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知识宣教在低龄儿童口腔保健中的作用。方法:对427名幼儿及其家长进行口腔保健知识宣教,于宣教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宣教前后幼儿及其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及幼儿的口腔卫生状况。结果:宣教后家长和儿童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比宣教前有很大提高( P<0.01);口腔健康教育后,儿童自己刷牙和家长再帮助刷牙的菌斑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口腔健康教育后,家长再帮助刷牙菌斑指数较教育前明显下降( P<0.01)。结论:口腔保健知识宣教能提高家长口腔保健知识水平,改善儿童口腔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2.
学龄前儿童家长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儿童健康状况和家长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对318名儿童家长,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其儿童保健知识和健康教育需求情况。结果家长的第一需求是儿童营养知识,其次为口腔保健和眼保健。在疾病预防方面占第1位的是佝偻病,第2位是贫血。在其它方面家长最关心的是儿童智力开发与儿童心理健康。结论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437例门诊患者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目前口腔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437例不同化程度的口腔门诊患对口腔健康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口腔保健行为及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等三方面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化程度患对基本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无明显区别,但口腔健康保健行为有明显差异。结论:提供专业具体、形式灵活生动的口腔健康教育,建立正确的行为习惯仍是口腔健康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李晓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6):2059-2060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科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与行为的现状。方法:分别于口腔健康教育前、后通过问卷调查我院2008级临床专业203位学生,比较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评价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后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临床医学专科生口腔健康教育培训,由他们协助或替代口腔专业人员为农村社区人口提供必要的口腔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并对效果进行评价,对昆明市五华区“春城小学”和“师大附小”的336名9-10岁的四年级学生在口腔健康教育之前。对基本的口腔卫生保健知晓率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一些基本的口腔卫生知识正确回答率在35.7%-84.8%,说明近年来随着各种渠道口腔健康教育的深入,小学生对基本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口腔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小学生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知晓率指标仍有很大差距,特别是一些口腔疾病的危害及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方法等方面的知识知晓率还很低。结果表明:昆明市小学生口腔卫生保健知识仍比较缺乏。口腔卫生状况较差。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有待加强和普及。  相似文献   

6.
提高儿童及中小学生的口腔保健意识和知识,是预防和控制学生口腔疾病的首要措施,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应在学校健康教育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因此,教师的口腔健康观念对儿童、中小学生口腔保健意识的影响有很重要的意识.然而,教师对口腔保健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本文通过对208名教师的口腔健康观念进行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口腔健康教育对农村小学口腔保健KA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口腔健康教育对农村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方法 通过问卷和口腔检查,对户县余下镇观察点农村小学225名3-5年级学生的口腔保健KAP和口腔卫生情况进行基线调查,然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作为初级口腔保健的一部分,一套口腔健康教育项目提供实验组,并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干扰,对照组无任何干预。结果 通过干预,实验组知识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且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牙菌斑指数在实验组有明显的降低,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对改善农村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观念,行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腔知识水平和改善口腔状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龋齿虽然不会对生命直接构成威胁,但其发病率高,继发病多,不仅对儿童个人的局部或全身有危害,而且对家庭和社会都有影响.儿童龋齿与口腔不良卫生习惯有密切的关系.我市在2009年对全市幼儿园开展了口腔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为了解其效果,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了相关知识调查及分析.  相似文献   

9.
袁绍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6,(27):3856-3857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生现状,探讨学龄前儿童龋齿有效的预防保健措施。方法选取禄丰县辖区内乡镇40所幼儿园3岁~6岁学龄前儿童共10220例进行口腔龋齿的调查,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0例未发生龋齿的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牙齿保健教育,干预组给予家庭式健康教育干预。对比2组保健措施的实施效果。结果禄丰县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病率为31.09%;经过健康教育,干预组家长牙齿保健知识得分和儿童牙齿保健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禄丰县儿童龋齿患病率较高,家庭式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家长保健知识,促进学龄前儿童养成牙齿保健习惯。  相似文献   

10.
心理诱导和健康教育在儿童口腔门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儿童口腔门诊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保证诊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选择口腔门诊就诊儿童,针对患儿心理特点进行心理诱导、行为干预,提出治疗方案,开展临诊健康教育。结果牙科畏惧症发生率干预组为9.50%,对照组为83.90%。临诊健康教育可增加患儿口腔预防保健知识,提高患儿口腔卫生习惯正确率。结论心理诱导可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减轻牙科畏惧症;健康教育可较大程度提高患儿口腔卫生习惯正确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让读者了解对于牙病患者而言,口腔保健知识在临床治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中选取600例口腔就诊患者进行总结研究,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归纳,明确患者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识情况.对其中一半的患者进行口腔保健知识教育工作.经过实验表明口腔保健知识干预前后患者OHI值分布存在明显的变化.得出结论,口腔教育的干预效果显著,口腔患者保健知识普及工作尚需完善,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系统化健康教育护理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68例牙周病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护理,观察组接受系统化健康教育护理。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口腔保健知识水平,采取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测评患者的自护能力。结果对照组口腔保健知识了解度为55.97%(75/134),观察组口腔保健知识了解度为85.82%(115/134)。观察组口腔保健知识了解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两组ESC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牙周病患者采用系统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其口腔保健知识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固原市原州区中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原州区中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为今后搞好中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100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了口腔健康知识抽样问卷调查。结果:中小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仅为60.55%,与“2000年我国口腔卫生保健规划目标”中规定的小康地区为80%的标准尚有不小差距。结论:中小学生口腔卫生教育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龋齿影响因素分析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方法 2015年调查2014年普查过的新疆少数民族地区200名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情况,以200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在健康教育前后,应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和儿童口腔保健行为进行调查。结果通过本次健康教育,大多数家长在此次健康教育活动中认识到有效刷牙的重要性,因此在健康教育前后能够督促幼儿坚持早晨和睡前刷牙,能够做到有效刷牙的幼儿人数大大增加。结论学龄前儿童预防龋齿的健康教育活动应以家庭和学校为主,教育的内容应重点放在饮食及口腔卫生护理上,并且需要采取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方式并长期维持。  相似文献   

15.
杨玮  杨敏  孙婧 《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121-122
目的调查分析嘉峪关市275例妊娠期妇女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及对口腔健康教育的需求状况,为本市妊娠期妇女口腔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妊娠期妇女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并当场进行口腔保健知识宣教。4用后,再次发放调查问卷,对两次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对象在初次调查时每次刷牙时间>3分钟者仅占37.46%,会使用牙线清洁牙间隙的仅占4.42%,对于怀孕后牙龈出血等症状认为是口腔疾病的仅为27.49%。接受健康教育后再次进行调查,其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两次调查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嘉峪关市部分妊娠期妇女口腔保健知识认知水平有限,应加强妊娠期口腔健康宣教和指导,以提高妊娠期妇女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县儿童抚养者对低龄儿童保健知识的需求情况,探讨符合农村低龄儿童特点的保健模式。方法我们对我院2007年妇产科出生的儿童抚养者进行回访性随机问卷调查,用SPSS13.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抚养人儿童保健知识有待提高。结论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以村卫生室、乡卫生院为中心,配备宣教人员和设备,对孕妇、抚养人等重点人群进行定期的儿童保健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群口腔健康状况、口腔疾病的发展趋势,适应口腔卫生评估的需求,2005年9月广西卫生厅组织参加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现将广西5岁城乡儿童家长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及儿童口腔保健行为抽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从化市新城小学学生掌握口腔保健知识与观念的水平,为今后制定口腔防治、干预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新城小学四年级学生331名进行问卷调查。结论:调查对象对口腔保健知识不够重视,掌握甚少,观念陈旧,应继续提高和更新学生口腔保健意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9.
对35~44岁与65~74岁各100例的口腔门诊患者进行口腔保健知识健康教育需求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牙科设备的消毒、一次性口腔器械盒的使用、口腔科交叉感染、牙膏牙刷的选用、刷牙方法、牙签和牙线的使用方法、如何预防龋齿、如何预防牙周炎、洗牙的基本知识、老年人的口腔保健特点。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口腔门诊患者对口腔保健知识健康教育的需求迫切,口腔医生有必要重视和加强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力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龋病患儿家属的健康需求,探讨龋病的最佳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采用问卷与面谈的方法,调查60例龋病患儿家属对健康知识的需求。结果:被调查对象缺乏龋病的相关知识及口腔保健知识,对龋病防治及口腔健康教育内容需求相对较多,多选择与医护人员面对面直接交谈的教育方法。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龋病及口腔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家属的健康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最佳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