱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Judd-Oflet理论计算了新型掺铒高硅氧玻璃中铒离子的强度参量Ωt(t=2,4,6),Ω2=8.15×10-20,Ω4=1.43×10-20,Ω6=1.22×10-20,相比于其他氧化物玻璃,表现出较大的Ω2,6值,反映了铒离子周围的近邻结构不对称性和Er-O键的离子键成分较高.利用McCumber理论计算得到了能级关键词: 掺铒高硅氧玻璃 Judd-Ofelt理论 量子效率  相似文献   

16.
李红  甘至宏  刘星元 《发光学报》2014,35(2):238-242
采用EuF3薄层修饰低功函数金属Ag源、漏电极,制备了CuPc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研究了不同厚度EuF3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uF3的厚度由0 nm增至0.6 nm时,接触电阻由23.65×105 Ω·cm减 至3.86×105 Ω·cm,使得器件载流子迁移率由1.5×10-3 cm2·V-1·s-1提高到4.65×10-3 cm2·V-1·s-1。 UPS测试结果表明,薄层EuF3在Ag与有机半导体间形成了界面偶极势垒,使源漏电极表面功函数增大,空穴注入势垒降低,Ag电极与有机半导体层界面的接触电阻减小,进而提升了空穴的注入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一种Salen型荧光探针对镁(Ⅱ)离子的选择性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静  于洁  冯素玲  王爱军 《发光学报》2012,33(6):669-673
研究了Salen类型的荧光探针N,N'-二(2-羟基-1-萘甲醛)-l,2-苯二胺(NAPPDIH)对Mg2+的选择性响应。荧光和紫外光谱滴定实验显示NAPPDIH与Mg2+能够以1:1的化学计量比形成配合物。NAPPDIH与Mg2+结合后,溶液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移,肉眼可观测到溶液的浅黄色迅速加深。与其他金属离子相比,Mg2+显示唯一的荧光增强。此外,在3.0×10-6~5.0×10-5 mol·L-1 范围内,Mg2+的浓度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NAPPDIH可用于Mg2+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8.
刘坚  刘军芳  苏良碧  张倩  马凤凯  姜大朋  徐军 《物理学报》2016,65(5):54207-054207
通过坩埚下降法生长了系列共掺Nd,Gd:CaF2和Nd,Y:CaF2晶体, 研究了Gd3+/Y3+共掺对Nd3+光谱性能以及Nd:CaF2晶体晶胞参数的影响规律. 对于0.5 at.%Nd, x at.%Gd(x=2,5,8,10):CaF2系列晶体, 当调控Gd3+掺杂浓度为2 at.%时, 具有最大的荧光寿命499 μs; 当Gd3+掺杂浓度为5 at.%时, 具有最大的吸收截面1.47×10-20 cm2, 最大的发射截面1.9×10-20 cm2; 当Gd3+掺杂浓度为8 at.%时, 具有最佳的发射带宽29.03 nm. 对于0.6 at.%Nd, xat.%Y(x=2, 5, 8, 10):CaF2系列晶体, Y3+掺杂浓度为5 at.%时, 有最大的吸收截面2.41×10-20 cm2, 最大的发射截面3.17×10-20 cm2; 当Y3+掺杂浓度为10 at.%时, 具有最长的荧光寿命359.4 μs,并且具有最大发射带宽26 nm.  相似文献   

19.
贾相华  吕树臣 《物理学报》2007,56(8):4971-4976
制备了Er3+及Er3+/Yb3+共掺铋酸盐玻璃,测试了样品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应用Judd-Oflet理论计算了Er3+在铋酸盐玻璃中的光谱强度参数,分别为Ω2=(5.47—2.92)×10-20cm2Ω4=(2.16—1.22)×10-20cm2, 关键词: 3+')" href="#">Er3+ 铋酸盐玻璃 3+/Yb3+共掺')" href="#">Er3+/Yb3+共掺 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20.
对牛血清白蛋白(BSA)与盐酸特拉唑嗪(THD)混合体系进行了荧光发射光谱和同步光谱实验研究。BSA溶液在340 nm处有明显荧光特征峰,当加入THD后导致牛血清白蛋白发生内源荧光猝灭。据此建立了以BSA为探针的THD含量测定方法,通过该方法所得的模型函数相关系数都高于0.99。对所得模型函数进 行了实验验证,其中发射光谱模型函数回收率为96.04%~103.16%,同步光谱模型函数回收率为100.41%~ 105.5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70%和2.42%。荧光发射光谱和同步光谱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64×10-8 mol/L和0.66×10-8 mol/L,定量限分别为0.21×10-7 mol/L和0.22×10-7 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