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植物组织无糖暴露培养工厂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传统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组织培养是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的,由于容器内湿度过高、CO2亏缺,致使培养出的小植株体不能正常地进行光合作用,而不得不依靠培养基中的糖进行异养生长,造成培养时间过长,小植物体生长缓慢,植株长势瘦弱,移栽成活率低。传统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基中的糖还会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加大了植株的污染率;容器内的环境异常,如有害气体增加,温度较高,湿度较大,会造成植株的叶片少、徒长、玻璃化,难于移栽,或植株发育迟缓形成小老苗,驯化阶段植株死亡率高。传统的组培容器较小,操作起来比较烦琐,费工费力,还会造成生产成本较高。目前我国工厂化育苗急需开放式(暴露式)组织培养生产的配套技术研究,特别是无糖暴露式培养技术的应用研究,营养液循环式大型容器培养技术,组培苗生产中的二氧化碳施肥技术以及组培室光质的调节技术等相关技术来突破传统组培方法。基于以上的原因,我们开展了无糖与暴露相结合的组培方式试验,取得了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历史与新技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组织培养萌芽至今已有100多年,本文简要回顾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形成过程,综述了在植物快速繁殖与脱毒、种质资源的保存和交流、植物育种、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产、人工种子生产5大方面的应用和无糖组培、开放组培、新型光源应用、组培容器改进、多因子综合控制5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一种新兴技术装备,其基本原理是在无菌条件下将组培苗在培养液中进行周期性浸泡培养以实现快速繁殖。与传统组织培养相比,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改进了液体培养的方式,在这种培养方式下,植物组织与液体培养基紧密接触,可刺激和促进植物组织对营养元素和激素的吸收;间歇及连续振动给液体培养基提供了足够氧气,提高了组培苗的繁殖系数。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主要应用于快繁后期繁殖苗和生根苗的培育,较好地促进了自动化、机械化和商业化的植物组培快繁技术的发展。因此,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组培苗质量好、繁殖系数高、移栽易成活及适应性较强等特点,已在多种植物组织培养上得到应用。为更好地将该系统应用于植物组织培养,文章概述了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参数设置、快繁的优势和缺点等方面的进展情况;同时对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技术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Matsu.  K  张承运 《广西热带农业》1991,(3):50-50,F003,49
本研究探讨在植物组培中用合成的非织物材料作为支撑剂,来代替琼脂培养基。把香蕉类原胚体放在吸有液体培养基的非织物材料中培养要比放在琼脂胶剂中培养生长较快。这种培养技术对离体繁殖和诱变选种可能有用。在植物组织培养的众多培养基中,琼脂被广泛地用来作为胶化剂。但人们知道琼脂含有少量会抑制组培植物生长的生长抑制素(Romberger and Tabor1971,  相似文献   

5.
刘静 《广西农业科学》2011,(9):1045-1048
近年来,我国对鹅掌楸属植物种苗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由于鹅掌楸属植物花期不遇,种子发芽率低,扦插、嫁接繁殖比较困难,因此组织培养技术成为鹅掌楸属植物种苗快速繁殖的一条重要途径。文章从外植体的选择、初代和继代培养、培养条件、生根培养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等方面综述了鹅掌楸属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成果,分析鹅掌楸属植物组织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鹅掌楸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的方向。今后将继续研究解决鹅掌楸属植物组培过程中生根难、褐化等问题,加强在原生质体水平上对鹅掌楸属植物再生繁殖体系及其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研究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鹅掌楸属植物进行种质保存,从而为其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刘静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9):1045-1048
近年来,我国对鹅掌楸属植物种苗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由于鹅掌楸属植物花期不遇,种子发芽率低,扦插、嫁接繁殖比较困难,因此组织培养技术成为鹅掌楸属植物种苗快速繁殖的一条重要途径。文章从外植体的选择、初代和继代培养、培养条件、生根培养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等方面综述了鹅掌楸属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成果,分析鹅掌楸属植物组织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鹅掌楸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的方向。今后将继续研究解决鹅掌楸属植物组培过程中生根难、褐化等问题,加强在原生质体水平上对鹅掌楸属植物再生繁殖体系及其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研究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鹅掌楸属植物进行种质保存,从而为其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植物组织培养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聚四氟乙烯树脂膜作为培养容器,外施CO2作为碳源替代蔗糖等组织培养新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包括光源对组培植物生长的研究进展、无糖组织培养技术的优势及研究进展、植物组织培养巾新型培养容器的应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污染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污染是指培养基和培养材料滋生杂菌。组织培养中污染率的增加将引起组培苗成本的提高,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来,通过对兰花、高山杜鹃、雪莲及野生花卉组织培养发现,组培苗在夏季高温及冬天大雾气候下更易于发生污染。继代时间过长也会影响植物材料的健康状况,导致组培污染更加严重。另外,外植体的状况、环境条件和操作过程也是引起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作为一种科研手段,发展异常迅猛。本文回顾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培养基、以及各种激素的作用机理和培养方法,简述了离体无性系快速繁殖与无毒化、植物育种、遗传物质的保存及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生产等组织培养技术在应用研究领域所获得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植物组织培养是20世纪植物学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近20年来我国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在马铃薯的研究及工厂化育苗生产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组织培养是通过无菌操作分离植物体的一部分,将其接种到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其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在整个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污染率高使组培的成本相应增加,甚至造成毁灭性损失。因此,控制污染是组织培养研究及工厂化育苗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套贯穿整个组培过程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高光林  孙英  唐立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296-8297,8302
国内外研究人员从培养基的改良、培养设备和环境的简化与替代等方面着手,针对降低植物组培成本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植物开放式组织培养"技术的开发更进一步地降低了组培成本;认为进一步降低植物组培成本的关键是研发新型的廉价培养基。  相似文献   

12.
对木兰科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包括外植体的选择、培养基的选择、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及体细胞胚的诱导5个方面,并分析了木兰科植物组培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未来努力的方向,为木兰科植物利用组培快繁技术来获取优质种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蝴蝶兰是一种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花卉植物,采用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种苗繁殖,是目前大规模生产蝴蝶兰的唯一途径。对近年来蝴蝶兰(Phalaenopsis spp.)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着重阐述蝴蝶兰组织培养中外植体、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等方面,以期为蝴蝶兰从业者提供帮助。最后,分析了蝴蝶兰组培快繁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与开发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彩色马蹄莲组培试验结果表明,可以利用组织培养这一快速繁殖技术快速繁殖彩色马蹄莲,该技术在缩短植物繁殖时间、降低经济成本的同时,还能创造出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植物花药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花药组织培养技术在育种和基础理论研究中已应用广泛,研究阐述了花药组织培养的技术发展现状,系统地论述了植物花药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不同、培养基配方、接种方式、培养条件的不同对组培结果的影响,并对花药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进行概述,使花药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体系更加清晰系统。  相似文献   

16.
彩色马蹄莲组培试验结果表明,可以利用组织培养这一快速繁殖技术快速繁殖彩色马蹄莲,该技术在缩短植物繁殖时间、降低经济成本的同时,还能创造出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设施园艺产业快速发展,社会对苗木、花卉、瓜果、药用植物等作物种苗的需求不断增加,以种苗快速繁育和工厂化生产为核心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条件下各类农业科技园区、园艺企业和科研教学单位纷纷建立了组织培养室,虽然经营状况各不相同,但对组培人才需求是一致的。为了全面系统地培养植物组培方面的专业人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所组培实验室拟定期举办组培技术培训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黄瑞香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培养条件。[方法]以黄瑞香幼嫩茎尖为外植体,采用植物组织培养和生物统计的方法研究黄瑞香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结果]确定黄瑞香茎尖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培养基为WPM+IBA 0.1 mg/L+KT 0.1mg/L,茎尖诱导芽的适宜培养基为WPM+IBA 0.2 mg/L+6-BA 3 mg/L,幼芽形成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 MS+IBA 3.0 mg/L。[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黄瑞香的快速繁殖及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该研究为黄瑞香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石蒜是一类集园林观赏、药用、经济等价值于一体的植物,传统的分球繁殖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只有采用组织培养技术才能使石蒜属植物更好、更快地繁殖发展。本文对石蒜属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探讨了石蒜属植物组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前景,以期为进一步推动石蒜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芦荟(Aloespp.)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的经济植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芦荟的自然繁殖周期长、雌雄花开不同步、种子小而少、种子育苗困难,故采用传统的繁殖手段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化的需求。为此,目前在生产上常采用组织培养来快速繁殖芦荟种苗。从外植体、培养基、植物激素的选择,培养条件及培养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等方面对芦荟的组织培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