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徐晶  贾春生 《针刺研究》2021,(8):717-720
艾灸具有温阳扶正、散寒祛邪的作用,可通过提高机体抗邪能力防治传染性疾病.古今文献中存在诸多艾灸应用于传染性疾病的记载.本文挖掘古今文献中记载的艾灸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方法及其应用于治疗瘴疠气、骨蒸病、霍乱、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的具体方法,论证了艾灸防治传染病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本文也提出艾灸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一新发传...  相似文献   

2.
<正> 外治法是将药物的适当剂型用于体表而发挥其局部治疗作用,或用于穴位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此法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下面就本法在小儿肺系疾病中的应用做一概述。一、背部穴位外敷法 1.哮喘:白芥子、元胡各30克,甘遂、细辛各50克,研细末,等分3份。于三伏天用药,每伏用一份,加鲜姜汁调匀,做成药饼6只,用时在药饼中心加丁桂散(公丁香与肉桂等分,研细末)0.3克,贴于百劳、肺俞、膏肓穴,每次各两穴,约两小时。见皮肤红而无水泡者可除去(加用直流感应电疗机20~30分钟,可缩短治疗时间)。每伏各敷贴一次,三年为一疗程。观察245例,有效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3.
摘要: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拐点尚未到来的现状,探讨艾灸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用价值,并从治未病的核心思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个方面进行辨证施灸,提出三期防治方案,以尽可能阻断病源、降低新增病例和新增医学隔离观察人员数、减少复发,充分发挥艾灸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工作中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4.
参苓白术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全方补中有行,行中有止,升降并用,补而不滞,行而不泄,温而不燥,药力平和,是一首补气健脾、和胃渗湿、兼可益肺之良方。其配伍特点有二:一为本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  相似文献   

5.
胡炼夫  肖福君 《光明中医》2023,(12):2239-2241
止嗽散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咳嗽的经典方剂,据程国彭《医学心悟》所载,止嗽散为其“苦心揣摩而得”,善治“诸般咳嗽”。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种咳嗽,为治咳理肺之名方。咳嗽是多种呼吸道疾病常见多发、易诊难治的症状,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各异,但临床辨证使用止嗽散治疗咳嗽效果显著,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同。  相似文献   

6.
詹少锋  刘小虹 《新中医》2009,(11):118-119
关于温法在治疗肺系疾病中的应用理论研究甚少,但是在应用温法和温药治疗咳喘病症,无论古代或近代的医籍均记载颇多。如《伤寒论》六经辨证,肺系疾病总的病机是寒邪外袭,治疗倡导“扶阳气”的基本思想。肺系疾病之所以使用温肺之法,着跟点在于患者气阳虚弱是关键。中医学认为,因肺为华盖,位居上焦,在外合于皮毛,风寒之邪由皮毛玄府直人,外寒内侵常居十之八九,故直接称肺阳虚者不多。  相似文献   

7.
三焦辨证在肺系疾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焦辨证为外感热病的辨证纲领,在常见肺系疾病的临床诊治中采用三焦辨证可以更简便地判断其病位、病性及预后,对于辨证、立法、处方、用药也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乔爱萍  王琦 《山西中医》1996,12(1):32-33
理气药在肺系疾病中的运用临汾地区医院(041000)乔爱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琦关键词理气药,肺系疾病理气药是指具有调畅气机或补益正气的一组药物,临床上用于治疗气虚、气逆、气滞等气分疾病,由于肺的生理作用及病理特点,肺系疾病中常存在气虚或气机升...  相似文献   

9.
简述近年来僵蚕在中医治疗肺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其不良反应,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曹宁  王洪 《光明中医》2009,24(7):1238-1238
肺主气,司呼吸,以宣降为机,在肺的各种疾病中,宣降失常是其主要病理改变之一,而在这些疾病的治疗当中,调节肺的宣降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艾灸是常用的中医外治法,具有温阳散寒、温通气血的作用,可驱邪扶正、抗感染并提高机体免疫力,适用于疫病的防治.艾灸防治疫病已有上千年历史,通过整理古代关于艾灸防治疫戾的史料记载,探讨艾灸抗疫的中医学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今艾灸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传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从艾灸的“抗炎-免疫效应”“理化效应”等近年来...  相似文献   

13.
运用艾灸防治疫病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现代研究也肯定了艾灸的在增强免疫力,防御病毒感染等方面的临床疗效。已有的资料表明,艾灸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志英  汪红 《国医论坛》1997,12(3):35-35
肺为相傅之官,位居胸中,主一身之气,朝会百脉,外合皮毛,内为五脏之华盖。若外邪侵袭,或他脏病气上犯,皆能使肺失宣降,肺气郁滞,百脉不通,形成瘀血。瘀血伏藏于肺,阻碍肺气之宣肃升降,肺络受阻,可致咳逆喘息、肺胀诸疾,若在采用补泻肺气、顺调气机、化痰涤痰治法的同时辅以活血化瘀,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就相关疾病探讨如下。1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发生因痰气交阻,肺气郁滞,久则肺络不通,瘀停积,阻滞气道,妨碍气机升降,而致咳逆喘息加重。治当化痰祛瘀,降气平喘。其中因寒痰伏肺、肺气上逆、络脉不利者,治当温肺散寒、…  相似文献   

15.
单海军 《新中医》2011,(6):144-145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学脏腑表里学说的重组成部分之一,临床指导意义广泛。肺主气,司呼吸。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发挥,大肠传导的功能正常,则有助于肺的肃降。这种生理上的密切联系,是二者病理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基础。若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则可影响肺的肃降,而生胸满、喘咳等症。如肺气不降,津液不能下达,可见大便干燥秘结。笔者在儿科临床中运用此理论为指导,灵活应用宣肺通腑或通腑泻肺之法,对小儿肺系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王明洁  张秀琢  杨骏 《中国针灸》2020,(10):1035-1036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导致的肺炎,属于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本病传染性强、人传人,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安徽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省级定点医院,共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15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其中7例采用艾灸辅助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苇茎汤源于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自为后世所推崇,迄今仍为治疗肺脓疡等疾病的有效方剂。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不仅局限于治疗肺痈,而广泛运用本方治疗肺系疾病。根据病邪性质、病位、侵犯病位、病人体质不同,临床表现多种证候,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拓宽本方的临床应用范围,兹分述如下。 1 迁延性咳嗽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经抗生素治疗,咳嗽不止,咳嗽持续半月以上或迁延1~2个月,咯痰不爽,呼吸气粗,肺部闻及干湿罗音,舌苔薄白或薄黄,脉象小滑,证属肺热稽留,痰瘀互滞。运用  相似文献   

18.
肺属上焦,具有清虚娇嫩的特点,易见寒热错杂、本虚标实、表里同病、气机逆乱之证。"和法"在肺系疾病的治疗中颇获良效,故予以浅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古代典籍和现代文献的研究,总结出艾灸防治疫病的历史与现状,以期为灸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治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艾灸在防治疫病中有两个显著作用:对特定穴位艾灸产生温热感可激发人体经络机能,匡扶正气,提升人体免疫机能,发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作用;艾烟可消毒空气以预防感染,从而达到防疫作用,且艾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随取随用,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或可成为空气消毒的替代品。艾灸“简、便、廉、效”的特点,在此次COVID-19的防治中具有特定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小儿肺系疾病是中医儿科学教学工作中的重点。案例教学法将典型肺系病例带进课堂,使学生们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典型病例进行分析、整理、讨论、研究,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反复整理辩证思维过程,提高操作技巧和临床前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