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生活方式和体育消费。冰雪运动是我国北方居民健身、娱乐和体育消费的最佳项目之一,它作为体育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对开展冰雪运动和开发冬季体育旅游产业,振兴我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使冬季体育和冰雪旅游业达到双赢局面提出一些对策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健身娱乐市场的"显性"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北京市的体育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的方式、锻炼时间、运动项目的选择,以及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体育消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显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市健身娱乐市场有序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西方体育健身项目一进入中国大陆就走上了“阳春白雪”的路子;消费的超前性、追求的时尚性、观念的滞后性、对象的贵族性和经营管理的多样性等,无不体现某种逆向性的背离发展特征。笔者认为:中国体育健身市场只有瞄准大众体育的参与者,才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四川省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比较的方法,对本省民众15年前后的体育消费意愿与消费承受力、体育活动消费项目选择、体育比赛项目选择及消费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做实做长健身娱乐市场、做精做强竞赛表演市场和创新做大体育产业和市场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项目形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大众参与程度对竞赛性、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能让更多的人成为体育竞赛表演的潜在观众,而体育竞赛表演能吸引更多的民众爱好并参与体育健身娱乐表演运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我国体育表演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开发冰雪体育旅游业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王亮 《冰雪运动》2004,(5):96-9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生活方式和体育消费.冰雪运动是我国北方居民健身、娱乐和体育消费的最佳项目之一,它作为体育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对开展冰雪运动和开发冬季体育旅游产业,振兴我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使冬季体育和冰雪旅游业达到双赢局面提出一些对策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全民健身文化的概念,分析推动全民健身文化建设的原因及相关举措。主要结论:全民健身文化以改善民族体质和健康为目的,以运动、娱乐、养生、保健等活动为手段,它面对全体国民,渗入社会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进入社会的大文化系统;休闲是全民健身文化的核心,因此要加强以休闲为核心的全民健身文化建设。建议:建立正确的休闲观念;建立具有本土色彩的体育休闲活动项目体系;创立全民健身文化形象为全民健身产业、消费打开局面。  相似文献   

8.
根据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产品性质,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市场划分为健身娱乐市场、竞赛表演市场、培训市场、体育用品市场、体育旅游市场。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市场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传统体育的健身娱乐市场、竞赛表演市场、培训市场、体育旅游市场可以作为目前产业的发展重点,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提出具体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市社区建设、社区体育与全民健身工程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社区建设与发展是目前我国社会学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目前政府已将社区建设上升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高度”。社区体育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体育的社会化和大众化;体育场地设施的公益性和市场化;社区群体的全员化和个性化;体育消费的观念转变;体育的健身性和休闲娱乐性。本文对我国全民健身工程的发展现状,近期“全民健身工程”的新发展与未来走向,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依据,分析我国体育服务业结构,认为:我国体育服务业主体产业包括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娱乐业和体育场馆业.对于发展竞赛表演业,必须深化职业体育体制改革,促进政府管理和市场发展的同步与融合;对于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业,需要积极发展连锁经营,重点解决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供需问题;对于发展体育场馆业,用市场的形式实现市场化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同时,要求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变迁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桂红  李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12):107-108,125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变迁进行分析,为探寻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新路径,文章提出民族传统体育未来的发展模式主要有民俗化模式、学校教育模式、竞技化模式、大众健身娱乐模式和市场化模式等。  相似文献   

12.
西方体育文化思潮对我国体育健身健美娱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健身健美娱乐作为一种产业,近20年来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发展迅猛,逐步进入这些国家支柱产业的行列。9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健身健美运动得到了蓬勃开展,期间无不受到西方体育文化思潮对我国体育健身健美娱乐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剖析西方体育文化的一些主要思潮来探讨我国体育健身健美娱乐市场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全民身体教育事业建设的历史使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以下几个问题,中国全民身体教育与身体娱乐的混淆;身体文化与身体教育的瓜葛;中国全民身体教育所受的拦挡等,为此提出建议,为中国全民身体教育事业建设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娱乐体育——中国群众体育的一个重要形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比较分析了群众体育与高水平竞技运动的差异。由于群众体育的业余性、参加者的异质性、目标的多样性、组织实施的分散性以及旨在满足参加者自身需要等特征,发展群众体育不能简单地搬用发展竞技运动的模式。开展娱乐体育与我国体育经费、设施尚不充裕的现实相适应;适合中国体育文化的民族特点;符合中国居民生活中能量摄入与支出的特点;有利于启发人们的体育动机;有利于建立正确的、全面的体育观。因此,娱乐体育是我国发展群众体育的一个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5.
休闲、休闲体育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田慧  周虹 《体育科学》2006,26(4):67-70
分析、诠释休闲及休闲体育的含义,追溯休闲及休闲体育的起源和发展演变过程,论述休闲体育所包含的5方面内容。提出休闲体育在中国的发展趋势:1)休闲体育将为全民健身活动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2)休闲体育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将从为身体健康的身体锻炼模式发展成为身心健康的休闲体育模式;3)休闲体育专业研究不断深入,其研究领域的价值和必要性将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4)第29届奥运会将加速休闲体育在中国的普及与推广;5)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将在推动休闲体育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6)休闲体育的普及将带动相关体育产业及就业市场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阻碍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原因进行反思,指出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在借鉴西方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明显滞后,同时对目前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提出一些可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对体育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健身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介绍了东北少数民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传统体育项目的具体内容,并探析其对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全民健身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大连海事大学和日本九州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运动、饮食、休闲等方面对两国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对中日两国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健康状况方面,中日两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差异显著,而身体健康和社会健康方面没有差异;在生活习惯方面,饮食习惯和休闲习惯有差异,而运动习惯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西部民族地区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的环境条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和比较等方法,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的现实环境条件。包括支持环境条件:西部旅游产业发展迅速;西部体育休闲旅游资源丰富独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扶持;国内市场前景广阔;加入WTO背景下发展国际体育休闲旅游的区位优势。制约环境条件:观念落不到位;教育发展滞后,人才缺乏;西部经济发展落后,城镇化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可进入性差等。  相似文献   

20.
Research that delves into the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s of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HPEPA) in the lives of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in Westernised countries is often conducted by investigators who are Westerners,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and racially different from the study participants. Limited research is conducted by researchers who have racial and/or linguistic identities similar to those of study participants, and even fewer reports include the reflexivity data of the research process. This paper draws upon my own experience, as a young Hong Kong-Chinese female Australian, of conducting research with Chinese students and their White HPE teachers in Australia. I discuss a number of aspects of the epistemological dilemmas of being an insider and outsider as a researcher, and the prac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recruiting participants and conducting research with them. In addition, reversing the ethnic gaze by focusing on the teachers (i.e. a young Chinese female conducting research with White teachers) can help to illuminate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otherness and positionalities within research. The reflections add to current discourse on problematising HPEPA research in general, particularly when researching the Other.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an intersection of racial, ethnic, class, gender and age identity can and does have some effect on the research process, as the Chinese students raised particular questions to a young, female Chinese researcher, and they were more willing to talk about racial and cultural issues they felt I could relate t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