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回血条件对血液透析管路内残血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液净化技术的进步和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广泛应用,使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的贫血状况较前有了明显改善.但是更好地防治贫血仍是当前透析治疗的重要目标.我们分析了不同的回血条件对血液透析管路内残血量的影响,以探索减少透析结束后血透管路内(包括中空纤维透析器)残血丢失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常规使用肝素抗凝,但对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和/或高危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目前临床使用无肝素透析或局部枸橼酸钠体外抗凝透析。由于无肝素透析易发生管路凝血,透析过程中需反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大量生理盐水进入血液循环,严重影响透析效果,使透析不充分。枸橼酸钠主要通过肝脏代谢,肝硬化的患者清除枸橼酸钠的速率显著下降,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应用不同流速、剂量的生理盐水对血液净化患者体外循环管路和血液透析器的冲洗效果。方法采用500ml、800ml生理盐水,分别以100ml/min、300ml/min和100~300ml/min的速度冲洗管路和血液透析器,检测3种方法对管路和血液透析器中气体和微粒的清除效果。结果 100ml/min冲洗速度对清除血液透析器和管路中的气体效果好,300ml/min的冲洗速度对微粒清除效果好,100~300ml/min的序贯式冲洗方法则能够同时清除血液透析器和管路中的气体和微粒。结论 100~300ml/min的序贯式冲洗方法是适用于血液透析器和管路冲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存在活动性出血伴严重贫血及高血钾的血液透析患者,行无肝素透析时给予输血的护理措施。方法:2005年1月~2009年8月我科为9例患者进行无肝素血液透析时输血30例次,透析前常规冲洗透析器及血液管路,经动脉壶侧管加入肝素钠20~30mg,以其循环浸泡透析器及血液管路30min,连接患者前将上述肝素盐水排净,透析开始后每30min用生理盐水150~200ml泵前快速冲洗透析器及血液管路并阻断泵前动脉管路等一系列综合措施。结果:30例次无肝素血液透析及输血进行顺利,未发生凝血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有活动性出血伴严重贫血及高钾血症行无肝素血液透析3h输血,通过上述方法较为顺利,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回顾分析16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实验室资料,结果提示血液净化中心存在肝炎病毒的交叉感染,原因主要有反复使用血制品、体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透析环境污染、透析器及管路复用消毒不彻底,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正常人群,以达到防止肝炎病毒在血液净化中心发生交叉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回顾分析16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实验室资料。结果提示血液净化中心存在肝炎病毒的交叉感染,原因主要有反复使用血制品、体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透析环境污染、透析器及管路复用消毒不彻底,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正常人群,以达到防止肝炎病毒在血液净化中心发生交叉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低血红蛋白密度(low hemoglobin density,LHD)对血液透析贫血患者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和铁缺乏(iron deficiency,ID)的诊断价值,明确LHD在血液透析患者不同病因贫血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龙岗中心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75人,依据是否贫血及缺铁分为:血透非贫血组、肾性贫血并缺铁性贫血组、肾性贫血并铁正常组、肾性贫血并绝对性铁缺乏组、肾性贫血并功能性铁缺乏组。同时选取龙岗中心医院健康体检人群157人、缺铁性贫血人群65人分别作为健康对照组(阴性对照组)与缺铁性贫血组(阳性对照组)。分析各组间红细胞参数指标LHD及铁代谢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ROC曲线分析LHD在血液透析贫血人群中IDA和ID的诊断效能。结果 LHD指标在血透贫血人群的IDA筛查中,诊断值>23.05(P <0.05),灵敏度100%,特异度99.49%。在血透贫血人群功能性铁缺乏的筛查中,诊断值>7.705(P <0.05),灵敏度61.11%,特异度58.67%...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血液透析患者术后透析滤器凝血情况,分析凝血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6月27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干预前组,共83例次,分析其滤器凝血的发生率及原因;将2012年7月~2013年6月25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干预后组,共80例次,通过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滤器凝血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组血透患者滤器凝血的发生率为31%,通过分析得出滤器凝血发生原因与患者本身因素、抗凝不足、血流不足、血管通路因素、预充不当、治疗、上机后管路滤器生理盐水冲洗不当等因素有关,通过制定合理护理干预方案,得出干预后组血透患者发生滤器凝血的发生率为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选择合适的抗凝剂和抗凝方案、掌握正确的预冲方法、透析过程中给予定时生理盐水冲洗管路滤器、保证有效地血容量、采用低温曲线钠模式透析、根据患者情况设定治疗参数及其他干预措施等可显著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术后透析滤器凝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危出血患者无肝素透析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肝素盐水预冲血透管路并在透析开始后每30min用生理盐水冲洗血透管路以减少凝血。结果42例患者158次透析中只有5例透析器发生凝血更换透析器或提前结束透析治疗而无一例发生出血加重或出现新的出血。结论高危出血患者可应用无肝素透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具有高危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HD)患者,在无肝素透析时采用吸附法联合加温盐水冲洗以减少透析器及管路的血液凝集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次有高危出血倾向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次,采用无肝素透析,在透析过程中对照组予常温生理盐水冲洗法,实验组予吸附法联合加温生理盐水冲洗透析法,观察2组透析完成情况以及透析器及管路的凝集情况。结果实验组完成透析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透析完成率提高,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明显减少。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有高危出血倾向时运用吸附法联合加温生理盐水冲洗于无肝素透析可减少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达到安全、有效的无肝素透析目的。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外科手术期间/或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活动性出血,在血液透析中采用定时间歇生理盐水冲洗法进行血透,这种不用肝素的血透,称之为无肝素透析。定时间歇生理盐水冲洗法,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  相似文献   

12.
吸附法联合加温盐水冲洗法在无肝素透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具有高危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HD)患者,在无肝素透析时采用吸附法联合加温盐水冲洗以减少透析器及管路的血液凝集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次有高危出血倾向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次,采用无肝素透析,在透析过程中对照组予常温生理盐水冲洗法,实验组予吸附法联合加温生理盐水冲洗透析法,观察2组透析完成情况以及透析器及管路的凝集情况.结果 实验组完成透析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透析完成率提高,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明显减少.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有高危出血倾向时运用吸附法联合加温生理盐水冲洗于无肝素透析可减少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达到安全、有效的无肝素透析目的 .  相似文献   

13.
总结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原因及护理.根据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血液透析临床凝血表现,回顾性分析16例(20例次)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原因.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血液高凝状态、透析中肝素用量不足、无肝素透析、血流量不足、机器故障停泵等均可造成透析器及管路凝血.血透护理属专科护理,护士应熟练掌握透析原理,精通血液透析操作的程序,增强责任心,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掌握患者病情及用药,密切观察,及时处理透析机报警,可有效预防凝血发生,预防患者透析效果下降.  相似文献   

14.
低温可调钠透析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温可调钠透析对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方法对血液透析中反复发生低血压的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例,观察组采用低温可调钠透析,对照组采用常规标准透析。观察8周,分别测量血液透析后血肌酐、尿素氮、血钠浓度,以及观察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及需提前结束血透的患者数。结果两组透析患者透析后血肌酐、尿素氮、血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和需提前结束血透的患者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温可调钠透析可有效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肾脏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减少,是导致血透患者发生贫血的最主要原因。各种血液净化技术可以延长尿毒症患者的生命,但均不能明显改善贫血,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使肾性贫血得到了有效的病因治疗,是一种疗效确切的生物制剂。不仅明显改善了血透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而且纠正了与贫血有关的病理生理紊乱,避免了反复输血所致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爱滋病等严重并发症。近2年作者应用rHu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16.
血透病人输血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尿毒症病人常伴有贫血,加上每次血透回路管残留血的损耗,因此血透期病人常需反复多次输血来改善其贫血缺氧症状。笔对血透病人的输血情况进行了观察,现将输血不良反应及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临床工作中,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要进行膀胱冲洗以预防泌尿系统结石或感染的发生。通常的方法是将集尿袋与气囊导尿管分开后,再将冲洗器与气囊导尿管连接进行冲洗。在操作过程中,经常会污染冲洗器接头、集尿袋接头及导尿管接口处,且操作复杂,需反复夹闭、开启导尿管。我们采用输液器代替冲洗器进行冲洗,经临床实践,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无肝素透析时采用盐水加温冲洗法以改善具有高危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体外血路凝血堵管情况的效果。方法:将60例有高危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无肝素透析,在透析过程中对照组予常规生理盐水冲洗法,实验组予加温盐水冲洗法,观察两组透析前后动静脉端凝血功能化验指标、透析完成情况及透析器管路的凝血情况。结果:实验组相比对照组透后动静脉端凝血风险降低,透析完成率提高,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明显改善。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有高危出血倾向时应用盐水加温冲洗法无肝素透析可改善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情况,达到安全、有效的透析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9.
蔡敏  郑玲 《华西医学》2004,19(1):127-128
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尿毒症病人常伴有贫血,每次血透后血秀管存在残留血,因此血透病人需反复多次输血来发送病人的贫血缺氧症状。尿毒症病人常有水钠潴留和高血压,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如予全血输注,因容量大易发生循环超负荷,因此我们均选用红细胞悬液,既保证红细胞运氧功能,又减少循  相似文献   

20.
尿毒症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严重阶段,而贫血是尿毒症病人必存的症状,加上在行血液透析时每次血透回路管残留血的损耗,因此血透期病人常需反复多次输血来改善病人的贫血缺氧症状。笔者对金华市人民医院血透室输血病人进行了观察,现将输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996年6月1日~2000年6月1日共收治尿毒症患者41例,其中男 31例,女10例,总血液透析3148次,血透过程中输血393人次。2输血种类及方法 进入透析的患者基本都少尿或无尿,常有水钠潴留和血压增高,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