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过辐照处理的桦褐孔菌多糖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方法:用60Co-γ射线进行辐照,得到5、10、20、30 kGy辐照剂量和未辐照的桦褐孔菌菌粉制得多糖.分为对照组、辐照高中低剂量组和未辐照高剂量组,对雄性昆明种小鼠进行四周连续灌胃,测定小鼠爬杆、力竭游泳时间,肝糖原(LG)、肌糖原(MG)、全血乳酸(BLA)...  相似文献   

2.
常晨  包怡红 《食品与机械》2017,33(1):199-202
桦褐孔菌多糖是桦褐孔菌的主要活性成分,在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是一种潜在的保健成分。文章阐述了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生物活性以及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桦褐孔菌多糖进一步研究以及活性开发应用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桦褐孔菌多糖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桦褐孔菌多糖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和对荷瘤裸鼠的体内抑瘤作用。采用MTT法检测桦褐孔菌多糖对Jurkat和Daudi细胞增殖的影响,建立Jurkat荷瘤裸鼠模型,研究给药后对荷瘤裸鼠的抗肿瘤作用。表明桦褐孔菌多糖在体外具有直接杀死Jurkat和Daudi肿瘤细胞的作用,最高抑制率分别为62.29%和66.42%,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同时具有显著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大小剂量对Jurkat荷瘤的抑制率分别为43.52%和57.48%,并且能显著提高裸鼠的脾脏指数,表明桦褐孔菌多糖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和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桦褐孔菌体内降血糖作用,挖掘其有效干预高血糖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比较干预前、后小鼠体质量及空腹血糖值的变化,并对不同处理组小鼠进行葡萄糖耐受试验.通过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清蛋白,肝组织中丙二醛、过氧化氢酶...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桦褐孔菌多糖(Inonotus obliquus polysaccharide,IOP)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与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将试验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组(盐酸二甲双胍)和桦褐孔菌多糖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灌胃小鼠4周后,观察小鼠生长状态、测量小鼠体重,测定肾脏指数、肾功能指数以及肾脏抗氧化能力并对小鼠肾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测等。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多糖剂量组均能改善糖尿病肾病小鼠体重异常以及肾脏指数增高、肾脏肿大。其中高剂量组可以极显著抑制肾脏肿胀、修复肾组织损伤,提高肾脏氧化酶活力(P<0.01),抑制丙二醛产生。桦褐孔菌多糖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与多糖抑制小鼠机体过氧化损伤、减少脂质过氧化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提醇沉法得到桦褐孔菌发酵粗多糖,将粗多糖过DEAE-52纤维素柱分离纯化得到两种多糖(EIOP1、EIOP2),本文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正常HepG2细胞及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单位细胞葡萄糖消耗量为主要指标,探究桦褐孔菌两种纯化多糖不同浓度(10、20、40、80、160和320 μg/mL)的降血糖活性,其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以阿卡波糖作为阳性对照,葡萄糖消耗实验以二甲双胍作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EIOP1、EIOP2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均高于阳性对照组阿卡波糖与粗多糖,IC50值分别为39.18、29.87 μg/mL。EIOP1在浓度为80 μg/mL时,对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促进效果最好,比对照组提高了30.62%(P<0.01);EIOP2在浓度在40 μg/mL时,葡萄糖消耗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比对照提高了75.99%(P<0.01);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实验发现EIOP1在浓度为40 μg/mL时,促进效果最好,比胰岛素抵抗组提高了30.00%,EIOP2在浓度为80 μg/mL时,促进效果最好,比胰岛素抵抗组提高了90.49%,高于Met组(P<0.01)。因此,桦褐孔菌纯化多糖对正常HepG2细胞和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均具有促进作用,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显著高于粗多糖。  相似文献   

7.
桦褐孔菌多糖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桦褐孔菌粗多糖对正常小鼠和低免疫力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依据各实验具体分组进行试验观察该实验材料对小鼠免疫器官(胸腺、脾脏、肝脏)、炭粒廓清指率和和血清溶血素含量的影响。桦褐孔菌多糖可显著提高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吞噬指数和血清溶血素含量。结论:桦褐孔菌多糖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液体深层发酵培养桦褐孔菌菌丝体的方式,以胞内和胞外多糖产量以及发酵代谢产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指标,对发酵培养基营养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单因素优化研究。经过优化的发酵培养基营养组成为:葡萄糖20g/L、牛肉膏4 g/L、K2HPO41g/L、无水MgSO4·1g/L、MnSO4·H2O 0.1g/L。桦褐孔菌菌丝体在优化后培养基中产生的发酵液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67.08%,是未经优化的4.5倍。  相似文献   

9.
培养桦褐孔菌菌丝体和药质菌丝体,采用超声波方式提取两种粗多糖,再将粗多糖分别作用于小白鼠,研究小白鼠的碳廓清实验和对小白鼠免疫器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桦褐孔菌菌丝体粗多糖和桦褐孔菌药质菌丝体粗多糖都可以提高小白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多糖种类和灌胃剂量对小白鼠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不同,药质粗多糖比粗多糖对小白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大,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浓度的桦褐孔菌多糖保鲜液对苹果进行涂膜处理,5℃低温下贮藏,研究桦褐孔菌多糖对苹果的保鲜效应。结果表明:2%~6%桦褐孔菌多糖保鲜液对苹果有良好的保鲜效果,能够降低苹果的失重率、腐烂率和呼吸强度,保持其硬度,抑制PPO活性和微生物生长繁殖,其中6%的桦褐孔菌多糖保鲜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探究桦褐孔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朊病毒复制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方法对桦褐孔菌二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进行细胞毒性评价,得到最大作用浓度;应用三种萃取物的安全浓度(0.1×2?14~0.1×2?8 mg/mL)处理SMB-S15细胞,通过PrP特异性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试验检测不同萃取物对朊病毒复制的影响;对乙酸乙酯萃取物处理细胞后的活性氧、过氧化氢及相关抗氧化因子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桦褐孔菌二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的最大作用浓度为0.1×2?8 mg/mL,在该浓度下处理细胞3 d,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物可抑制朊病毒复制(P< 0.01),而二氯甲烷萃取物及正丁醇萃取物对朊病毒复制没有影响。进一步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物可降低活性氧和过氧化氢水平,增加HO-1、GCLC蛋白表达,升高SOD活性和总谷胱甘肽水平,以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表明桦褐孔菌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抑制朊病毒复制作用,且此抑制作用可能与激活Nrf2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对俄罗斯桦褐孔菌原料及其制品中的铅、镉、汞、砷4种重金属元素和铝、硼、钡、钙、锡、钴、铜、铁、钾、镁、锰、钠、镍、磷、锶、钛、钒、锌18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其差异性。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原料中22种无机元素含量较桦褐孔菌制品要高;深色桦褐孔菌原料中铝、钡、锡、铁、镁、钛、钒7种微量元素含量更高一些;桦褐孔菌原料内部铝、钙、铜、铁、钠、磷6种元素的含量比外皮更高。俄罗斯桦褐孔菌原料及其制品中的重金属含量符合中国的国家标准,不同原料其特征微量元素含量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桦褐孔菌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植物真菌资源,三萜类化合物是其主要功效成分,因三萜类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抗癌、降血糖和抗氧化等功能特性,其相关研究开发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主要从桦褐孔菌三萜类化合物的诱导发酵生产,子实体三萜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化学组成及结构解析、功能特性和应用开发等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其中,诱导发酵生产方面使用植物共生微生物提取物作为诱导剂效果最为显著,分离纯化技术根据目的不同各有优势,在进行化学组成及结构解析时更适合采用分离效能高的分离纯化技术如高效逆流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规模化应用则大孔树脂更具优势,基于以上分析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后续开发研究和医药与食品行业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桦褐孔菌提取物(Inonotus obliquus extracts,IOE)对食用油脂(猪油和大豆油)氧化的抑制作用;此外,还将IOE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IOE能够抑制食用油脂氧化,延长诱导期,增强抗氧化能力,并与其添加量成正比。IOE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能力强弱顺序为0.04%IOE0.02%TBHQ0.02%IOE0.02%PG0.02%PA。因此,IOE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应用到食用油脂中。  相似文献   

15.
以桦褐孔菌为试材,采用乙醇热回流进行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了单因素(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浓度以及提取时间)对桦褐孔菌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FRAP、DPPH·、ABTS+·三种方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桦褐孔菌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影响因素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75℃,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2.0 h,料液比1:25 g/mL,在此工艺下提取桦褐孔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53.25 mg/mL,提取率为10.66%。桦褐孔菌黄酮类化合物浓度为200 μg/mL时,其总抗氧化能力相当于464.53 μmol/L FeSO4。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EC50为36.44 μg/mL;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EC50为299.89 μg/mL。研究表明桦褐孔菌中黄酮类化合物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接近VC,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有潜力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以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筛选桦褐孔菌抗乳腺癌活性部位,并对其活性部位的成分进行初步分析。采用MTT法检测发酵液不同萃取部位抗乳腺癌活性;通过细胞形态观察进一步了解药物对细胞的影响;划痕试验检测桦褐孔菌活性部位对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LC-MS/MS对活性部位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桦褐孔菌石油醚萃取部位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强,且呈量效和时效关系,作用24 h的IC50值为76.17μg/mL;细胞形态观察显示石油醚萃取部位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凋亡作用随着药物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加强;划痕实验显示,药物对细胞迁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LC-MS/MS数据初步表征了其中的14个化学成分,初步鉴定了其中的10种成分,这10种成分首次从桦褐孔菌中得到鉴定,虽然其他4个物质未能鉴定,但亦对其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式进行了初步表征。证实了石油醚部位是桦褐孔菌抗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主要活性部位,能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桦褐孔菌食药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比较桦褐孔菌菌核、固体发酵物和二者的水提物给药对糖尿病大鼠机体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监测大鼠体重、口服糖耐量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桦褐孔菌IO 3.08、6.16 g/kg剂量组、桦褐孔菌水提物WIO 0.4 g/kg剂量组、桦褐孔菌固体发酵物水提物WSFIO 0.8 g/kg剂量组均可显著提高糖尿病大鼠体重;固体发酵物SFIO 1.3、2.6 g/kg剂量组能显著地改善大鼠口服糖耐量(P<0.05,P<0.01);WIO 0.4、0.8 g/kg剂量组、WSFIO 0.4 g/kg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血清中IL-1β的水平;IO 3.08、6.16 g/kg剂量组、WIO 0.4 g/kg剂量组、SFIO 1.3、2.6 g/kg剂量组和WSFIO 0.8 g/kg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血清中TNF-α的水平;桦褐孔菌各给药组在不同程度上均可显著提高血清中SOD的水平(P<0.05,P<0.01或P<0.001);桦褐孔菌各给药组均可降低血清中MDA的水平(P<0.01或P<0.001)。结论:桦褐孔菌固体发酵物具有良好的抗炎及抗氧化活性。直接以菌粉、固体发酵物或二者的水提物给药对各个指标的影响不一,总体来说,固体发酵物代替野生桦褐孔菌改善2型糖尿病的炎症及氧化应激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大孔树脂吸附桦褐孔菌多糖色素动力学与热力学特征及最佳工艺条件,本实验通过水提醇沉、Sevag法除蛋白、透析制备桦褐孔菌多糖,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筛选色素吸附率及多糖保留率评分最高的大孔树脂,研究其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特性,并优化该大孔树脂在动态吸附桦褐孔菌多糖色素中的径高比、吸附时间、上样量以及洗脱流速,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实验筛选的17个不同型号大孔树脂中,大孔树脂HPD-500最为适宜,其吸附色素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反应过程中受颗粒内扩散与液膜扩散的影响;并且吸附过程符合热力学Freundlich模型,为多分子层吸附,其中吸附焓变>0为吸热反应,吉布斯自由能<0为自发反应,吸附熵变>0为熵增反应。HPD-500吸附色素的最佳条件为径高比1:10,吸附时间1 h,上样量10 mg,洗脱流速1.5 mL/min。在此条件下,桦褐孔菌的色素吸附率为83.15%,多糖保留率为78.89%,多糖纯度由20.40%提升至56.52%。HPD-500大孔树脂具有吸附桦褐孔菌多糖中色素、提高多糖纯度的能力,本文为桦褐孔菌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及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在桦褐孔菌液体发酵过程中加入外源诱导剂,探究其对桦褐孔菌菌丝体中三萜类化合物含量以及菌丝体醇提物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茉莉酸甲酯(MeJA)、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亚油酸、桦树皮水提物、铁离子(Fe2+)5种诱导剂均能增加菌丝体中总三萜类化合物含量和提高其醇提物抗氧化能力。其中MeJA效果最佳,在第6 d加入50 μmol/L茉莉酸甲酯可得到菌丝体的量为(10.05±0.01) g/L,菌丝体中三萜含量(107.72±1.07) mg/g,三萜总量为1082.19 mg/L,与不加入诱导剂的对照组相比三萜总量增加了119.96%。抗氧化能力试验中,MeJA诱导的桦褐孔菌醇提物总还原力1.003,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091、1.657、0.024 mg/mL,与对照组相比总还原能力与各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提高了46.67%、53.23%、32.17%和30.30%。本研究为诱导剂在提高桦褐孔菌三萜类化合物产量上以及开发新的抗氧化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能高效快速的分离纯化桦褐孔菌子实体多糖,使用DEAE-52纤维素静态法,分别研究了静态吸附过程中多糖的样品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吸附振荡转速等因素对多糖吸附量的影响及解吸过程中洗脱时间和洗脱液量对多糖解吸量的影响,确定了多糖分离纯化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多糖浓度为40 mg/mL时,在30 ℃,120 r/min转速下吸附处理90 min,此时DEAE-52纤维素对多糖吸附效果最好。而分别以12倍体积的去离子水洗脱90 min后,采用11倍体积的0.2 mol/L NaCl溶液洗脱60 min时,能达到最好的解吸效果,其中去离子水洗脱多糖浓度为0.56 mg/mL,0.2 mol/L NaCl洗脱多糖浓度为0.38 mg/mL。静态洗脱出的两种多糖组分均为分子量均一分布的多糖组分,与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分离效果一致。因此采用DEAE-52纤维素静态法分离纯化桦褐孔菌子实体多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