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素问·阴阳离合论》有“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之句,《灵枢、根结》、《甲乙经·经脉根结》皆与此同。历来注《内经》的都根据之。独《太素》卷五《阴阳合》、卷十《经脉根结》两篇,二开字均作关,在意义上与《素问》发生很大的差别。对于这一问题,很有研究的必要。考王冰《素问》注:“夫开者,所以司动静之基;阖者,所以执禁固之权;枢者,所以主动转之微。由斯殊气之用,故此三变之也。”这是以开阖枢三者作为动词解释。杨上善《太素》注:“三阳离合为关阖枢,以营于身也。夫为门者,具有三义:一者门关,主禁者也。膀胱足太阳脉,主禁津液及于毛孔,故为关也。二者门阖,谓是门扉,主关闭也。胃足阳明脉,令真气止息,复无留滞,故名为阖也。三者门枢,主转动者也。胆足少阳脉主筋,纲  相似文献   

2.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出自《黄帝內经素问·藏气法时论》,虽寥寥数字,却寓有深意。兹就此作一简要分析,不当之处恳请指正。“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历代许多《內经》注家都曾有过解释,但说法不一,大致有下列几种看法。 1.认为是肝志急,如吴昆云:“肝为将军之官,志怒而急.急则自伤而苦之矣。宜食甘以缓之,则急者可平也” (《吴注黄帝內经素问》)。 2.认为是肝脉弦急,如马莳云:“然肝脉主弦,最苦在急,急则肝病也。惟甘性缓,急食甘以缓之”(《黄帝內经素问注证发微》)。  相似文献   

3.
“肾者胃之关”见于《素问·水热穴论》,是在论述水肿病的病因病机时提出的。后世医家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唐代王冰在次注《素问》时说:“关者,所以司出入也”。肾主下焦,膀胱为腑,主其分注,关窍二阴,故肾气化则二阴通,二阴闭则胃填满,故之肾者胃之关也”。明代医家张介宾注释说:“关者,门户要会之处,所以司启闭出入也。肾主下焦,开窍于二阴,水谷入胃,清者由前阴而出,浊者由后阴而出。肾气化则二阴通;肾气不化,  相似文献   

4.
“二阳之病发心脾”语出《素问·阴阳别论》.历代医家对此含义认识不一,有的认为“二阳”先病为本,心脾后病为标;有的认为心脾先病为本,“二阳”续发为标.笔者认为不论是以“二阳”为本,还是以心脾为本,明确何谓“二阳”是关键.《灵枢·阴阳系日月篇》日:“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已者,四月,主右足之阳  相似文献   

5.
1.髓海:指脑。髓上通于脑。《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藏生成篇》:“诸髓者,皆属于脑。”故脑为髓海。 2.血海:指冲脉。《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王冰注:“冲为血海。”指肝脏。《素问·五藏生成篇》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 3.气海:指膻中,又名上气海,是宗气会聚发源之处。《灵枢·海论》曰:“膻中者,为气之海。”指丹田,又名下气海(《类经附翼》),是气功意守部位的名称。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  相似文献   

6.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当为"凡土脏取决于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树强 《国医论坛》2004,19(3):46-47
《素问·六节脏象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一句,自王冰以降,诸注歧见纷呈,迄今尚未定论。历代较有影响的注释有:1以胆为中正之官立论。持此说者如王冰、马莳等。王冰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注云:“上从心藏,下至于胆,为十一也。然胆者,中正刚断无私偏,故十一藏取决于胆也。”明代马莳在《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中亦引《灵兰秘典论》指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故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耳。盖肝之志为怒,心之志为喜,脾之志为思,肺之志为忧,肾之志为恐,其余六脏,孰非由胆以决断之者乎。”正因胆主决断,参与精神情志活动,故云:“凡十一…  相似文献   

7.
肺主皮毛小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主皮毛源出《内经》,是肺与皮毛多种关联的高度抽象。据粗计,《内经》中共有12篇、15处明确论及肺与皮毛之生理、病理关系。如《素问·痿论》云:“肺主身之皮毛……”《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等。总观《内经》对肺皮关系之论述,可概括为肺主皮毛、肺合皮毛、肺生皮毛、肺应皮毛四种。虽同言肺与皮毛之关联,四者含义却不尽相同。后世常四者混称或取一代它,有悖《内经》本旨。  相似文献   

8.
“孤脏”、“孤腑”之名称皆出自《内经》。“孤”字可训为“单独”,或引申为“最大、尊贵”之意。《素问·玉机真脏论》曰:“四时之序,逆从之变异也,然脾脉独何主?岐伯曰:“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杨上善注:“孤,尊独也,五行之中,土独为尊,以王四季。”王冰注:“纳水谷,化津液,溉灌于肝心肺肾也.以不正主四时,故谓之孤脏。”从原文上下文分析,“孤”与“独”对举,也就是  相似文献   

9.
1.精明之府:指头部。《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医部全录·头门》注:“诸阳之神气,上会于头,诸髓之精,上聚于脑,故头为精髓神明之府。” 2.元神之府:指脑。《本草纲目》曰;“脑为元神之府。”精神意识,记忆思维,视觉器官,皆发于脑,故称。 3.血之府:指脉管。《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脉者,血之府也。” 4.胸中之府:指背部。《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 5.肾之府:指腰部。《素  相似文献   

10.
督脉命名别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督脉”一语,《素问》凡六见,《灵枢》有五处。“督”字也有“督脉”义。《庄子·养生主》:“缘督以为经。”郭庆藩集释引王夫之曰:“身后之中脉曰督。”其脉所以命名为“督”,多据其功能,取其“督率”义。如《素问·骨空论》王冰注:“所以谓之督脉者,以其督领经脉之海也。”  相似文献   

11.
君主之官指心。《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君主,是古代国家元首的一种称呼。由于心主血脉,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故称。将军之官指肝。《素问·灵兰秘典论》:“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主谋虑,好比统帅军队的将军而运筹谋划,故称。仓廪之官指脾胃。《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仓廪,为贮藏粮食的仓库。脾胃好比粮食仓库一样的器官,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相似文献   

12.
肺主皮毛及其现代免疫学基础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主皮毛”源自《内经》 ,是肺与皮毛多种关联的总结。如《素问·痿论篇》曰 :“肺主身之皮毛” ;“皮毛者 ,肺之合也”。《素问·五脏生成篇》曰 :“肺之合皮毛 ,其荣毛也”。有学者统计《内经》有 15处明确论及肺与皮毛的生理、病理关系 ,并概括为肺主皮毛、肺合皮毛、肺生  相似文献   

13.
一问一答     
3.如何理解“四肢为诸阳之本”和“四肢为诸阳之末”? 答:四末:有两种含义, 一指,四肢。如《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二指,手指、足趾。如《素问·疟论》说:“疟之且发也,阴阳之且移也,  相似文献   

14.
试谈肺与皮毛相关:兼论肺司呼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明  张传兰 《国医论坛》1991,6(3):16-17
祖国医学认为,肺与皮毛内外通应,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从两大方面论述了肺与皮毛的关系,一是肺主皮毛,一是肺合皮毛.如《素问·痿论》说:“肺主身之皮毛”,《素问·咳论》云:“皮毛者,肺之合也.”“主”与“合”不尽相同,二者如何区别?古代先贤鲜有论述,今世同仁亦混为一谈.鉴于此,笔者试就二者之本质作以区分、探讨.一、肺主皮毛  相似文献   

15.
“七节之傍,中有小心”析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刺禁论》是《内经》中关于针灸宜忌的重要篇章,对人体脏腑所居的位置及误刺造成的后果均作了详细的论述。但篇中“七节之傍,中有小心”却令历代后学深感费解,古今医家对“小心”之意见仁见智,其说法大体有以下四种:(1)心说。王冰注《素问》云:“小心为真心,神灵之宫室”。(2)心包说。马莳注:“心在五椎之下,故背之中行有神道,开一寸五分为心俞,又开一寸五分为神堂,皆主于心藏神之义,然心之下有心包络,其形有黄脂裹心者,属手厥阴,自五椎之下而推之,则包络当垂至第七节而上,故曰‘七节之傍,中有小心’,盖心为君主,为心火,而包络为臣,为…  相似文献   

16.
医海珠玉     
热之不热是无火也,益火之原以消阴翳;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注》本条是王冰对《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注文。意思是,寒证用温热散寒之品治疗,如其寒不减,则非客寒可知,乃由人体元阳虚衰(无火)  相似文献   

17.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意即胆为中正,主决定判断。然胆为何称谓“中正”?综观历代名家注言,无非是以胆主决断之功释之,如王冰、姚止庵等即是。惜其皆未能揭出胆为“中正”之真谛。笔者每读此,殊感惑然不解。近粗览《周易》,偶有收获,认为“中正”一词,本出于《易》,胆喻为“中正”,是《内经》作者以《易》理来阐医理。兹不揣浅陋,敢陈管见。  相似文献   

18.
1 中、西医学对心与脑的认识发展概述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脏腑学说及藏象学说 ,均认为“五藏六腑之大主”、“君主之官”心脏的功能既“主血脉”(如《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等 ) ,又“主神明”(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 ,君主之官也 ,神明出焉”等 )  相似文献   

19.
《内经·素问》文词古奥,言简意深,历代注家都有注错之处。1978年版高校教材虽经诸多专家审定,仍不免错漏。笔者颂读之余,对其中四则剖释如次,以供参考。一、“四维相代,阳气乃竭。”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维,本义为绳子,引指对事物起重要作用的东西。四维,指前文所说的寒、暑、湿、气这四种对人身阳  相似文献   

20.
中医古籍中,关于心主神明的记载,最早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素问·调经论》:“心藏神。”《灵枢·邪客篇》:“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从上述经文中可以看出,心是藏神的地方,是精神意识的发源地,“神”或“神明”是指精神意识功能而言,这些功能是由“心”主管和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