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的:检测小胶质细胞在孤独症发病相关脑区的活化改变,探讨小胶质细胞在孤独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丙戊酸盐(valproic acid sodium salt,VPA)孕鼠注射法建立的子代孤独症模型大鼠脑内小胶质细胞在不同周龄时前额叶皮层,海马及小脑中的活化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小胶质细胞内电离钙绑定衔接分子-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or molecule-1,Iba-1)的表达。结果:小胶质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与正常组相比,VPA模型组大鼠不同脑区小胶质细胞的数量和密度增多,胞体增大、突起的长度和直径均增加,表明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现象明显。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孤独症VPA模型组前额叶皮层、海马、小脑内Iba-1的表达不同程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同样印证小胶质细胞在VPA模型组大鼠不同脑区的活化改变。结论: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改变广泛存在于孤独症大鼠脑内,这可能是导致孤独症脑神经元发育与连结异常及脑内神经炎症病理过程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内皮素 (ETs) 在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探讨ETs与脑缺血的关系.方法:采用微创开颅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 模型,分为缺血组和假手术组.应用荧光双标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的变化及ETs在激活的小胶质细胞的表达变化;应用Real time PCR分析脑缺血后大脑皮层ETs mRNA的表达.结果: 在缺血中央区可见大量坏死细胞,在半暗区可见大量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以缺血后3d、1周数量最多,达高峰,正常灌注区小胶质细胞与对照组及缺血对侧脑组织相似,为静息状态的小胶质细胞.荧光双标染色可见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与ETs免疫阳性细胞有共表达,静息状态的小胶质细胞则呈阴性.Real time PCR分析显示,缺血侧皮层ET-1 mRNA和ET-3 mRNA水平与对侧及假手术组皮层比较均升高,高峰分别在缺血后12h和2h.结论: 脑缺血后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如胚胎时期和生后早期的阿米巴样小胶质细胞一样表达ETs,成为ETs的一个重要细胞来源,可能参与了脑缺血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活化小胶质细胞致星形胶质细胞激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化小胶质细胞培养液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 LPS激活原代培养小胶质细胞,采用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刺激星形胶质细胞,观察星形胶质细胞GFAP及IL-1β和TNFα的表达。结果 LPS刺激后,小胶质细胞OX42表达量上升,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增高;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可致星形胶质细胞激活,GFAP表达量上升,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增加。结论活化小胶质细胞的条件培养液可致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前炎症介质IL-1β和TNFα。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单纯性脑震荡(pure cerebral concussion,PCC)大鼠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PC)、颞叶皮质(temporal cortex,TC)和梨状皮质(piriform cortex,Pir)内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的反应和时程变化规律,探讨小胶质细胞与脑损伤之间的病理联系。方法:采用自制金属单摆闭合式脑损伤打击装置制备清醒状态下PCC模型,随机分为伤后3 h、12 h、1 d、2 d、3 d、7 d六个损伤组(n=5),另设正常对照组(n=5)。采用OX-42单克隆抗体(MG特异性标记物)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PCC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PC、TC和Pir中OX-42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PC、TC和Pir内OX-42免疫阳性产物的表达很弱,OX-42免疫阳性的小胶质细胞的数量少而轮廓不清。损伤后OX-42免疫阳性产物的表达和阳性细胞的数量逐渐增加,3 d时达高峰,7 d后有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PCC损伤早期PC、TC和Pir中MG出现激活的形态学变化,提示MG可能参与了PCC致伤后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哮喘大鼠在连续激发不同阶段脑内小胶质细胞激活的时程及形态变化,本实验取健康雄性SD大鼠制备哮喘模型并诱发哮喘发作。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分为正常组和生理盐水组(n=8);实验组根据造模期间连续抗原激发的时间不同,分为连续激发3,7,14,21d组(n=8)。各组大鼠均进行呼吸功能检测、肺组织切片HE染色及脑组织抗OX-4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大鼠比较,实验组中各组大鼠呼吸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加重;肺组织病变程度逐渐增加;小胶质细胞由静息状态转变为激活状态,且数量明显增多。以上结果提示:哮喘大鼠脑内小胶质细胞被激活,在一定时间内小胶质细胞激活的程度随呼吸功能的降低及肺组织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发病中黑质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术将神经毒素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入大鼠右侧黑质和内侧前脑束内,制备大鼠PD模型。将制模成功的16只PD大鼠随机分为2周和8周模型组,另6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黑质致密带内多巴胺(DA)能神经元、OX-42(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及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阳性细胞的分布和形态变化。结果 2周和8周模型组损毁侧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元较健侧显著减少(P0.01),损毁侧OX-42阳性细胞的数量较健侧明显增加(P0.01),形态呈"阿米巴状"。损毁侧GFAP阳性细胞数量较健侧明显增加(P0.01),突起变短,染色加深。2周模型组和8周模型组DA能神经元及两种胶质细胞的变化情况相似。结论 PD大鼠模型中存在着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且两种胶质细胞的活化程度在PD发病过程中的不同时间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次声介导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化的体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次声介导小胶质细胞活化的体外模型,本研究采用了次声压力仓,保温箱以及保鲜盒等设备。将体外培养的小胶质细胞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次声对照组以及次声作用组,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三组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和次声对照组小胶质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均表现为胞体小,胞膜光滑;而次声作用后小胶质细胞呈现活化状态,表现为细胞胞体肿胀、体积增大、边缘毛刺状突起。本研究结果提示:我们成功建立了次声介导小胶质细胞活化的体外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对大鼠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大剂量干预组、小剂量干预组和假手术组。采用Ⅳ型胶原酶肝素生理盐水尾状核立体定向注射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大剂量干预组给予罗格列酮2 mg·kg~(-1)·d~(-1)灌胃,小剂量干预组给予罗格列酮0.2 mg·kg~(-1)·d~(-1)灌胃,连续7 d。在术前和术后每日进行1次Long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尾部微量血糖测量,在术后第2天和第7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结果:大剂量干预组在术后第4天到第7天,小剂量干预组在术后第5天到第7天的Long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大剂量干预组在术后第4天到第7天,小剂量干预组在术后第6天和第7天的微量血糖低于对照组;大剂量干预组术后第2天和第7天血肿周边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较对照组增加,小剂量干预组术后第7天血肿周边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较对照组增加;大剂量干预组和小剂量干预组术后第7天星形胶质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罗格列酮可以部分改善大鼠脑出血急性期神经功能,这可能与调节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常宇涛  罗晓光  任艳 《解剖科学进展》2011,17(3):239-241,245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激活小胶质细胞(MG)对黑质损伤多巴胺(DA)能神经元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向大鼠单侧黑质(SNpc)内注入LPS激活MG后,隔48h于原位注射高、低剂量鱼藤酮(BT)分别建立重度及轻度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和离子钙结合转接分子1(Ib α...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鼠生后早期脑内小胶质细胞的形态特点、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途径、迁移的方式以及与时间的关联性。方法:选用生后1(postnatalday1,P1)、3、10、14、21d的SD大鼠各3只,雌雄不限。常规灌流固定,完整取出脑组织,使用恒冷冰冻切片机切脑片,片厚10μm。脑组织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结果:(1)SD大鼠生后1~2周,白质区可见圆形、阿米巴样、初级分支状小胶质细胞,数量由少到多,至P10达高峰;灰质区细胞呈多形性改变,以初级分支状细胞为主,数量逐渐增多;(2)小胶质细胞迁移入脑的路径主要有脑室、脑膜和血管路径。迁移方式为"切线式"迁移和"放射状"迁移。结论:(1)SD大鼠生后早期小胶质细胞一直处于连续的、动态的发育过程,至P21接近成熟;(2)在此阶段,阿米巴样小胶质细胞或初级分支小胶质细胞沿白质通路迁移,P10达迁移和增殖的高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脑缺血后内皮素-B(ET-B)受体在脑内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探讨ET-B受体与脑缺血的关系.方法 应用微创开颅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81只大鼠随机分为2h、6h、12h、1d、2d、3d和1周7个缺血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n=9).用抗凝集素(lectin)和抗ET-B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次声对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subgranular zone,SGZ)神经干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细胞学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置于次声压力舱,连续暴露于16 Hz、130 dB次声7 d(2h/d)后,给与小胶质细胞抑制剂米诺环素(50 mg/kg,药物组,n=16)或等体积生理盐水(对照组,n=16),同时设立不经次声作用的正常对照组(n=16);分别于1、3、7和14 d处死大鼠,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以Iba1、OX42标记小胶质细胞,BrdU标记增殖的神经干细胞。结果:小胶质细胞在SGZ区分布较为密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次声暴露后3 d时OX42免疫反应性明显增强、SGZ区BrdU阳性细胞数目减少最为明显(P0.01);米诺环素可显著改善次声暴露后BrdU阳性细胞数目的减少(P0.01)。结论:小胶质细胞活化参与次声抑制成年大鼠海马SGZ区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尼古丁(NIC)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脑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方法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组、NIC组、LPS组、NIC+LPS组,每组各8只。NIC+LPS组首先腹腔注射尼古丁建立慢性暴露尼古丁的动物模型,后腹腔注射脂多糖诱导小鼠脑小胶质细胞激活;LPS组同时间只腹腔注射等量脂多糖;NIC组仅腹腔注射尼古丁;CON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脑皮质、海马、黑质CD11b阳性小胶质细胞表达情况。结果CD11b阳性小胶质细胞表达NIC组与CON组无差异,LPS组和NIC+LPS组均高于CON组(P<0.01),并且NIC+LPS组明显低于LPS组(P<0.01)。结论慢性NIC处理可以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脑小胶质细胞激活,提示尼古丁可能对LPS引起的炎症反应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大鼠额前皮质小胶质细胞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的情况,了解小胶质细胞在PS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组、脑卒中组和PSD组,每组10只。卒中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抑郁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应激刺激(CUMS)结合孤养法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PSD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后,再加以CUMS及孤养法建立PSD大鼠模型。于造模后第29 d(4周后)及第57 d(8周后)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额前皮质小胶质细胞表达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B的情况。结果:造模后第29 d PSD组额前皮质OX42(小胶质细胞标记物)与BDNF免疫荧光双标阳性细胞及与TrkB免疫荧光双标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均最小,正常对照组均最大。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SD组与各对照组(抑郁组、脑卒中组、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及脑卒中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小(P0.05)。造模后第57 d PSD组额前皮质OX42与BDNF免疫荧光双标阳性细胞及OX42与TrkB免疫荧光双标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均为最小,正常对照组均最大。PSD组与各对照组(抑郁组、脑卒中组、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也较正常对照组小(P0.05);脑卒中组也较正常对照组小(P0.05);抑郁组与脑卒中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D大鼠额前皮质小胶质细胞表达BDNF及TrkB,其平均光密度值在PSD急性期及慢性期均明显减少,可能与PSD发病机制相关。小胶质细胞可能通过减少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B的表达在PSD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末,Nissal首次描述了小胶质细胞。1919年,西班牙学Del Rino-Htortega用碳酸银染法将小胶质细胞与神经细胞及其它胶质细胞加以区分,推测小胶质细胞在胚胎早期源于中胚层的骨髓前期细胞,即单核吞噬系统。成年期,这些细胞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实质,成为小胶质细胞。这些观点现已普遍被人们所接受。根据细胞的形态,小胶质细胞有两种明显不同的亚型:分枝小胶质细胞和阿米巴样小胶质细胞。分枝小胶质细胞,其形态特征为胞体小,具有伸向各个方向的突起,在正常情况下,小胶质细胞为该型,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小胶质细胞反应性、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脱失与坐骨神经再生之间的关系,制备了SD大鼠右侧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术后3d和7d测定相应脊髓节段小胶质细胞免疫反应性、腹角运动神经元数量,4周时于光镜和电镜下评价坐骨神经变性和再生。结果显示:(1)坐骨神经损伤后3d,脊髓腹角小胶质细胞OX-42免疫反应性开始明显增强(P<0.05);(2)脊髓腹角损伤同侧与对侧运动神经元数量比明显降低(P<0.05),说明同侧运动神经元存活数量减少;(3)组织学评价显示损伤神经再生不良;(4)simvastatin(一种降胆固醇药物,具有潜在的免疫调节作用)干预组较非simvastatin干预组小胶质细胞进一步激活,运动神经元存活数量增加,坐骨神经再生良好。本研究结果提示,脊髓腹角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可能在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胶质细胞激活后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效应细胞 ,是脑内细胞因子的重要来源和作用部位 ,参与损伤、炎症、MS、AD、癫痫反复发作等脑病理发生过程。关于小胶质细胞激活的机制 ,尤其是其活化过程中信号转导的分子基础 ,是当今小胶质细胞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形态学表现、免疫学特性及其激活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焦虑样行为与脑内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关系密切,但M1型小胶质细胞如何作用于神经元导致焦虑样行为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小鼠脑内小胶质细胞向M1型极化诱发产生焦虑样行为,并探讨其对神经元树突棘的影响。方法:实验组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脑内注射诱导C57小鼠小胶质细胞向M1型极化,通过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小鼠的行为学改变;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 PFC)内一氧化氮合酶(i NOS)与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的表达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m PFC内i NOS、致炎因子白介素1(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变化,以i NOS、IL-1β和TNF-α表达量均显著增加作为小胶质细胞向M1型极化的标志。采用高尔基(Golgi)染色观察m PFC内神经元树突棘的变化。结果:(1)实验组小鼠mPFC内小胶质细胞i NOS、IL-1β和TNF-α表达量均升高,提示小胶质细胞向M1型极化。(2)实验组小鼠在旷场内的中央活动距离和中央活动时间比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01);实验组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开臂停留时间比正常组明显减少(P0.05)。(3)Golgi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mPFC内神经元树突棘的密度相较于对照组增多(P0.05)。结论:mPFC内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可诱发小鼠产生焦虑样行为,并伴随mPFC内神经元树突棘密度增多,提示脑内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可诱导焦虑样行为,可能与内侧前额叶皮质锥体神经元树突棘可塑性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单纯性脑震荡(pure cerebral concussion,PCC)模型大鼠室管膜区小胶质细胞(microglia MG)的反应和时程变化规律,探讨MG、室管膜区和PCC之间的病理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金属单摆闭合式脑损伤装置制备PCC模型,致伤后随机分为六个损伤组,即3 h、12 h、1 d、2 d、3 d、7 d(n=5),设正常对照组(n=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免疫荧光单标染色法,观察PCC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脑室管膜区OX-42(MG特异性标记物)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脑室管膜区OX-42阳性的小胶质细胞轮廓不清,数量较少,并且OX-42免疫阳性产物的表达很少。PCC组大鼠脑室管膜区OX-42阳性细胞的数量和阳性产物的表达呈现逐渐增高趋势,3 d组达高峰,7 d组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各时间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C损伤早期大鼠室管膜区的MG出现一系列形态学变化的激活表现,提示脑室管膜区的MG在PCC致伤后的病理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单纯性脑震荡(pure cerebral concussion,PCC)大鼠脑内海马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的反应和变化,探讨小胶质细胞是否参与脑损伤后的病理变化以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清醒状态下自制金属单摆闭合式脑损伤打击装置制备PCC模型,致伤后随机分为3 h、12 h、1 d、2 d、3 d、7 d组(n=5),另设正常对照组(n=5)。采用小鼠抗鼠OX-42单克隆抗体(MG特异性标记物)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streptavidin-peroxidase,SP)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PCC组和正常组大鼠海马CA1~4区和上、下齿状回OX-42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状态下,OX-42表达很少甚至很难发现,PCC组大鼠海马CA1~4区和上、下齿状回的OX-42的表达呈现伤后逐渐增高趋势,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7 d后有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正常组。结论:PCC损伤早期海马MG出现激活后的形态和数量的变化,提示MG参与PCC致伤后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