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了提高烟草薄片的品质,利用产香酵母对造纸法烟草薄片生产工艺中的浓缩液进行发酵处理,研究了产香酵母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浓缩液内几种常规成分和香味成分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酵母发酵时间和接种量对浓缩液内氨基酸、还原糖、总糖含量均有显著影响,且发酵时间对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大于对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浓缩液接种质量分数1%的产香酵母发酵12 h时还原糖和总糖含量达到最低;②浓缩液经产香酵母发酵可增加浓缩液内香味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最优处理条件是接种质量分数1.0%的产香酵母,发酵78 h,浓缩液含有香味成分最多53种,总含量最高为1 061.69μg/mL;③接种质量分数1.0%产香酵母,发酵36 h的浓缩液的香味成分含量为842.86μg/mL,酮类香味物质含量高达182.86μg/mL,定义为酮香型浓缩液,而发酵48 h的浓缩液的香味成分总含量为847.29μg/mL,酸类物质含量最高为460.74μg/mL,将其定义为酸香型浓缩液,这两种生产工艺最有利于在薄片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了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生产奶味香精的工艺条件。选择底物浓度、菌种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考察因素,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设计和分析,确定了发酵产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21%、菌种接种量16%、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21 h。  相似文献   

3.
为利用烟叶碎片制备特色烟草浸膏,采用WY803号产香酵母菌处理烟叶碎片,优化产香工艺制备特色烟草浸膏。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采集烟草浸膏的香气成分,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WY803产香酵母菌处理烟叶碎片后所得到的特色烟草浸膏不仅具有增加烟气浓度、丰富烟香的作用,而且具有提高烟香细腻度和甜润性的作用;并为卷烟香气赋以特殊的醇和的酿甜香味,体现了淡雅香的中式卷烟特点。其优化产香工艺为将烟叶碎片水提物灭菌后,添加10%的高粱粉,接种1%的WY803。在30℃的条件下发酵14天。与未经产香处理的普通烟草浸膏的香味成分比较,该特色烟草浸膏成分中的特征香味成分有:呋喃酮、呋喃醇、苯乙醇、新植二烯、巨豆三烯酮、二羟基紫罗兰酮、2-乙酰基吡咯等。  相似文献   

4.
两种国产造纸法再造烟叶致香成分及感官质量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琛  尹智华 《广东化工》2014,41(19):56-57
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应用是当前烟草工业发展的趋势。本研究采用蒸馏萃取结合GC/MS方法对两种国产造纸法再造烟叶致香成分进行了定量检测,对致香成分含量进行了分类比较,并进行了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汕头金科造纸法再造烟叶A致香物质的总量及种类数量都要高于云南瑞升造纸法再造烟叶B,而后者的感官评吸质量却更好。  相似文献   

5.
干燥过程对再造烟叶关键致香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干燥过程对再造烟叶烟草关键致香成分的影响,分别测定了干燥前后再造烟叶烟草关键致香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干燥后挥发、半挥发成分损失较大,烟叶关键致香成分总量损失率为38.98%,不同类型的关键致香成分损失率为35.00%~43.67%。其中氮氧杂环类物质损失率最大,为44.49%,酸类物质损失最小,为18.08%。  相似文献   

6.
应用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了红花大金元(红大)青筋黄片和正常烟叶中的致香成分含量,研究了青筋黄片致香成分在自然陈化(陈化)期间内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陈化时间延长,青筋黄片的大多数致香成分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新植二烯含量则呈下降趋势;青筋黄片关键致香成分含量增加比正常烟叶快.表明陈化有利于青筋黄片香气物质的积累从而使得烟叶内在品质得到明显提升并趋近于正常烟叶.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添加枸杞、锁阳、玉米须提取物共同发酵,之后通过考察枸杞、锁阳、玉米须添加比例、发酵时间、提取时间及加糖量对感官性状的影响,研制一款集三者的营养、香气、功效于一体,风味独特的保健型绿色健康葡萄酒。结果表明,在当枸杞、锁阳、玉米须添加量为0.4%,发酵时间为60天,添加50g/L绵白糖,发酵温度为20℃时,保健型绿色健康葡萄酒感官性状最佳,香气浓郁、口味醇厚、柔和、回味绵长。  相似文献   

8.
发酵型海南野生蜂蜜酸奶的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脱脂奶粉为原料,添加适量的海南野生蜂蜜,加入乳酸菌发酵而制成蜂蜜酸奶。从发酵时间、发酵温度、 接种量及蜂蜜浓度等方面研究蜂蜜酸奶的制作条件,以正交法优选蜂蜜酸奶制作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为6 h、发 酵温度为42℃、接种量为4%、蜂蜜浓度为8%。产品的感官及理化分析结果表明把蜂蜜添加到原料乳中进行发酵可生 产出高品质的酸奶制品。  相似文献   

9.
牛友芽  高玉妹  倪俊 《广东化工》2012,(4):87-88,90
采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和β-葡萄糖苷酶对冰糖橙皮渣进行水解,所得还原糖液接种异常毕赤酵母进行发酵,考察了酵母接种量、发酵时间、pH和发酵温度等单因素对乙醇得率的影响。单因素结果表明:接种量为12%、发酵时间72 h、pH 4.5、发酵温度33℃时乙醇得率最高。在此基础上设计L9(34)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pH 4.5,接种量12%,发酵时间72 h,发酵温度30℃。在此条件下乙醇产率为0.2451 g/g,显著高于单因素实验(0.2263 g/g)和正交实验结果(0.2329 g/g)。  相似文献   

10.
以绿茶茶汤为底物,接种酵母菌和醋酸菌进行发酵,分析发酵过程中绿茶茶汤pH、总酸、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多酚物质及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未发酵绿茶茶汤相比,经发酵后的绿茶茶汤pH降低,总酸含量增加,有机酸中醋酸含量增加,游离氨基酸总量增加,多酚物质含量减少,挥发性香气成分中苯乙醇含量增加。发酵时间越长,变化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薯蓣皂素废水属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为减少皂素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本文开展皂素废水接种酵母菌制备酒精的实验研究,考察了酵母菌接种量、p H和发酵时间对酒精产量的影响。使用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皂素废水制酒精的最佳工艺条件:当酵母菌接种量为10%、p H=5、发酵时间为42h时,薯蓣皂素废水发酵生产酒精的效果最佳,此时,酒精度可达到3.6%。  相似文献   

12.
以絮凝菌MBF03为材料,探讨了碳源、氮源、初始pH值、培养时间、接种量和金属离子对絮凝剂的产生及絮凝效果的影响,并对其絮凝活性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絮凝菌MBF03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铵、最适初始pH值为6、最适接种量为4%;培养24 h时MBF03菌达生长平台期,培养48 h时絮凝活性达到最大值,二者存在时间延迟;Ca2+的助凝效果明显优于Mg2+;絮凝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发酵上清液中.  相似文献   

13.
以湖南西部芋头为原料开发新型醋,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摇床转速、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以及醋酸菌接种量对芋头醋醋酸发酵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芋头醋酿造工艺参数。实验表明,芋头醋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摇床转速140 r/min,发酵时间为7 d,发酵温度32℃,醋酸菌接种量0.8%。在此条件下得到产酸量为3.96 g/100 m L,淡黄色,香气浓郁,营养丰富的芋头酿造醋。  相似文献   

14.
从麻园土中分离出60株能分解果胶的菌株.通过多次筛选获得4株果胶酶高产菌株.其中,菌株C-9被确定为优势菌,对其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值、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及接种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菌株在接种量为5%、pH值为7.5、温度为35℃、时间为36 h的条件下果胶酶活性达到305.62 U·mL-1,比优化前提高了1倍.  相似文献   

15.
通过探讨奶粉酶解反应的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及脂肪酶的添加量对酶解液乳香香气质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即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4 h,脂肪酶的添加量为1.5%(质量分数,下同),并对反应料液的呈香物质进行GC-MS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奶粉酶解液中共有11种特征风味化合物,主要包括脂肪酸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及酯类化合物,其中含有的脂肪酸乙酯类化合物种类较多,且含量较高,占比19.96%,是形成料液乳香香气的主要物质。经感官评价员评鉴结果显示,在最适条件下制备的乳味香精乳香香气天然、纯正、浓郁,口感饱满、细腻、绵长,可明显提升乳制品的香气质。  相似文献   

16.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温度、pH值、发酵时间、接种量等因素对热带假丝酵母菌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8℃、pH值为5.5、发酵时间为28 h、接种量为10%的条件下,废水处理效果和热带假丝酵母菌生长情况最佳,且经处理后废水CODCr、SS、色度去除率分别可达到76.0%、73.5%、77.1%,同时可获得9.53 g/L的单细胞蛋白。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豆制品生产中的副产物大豆乳清液为原料,采用红茶菌对其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糖添加量,红茶菌接种量,发酵时间,茶叶添加量对发酵饮料感官的影响。依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设计正交试验,对大豆乳清红茶菌复合发酵饮料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确定出大豆乳清红茶菌复合发酵的最佳条件:加糖量为140 g/L,茶叶添加量为6 g/L,接种量为60 g/L,发酵温度为28℃,发酵时间为8d。发酵液色泽均一透亮,酸甜适宜,有发酵特殊的香气,兼有红茶与大豆的香味,风味丰富,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活菌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18.
以废弃烟末为原料,优化了超临界CO_2萃取烟草致香物质的工艺条件。以超临界萃取物(超提物)收率、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质量分数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夹带剂种类及用量、萃取温度及压力、CO_2流量等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并对不同夹带剂所得超提物分别进行了卷烟加香感官评吸实验。结果显示,与乙醇和乙酸乙酯相比,1,2-丙二醇为夹带剂时,加香口感最好,香气质、香气量和余味有所增加,烟气细腻、刺激性减少。单因素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1,2-丙二醇做夹带剂[质量分数为10%(以原料计)]、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5 MPa、CO_2流量2.0 L/min,萃取时间3 h,在此条件下超提物收率为18.74%,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质量分数为5.56%。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表达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EC4.1.1.15,简称GAD或GDC)的重组大肠杆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表达GAD的重组大肠杆菌B3C1的诱导剂IPTG添加时间、IPTG浓度、诱导时间、诱导温度,再经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工程菌的发酵条件(氯化钠、胰化蛋白胨、酵母粉、摇床转速、初始pH值、培养时间、接种量、装液量)。结果工程菌的最佳诱导条件为:IPTG添加时间为工程菌接种后4 h,IPTG浓度为0.8 mmol/L,诱导时间为4 h,诱导温度为35℃;工程菌的最佳发酵条件为:酵母粉1.01%,氯化钠0.6%,胰化蛋白胨1.5%,培养时间11.25 h,摇床转速250 r/min,初始pH值6.5,接种量3.0%,装液量11.70 ml。工程菌在该条件下发酵培养,GAD酶活达1 227.33 U,比优化前提高了12.29%。结论已成功对表达GAD的重组大肠杆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为其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利用自制箱式固态发酵设备,以价格低廉的麸皮等农业下脚料为主要培养基,对Bt HD-1菌种公斤级固态发酵扩大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在种龄8 h时接种,含水量为55%,pH=7.5,箱体内培养基厚度控制在4 cm,接种量为15%,发酵时间为45 h.在此条件下,单次发酵量达到1.25 kg,毒力效价稳定在13 000 IU·mg-1以上.实现了Bt生物农药公斤级固态发酵的生产,为Bt生物农药的固态发酵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