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纳滤一期纳滤膜已使用4年多,超出设计使用年限,性能大幅度下降,精制卤水水质变差的情况,为进一步提高精制卤水水质,延长了纳滤膜的使用寿命,开展了纳滤分级优化研究.根据纳滤一期产水能力及纯碱生产对精制卤水水质及供应量的需求等综合考虑,建设了一套二级纳滤装置,二级纳滤投用后,钙、镁截留率分别由42%、73%提高到50%、79%,精制卤水水质得到大幅度提高,年可增效约830万元.  相似文献   

2.
纳滤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分散式饮用水深度处理,能解决饮用水苦咸化,盐碱化或微污染等常规水处理工艺无法规避的用水风险,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还能有效应对重金属等突发污染风险。但重金属污染易加重纳滤膜污染,需要增设预处理装置加以缓冲,实现纳滤装置的长久稳定运行。而天然沸石具有良好的筛分性能和吸附性能,能够有效缓冲重金属对纳滤装置的冲击。试验以重金属铜为例,证明水中铜离子会造成纳滤不可逆污染比例增加,不利于系统稳定运行;天然沸石对铜离子有很好的吸附效果,静态吸附试验表明天然沸石对水中铜离子的最大吸附量为3.03 mg/g,通过正交试验合理设计吸附预处理,能够有效为纳滤工艺提供安全进水,保证纳滤进水铜离子浓度低于10 mg/L。实践工艺中,吸附预处理能有效缓解纳滤膜不可逆污染,而且吸附-纳滤组合工艺对铜离子及部分其他重金属离子表现出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纳滤膜分离技术对2价离子的独特分离功能,使其在海水淡化脱盐、水软化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针对实际工程中海水纳滤脱盐系统的节能需求,建立了"纳滤+能量回收"耦合工艺流程;研究分析了自主开发的能量回收装置产品与纳滤脱盐系统的耦合运行特性,及能量回收装置对系统运行能耗降低的实际贡献率。结果表明,自主开发的能量回收装置与海水纳滤脱盐系统的耦合运行稳定性良好,装置能量回收效率高达96.28%,对纳滤脱盐系统本体运行能耗的降低幅度可达44%。  相似文献   

4.
金业豪  冯孝权  朱军勇  张亚涛 《化工进展》2021,40(11):6181-6194
有机溶剂纳滤(organic solvent nanofiltration, OSN)是一种高效节能、操作简便的新型膜分离技术,在化工、制药、能源和环境等相关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受到了膜技术领域内研究者们的重点关注。本文首先简述了有机溶剂纳滤的应用背景,其次从有机溶剂纳滤传递模型与膜材料两个方面,总结归纳了近年来在有机溶剂纳滤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基于无机陶瓷、高分子聚合物、多孔有机聚合物、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以及石墨烯类二维材料等用于制备新型OSN膜的研究进展,并结合传输模型讨论分析了有机溶剂分子在膜内的传输行为及膜的分离性能。最后简述了有机溶剂纳滤技术在化工及相关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并指出了这些关键有机溶剂纳滤膜材料在有机溶剂纳滤应用中存在的优势和挑战,提出了基于这些关键材料的特点进行设计和优化OSN膜性能的建议供参考,以期促进有机溶剂纳滤膜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系统论述了纳滤膜的主要特点及其在饮用水处理中的主要性能,举例介绍了纳滤膜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研究现状,并对纳滤膜的发展做了展望,纳滤膜在优质饮用水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纳滤精制卤水过程中的节能需求,在工业化项目中采用PX能量回收装置,结果表明能量回收系统的应用运行稳定良好,能量回收率高达96.4%,有效降低了纳滤精制卤水运行能耗。  相似文献   

7.
纳滤恒容除盐过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介绍了纳滤恒容除盐过程。讨论和分析了间歇纳滤恒容除盐过程和连续的滤恒容除盐过程的原理和性能,并分别对不同方式的间歇纳滤恒容除盐和不同方式的连续纳滤恒容除盐客纳滤恒容除盐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变脱盐率连续间歇纳滤恒容除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变脱盐率连续间歇纳滤恒容除盐过程。分析了变脱盐率连续间歇纳滤恒容除盐过程的原理和性能 ,对纳滤膜脱盐率随盐含量的变化、变脱盐率对恒容除盐过程性能的影响及连续间歇纳滤恒容除盐过程优化等方面作了详细讨论 ,为连续间歇纳滤恒容除盐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纳滤由于具有独特的分离性能,目前已成为国内外膜分离领域研究的热点。主要介绍了纳滤膜分离的机理、特点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气升式纳滤装置是一种新型膜过滤装置,具有能耗低、过滤条件温和等优点,在生化产品的分离纯化中应用前景广泛。以杆菌肽水溶液为过滤体系,采用孔径为0.9 nm的TiO2陶瓷纳滤膜,系统考察了曝气量和跨膜压差对气升式纳滤装置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可有效提升通量和截留率;当跨膜压差为0.3 MPa时,曝气量由20 L h 1增大到100 L h 1,通量和截留率分别提升34.0%和14.5%,在曝气量100 L h 1时两者达到最大,进一步增大曝气量,通量和截留率开始下降;当跨膜压差为0.1、0.3、0.5 MPa时,对应的最优曝气量分别为60、100、140 L h 1。并通过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操作条件下,气升式纳滤装置流体力学性质和能耗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张磊  陈淑萍  陈盼娣  朱磊 《广州化工》2012,(4):86-87,99
介绍加药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简单阐述了加药装置的工作流程,针加药整装置开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判断计量泵、搅拌机和电加热器经常损坏原因,同时为下一步的改造提出了具体方案。经过改造后,两年来加药装置运行情况说明这些改造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多晶硅生产中最难去除的杂质是硼、磷。为提高吸附装置对硼、磷杂质的吸附效果,降低多晶硅原料氯硅烷中的杂质含量,提升多晶硅的品质,对吸附装置在提纯系统中安装位置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提纯系统中部分物料输送管道进行改造,使不同组分的物料进入相同结构的吸附装置进行吸附。调试吸附装置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后,对吸附后物料中硼、磷杂质含量的总和、吸附率以及吸附装置反冲洗频率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吸附装置安装在回收塔产品进入精馏塔的中间管道处时,吸附装置对硼、磷杂质的吸附效果最佳,且系统运行稳定。吸附装置在提纯系统中最佳安装位置的确定,提高了吸附装置对硼、磷杂质的吸附效果以及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为多晶硅品质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A flow-through PCR device with integrated chromium resistive heaters was developed. The PCR device was composed of a polydimethylsiloxane flow channel chip fabricated using soft lithography and a glass heating chip produced by standard photolithography. PDMS bonding layers were used to assemble the device instead of oxygen plasma treatment. The formation of air bubbles within the device was suppressed by treating the flow channel with 20% (v/v) Tween 20. DNA fragments with different lengths (219, 298, and 842 bp) were successfully amplified with the device. For the 298 bp fragment, 30 thermal cycles were completed in 23 min and a clear product band was observed after gel electrophoresis. The device showed no cross contamination after appropriate washing. Two commonly used PCR additives, bovine serum albumin and polyethylene glycol, showed inhibitory effect in the Tween 20 treated PCR device.  相似文献   

14.
齐化公司炼油厂针对ARGG装置存在的问题,采取了相应改造措施,提高了轻质油产率,保证了装置安稳运行,降低了催化剂单耗和装置能耗,提高了装置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氨法脱硫工艺及原理,叙述了其在克劳斯硫回收系统尾气处理中的应用情况。按照脱硫效率对原有装置进行部分改造,通过工艺流程优化,装置核算、确定主要设备选型依据,改造部分设备,投资建设氨法脱硫装置。装置投用以后运行稳定可靠,能够确保排放尾气中的SO2质量浓度在800mg/m^3以下,符合GB16297—1996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6.
徐庆阳  韩冰 《煤化工》2011,39(5):37-38
针对焦化废水生物脱酚系统溶解氧过低的问题,通过淘汰原有竖管曝气装置,采用自制微孔曝气装置,使曝气量完全达到工艺要求,同时污泥沉降比得到提高,相比成熟的尼龙网微孔曝气装置,节约成本,便于维护。  相似文献   

17.
Fouling or scaling, i.e., the occurrence of deposits on tubes, heat exchangers, and other devices, is a common problem in industrial and domestic processes. Many anti‐fouling techniques exist, both chemically and non‐chemically. The efficiency of non‐chemical methods is still controversial, although the use of these devices is already widespread in industry. In this contribution, a case study is presented in which the operation of such a device is demonstrated. The electronic water treatment device under study was connected to a 2 m‐long copper tube immersed in a water bath with a temperature of 65 °C. A short‐term experiment revealed that the device did not alter the water chemistry and that locally, fouling was prevented by the device. However, the potential for fouling further downstream was not reduced. A long‐term experiment further confirmed the findings of the short‐term experiment showing that locally, the device has an anti‐fouling action 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weight was observed when the device was switched off an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weight was observed when the device was switched on.  相似文献   

18.
兰林  石旭伟 《橡胶工业》2021,68(1):0059-0062
对比分析橡胶注射机模腔内胶料过滤装置与注射单元胶料过滤装置的基本结构、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使用优缺点。模腔内胶料过滤装置过滤面积大,通用性强,但拆装维护不便,成本高。注射单元胶料过滤装置拆装维护便捷,但过滤面积受一体式活塞头直径限制,过滤能力有限。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过滤装置,对于大型注射机,应优先选择模腔内胶料过滤装置。  相似文献   

19.
王林 《聚氯乙烯》2021,49(1):34-36,42
介绍了电石渣浆乙炔气回收装置的运行原理,对负压汽提方法引起的冷凝水排放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造思路及工艺设计方案,并应用到实际装置中,进一步实现装置运行无人值守.  相似文献   

20.
谢化顺 《轮胎工业》2010,30(6):354-360
对巨型全钢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成型机的成型鼓等关键零部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成型机结构进行相应修改和优化。主成型装置、胎体贴合装置和带束贴合装置的主轴、内轴、外轴套、箱体等部位结构及尺寸修改后,重新计算结果表明,修改后主成型装置变形量约为20 mm、胎体贴合装置变形量不大于10mm,结构强度及结构变形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