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C组)。采用常规法建立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利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和超微结构改变,利用比色法测定肺组织中MDA、SOD、XOD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B组相比,C组肺血管扩张、炎性细胞聚集、组织损伤明显减轻;肺组织MDA、XOD活力明显降低,SOD活力升高。结论丹参酮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结构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ERK信号通路在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表达情况,并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其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缺血再灌注脑组织Ras,MEK,ERK阳性细胞数的表达,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数量,观察Ras,MEK,ERK表达水平与神经坏死和凋亡的关系。结果:在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Ras,MEK以及ERK表达均发生上调,给予REK抑制剂以及丹参酮ⅡA磺酸钠处理后,Ras,MEK以及ERK的表达均受到抑制,同时减少了细胞坏死和凋亡数量,与模型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REK信号通路激活,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能通过抑制该通路的激活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硒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合用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浆NO、SOD、GSH—Px、MDA的影响。方法:将26只家兔随机分成4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DS-201)、硒+DS-201组。分别检测血浆中SOD、GSH—Px活力和NO、CK、LDH、MDA含量。结果:DS-201组、硒+DS-201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血浆CK、LDH和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硒+DS-201组与DS-201组相比,血浆CK、LDH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DS-201组、硒+DS-201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血浆T—SOD活力均显著升高(P〈0.05),但硒+DS-201组与DS-201组相比,血浆T—SOD活力没有显著性差异。DS-201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血浆GSH—Px活力无显著性差异。但硒+DS-201组与缺血再灌注组(P〈0.01)、DS-201组(P〈0.05)及假手术组(P〈0.05)相比,血浆GSH—Px活力均显著升高。结论:硒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合用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且优于丹参酮ⅡA磺酸钠。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提高血浆SOD、GSH—Px活性,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其机制是否通过调控Notch信号通路发挥抗氧化应激,进而保护心肌,为丹参酮IIA应用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I/R组、DAPT+I/R组、丹参酮IIA+I/R组,每组8只。采用麻醉大鼠冠脉结扎再松开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正常组:平衡灌注120 min;I/R组:平衡灌注15 min,结扎冠脉30 min,再灌60 min;DAPT+I/R组:平衡灌注15 min,结扎30 min,DAPT灌注20 min,再灌60 min;丹参酮IIA+I/R组:平衡灌注15 min,结扎30 min,丹参酮IIA灌注20 min,再灌60 min。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内活性氧水平及乳酸脱氢酶的含量。用Real-time PCR检测Notch信号通路受体Notch1和下游信号转录分子Hes1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otch1,Hes1,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I/R模型组心肌内ROS水平、LDH含量显著升高(P<0.001),Notch1、Hes1、HIF-1α的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P<0.001)及蛋白的表达也增高。与模型组比较,DAPT处理组、丹参酮ⅡA处理组ROS水平、LDH含量、Hes1、HIF-1α的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01),DAPT处理组、丹参酮ⅡA处理组Notch1mRNA的表达下降(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Notch1,Hes1,HIF-1α蛋白的表达也有所下降。结论 :丹参酮ⅡA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继而抗氧化应激反应,发挥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组、尼莫地平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栓塞(MCAO)模型,观察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脑梗死率、脑含水量、脑指数,缺血侧脑组织SOD活力、MDA含量,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及对尼氏小体数的影响。结果:丹参酮ⅡA显著减轻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脑梗死体积百分率;显著降低脑含水量和脑指数;明显提高模型大鼠SOD的活力,降低MDA含量;上调脑组织中Bcl-2蛋白、下调Bax蛋白表达,调节两者比例失调,明显减少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明显抑制尼氏小体数的减少。结论:丹参酮ⅡA通过抗脑水肿、抗氧化、抗凋亡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起到较好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预处理对兔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无复流的防治作用,探讨是否与抑制氧化应激相关。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成4组,即AMI对照组(I/R)、丹参酮再灌注治疗组(DS-201)、丹参酮冠脉结扎前治疗组(DS-201-pre)、假手术组(sham),每组各10只。各组AMI前、后,再灌注后,测定血清中肌钙蛋白I(cTNI)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最终进行病理学分析,评估缺血范围(LA/LVA)及无复流范围(NRA/LA)。结果:(1)AMI后90min时,SOD及cTNI水平在I/R组、DS-201组和DS-201-pre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灌注120min时DS-201-pre组及DS-201组的血清cTNI水平低于I/R组(均P0.01),SOD水平高于I/R组(P0.01,P0.05);DS-201-pre组血清cTNI水平低于DS-201组(P0.05),DS-201-pre组与DS-201组SOD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2)各组病理染色所测的冠脉结扎区心肌范围(LA)基本一致(均P0.05)。DS-201组及DS-201-pre组无复流范围均小于I/R组(均P0.05),DS-201-pre组与DS-201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机体氧化应激损伤可能是急性心梗再灌注后无复流发生的重要机制,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氧化应激,从而达到保护心肌,有效防治无再流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预处理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16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丹参酮预处理组,丹参酮预处理组经尾静脉注射1%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缺血/再灌注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预处理。于预处理14 d后采用结扎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复灌30 min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缺血预处理前后静脉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及缺血心肌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心肌缺血区组织VEGF及VEGF-mRNA、缺氧诱导因子-1a(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a,HIF-1a)及HIF-1a mRNA、受体胎肝激酶-1(Fetal Liver Kinase 1,FLK-1)及FLK-1mRNA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丹参酮预处理组VEGF及VEGF-mRNA、FLK-1、FLK-1mRNA、HIF-1a、HIF-1a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强,SOD及CAT活性明显提高,MDA降低(P0.05)。结论:丹参酮Ⅱ_A磺酸钠预处理可提高VEGF表达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丹参酮ⅡA磺酸钠心血管药理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综述了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药理研究概况,肯定了其心血管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1.
水苏碱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水苏碱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冠脉结扎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给药后145min血清和心肌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cTn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结果:水苏碱(3、6、12mg/kg,iv)可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时LDH、CK活性和cTnT浓度,减少MDA含量,升高SOD活性及NO水平.结论:水苏碱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通心脉方(TXM)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损伤的影响。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灌流组,缺血再灌注组(IR),TXM大、中、小剂量组,卡维地洛组。前两组予以生理盐水10 mL/(kg.d)-1灌胃,TXM大、中、小剂量组分别予以含生药11.4、5.7、2.9 g(kg.d)-1醇提物灌胃,卡维地洛组予以卡维地洛2 mg(kg.d)-1灌胃,共15天。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方法,停灌50分钟后复灌60分钟模拟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压力上升和下降最大变化速率(±dp/dt max)、冠脉灌注压(CP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及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的变化。采用光镜观察,标本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苏木精-伊红染色,200倍光镜观察心肌形态结构。结果:与IR组比较,TXM大、中剂量组及卡维地洛组心功能明显改善,SOD、CAT酶活性显著升高而MDA及LDH含量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光镜下心肌损伤明显改善。结论:TXM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针刺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的保护效应和最佳干预时间窗,为针灸临床干预MIRI提供有益参考。方法:12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n=20):伪手术组、模型组、假针刺组、再灌注前针刺组、再灌注后针刺组、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结扎冠脉左前降支40 min,再灌注120 min,建立动物模型。采用电生理记录仪记录ST段变化,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TTC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小动物血压心率测量仪检测各组心率与左室动脉压,计算心肌耗氧量。结果:(1)心电图ST段变化:与造模前的ST段比较,结扎后的ST段明显抬高(P 0. 001);与结扎后的ST段相比,再灌注后的ST段明显降低(P 0. 001);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与再灌注前针刺组、再灌注后针刺组相比,ST段明显降低(P 0. 001)。(2)心肌细胞平均凋亡率:与模型组比,再灌注前针刺组,再灌注后针刺组、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平均凋亡率明显降低(P 0. 001);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与再灌注前针刺组、再灌注后针刺组相比,平均凋亡率明显降低(P 0. 001)。(3)心肌耗氧量变化:同造模前相比,结扎后心肌耗氧量明显减少(P 0. 001);与模型组相比,再灌注前针刺组、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心肌耗氧量增加(P 0. 05);与再灌注前针刺组相比,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心肌耗氧量增加(P 0. 05)。(4)心肌梗死面积:与模型组相比,再灌注前针刺组,再灌注后针刺组、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 0. 001);与再灌注前针刺组、再灌注后针刺组相比,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 0. 001)。结论:针刺后处理能降低MIRI大鼠ST段电位抬高,增加大鼠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其最佳干预时间是再灌注前后10 min均针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M3受体激动剂毛果芸香碱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灌注系统,建立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毛果芸香碱5μmol·L-1对复灌后冠脉流量、心肌丙二醛(MDA)含量、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结果毛果芸香碱改善缺血再灌注后的冠脉流量,其中5 min(P<0.01)和10min(P<0.05)的冠脉流量增加显著;降低心肌MDA含量(P<0.05)并提高心肌SOD活性(P<0.05);缩小心肌梗死面积(P<0.05)。上述作用可被选择性M3受体阻断剂4-diphenylacetoxy-N-methylpiperidine-methiodide(4-DAMP)3 nmol·L-1所逆转。结论M3受体激动剂毛果芸香碱通过激动心肌M3受体而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第2代拉扎碱(U83836E)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Langendofff灌注系统,建立大鼠离体全心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时间注射U83836E对复灌后心脏舒缩功能、心肌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cTnT)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影响。结果 U83836E可改善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后的功能,与模型组比较,左心室收缩压(LVSP)升高(P<0.01),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降低(P<0.05),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加快(P<0.01);冠脉流出液中的乳酸脱氢酶和肌钙蛋白含量减少(P<0.01),并可诱导心肌组织产生热休克蛋白70(P<0.01)。结论 U83836E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雪娟  聂毛晓  滕蕾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3):1002-1004
 目的 观察血脂康预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血脂康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32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血脂康预处理组。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实验终点于腹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TNI)的含量,并处死动物取出心脏,计算梗死心肌面积。结果 血脂康组与缺血再灌注组IL-1β、CK-MB及TNI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1);而血脂康组IL-1β、CK-MB及TNI含量均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血脂康组IL-4水平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小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 血脂康可能通过抑制促炎因子IL-1β、增加抗炎因子IL-4含量,减轻缺血再灌注时的炎症反应,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蒋宝平  田磊  霍杨  方泰惠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374-1375
目的探讨心安灵对结扎冠脉左前降支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60min,再灌注90min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心安灵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心安灵能对抗结扎后T波抬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并明显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中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的释放。结论心安灵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茶多酚对大鼠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汤圣兴  叶艇  赵振东 《中草药》1995,(4):197-198,213
给大鼠腹腔注射茶多酚(10mg/kg)5d后,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mg/kg)连续2d。结果发现茶多酚和普萘洛尔均使大鼠血清丙二醛、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氨酶(LDH)及LDH1较生理盐水组下降,LDH2/LDH1比值增加。同时,茶多酚使大鼠血浆肾素活性降低。HE染色亦显示病理损伤减轻。结果提示,茶多酚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大鼠的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机理与其抗氧自由基和抑制肾素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参酮注射液对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西药治疗组和丹参酮治疗组(分实证、虚证二型),分别在术前,术后24h,术后7d记录炎症因子(IL-6、IL-10、TNT-α)、氧化应激因子(NO、SOD、MD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PCI术后24h与术前比较,炎症因子(IL-6、TNT-α升高,IL-10降低)、氧化应激因子(MDA升高,NO、SOD降低)水平均有显著改变(P<0.05)。PCI术后7d,西药治疗和丹参酮治疗组的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水平的改善变化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丹参酮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比较,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的改善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丹参酮治疗对实证组的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因子的改善作用略优于虚证组(但P>0.05)。结论:丹参酮注射液对心肌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调节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因子水平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丹参酮注射液对实证型的PCI患者可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20.
田蓟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田蓟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普萘洛尔组,田蓟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手术前1周,田蓟苷药物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田蓟苷(5.0,2.5,1.5 mg.kg-1.d-1),普萘洛尔组按25 mg.kg-1.d-1灌胃,其余两组给予等量0.5%CMC-Na。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后再灌注120 min建立MIRI模型。观察缺血期及再灌注期心电图ST段的变化和再灌注后心肌组织病理改变,测定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田蓟苷药物组能降低缺血期和再灌注期的ST段抬高幅度;减轻心肌病理形态学损伤。显著减少血清心肌酶释放量(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田蓟苷高、中剂量组能使血清SOD,GSH-Px活性明显提高,MDA,IL-1,IL-6和TNF-α含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结论:田蓟苷对大鼠MIRI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及降低炎症因子的释放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