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通督调神针法的理论内涵,探讨其对卒中后失眠的应用机理:以心-脑-肾轴为枢机,沟通元神,达到形神合一的状态。心脑共主神明,安神应心脑皆重,督脉作为中间桥梁沟通了脏腑、经气及元神,突出督脉在调神中的重要地位。分析各医家运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Post-stroke sleep disorders, PSSD)的临床案例,对不同病因引起的卒中后失眠,分别通过调营卫、畅气血、化痰瘀、疏肝郁、和胃气、安心肾,达阴阳自和、安神入眠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针灸治疗不寐临床疗效明确?其中“通督调神”法是以神-脑-心-肾-督轴论为核心的一种针刺方法?“督脉、心神、元神”是不寐致病的核心因素?督脉痹阻、元神失和、心神不宁为不寐的病机关键?本文从“督脉”与“神”和不寐的生理关系着手?探讨“通督调神”在不寐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从现代医学角度证实“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该病的有效性?临床实践证实疗效确切?为该病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临床常用穴位的归经、部位、刺灸法的选择及穴位联合使用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WF)、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Sino Med,从建库至2019年5月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标准收集针灸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处方,采用SPSS Statistics 25.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及聚类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收集到6类针灸治疗措施,总处方179条,高频腧穴多为局部取穴的头部穴位,以宣散局部壅滞之气血,醒神开窍养髓。督脉穴位使用最多,且从特定穴的使用中发现多选用督脉与其他经脉的交会穴,以调节督脉的经气,疏通脑络,使脑神得养。从关联规则结果来看,置信度最高的关联穴组是百会-四神聪-风池等,支持度最高的穴组是百会-四神聪。通过聚类分析可得到百会-神庭-四神聪等2个聚类群。结论:针灸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有简、廉、便、验的优势,该研究结果为优化选穴提高疗效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4.
娄必丹教授认为,神志疾病主要责之心脑,心脑功能失常则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患儿认知障碍的主要病机。目前,临床治疗ASD多单纯选用头针,娄教授基于“心脑同治”理论,提出宁心调神针刺方法。该针刺方法选用心经之神门、通里、少海及心包经之内关、大陵以宁心调神,聪脑益智,头部选用督脉之百会、印堂、神庭,配合经外奇穴四神聪和本神穴(与神庭穴组合为“智三针”穴组)以通督调神、醒神益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督醒神针刺法治疗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CSVD-VCI)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执行功能、注意力与处理速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通督醒神组(30例)和普通针刺组(30例),均治疗4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连线测验(TMT)测定,评估治疗前后差异。结果:通督醒神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6.67%(23/3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oCA评分及TMT时间均有改善(P<0.05),两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通督醒神组优于普通针刺组(P<0.05)。结论:通督醒神针刺法可提高CSVD-VCI患者的整体认知水平,改善患者执行功能、注意力与处理速度,且优于普通针刺法,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姜婧  李志刚 《环球中医药》2014,(10):776-778
脑病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针灸治疗对于脑病具有独特优势与满意疗效。基于"脑为元神之府"与"督脉者,交巅上入络脑"的理论,本课题组提出运用"通督启神"法。本法以"通督"为手段,"启神"为目的,用于治疗临床上与精神情志相关的脑病。本文从文献学角度入手,按照中国医学史发展的时代脉络,分别从中医学的萌芽时期(战国至三国)、医药学的全面发展时期(两晋至五代十国)、医药学各流派的形成时期(宋金元)以及医药学在实践和理论上的新发展时期(明清)对"脑"与督脉的生理功能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阐释了"通督启神"法的理论内涵,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脑病。  相似文献   

7.
薛洋  张东艳  白艳杰  王岩 《吉林中医药》2021,41(8):1109-1112
目的 观察"通督醒神"针刺法对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post-stroke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PS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疗效机制.方法 将60例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通督醒神"针刺法(头针配合电针仪,长留针),每日1次,每周5次,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法常规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整体认知功能及记忆领域功能.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MMSE及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MMSE及MoCA评分提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醒神"针刺法能够改善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介绍许能贵教授提出的"督脉为脑脉、主治脑腑疾病"的学术思想,阐发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理论基础、临床研究及机制研究。笔者认为通督调神针刺法在临床上治疗中风病及其后遗症疗效显著,应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理、法、方、术”四个方面对“通督启神”针法进行系统总结。五脏功能调达是脑府得以充盈的根本,而督脉作为沟通“脑”与“五脏”联系的桥梁在治疗神志病中起到关键作用。基于脑神-督脉-五脏神之间的密切关联 ,以通调督脉、调理五脏为手段,“启神”为目的,将“治神”理念贯彻神志病诊察、治疗、调养全过程。“督脉”经气顺畅,“五脏”功能调和,髓海得养,神机得启。通过对李志刚教授治疗神志病的学术思想再探讨,为针刺治疗神志病提供理论参考,以餮同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通督醒神”法针灸联合认知训练和单纯认知训练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PSM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PSM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观察组予“通督醒神”法针灸联合认知训练治疗,针刺选取百会、四神聪、神庭等穴位,艾灸选取神庭、百会、神道、风府、心俞;对照组仅予认知训练治疗,均每天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4、12周比较两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结果: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4、12周,两组患者Mo CA、MMSE、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ADL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4、12周Mo CA、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12周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醒神”法针灸联合认知训练和单纯认知训练均可改善PSMCI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督脉的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督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在临床上具有温阳泻热的作用,可以卫外御邪、祛寒解表、温煦脏腑、升举清阳、温经通络、活血止痛、通督泻热、疗疔截疟.还有通督治脑的作用,可用于补脑益髓、聪神益智、醒神通脑、开窍启闭、镇惊安神、熄风定志.另外还具有分段主治的特性和强壮抗衰老的保健作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12.
分析历代医家对不寐的认识,主要从病因病机治疗而论;阐述了"通督调神"的理论内涵,指出心脑共为神明之主,安神应心脑皆重,并指出督脉为枢机的心-脑-肾轴,突出督脉在调神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详细阐述督脉的生理功能及经络联系。督脉是人体经络中唯一一条既络肾又贯心、既属脑又络脑的经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脑为元神之府,故"通督"可以起到"调神"的作用。在临床中通过背夹脊、背俞穴作为中间桥梁加强了各脏腑与督脉经气沟通,从而达到调衡阴阳、调和营卫、调整脏腑、通调经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省  赵杨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5):789-792
"醒神"作为卒中后首要的治疗原则,是指导整个卒中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康复治疗的灵魂。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进行辨神识证,依证选法,予以相应的醒神治疗方案,是临床卒中治疗的前提和基础。笔者以卒中为例,按照辨神识证的思想,运用不同的的中医辨证方法,分别阐述了调畅气血、开通玄府、温通督脉、畅达三焦、通腑泻热、清心降火、开窍启闭、清营凉血等醒神诸法,以进一步探讨醒神诸法在卒中临床治疗上的应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癫痫是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根据张景岳的动静理论,结合临床经验,总结通督镇静针法治疗卒中后癫痫经验。病因上倡癫痫属动病说,病机上不离肝和痰,卒中时脑络受伤,气血瘀阻,痰浊蒙蔽心神清窍,元神失控,发为痫证。治疗取穴时以督脉为主,通督镇静,采用弱刺激手法、留针时间宜长、留针中不施手法。同时根据兼证的变化进行穴位加减。  相似文献   

15.
卒中后失语作为脑卒中主要后遗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听、说、读、写等方面的障碍。中医形神思维贯穿于卒中后失语诊疗全程。中医之形通常是指脉、筋、肌、骨、皮五体,神是指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而语言为人类独有的高级皮层功能,主神机变化,故属“神”的范畴;“言为心之声”“脑之为言在”“肾为声之根”,督脉为沟通心、脑、肾的中心环节,故脑、心、肾、督脉均为语言的载体,属“形”的范畴。“脑髓败坏,神机失用”是卒中后失语的关键病机,其发病机制为形神共损,治疗强调形神同调。文献记载督脉闭阻是引发“脑髓失养,神机失用”的使动因素,“肾—督脉—脑心轴”沟通传达“精”以达醒“神”,其机理与现代医学所述脊髓参与支配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相契合,可通过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影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翻译、加工、转运及分泌过程,表达神经可塑性。因此,基于形神思维探讨从督论治卒中后失语,对丰富理论内涵和提升临床疗效,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报道庄礼兴针药结合治疗发作性睡病验案1则。本例患者病机为脾虚湿困,神机不用,针灸治疗以调神针法为主,取头部督脉为主的腧穴通督醒神,循经取穴以养心安神,配合远端取穴以调补气血;中药以"醒脑开窍,健脾化湿"为治则。针药结合,标本兼顾,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是由于患者脑组织缺血而导致脑细胞坏死,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可能导致患者残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存活时间,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此病近年来受到国内外极大的关注。现代医学目前尚未发现治疗本病的特效药物。中医学并没有专门记载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文献,通过其在临床上的记忆力降低为主的表现,可将其归属于“健忘”“痴呆”等范畴。文章认为其发生的根本因素是心脾肾亏虚,痰浊、瘀血又是其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因虚致实,虚实错杂,为本虚标实之证。张捷教授从事脑病临床工作30余年,结合中医经典理论与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脏腑-督脉-脑一体论的理论,将督脉作为脏腑与脑之间的调控枢纽,认为督脉是沟通脏腑与脑功能活动的桥梁。起病时,疏通痹阻之督脉以修复脑脉,在临床中运用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取得较好的疗效。文章通过案例介绍张捷教授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督养神针法为赖新生教授所独创,该法取穴以督脉为主,以调神为治疗目的。本研究从神、脑、督脉、五脏4个方面阐述通督养神立意,将其与早期脊髓型颈椎病之病因病机相切合,进而剖析治疗该病的组穴处方。病案举例介绍赖新生教授运用通督养神针法有效治疗该病,提示此针法值得在早期脊髓型颈椎病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针刺督脉的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督脉为奇经八脉之一,行于后背正中,上行头面,入络于脑,其分支两络于肾.头为诸阳之会,背为阳,肾为元阳,内寓命门之火.督脉与全身阳经均交会于大椎,故曰督脉为"阳脉之海",统领一身阳气,调节阳经脉气.在临床上具有温阳泻热的作用,可以卫外御邪,祛寒解表,温煦脏腑,升举清阳,温经通络,活血止痛,通督泻热,疗疔截疟.还有通督治脑的作用,可用于补脑益髓,聪神益智,醒神通脑,开窍启闭,镇惊安神,熄风定志.另外还具有分段主治的特性,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20.
神志病是以精神和心理状态异常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包括但不限于睡眠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孤独症、强迫症、癫狂病、痴呆等,其致病因素复杂,涉及脏腑繁多,临床表现各具。中医针刺治疗神志病具有独特优势,且临床疗效明确。通督疏肝调神针法是以“督-肝-神”为核心,并结合西医学模式提出的一种针刺方法。在整体观的指导下,此针法基于通督启神与疏肝调神理论,结合通督调神与疏肝调神针法,以中医学形神一体观为指导,形神共治,制定通督防御、情志调畅、经络导引及针刺等综合预防方案,充分发挥中医优势。梳理督脉、肝、神与神志病的生理关系,同时阐述督脉-肝-神之间的密切关联,以通调督脉、疏通气机为手段,以安神为目的,探讨以督-肝-神为核心的针法在神志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为针刺治疗神志疾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