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证类本草》为《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简称,宋·唐慎微所编撰,约成稿于1082—1083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至六年)。该书以掌禹锡《嘉祐本草》与苏颂《图经本草》为基础,复拾《唐本草》、陈藏器《本草拾遗》、孟诜《食疗本草》等各家医药名著之所遗,又集古今单方、民间经验,并经史百家、  相似文献   

2.
《本草图经》为宋代本草学家苏颂所著。本文从纲目分类、载药全面、图文并茂、医药结合、博采众方以及对后世影响等方面阐述了《本草图经》对中医药学的重要贡献,归纳了《本草图经》的研究特色,评价了苏颂及其《本草图经》在世界药物学领域的重要地位,认为研究其特色与方法、挖掘其中医药学精华,对中医药学的深入研究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苏颂(公元1020年~1101年)所著《本草图经》,为一部图文并茂的本草学专著,在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此书早佚,它的内容主要靠《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后世作品的引文得以保存。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出现苏项研究热潮,使苏颂在科技史、医药学史、文学史上的业绩得到公认。《本草图经》中所引文献相当丰富,约有200余种[‘1,这是以前任何本草著作所不曾有的。其中许多医往现已失传,这些引文显得弥足珍贵。《本草图经》将药物与方剂结合起来,对常用药物均列出以其为主药的配方,从这些被保存下来的古方中,可以窥知来以前…  相似文献   

4.
草人 《中医药文化》2001,18(2):33-34
据笔者考证,宋代马志《开宝本草》谷精草文与苏颂《图经本草》江宁府谷精草图所反映的谷精草原植物,都是今报春花科植物点地梅Androsaceumbollate(lour)Merr,而并非今之药用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 Erocaulon buerberiaum  Koern。今之谷精草始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演变过程如下。 谷精草的形态记载沿革 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谷精草,白花细叶。”《日华子本草》:“(谷精草)二三月于田中生白花者。”宋代马志《开宝本草》:“(谷精草)二月、三月于谷田中采之。一名…  相似文献   

5.
药学家事略     
苏颂苏颂(1020~1101)宋医药学家,校书家。祖籍北方,出生于泉州同安。好学而渊博,凡经史百家无所不通。庆历二年(1042)举进士,皇祐五年(1053)任大理寺丞,后迁集贤校理,编修医书。嘉祐二年(1057)参与《嘉祐本草》的编辑,次年奉令主编《本草图经》(亦称图经本草)。参加此书编写的人有,陈检、朱有章、秦宗古、张洞、掌禹锡、林亿、高保衡等。由政府下令全国各郡县,供上所产药材及图形,并令注明开花结实,收采季节,以及功用等;凡进口的国外药物,则询问收税机关和商人,辨清来源,选出样品,送往京都,最后由苏颂编成,名为《本草图经》,成书于1061年。原书已佚,图形及文字说明均存于《证类本草》之中。  相似文献   

6.
一、书名《本草图经》,是指药图与说明文合一而言.《本草纲目》卷一序例“历代诸家本草”,所列本草书名有42种,其中第23种,即是本书.李时珍题作《图经本草》.但《大观本草》、《政和本草》卷一序例上收载本书序,题作《本草图经序》;卷十狼把草条,有掌禹锡谨按云:“书于《本草图经》外类篇首云”;卷末收载宋代民间药,亦题《本草图经》本经外草类七十五种,《本草图经》本经外木蔓类二十五种.据此可知,苏颂当初编纂此书时,用的书名是《本草图经》,而不是《图经本草》.由于《大观》、《政和》流传远不及《本草纲目》广泛,因此一般文献引用此书皆题《图经本草》.为着恢复苏颂编著此书原始用名.笔者辑校本仍采用《本草图经》为正名. 二、特点 1.内容特点该书内容广泛而充实,科学性强,合辨药与用药于一书,“叙物真滥,使人易知;原诊  相似文献   

7.
福建历代名医辈出,自唐宋以来,有不少医家从事本草学的研究,著述丰富,在祖国医学的本草发展史上曾作出一定的贡献。现介绍于下: 一、本草文献的整理和总结宋代的福建医家在本草文献的整理总结和药物调查方面取得较大的成就,由苏颂主篡的《本草图经》是其代表作。苏颂,同安人,北宋官吏兼通医术。他在奉敕编撰《本草图经》时,既大量参阅历代本草文献,吸取前人成果,又注重调查研究,普查全国药物,搜集150多个州郡所产药材和外来药物  相似文献   

8.
《本草图经》集前人本草著作之大成,并补充了作者苏颂的新发现及研究心得,是我国药物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里程碑式著作。本文通过研读解析该书植物药部分,发现该书具有图文并茂、鉴别有法、注重产地等特点,体现了苏颂注重创新、实事求是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9.
“仙茅”古称婆罗门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药通报》2013,(2):24-24
仙茅,一名独茅,又叫茅爪子,李时珍谓此药首载于北宋《开宝本草》,是唐朝后期才从西域印度传人我国的外来药,故《新修本草》无缘将其收入。实际上五代李殉的《海药本草》就有记载,南唐筠州刺史王颜著《续传信方》时也收录了当时颇为盛行的仙茅方,所以,苏颂说“今江南呼为婆罗门参言其功补如人参也”。李殉《海药本草》日:“仙茅生西域……  相似文献   

10.
两宋金元的药学继隋唐五代之后,又有新的发展。公元973年(宋开宝六年)刘翰、马志等奉命把唐苏敬的《新修本草》和五代韩保升的《蜀本草》两书修订而成,增药132种,叫做《开宝本草》;974年李昉又加重定,叫做《开宝重定(订)本草》。到了公元1061年(宋嘉祜五年)掌禹锡、林亿、苏颂等奉命增修,又增药82种,共为1118种,叫做《嘉祐补注本草》,其间又经过1062年(宋嘉祐6年)和1072年(宋元祐七年)的修订。1062年又令各地  相似文献   

11.
由宋·苏颂等人集体编著的《图经本草》 ,是古代较完整的本草学之一。其特点是由各地人民和医药人员根据实物所绘成的图形并注明以解说 ,所以它是最详细最广泛的考证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是劳动人民和医药人员在实践中进行认识的产物。其中就包括用“土人单用此”、“彼土人取此”、“土人……采之”记载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施州土家族药物。笔者现将《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宋·唐慎微撰 )中收载的《图经本草》中的部分施州土家族药物辑录如下。1 施州露筋草露筋草生施州 ,株高三尺以来 ,春生苗 ,随即开花结子 ,四时不凋 ,其子碧绿色…  相似文献   

12.
曲节草一名首见宋·苏颂《本草图经》,它究竟指当今何物?查阅历代有关文献,未见阐明。今《中药材》1991年第10期发表了中医研究院中药所郑金生先生撰的《曲节草的本草考证》一文,认为以今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的可能性最大,并最后认定曲节草应是今爵床科植物马蓝。对此,笔者拜读全文,认为尚可商榷如下: 一、马蓝一名,宋·苏颂《本草图经》有载。云:“蓝有数种……有菘蓝,可以为淀者,亦名马蓝。《尔雅》所谓(艹咸),马蓝是也。……又福州有一种  相似文献   

13.
聂金娜  苏颖 《中医杂志》2012,53(12):997-998
《本草图经》是宋代药物学家苏颂撰写的一部本草学专著,在继承前人医药学成就的基础上,总结了宋代以前丰富的用药知识与组方经验,促进了本草学及医学的发展.从产地、生活习性、性状、采收加工、服用禁忌、鉴别、运用等方面,对《本草图经》第十四、十五卷84味虫鱼药物进行梳理,挖掘其本草学理论及临床实用价值,归纳其研究方法,总结其研究特色,为本草学研究与临床运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依据《本草图经》米部卷收录的内容,从鉴定翔实、引经据典、本草博物、注重服食禁忌、民生农事的编撰特色阐释守正为民精神。守正为民精神体现在守道德之正、守文化之正、守正创新、爱民为民及以民为本中。米部卷的收录与编撰特点反映出苏颂守正为民的精神,继承发扬苏颂精神,有利于弘扬中医药文化。  相似文献   

15.
红藤又称省藤、赤藤、血藤、大血藤、活血藤,为大血藤科落叶藤本植物大血藤的茎。主产于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湖北、四川、甘肃等省。据李时珍考证,此药最早收载于唐开元年间陈藏器之《本草拾遗》,而有些书中却把收载时间定为宋代苏颂编纂的《图经本草》,则是明显的错误。在红藤故乡的  相似文献   

16.
《图经本草》或名《本草图经》,是北宋中叶由政府主持编修《嘉祐补注神农本草》时颁布的一本图谱性本草著作。编撰者苏颂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此书集中地反映了当时全国用药的实际情况及药物学的水平。著名的英国学者李约瑟曾指出:“这是附有木刻标本说明图的药物史上的杰作之一。在欧洲,把野外可能采集到的动植物加以如此精确地木刻并印刷出来,这是直  相似文献   

17.
草人 《中医药文化》2002,19(4):13-13
宋人唐慎微撰《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书前所列“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中有《广利方》。《广利方》三字前无冠名“年号”。但正文秦艽、红蓝花、牡丹条所引《图经》文 ,均作《正元广利方》。  在秦艽条 ,苏颂还说 :“《正元广利方》疗黄 ,心烦热、口干、皮肉皆黄。以秦艽十二分、牛乳一大升同煮 ,取七合去滓 ,分温再服 ,差。此方出于许仁则。”此处苏颂所说 ,“此方出于许仁则”系指此疗黄之秦艽方 ,非指《正元广利方》为许仁则所著。《正元广利方》为医方著作名 ,非医方名。而红蓝花和牡丹条引《正元广利方》…  相似文献   

18.
李时珍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认识到本草"关系颇重",而古代本草中"舛谬、差讹、遗漏不可枚数",为了纠偏正误,他不耻下问,虚心向劳动大众求教;为了考察药物的形态、生长、性能,他不惜远涉千山万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实践出真知,李时珍在整理药物的过程中,以前贤本草为基础,订正了前人的疑误,并在《本草纲目》中特设"集解"、"辨疑"、"正误"、"校正"等项,纠正历代本草之错误。李时珍对宋代苏颂《图经》中的老鸦  相似文献   

19.
苏颂(1019~1101年),字子容,北宋泉州南安人(今福建省泉州市),一生仕官,哲宗时官至丞相,后被封为魏国公。苏氏生平嗜学,于经史、诸子百家、图纬、律品、星宫、算法、山经、本草无所不通。他颇为重视医药事业,尝曰“医乃丞相应知之事”。嘉祐五年(1060年),他与掌禹锡、林亿等辑成《嘉祐补注神农本草经》(简称《嘉祐本草》),  相似文献   

20.
蓬■是什么植物?历代本草学家意见不一。一、陶弘景《本草经集注》释蓬(?)为覆盆子的根陶弘景注云:“蓬(?)是根名,方家不用,乃昌客所服,以易颜者也。覆盆是实。”二、《开宝本草》及苏颂《本草图经》释蓬(?)为覆盆的苗茎《开宝本草》云:“蓬(?)是覆盆苗茎也。又(?)者,藤也。今据蓬之名,明其藤蔓也。亦如蜀漆与常山异条,芎(艹穷)与蘼芜各用。今此附入果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