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金双歧防治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方法:将216例肺炎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110例,对照组10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抗生素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治疗的同时加用金双歧。对两组继发腹泻的发病率、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继发腹泻24例,发病率21.82%;对照组继发腹泻41例,发病率38.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0,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60.9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P<0.05)。结论:在开始治疗小儿肺炎时,给予金双歧能够降低其继发腹泻的发生率,提高治疗继发腹泻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孟月兰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7):1326-1327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512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筛选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相关因素;512例中筛选出163例继发腹泻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双歧三联活菌联合常规抗生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儿年龄、住院时间、居住地、微生态制剂使用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有关;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50.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年龄小、住院时间长、在农村居住和不给予微生态制剂治疗可以增加肺炎患儿继发腹泻的发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常规抗生素可以防治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培菲康)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寻找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385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筛选肺炎继发腹泻的相关因素;120例肺炎继发腹泻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培菲康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7d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58/60),对照组为61.7%(3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82,P< 0.01).发病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联合抗生素使用、激素使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使用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有关(P< 0.01或<0.05).结论 年龄小、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联合抗生素使用、激素使用是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危险因素.采用培菲康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益生菌防治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艳红 《现代医院》2006,6(10):31-33
目的了解益生菌制剂防治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开放、随机的临床评估试验,观察对象来自本院的住院患儿,①选择60例6~36个月确诊为支气管肺炎无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预防观察组常规肺炎治疗下加益生菌制剂100ml口服,1次/天;预防对照组仅常规肺炎治疗,观察7天内患儿的腹泻发生情况;②选择6~36个月支气管肺炎并继发腹泻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常规肺炎治疗下加益生菌制剂100ml口服,1次/天,并预防和治疗脱水;治疗对照组仅常规肺炎治疗及预防和治疗脱水,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7天腹泻的转归。结果①预防观察组30例腹泻发生率为10.00%(3/30),预防对照组30例腹泻发生率为63.33%(19/30),差异具有显著意义(2=105.11,p<0.01);②治疗组的疗效高于治疗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预防性应用益生菌制剂能有效的降低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的发生率;②益生菌制剂能有效地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  相似文献   

5.
思连康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宁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3):801-802
目的探讨应用微生态制剂思连康(日服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四联活菌片)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方法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小儿肺炎366例,预防组190例,对照组176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等对症支持治疗,预防组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加用思连康,然后对两组继发腹泻的发病率、疗效、止泻时间及腹泻总病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预防组继发腹泻31例,发病率为16.32%,对照组继发腹泻67例,发病率38.07%(X^2=22.0493,P〈0.01)。预防组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止泻时间、腹泻总病程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连康能降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发病率,预防性应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英 《中国保健》2007,15(22):72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金双岐)预防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方法收集2004年10月~2007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小儿肺炎123例,治疗组在使用抗生素,对症治疗同时使用微生态制剂(金双岐);对照组仅予抗生素,对照治疗.结果治疗组肺炎继发性腹泻9例,发病率11%;对照组肺炎继发性腹泻32例,发病率61%.结论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与年龄、疾病本身和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因素有关,微生态制剂可降低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和评价酪酸梭菌活菌散与抗菌药联用治疗小儿肺炎预防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305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预防Ⅰ组(104例)、预防Ⅱ组(101例)和对照组(100例),三组均给予抗菌药及对症支持治疗。预防组在治疗的同时联用酪酸梭菌活菌散,0.5 g/次,3次/d,出现腹泻继续服用,其中预防Ⅰ组停用抗菌药后继续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7 d,预防组Ⅱ组停用抗菌药后即停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对照组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预防,出现腹泻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0.5 g/次,3次/d。对三组继发腹泻的发生率、腹泻持续天数、肺炎治疗的总疗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预防Ⅰ组继发腹泻发生率为4.8%,预防Ⅱ组继发腹泻发生率为10.9%,对照组继发腹泻发生率为32.0%,预防Ⅰ组、Ⅱ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Ⅰ组、预防Ⅱ组腹泻持续时间和治疗疗程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 【结论】 酪酸梭菌活菌散与抗菌药联用治疗肺炎,能显著降低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发生率,预防性应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且停用抗菌药后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7 d,预防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进行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3天。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金双歧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240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金双歧口服,对照组100例经粪便常规提示为感染性腹泻者,选用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前后症状、体征情况.结果显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1.7%,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采用金双歧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满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危险因素,观察微生态制剂应用于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洛阳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32例小儿肺炎患儿中符合要求的3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34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70例,对照组予以乳酶生片进行预防,对照组予以思连康胶囊进行预防,比较两组患儿的预防效果。结果 340例小儿肺炎继发腹泻110例,总发生率为32.35%(110/340)。其中观察组肺炎继发腹泻的发生率为14.71%(25/170),对照组为50%(85/17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379,P=0.000)。通过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是否进行侵入性操作、住院天数,以及是否应用微生态制剂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发病有关联(P〈0.05)。结论年龄、是否进行侵入性操作、住院天数以及是否应用微生态制剂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有直接关系,微生态制剂应用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预防可以取得良好效果,能明显改善症状,值得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危险因素及采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对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符合小儿肺炎继发腹泻诊断标准的120例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采用培菲康治疗,对照组采用乳酶生片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同时对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病情程度、住院时间、住院时侵入性操作、激素应用、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3个危险因素:年龄<3岁、住院时有侵入性操作和住院时间≥10d.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8%(60/64),对照组为78.6%(44/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3岁、住院时有侵入性操作和住院时间≥10 d是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危险因素;采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尿半乳糖测定在新生儿继发性乳糖不耐受中的临床应用,探讨相应饮食干预并口服金双歧治疗对新生儿感染性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的影响. [方法]用半乳糖氧化酶法检测132例新生儿感染性腹泻患儿的尿乳糖,根据结果对118例乳糖不耐受阳性患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两组,观察组予以去乳精奶粉,并口服金双歧,对照组不改变原喂养方法,其余治疗完全一致,观察其效果差异. [结果]经相应去乳精奶粉饮食并口服金双歧治疗后,乳糖不耐受阳性患儿腹泻症状得到明显控制. [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腹泻易继发乳糖不耐受;相应去乳檐饮食并口服金双歧治疗对乳糖不耐受的腹泻新生儿有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尿半乳糖测定对诊断新生儿继发乳糖不耐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及体会。方法:对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7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金双歧联合思蜜达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且观察组平均疗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患儿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金双歧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1月我院治疗的158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3例应用金双歧、蒙脱石散联合治疗法,对照组75例应用蒙脱石散疗法.治疗疗程为三天,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双歧联合蒙脱石散能够显著改善腹泻患儿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金双歧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腹泻5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金双歧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97例妊娠合并急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含口服或静脉补液),治疗组加用金双歧;对照组加用阿莫西林分散片。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症状、体征、粪便次数改善的情况,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有效率77.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金双歧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腹泻,既有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平衡,重建肠道天然屏障,抑制病原菌,达到治愈急性腹泻的目的,又可以让妊娠期患者减少,甚至避免抗生素的使用,有利于母婴双方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肝源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66例肝源性腹泻的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3例.在积极护肝、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金双歧与思密达治疗,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1%,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 48.5%(P<0.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肝源性腹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与分析蒙脱石散与金双歧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3组,即观察组,对照组1、对照组2,各30例.对照组1采用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2采用金双歧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前两者结合治疗.观察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1治疗有效率为70.0%(21/30),对照组2治疗有效率为73.33%(22/3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且对比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1和对照组2之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十分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减少各种并发症,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四磨汤口服液联合肠道益生菌防治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肺炎继发性腹泻,并给予肠道益生菌片宝乐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四磨汤口服液。观察指标包括腹泻发生率、治疗总体有效率、腹泻持续时间三项。结果观察组腹泻程度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腹泻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腹泻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四磨汤口服液联合肠道益生菌防治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应用培菲康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芬芳 《现代医院》2009,9(6):62-63
目的探讨应用益生菌制剂(培菲康)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60例肺炎病儿随机分两组,均按小儿肺炎防治方案应用抗生素以及对症治疗,抗生素以静脉途径,试验组同时加用培菲康散剂口服,1.0g,3次/天。观察每天大便次数、性状、量,有无呕吐,对发生腹泻者评定脱水程度并测定血气和电解质。比较两组病人分别在第1、3、5、7天时腹泻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轻型、重型)。结果两组患儿的腹泻发生率比较第1天两组无显著性差异(2=0.001,p>0.05),第3、5、7天时试验腹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轻度腹泻、重度腹泻、无腹泻的构成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试验组病例未见不良事件,试验组病例依从性较好,全部完成本次研究。结论通过对肺炎患儿补充益生菌,可以迅速提高肠道内益生菌的数量,具有生物拮抗、维持和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肠绒毛上皮细胞增生,促进肠黏膜相关的免疫功能的发育、成熟、调节等作用,预防及减少继发腹泻的发生,所以益生菌可作为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预防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危险因素、微生态制剂(宝乐安)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调查2006年1月~2008年6月住院治疗的小儿肺炎474例,并发腹泻158例,以住院期间抗生素治疗同时应用微生态制剂(宝乐安)的患儿为治疗1组52例,住院72 h后继发腹泻才开始应用微生态制剂(宝乐安)的患儿为治疗2组56例,仅抗生素治疗及止泻用药为对照组50例。结果:患儿发病年龄、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及微生态制剂的应用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有关联。结论:患儿年龄越小、住院时间越长、侵入性的操作均可增加继发腹泻的发生率,微生态制剂可降低小儿继发腹泻的发生率,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