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我国低压电器现状及国内外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回顾了我国低压电器的发展及生产现状,介绍主要产品的性能,特点及目前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差距,阐述低压电器相关新技术,如低压电器现代设计技术,微处理器和计算机技术在低压电器中的应用和低压电器可靠性技术等的发展与应用,产品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产品(包括万能式断路器,塑料外壳式断路器,交流接触器 剩余电流保护器等)的发展趋势,介绍低压电器标准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2.
再论我国第四代低压电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低压电器向可通信、网络化发展。近年来,低压电器本体无论从产品结构、产品性能、材料选用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又有新的突破。为此,我们提出了发展我国第四代低压电器的设想。为了正确引导低压电器行业发展,本文着重就第四代低压电器发展历史背景,第四代低压电器基本要求和主要技术特征,新一代产品及相关技术领域总体发展目标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对第四代低压电器几种主要产品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袁小琴  高平 《江苏电器》2008,(1):1-3,30
现场总线技术在智能化低压电器产品中的应用,使得新一代的低压电器产品显示出了优越的性能和更强的生命力,是智能化低压电器产品发展的标志。阐述了现场总线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将总线技术应用于智能化低压电器中的优势及目前几种流行总线在智能化低压电器中的应用情况,展望了现场总线技术在智能化低压电器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低压电器》2012,(14):66-66
近年来,低压电器研发及制造技术快速发展,不断涌现出诸多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竞争力,从而不断推动着我国低压电器产品向前发展。现代设计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器智能化技术、EMC和测试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新装备等新技术的应用给低压电器产品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抓住新机遇,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低压电器相关行业的科技创新及行业进步,  相似文献   

5.
《低压电器》2012,(16):68
近年来,低压电器研发及制造技术快速发展,不断涌现出诸多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竞争力,从而不断推动着我国低压电器产品向前发展。现代设计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器智能化技术、EMC和测试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新装备等新技术的应用给低压电器  相似文献   

6.
从整体上梳理了我国低压电器行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低压电器产品、技术研究和行业的发展现状。结合整体市场需求及国外最新产品的技术特点,推断了国内低压电器行业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并探讨了主要低压电器产品的研究方向及其关键技术,为行业内的相关企业提出了发展方向,也为技术人员的研发趋势提出了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电力断路器、控制电器、终端电器、电涌保护器等低压电器的发展动向,介绍了母排连接与安装一体技术及总线技术在低压电器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指出了智能化、高性能、小体积、高可靠性、选用绿色环保材料是当前低压电器的发展方向,更多高新技术的嵌入,既提高了低压电器产品的整体性能,又衍生出一些高度集成的新型低压电器产品。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电力断路器、控制电器、终端电器、电涌保护器等低压电器的发展动向,介绍了母排连接与安装一体技术及总线技术在低压电器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指出了智能化、高性能、小体积、高可靠性、选用绿色环保材料是当前低压电器的发展方向.更多高新技术的嵌入,既提高了低压电器产品的整体性能,又衍生出一些高度集成的新型低压电器产品.  相似文献   

9.
从低压电器行业概论、主要产品的产量及其技术水平、产品设计与制造、产品进出口及市场情况等方面简要分析了我国低压电器行业现状.介绍了国外著名低压电器制造商最新产品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我国低压电器新一代主要产品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提出了现场总线与可通信低压电器相关产品的总体发展目标与近期主要任务.上述两部分产品的组合将成为我国第四代低压电器产品.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低压电器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向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从低压电器行业概论、主要产品的产量及其技术水平、产品设计与制造、产品进出口及市场情况等方面简要分析了我国低压电器行业现状.介绍了国外著名低压电器制造商的最新产品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我国低压电器新一代主要产品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提出了现场总线与可通信低压电器相关产品的总体发展目标与近期主要任务.上述两部分产品的组合将成为我国第四代低压电器产品.  相似文献   

11.
何瑞华 《低压电器》2013,(3):1-5,21
随着我国第四代低压电器第一批四大系列产品逐步投产和推向市场,许多企业都在考虑开发新一代低压电器。重点论述新一代低压电器发展思路、主要特征及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同时提出我国新一代低压电器总体发展方向和主要低压电器产品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影响我国电器制造业的发展有两个方面:设计技术的先进性和现代制造计技术在行业的应用。可提高我国低压电器产品总体水平,缩小与国外差距,提高高档低压电器产品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13.
《低压电器》2010,(3):68-68
1征稿目的 为了总结近年来在低压电器技术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果和丰富的工程经验,活跃低压电器技术的交流,促进相关专业科研、设计、生产和应用水平的提高,推动研究工作与产品应用实际的紧密结合,为了给广大科研院所及高校的科研人员、专业生产企业的管理和产品设计人员、行业用户提供一个交流科研成果和低压电器产品应用经验的平台,特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有关低压电器元件及成套设备等产品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14.
《低压电器》2007,(13):73-73
发电设备所发出的电能80%以上是通过低压电器分配使用的,根据近年来国家对电力需求和增长幅度预测,今后几年每年低压万能式断路器和塑壳式断路器的需求台数增幅都会在10%以上,其他各类低压电器产品的需求量也很可观。低压电器第4代产品——智能化电器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总结这些年来在低压电器技术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果和丰富的工程经验,活跃低压电器技术的交流,促进相关专业科研、设计、生产和应用水平的提高,推动研究工作与产品应用实际的紧密结合;为了给广大科研院所及高校的科研人员、专业生…  相似文献   

15.
张德明  江长生 《电世界》2003,44(5):11-13
2002年汉诺威博览会展示的新一代低压电器带有鲜明的时代性:产品正朝着智能化、现场总线控制、功能多样化、模块组合化和高可靠、小型化等方向发展;随着智能化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开展测试技术现代化和电磁兼容的研究势在必行;注重产品结构工艺性和外观造型设计、提高产品标准化和继承性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可靠性是电器行业一个发展趋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使得低压电器制造技术向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借鉴国外低压电器发展经验,是提高国内低压电器技术开发水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电力系统装备》2004,(1):12-12
低压电器业如何发展,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几十年的发展使低压电器行业走过了一段迂回发展的漫长里程。随着低压电器低端产品制造技术的普及以及智能化。现场总线技术在产品制造技术中和应用,原本在利益空间窄小的夹缝中生存的低压电器制造业,不可避免而又均可奈何的要面临一次严峻的枝木桃战。  相似文献   

17.
2010专题征稿     
《电世界》2009,(10):11-11
我刊2010年主要专题计划如下,欢迎作者就专题内容投稿,凡符合专题要求的稿件,我刊优先发表。 智能化低压电器 要求:介绍智能化低压电器(包括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电动机保护器和现场总线等)的最新技术发展、产品标准以及这些产品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低压电器》2008,(7):66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国内外低压电器及相关技术发展现状与动向,率先提出了研究开发我国第4代低压电器的设想,并详细阐述了第4代产品的主要特征。(1)高性能。新一代产品将在一些主要技术性能上有新的重大突破。如万能式断路器要求大幅度提高短时耐受电流Icw,达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业委员会于1998年11月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了第九届学术年会。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企业、大专院校及研究所等38个单位共70人。本届学术年会收到论文58篇,经专家评审录用46篇,并汇编成年会论文集。大会就低压电器现状、技术发展和发展趋势等共性问题的论文进行宣读及讨论并按专题分组宣读及交流论文。会议论文的内容大致涉及6个方面。1低压电器现状及国内外技术(工艺)发展动向论文着重介绍低压电器主要产品特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差距,相关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电子学、电弧等…  相似文献   

20.
在德国工业博览会上,世界各大公司都展示了他们最先进的技术和最新产品。其中涉及低压电器和相关技术的有电力断路器、控制电器、建筑电器(终端电器)、防雷产品和母排安装及连接两位——体技术的电器产品,以及建筑物总线与工业现场总线技术在低压电器中的应用等。通过对这些产品的特点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当前世界上低压电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