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司农治暑全書,載有“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汁”之說。叶天士論瘧又引用此語,諄諄以戒吐人之浪用柴、葛,可謂苦口婆心,而后人不察,奉为金科玉律,信而不疑。但余对此种說法。别有见解提出商討如下: 柴胡葛根,同为清热解表之剂,其性味則涼而不燥,考各家本草所載,柴胡能潤心肺,清泄少阳邪热,葛根生津止渴,堪清阳明胃火。再观叶天士所註本草經解,亦从未有柴胡刧肝阴,葛根而竭胃汁之論。于此柴胡刧肝阴,葛根竭胃汁之说,似有所不能成立之处。且临床之用柴胡  相似文献   

2.
温病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叶天士香岩先生在《三时伏气外感篇》和《幼科要略》中都提出了“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汁”的论点。由于叶氏是温病学名家,对后世影响很大,尤以江南一带为甚。叶氏此言,是在论治小儿暑症中说的,对此历来有不同的见解。如徐灵胎在该段的眉批云“古人  相似文献   

3.
叶氏“柴胡仞肝阴”说之我见娄底地区人民医院(417000)颜耀东“柴胡肝阴”之说,首见子林北海重刊张司农《治署全书》序文中,曰:“柴胡肝阴,葛根竭胃汁。”后叶天士在《幼科要略》疟门中,曾引用此语以示后学。徐灵胎对此论持有异义,初闻叶氏治疟不用柴胡不信...  相似文献   

4.
农芳 《四川中医》2002,20(11):19-19
参阅历代名肾之论 ,就柴胡、葛根的药性特点、适应症候进行分析,认为只要配伍得当,则柴胡可收疏肝解郁之功而无劫肝阴之虞,更不能因为葛根能升胃中下陷之阳气,就认为该品竭胃汁而忽略它生津止渴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柴胡劫肝阴"之说首见于李北海重刊张司农《伤暑全书·序》:"柴胡劫肝阴,葛根耗胃汁。"其后叶天士《幼科要略·虐门》曾应用,王孟英亦大肆渲染,导致后来影响颇大。然而柴胡是否劫肝阴近人多有异  相似文献   

6.
“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汁”一语,见叶天士《幼科要略》论疟一节。笔者早年囿于叶氏之说,治温热病极少用葛根。后读谢映庐撰《得心集医案·头痛门》治阳明风热所引起的眉棱骨痛,药仅石膏、生地、石斛、丹皮、葛根五味,一剂而愈,顿有所悟,试之辄效。中年以后,读书稍多,临症亦有粗浅体会,认为葛根治疗温热暑湿诸病,若用之得当,绝无竭胃汁之弊。除上述诸贤之成法常用于临床之外,个人尚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7.
自明代医家张凤逵提出“葛根竭胃汁”一说,又经清代温病大师叶天士引用,对后世医家影响甚深。笔者从总结历代对葛根的文献论述入手探讨了葛根与胃阴的关系,分析了“葛根竭胃汁”一说产生的原因,并结合临床运用指出在实际运用葛根时并未发生过“竭胃汁”的情况。提出应通过多种增效减毒的手段,发挥中药更加广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 自清代医家叶天士提出“柴胡劫肝阴”之语后,即有许多附庸者,铺张其说,视柴胡为药队中之坏品,害人伤命,于是柴胡一药便被冷落,即使有用者,亦微其量,发挥不出应有之功,甚是可惜。究天士原意,实际是针对当时的“幼科庸俗,但以小柴胡去参,或香薷、葛根之属”作为治疟常规法而告戒之,并补充了桂枝白虎汤、正气散、四兽饮等方剂,教人治疟审证选用,不当概以柴胡剂治之。笔者近年来用柴胡  相似文献   

9.
就明清医家提出的“柴胡劫肝阴”,从柴胡的功效、柴胡在温病学中的应用、柴胡的临床报道和药理研究等方面加以探讨,认为“柴胡劫肝阴”值得商榷,临床上对于柴胡的应用在辨证符合柴胡运用范围时当大胆使用;对于肝阴不足者,应用柴胡当用小剂量,并应配伍大剂量的滋阴之品。但都须注意中病即止,避免柴胡的大剂量、长时间服用。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整理,总结柴胡的禁忌症为中虚湿郁者,脾虚失运、寒饮内停者,阴虚水亏而孤阳劳热者,虚火上炎、牙龈出血或阴虚吐血者,上盛下虚、肝火偏盛者或肝阳上亢者。临床除明确辨证外,对柴胡剂量的调整和配伍的把握是减少或避免柴胡副作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刘青松  李微  张怡  陈双兰  谢子妍  李斌 《中草药》2022,53(14):4428-4436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含柴胡经典方剂的配伍规律,并阐明“柴胡劫肝阴”和配伍高频药物对柴胡“解毒存效”的分子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思路。方法 通过药智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对含柴胡方剂进行检索,运用Excel 2019、IBM SPSS Modeler18.0和IBM SPSS26.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利用网络毒理学对“柴胡劫肝阴”的毒性成分、毒性靶点和调控网络进行分析。通过网络药理学构建高频配伍中药和柴胡肝毒性成分-靶点网络图。结果 共筛选82首含柴胡方剂涉及205味中药,共897频次,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3组关联规则。网络毒理学结果显示,柴胡皂苷和挥发油作为柴胡潜在的毒性成分,得到柴胡潜在毒性靶标298个,肝毒性靶点198个,柴胡致肝毒性潜在靶点20个,相关信号通路61条。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甘草和柴胡肝毒性共有靶点5个、通路17条,白芍和柴胡肝毒性共有靶点9个、通路49条,当归和柴胡肝毒性共有靶点2个、通路38条,黄芩和柴胡肝毒性共有靶点5个、通路33条。结论 柴胡分别与甘草、白芍、当归...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梳理柴胡记载中关于"柴胡劫肝阴"的源流发展及其兴盛的原因,结合近代诸多名家的认识,认为柴胡"劫肝阴"之说有失偏颇,现代临床使用不应受此束缚而惧怕使用柴胡。  相似文献   

12.
柴胡“劫阴”之说,最早是由金元时期的张洁古提出。后经叶天士、张山雷等人的发挥、有些医家便认为柴胡是“劫阴”之峻品,从而畏用柴胡。《伤寒论方解》说“自从张洁古、李东垣、缪仲醇诸前辈所倡柴胡‘升阳劫阴’的说法风行以后,柴胡的用途就于无形中缩小了。”其实柴胡“在黄芩配伍之下,是不会有什么升阳劫阴的副作用的。”林照辉,在1962年《中医杂志》第二  相似文献   

13.
柴胡的运用     
柴胡(指北柴胡),苦、辛、微寒,是疏肝(胆)解郁,透表泄热,升举清阳的常用药。由于清代某些医家从温病学的观点出发,说“柴胡劫肝阴”,或曰“柴胡更劫阴阳”,因而使这一有效的常用药物很少正确地运用于临床。柴胡的应用范围以及用法,概言之有以下四个方面:1.疏达肝胆之郁滞,治胁肋不适,脘腹胀气,喜叹气、自苦自悲自泣,大  相似文献   

14.
柴胡在中药使用史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各病证。然而到明清时期却提出"柴胡劫肝阴"的说法,极大的缩小了其运用范围,笔者对其进行考证,发现"柴胡劫肝阴"是对柴胡的错误使用造成的不良反应,本文将从柴胡的功效、"柴胡劫肝阴"的溯源以及自己的见解三方面进行论述柴胡不会劫伤肝阴。  相似文献   

15.
"柴胡劫肝阴"一说由来已久,众说纷纭,笔者通过一则实际临床病例,还原诊治经过,剖析伤寒与风温的区别,探讨"柴胡劫肝阴"之说,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玉杰  张卫华 《陕西中医》2007,28(2):216-217
目的:拓展柴胡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方法:分析柴胡配伍黄芩、白芍、升麻等药物的功效和临床应用,及“柴胡劫肝阴”的说法。结果:临床上柴胡只要配伍得当,自可放手用之。  相似文献   

17.
李健  杨学 《中医药导报》2011,17(12):1-4
就明清医家提出的"柴胡劫肝阴",从柴胡的功效、柴胡在温病学中的应用、柴胡的临床报道和药理研究等方面加以探讨,认为"柴胡劫肝阴"值得商榷,临床上对于柴胡的应用在辨证符合柴胡运用范围时当大胆使用;对于肝阴不足者,应用柴胡当用小剂量,并应配伍大剂量的滋阴之品.但都须注意中病即止,避免柴胡的大剂量、长时间服用.并通过对文献的研...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6,(4):496-497
笔者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含有柴胡的方剂进行整理研究,得出仲景凡用柴胡,必与养阴药配伍使用。不管柴胡是否如后世所说的劫肝阴,柴胡与养阴药配伍,与病症更贴切,更能发挥柴胡的功用。  相似文献   

19.
邢梦秋 《河北中医》2004,26(11):868-868
柴胡劫肝阴之说,元明之后,论者颇多。人们对此早有不同的看法。当前,肝病较多,柴胡在临床应用广泛,因而“柴胡劫肝阴”问题仍为人们关注。自从《神农本草经》而后。论柴胡功能综合有:长于和解,能引邪外出,升阳举陷,引药上行,疏肝解郁,理气而和血,祛邪以养正。在临床运用时能入和、汗、下、补、泻火、滋阴诸剂。  相似文献   

20.
葛根竭胃汁自叶天士提出后,临床医家各抒己见,实验研究亦是颇多,但仍然争论不休,究其原因,因徐灵胎批阅《临证指南医案》而引起,因此本文通过《伤寒论》《临证指南医案》追源溯流,葛根有升津液之功,并无生津液之用,而是推陈布新之理;因此大量使用葛根却有竭胃汁之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