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小说在近代得到了长足发展,究其原因,与西方近代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是追随着西方近代文化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但小说又独立于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精神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化进程中,受到经济发展和城市文化的冲击,西北地区回族传统文化在思想观念、经济活动、宗教活动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有较显著变迁;这种传统文化的变迁实为更高层次的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核心价值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和谐"。在多年的发展中又被概括为各民族互相依存、长期互融的精神。在世界交流方面要有文化融合,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特点,受到世界各国文化爱好者的广泛追捧。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频繁,西方文化包括节日文化不断进入中国,改变着当代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文化不断冲击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现象引起了国人的忧虑,担心发展下去会改变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削弱民族精神。而2008年元旦中国人按照新的法定假日方案度过第一个节日之后,人们迎来了放假的除夕、清明、端午和中秋,以及缩短的“五一”和保持不变的“十一”黄金周。中国在做到中西结合,共存共融的同时也将不断发展的中华节日文化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5.
一近代西欧文明孕育于意大利城邦。随文艺复兴而人文思潮、宗教改革以及实验方法、理性主义相继以起,使学术臻于空前隆盛。此数者虽溯源于中古、然与中古精神渐相刺谬。经开明运动以及随以继起之法国大革命,千百年相承之制度、信仰、礼仪、习俗如秋空败叶为狂飙所摧,贵族僧侣阶层实临颓运,而市民文化遂如日中天。  相似文献   

6.
中国形象在西方世界由来已久,18世纪以来中国无疑被定义为黑暗、腐朽、没落的象征。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蓬勃展开,中国形象正以全新的面貌呈现于世界舞台。重新构建中国形象日益成为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义不容辞的使命,而进一步研究近代西方对中国形象的丑化、恶化,细致梳理近代西方的中国形象建构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7.
近代西方文化的进入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中国文化从器物层面开始到制度层面直至心理层面的变迁,中国教育也随之作出相应变革。审视曾经有过的成功与失落,是当今中国教育面对文化冲击进行更理智变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和文化历史责任的主要担当。而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在“文化自觉”视野下变迁与转型的历史,即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在中西文化碰撞和融合背景下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的历史。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各阶级集团的政治改革和革命活动都体现出他们自觉的思想文化诉求,代表着本阶级集团利益的思想文化水平,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化传播媒介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播的载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和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之相适应,文化传播媒介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众传播媒介如新闻、出版、报刊逐步向近代化转变;教育从科学的附庸地位解放出来,成为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播活动的主体;知识分子从传统的帝师王佐的官僚阶层转变为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这一切,都促进了中国近代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是在侵略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后开始的。他们借助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在中国的传教权,又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在中国建教堂、派传教士、办学校、创报刊、办医院。他们以传教为名,为侵略者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控制和掠...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晚年对近代西方文化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曾国藩的洋务观和洋务活动、曾国藩经济思想的近代化成份、曾国藩外交思想的近代化成份及曾国藩教育思想的近代化成份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曾国藩晚年对近代西方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逐步走上向西方学习之路,其间虽然各阶级、阶层的政治主张各不相同,却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始终不脱中国之本、急功近利或者虚骄饰人,正是这极多的相似之处,使得中国近代化之路步履维艰,难以走向真正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曾国藩的洋务观和洋务活动、曾国藩经济思想的近代化成份、曾国藩外交思想的近代化成份及曾国藩教育思想的近代化成份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曾国藩晚年对近代西方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湖湘文化在内外交困的近代社会,受到西方文化的严峻挑战.湖湘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接触中,既表现出"惟我独尊"、"舍我其谁"的傲慢文化心态,又表现出虚衰受益、博采众长的非凡气度.湖湘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搏弈中,经历了一个由疑惧、排斥到被迫接受,再到主动融合的漫长过程,最终实现了近代文化的转型,并孕育出了湖南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才群体,湖湘文化从此光耀寰宇.  相似文献   

15.
符文品 《时代教育》2006,(12):25-25
实用主义以及个性的张扬是西方时尚文化价值观的主流,因此,要进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首先要肯定西方时尚文化价值观的合理性、穿透现实的必然性及其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一致方面的同时,又要指出其消极的方面,其价值观的差异方面,并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将其引入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轨道。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文化生态变迁的基本格局,决定了近代中国散文的发展趋势。进入近代之后,随着文化整体主义的解体和多元文化的兴起,各种文化形态都对散文创作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渗透,文化生态与散文艺术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密切。文化生态环境在近代社会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剧变中处于不断解构和建构的变迁状态。西方文化、城市文化和平面媒体文化促使近代中国散文产生了新变。  相似文献   

17.
许思园(1907—1974)原名寿康,字思玄,后改为思园。无锡人。祖父和父亲虽然当官,却重义轻利,学识渊博。母亲是数学家,有许多著作。思园九岁就在个人书法展览中当众挥毫,写出桌面大的字。他是我在大同大学肄业时的同舍同学。他在大学时,已博通中西文学,哲学,兼及数理,天资聪颖,文思浩瀚。1927年,用英文写了一部  相似文献   

18.
近代西方基督教传教士与中国科学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基督教传教士,从唐代开始,特别是元、明、清(鸦片战争前)三代,时断时续地在中华大地上传播基督教,企图把中国纳入“基督教的世界”。可是适得其反,他们给中国文化领域注入了新鲜血液。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大门,西方基督教传教士得到了在中国传教的“合法”权利。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内推波助澜,试图加快中国的殖民化进程。他们想以学术收揽人心,往往采用以学术  相似文献   

19.
消费主义是一种崇尚和追求过度占有和消费作为满足自我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以及在这种价值观念支配下的行为实践,产生于西方,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在我国泛滥,冲击了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本文分析了西方消费主义冲击下我国大学生消费观念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为消费的时尚性、超前性和炫耀性。指出了消费主义倾向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最后提出了构建大学生理性消费观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铁路作为近代工业文明的传播者被植入中国社会后,与中国传统社会经历了诸多碰撞、冲突和调适,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的转型,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从闽地乡民铁路利权观念转变、铁路沿线乡民筑路态度转变、生活方式转变三方面来探讨漳厦铁路对近代闽南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的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