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陆梁油田陆9井区呼图壁河组(K1h2^6-K1h2^7)油藏为构造幅度低、油水关系复杂、非均质强的边水油藏。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紧密结合油藏精细描述和油藏工程研究结果,研究了该油藏合理的技术开发政策界限,最终确定了该油藏应立足于注水开发,合理采油速度为2.9%,合理注采比是0.8,合理压力水平应保持在9.0MPa左右;油藏仍应采用反九点井网方式进行配注等开采技术政策界限。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对油田实际开发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以瓦庄油田为代表的薄互层油藏在开发过程中纵向上动用差异大、矛盾突出的问题,为实现油田稳产的目标,以水驱油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为手段,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开展了细分层系开发政策界限研究。针对瓦庄油田薄互层油藏特点建立了合理的薄互层油藏开发技术政策界限,可为同类油藏稳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陆梁油田陆9井区呼图壁河组K1h2^3。油藏进行了全油藏和井组模拟。在建模时对主要生产层位进行了细分层,以较准确的描述油气水分布和注采对应关系。通过对全区及各单井主要指标的生产历史拟合,修正了地质模型和生产动态模型。更好地反映了该油藏的非均质性,进一步认识该油藏水驱油运动规律及剩余油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地质油藏工程研究成果,对薄层边底水油藏的开发方式、采油速度、合理产液量、合理压力保持程度、合理注采比等开采技术政策界限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该油藏应立足于注水开发,平均单井合理产液量约为20m^3/d,合理采油速度应控制在1.6%,合理注采比为0.8左右,合理压力水平应在9.5Mpa以上。应用该数模研究成果,对油藏开发参数进行优化,油藏各项开发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并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果,油藏连续两年实现高产稳产,综合含水稳中有降,油田递减趋势明显减缓,区块地层能量得到恢复,预期采收率可提高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春光油田排2油藏是一个构造简单、物性良好、油水流动能力相近且天然能量充足的优质油藏,如何经济有效地开发该类油藏是目前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主要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排2油藏进行了合理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确定了合理的油藏开发技术界限,从而科学高效地指导油田开发。  相似文献   

5.
靖安油田特低渗透油藏矿场注气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通过室内实验,油藏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研究,确定了靖安油田长6油藏注干气开发合理的井网形式、井距、射孔位置、注气方式、注气速率等,根据1998年3月开始实施的现场注气试验结果,分析特低渗透油藏注气开发的适应性和可行性,以及影响注气开发效果的因素,提出油田早期注气开发的合理技术政策界限及实施方案的调整意见。  相似文献   

6.
整体水力压裂油藏裂缝—油藏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前多采用等效法对整体水力压裂油藏进行数值模拟,该方法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即将油藏基质和裂缝看成同一渗流系统而忽略了两者的渗流特征差异,由此,采用裂缝-油藏耦合法,分别建立裂缝和油藏基质的渗流方程,通过联立求解克服了该缺陷,可真实地反映整体水力压裂油藏的渗流特征。以长庆绥靖油田塞39井区为例,采用裂缝-油藏耦合法进行油藏数值模拟,提出了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界限,认为其底水发育区合理采油速度应控制在2%以下,合理生产压差控制在3MPa以下,合理射孔部位为油层上部1/4,以此为理论依据对油田开发进行相应调整,含水率降低了14.3%,预计可提高最终采收率1.2%以上。  相似文献   

7.
TN1井区开发技术政策界限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TN1油藏的油藏流体高压PVT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计算,确定了适合描述该油藏流体相态行为的流体组分特征参数。利用建立的三维地质模型,在不同的开发方式、井数、井距、采油速度、注采比、注水时机等条件下,对油藏开发指标进行模拟预测,得出了该油田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界限,为该油田的开发生产提供了合理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根据CH3断块的油藏特征.对底水锥进数值模型及油藏数值模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边底水控制政策界限.探讨了合理井距、初始极限产量、极限生产压差、射孔厚度比例、射孔方式等底水油藏开发的影响因素.并对该油藏的合理开发提出了相应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靖安油田五里湾一区大型压裂低渗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鄂尔多斯盆地油藏以低渗油藏为主,对低渗油藏进行油藏数值模拟是目前的难点,经过大型整体压裂的低渗油藏数值模拟有其特殊性。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的低渗特点,以靖安油田五里湾一区为例,在油藏数值模拟中,结合试井资料,并根据等值渗流阻力法原理对近井地带地层渗透率作合理调整,采用等连通系数法原理对井间连通性修正技术和局部网格加密技术来模拟水力压裂时产生的压裂裂缝.从而达到较好的动态资料拟合效果。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进行油田不同生产规模和不同注采比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的研究,设计了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对油田开发生产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底水锥进是导致薄层底水油藏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双层完井排水采油技术可以解放油层生产潜力。基于其原理并结合陆梁油田陆9井区呼图壁河组K1h2^3油藏的储集层参数,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理想单井模型下有效排水采油油层厚度下限,研究结果对类似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图5表3参3  相似文献   

11.
以准噶尔盆地陆梁油田呼图壁河组油藏为例,对具有低幅度、多层系、边底水和“一砂一藏”特点的油藏开采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生产动态,综合应用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主要针对影响油藏开发效果的地层压力、井底压力、产液量、注入压力和不同开发方式等决策性因素进行了研究和优选,制定了油藏合理可行的开采技术界限,为油藏长期稳产和高效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陆梁油田陆9井区白垩系呼图壁河组薄层底水油藏是目前国内外比较特殊的油藏类型,底、边水分布范围大,储层厚度不大,对此类油藏产量的递减分析鲜有报道文章回顾了Arps模型的使用情况,针对陆梁油田薄层底水特征介绍了Orstrand-Weng模型和T模型两个水平井产量递减分析的新模型,并对该油藏的水平井产量递减阶段进行了对比分析。比较得出,三个模型均可用于预测该油田产量,其结果与实际数据符合,且新模型较之Arps模型不需要分类讨论。  相似文献   

13.
针对陆梁油田陆9井区白垩系呼图壁河组XX油藏这一特殊的低幅度、薄层、高渗透底水油藏类型,自2001年大规模投入开发以来,目前采出程度仅为14%,综合含水72%左右,进入中高含水开采阶段,研究剩余油分布势在必行。提出了利用近年穿层井实钻测井资料研究剩余油分布的新方法,在充分利用油藏近5年开发井实钻测井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底水油藏水驱油机理研究油藏剩余油分布。结果表明,对于300 m×300 m的开发井网,在距离油井100~170 m的范围内油层波及程度仅为20%左右,即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开发井之间的油层顶部,且呈“船底型”分布。  相似文献   

14.
借助地震、试油、测井和岩心等资料,对陆梁油田陆9井区呼一段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特征展开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油藏具有低幅度、多层系叠合、一砂一藏和边底水活跃的特点,其分布受到构造和岩性的控制,普遍存在较宽的油水过渡带。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成藏位置远离生烃中心,成藏过程较为复杂,导致圈闭内油水未能充分分异,是造成油藏含油饱和度低的重要原因。此外,较低的构造幅度、黏土矿物在储集层中的广泛分布以及储集层内高束缚水饱和度等因素也是导致油气对孔隙水驱替不充分、油藏含油饱和度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陆梁油田陆9井区由于受低幅度构造影响,成藏过程中单层(砂层厚度5~10m)未被充满,造成所有的油井同一层内形成上油下水的分布特点。油藏开发初期采用反九点面积注水井网开发,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期,采出程度为20%左右,为了挖掘剩余油潜力,应用油藏数值模拟结合实钻穿层井验证方法对薄层底水油藏水驱油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陆9井区薄层底水油藏水驱特征为底部水淹型,剩余油呈船底形状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陆梁油田陆9 井区下白垩统呼图壁河组油藏为典型的薄油层、边底水活跃的砂岩油藏,开发过程中受边(底)水推(锥)进及注入水突进影响,部分油井含水高、采出程度低且增产难度大。为提高油藏开发效果,利用多种手段对油层水淹状况和水驱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剩余油富集区。通过运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对侧钻水平井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优化。2008—2009 年共实施侧钻水平井14 口,平均单井增油8.1 t/d,含水下降47.2 个百分点,恢复产能2.69×104 t,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底水油藏油井合理射开程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通过对渤海锦州9—3油田底水油藏地质资料的分析,建立了不同水体倍数及不同射开程度的地质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能量的底水油藏对应的合理射开程度以及在该射开程度下的开发指标。通过模拟计算结果的分析,绘制了底水油藏确定合理射开程度的理论图版。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对地应力认识的深入,它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作用日渐明显。应用岩心测试、水力压裂等资料分析了陆梁油田头屯河组油藏的地应力及裂缝特征。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W,水平最小主应力梯度为0.0121MPa/m,天然的裂缝走向为近似东西向,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油藏地应力分布状况。在分析地应力、裂缝特征的基础上,简述了裂缝与地应力的关系,并对压裂时地层中裂缝的延伸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了该油藏地应力、裂缝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陆梁油田头屯河组复杂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陆梁油田头屯河组油藏幅度低、油层薄以及低孔、低渗等特点,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确定了剩余油分布的有利区域,并针对影响油藏开发效果的天然能量、注采比、采油速度、井网适应性等不同方案进行了指标预测和优选。该项研究对改善油藏开发效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陆梁油田陆9井区呼图壁河组油藏为特殊的低幅度薄层边底水油藏.未动用储量,大多分布在透镜状薄层带边底水的小砂体中,油层平均厚度小于3 m,油水关系复杂,直井开采难度大,效益差.通过精细解剖含油单砂体、细分流动单元、准确识别纯油层和低阻油水同层等,开展了水平井开采先导试验,进行了精确的井眼轨迹控制、水平段合理长度、布井方式与注采井距等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这类油藏的水平井开采技术,对油层跨度800m范围内不同油水关系、不同地质特征的未动用储量,整体优化部署水平井104口,建产能40×104t,储量动用程度由51.8%提高到8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