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川渝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发展天然气汽车优势突出.在对比分析车用LNG与其他汽车燃料竞争优势的基础上,从LNG汽车技术、LNG加注站技术、资源基础和投资LNG的愿望等方面论述了发展车用LNG的基础条件,结合川渝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分析了车用LNG市场发展前景,并提出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制订相应优惠政策和技术标准、建立LNG汽车服务与监管体系、加强宣传、鼓励LNG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鼓励企业投入LNG加注站市场建设等策略,以保障川渝地区LNG发展.  相似文献   

2.
LNG (液化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的燃料,广泛服务于车用能源, LNG加气站的建设正在全国大面积铺开。LNG温度在-162℃左右,需储存在良好的绝热保冷性能的LNG储罐中。目前,LNG存储技术相对成熟,但由于LNG加气站加气、卸车、饱和等各种工艺的需要,热量会通过多种方式传入储罐,导致LNG的汽化产生BOG (蒸发气),使储罐温度和压力升高,增加了排放量,造成了大量的天然气浪费。对大窑湾LNG加气站BOG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对于同行业节能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LNG����ȼ�ϼ��ڱ�����������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旭辉 《天然气工业》2005,25(3):153-156
液化天然气 (LNG)用作车用燃料,具有储存压力低、能量密度高、行驶里程长、排放尾气更加清洁等优点,其安全、高效、经济、环保优势正越来越受到我国城市公交业界的青睐。液化天然气汽车(LNGV)在继承压缩天然气汽车(CNGV)优点的同时又克服了其先天不足,已成为天然气汽车的发展方向。为此,在说明2种车用LNG工艺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位于北京的我国第一个车用LNG示范项目的实施情况,包括LNG充气站和LNG公交汽车的运行情况,并对我国LNGV的发展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自液化天然气(LNG)出现以来,由于其清洁、高效的特殊优势,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市场的大量需求,LNG加气站也呈爆发式发展,但国内LNG产业起步较晚,有关LNG方面的规程、规范相对缺乏和滞后,造成很多不规范的加气站频繁发生泄漏甚至爆炸事故,LNG加气站在运营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就LNG介质本身的危险特性,结合加气站的各类存储设施及加气设备的特点,对加气站运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辨识LNG加气站的危险因素,探讨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橇装式LNG汽车加气站加气时LNG损失量大和计量不准的问题,对LNG加气站的加气系统和计量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加气机设有加气枪接口、加气枪回流接口和回气枪接口,按照“LNG损失量最小”的设计理念,分别设计了待机模式、加注模式下的加气操作流程;应用双流量计计量法设计了加气计量系统,并用质量检定法验证了该系统的精度。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橇装式LNG汽车加气站加气系统运行稳定,计量误差小于1%,能满足计量要求,可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LNG/L-CNG加气站中设备选型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在确定拟建加气站日加气能力、建站位置、占地面积、加气时间集中与否、停运影响大小、LNG存储时间等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和行业经验,给出加气站主要设备的选型方法,包括LNG储罐、LNG泵撬、加液机、L-CNG泵撬、L-CNG气化撬、程序控制盘、储气系统、CNG加气机、卸车撬及控制系统等。提出的方法能够在满足加气站日加气量和高峰时段加气要求的基础上,节省投资和运维成本,提高加气站的运行效率及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车用液化天然气从无到有,经过近20年的发展,在LNG工厂建设和汽车研发推广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可以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由于利润空间的不断扩大,车用LNG市场看好,前景可期。  相似文献   

8.
L-CNG加气站的推广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L-CNG加气站既适合对LNG汽车加气,也适合对CNG汽车加气,是一种投资省、占地少、能耗低、噪音小、充装速度快、不依赖管网、灵活方便的多功能加气站。通过对CNG常规站、子母站,LNG站及L-CNG站等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了各类加气站技术经济性和适应范围,着重对 L-CNG加气站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 L-CNG加气站在投资和运行费方面都低于CNG常规站和子母站,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具备LNG气源条件并推广应用CNG汽车的地区应积极建设L-CNG加气站。有助于城市加气网点的合理布局,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节约能源,推进天然气汽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LNG组分随时间变化的特性是其他车用燃料所不具有的,为了使LNG作为车辆燃料能满足汽车发动机要求的最低烃类含量,需要制订一份控制和管理LNG组分变化的标准文件,给出交付LNG燃料时判断其是否达到车辆发动机安全运转的技术指标和使用期限。为此,简要介绍了美国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SAE International)于2011年7月发布的J 2699—2011《液化天然气车用燃料SAE信息报告》[Liquefied Natural Gas(LNG)Vehicle Fuel SAE Information Report],阐述了LNG的"老化"特性,以及作为车用燃料的"再加注时间"概念及其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提出了将C2+等沸点较高的烃类组分先期从LNG或从LNG原料天然气中通过某种方式深度分离脱除的设想,同时建议制订更适用于提高汽车发动机工作效率的《车用液化天然气》产品质量标准,从而更好地促进液化天然气作为车用燃料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LNG 组分随时间变化的特性是其他车用燃料所不具有的,为了使LNG 作为车辆燃料能满足汽车发动机要求的最低烃类含量,需要制订一份控制和管理LNG 组分变化的标准文件,给出交付LNG 燃料时判断其是否达到车辆发动机安全运转的技术指标和使用期限。为此,简要介绍了美国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SAE International)于2011 年7 月发布的J 2699 —2011《液化天然气车用燃料SAE 信息报告》[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 Vehicle Fuel SAE Information Report],阐述了LNG 的“老化”特性,以及作为车用燃料的“再加注时间”概念及其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提出了将C2+ 等沸点较高的烃类组分先期从LNG 或从LNG 原料天然气中通过某种方式深度分离脱除的设想,同时建议制订更适用于提高汽车发动机工作效率的《车用液化天然气》产品质量标准,从而更好地促进液化天然气作为车用燃料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液化天然气汽车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随着我国天然气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液化天然气(LNG)本身所具有的优良特性,LNG汽车正在成为研究热点。为此,介绍了LNG汽车的发动机、燃料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原理,回顾了我国LNG汽车发展历史、应用现状,并对LNG、CNG及汽油3种车用燃料进行了比较,从而可以看出LNG汽车比CNG汽车和汽油汽车更加清洁、安全和经济。同时指出了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动机功率下降、LNG自气化和LNG汽车改装成本较高等。最后建议:国家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推进我国LNG汽车发展,并加快制定有关标准和规范推进LNG汽车生产实现统一化和规模化等。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LNG汽车加注产业方面的推广历程,介绍了国内LNG汽车加注产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中海油引领LNG加注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车辆购置补贴、土地、气价和财政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扶持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辨风看向: 3月14日消息,荷兰能源公司壳牌拟推进首艘LNG加气船新造项目.业内人士表示,壳牌拟先建造1艘6500立方米LNG加气船,同时有2艘同类型船舶备选订单和1艘3000立方米LNG加气船备选订单.壳牌表示将于3月末接收投标审核.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国LNG产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卫星站不断增加,进口项目迅速铺开,生产运输能力有所提高,在卖方主导的新国际环境下,我国LNG产业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对我国LNG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资源供应紧张、市场开发难度大、LNG运输价格不断上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LNG产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LNG/L-CNG加气站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LNG/L-CNG汽车加气站的主要工艺设备:LNG储罐、LNG潜液泵、卸车增压器、EAG加热器、LNG高压柱塞泵、高压气化器、CNG储气瓶、加气机和顺序控制盘等;同时还介绍了设计过程中以上工艺设备选用的计算方法以及管道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包括管路的应力补偿、管子及管件的选材、管道绝热结构及材料的选用等。  相似文献   

16.
在介绍国内LNG应用途径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LNG生产能力与市场容量、供需形势和竞争态势以及LNG产业链的成本和经济效益,指出近期国内的LNG生产能力可能出现阶段性过剩的状况,但其在替代车用或航运燃料、储气调峰和供应管网不能到达地区的新用户燃气等方面,仍具有特殊优势和市场空间。同时提出了LNG市场发展建议,即应充分利用新增气源和管道压力能,积极开拓LNG市场,提高气田开发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
我国日益重视天然气资源的合理利用。针对广东怎样用好LNG和可以取代哪些能源,分析、比较了广东省的煤、油、进口LNG等能源在主要能源利用领域的使用成本以及相应的环境排放成本,以利于合理引导进口LNG的规划利用,规避因盲目投资而产生的能源浪费。结果表明,LNG替代现有车用能源、民用能源时,显示出较高的价格承受能力。此外,由于高效用能,分布式能源站、车用LNG 等呈现出良好的经济竞争性和环境效益,而被看好的联合循环电站则无法与煤电竞争。  相似文献   

18.
L-CNG加气站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才兴起的液化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即L-CNG加气站)以LNG为气源,经高压液体泵加压后气化向CNG汽车加气,也可同时用低压液体泵向LNG汽车加气。为此,介绍了L-CNG加气站的特点和工艺流程,分析了其相对于传统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优点:可同时为压缩天然气汽车和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注燃料,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和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给出了典型的L-CNG加气站的工艺流程及设备布置方案,着重对L-CNG加气站的LNG低温储存和装卸系统,以及低温低压充注系统和高压气化系统,包括LNG槽车、LNG低温泵、LNG气化器等进行了说明,并介绍了相关技术要求。最后提出L-CNG加气站是目前CNG加气站向LNG加气站过渡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大型LNG(Liquefied Natural Gas)接收站的天然气销售主要包括气化外输和LNG液态槽车外输2种,普遍未考虑在站内配套建设给以LNG作为燃料的工程车辆、运输车辆直接加气的技术流程,随着港区内LNG燃料的工程车辆和运输卡车越来越多,在LNG接收站内增设直接给汽车加气功能,具有较高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全球液化天然气(LNG)资源需求持续增加,我国天然气发展潜力巨大,进口LNG已成为我国第二大天然气供应来源。针对我国天然气消费高速增长,产供储销各环节快速发展的产业现状,聚焦天然气液化、LNG接收站、LNG储运、LNG终端利用等LNG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阐述了我国目前LNG产业技术发展现状,并指出了未来天然气液化模块化、储存技术大型化、基础设施数字化等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建议相关行业要持续大力加强创新驱动,为中国LNG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