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贵金属》2009,(9):8-9
近日,工信部副部长苗圩在包头举行的稀土产业论坛上透露,工信部已研究编制了《稀土工业发展的专项规划(2009~2015年)》(以下简称《稀土规划》)和《稀土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力求早日颁布执行。业内人士就此解读为,由于稀土在国家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我国将加强稀土产业的控制和规范,原料供应预期将趋向紧张,减量增效后,行业盈利水平有望提升。  相似文献   

2.
正我从行业发展的视角,围绕我国稀土产业的阶段性特征、重点应用领域展望及政策导向建议等三个方面,谈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中国稀土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稀土是我国具备比较优势的重要有色金属为广泛的应用。自2011年5月《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以来,在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行业全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稀土行业既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提升。主要呈现以下几个阶段性特征:1.产业运行总体平稳"稳"字主要体现在:一是产品产量稳。根据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稀土精矿产量为8.04万吨,冶炼分离产品产量为8.33万吨,同比分别增  相似文献   

3.
整顿2012     
回顾整个2012年,国家频繁出台各种政策整顿稀土行业,各政策间彼此勾连,助推稀土产业优化升级。我们在此对是年的相关政策进行必要梳理,旨在了解我国稀土市场的结构性转变,以更好的判断稀土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个规模不到100亿的小产业,近年却吸引了世界的眼球。这是因为我国稀土产业乱象频现,价格如过山车般陡涨陡跌,企业恶性竞争,疯狂盗采走私屡禁不止,环保问题触目惊心。于是,国家重拳出击,加大对稀土行业开采、冶炼分离、出口等环节的管制。回顾2012,国内稀土行业整顿政策频繁出台,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年来国家宏观调控措施逐步到位,我国稀土产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得到明显提升。2011年5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必将对我国稀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稀土产业整治取得成效稀土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在航天、航空、信息、电子、能源、交通、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是支撑现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功能材料。我国的稀土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包头、四川、山东和南方的赣、粤、桂、湘、闽等省区,各具特色。特别是分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探明资源量居世界之首外,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稀土资源国。四川省拥有发展稀土产业的资源、产业、技术和市场优势,稀土集约化发展初具雏形。乐山主要从事稀土的冶炼分离、深加工和稀土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我国稀土产业一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制约着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稀土产业面临着一些产业政策的调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促进我国稀土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我国是世界上稀土工业第一大国,以占世界27%的资源储量供应着全世界的稀土需求。但近几年来,我国稀土行业一直“不太平”,先是价格大起大落,对市场造成了不良影响;后来又遭遇美日等国的WTO诉讼,被指责违反入世承诺,稀土出口政策面临调整。其间私挖乱采、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稀土市场的大棋盘上,整个局势一直是明争暗斗,波诡云谲。近年来,稀土价格大起大落,国际贸易争端风云再起,本来就因其工业"味精"的重要角色颇受关注的稀土资源,一时间更是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如今,我国国民经济在党的"十八大"指导思想的带领下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发展新时期,稀土作为重要的有色金属品种也将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下好稀土这盘棋,十分必要。回首2012,我国稀土产业形势低迷,产能过剩、私挖乱采、无序竞争、环境污染、走私猖獗等行业乱象仍旧积重难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粘结稀土永磁体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当前粘结稀土永磁体产业发展的状况和最新发展动态。并简要叙述了粘结稀土永磁粉、粘结稀土永磁体的制造方法和工艺。我国粘结稀土永磁产业目前面临极佳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9.
我国稀土资源十分丰富,据查明,目前稀土资源工业储量及远景储量均占世界80%左右,居全球首位。我国稀土资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质量好和品种全等特点.这为我国稀土矿山的开发与发展、稀土矿产品的生产及应用奠定了较好的物质条件.50年代末我国稀土矿产品(稀土精矿)开始走向工业化生产道路,此后迅速发展.如1990年产量16480t/a(以REO计),1995年为48000t/8,比1990年增长1.刚借.随着国内外市场对稀土产品的不断需求,园内稀土冶炼厂对原料(稀土精矿)的数量也将增加,预计到2000年后,我国稀土矿产品量将以10%的增长率发…  相似文献   

10.
何熹 《中国有色金属》2014,(1):33-35,38
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多晶硅产业和稀土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这两个行业的问题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给予治理,目前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1.
历经了多年市场疲软、价格暴跌的我国稀土产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生产经营逐渐出现转机。国内外对稀土产品的需求有较大增长,市场形势柳暗花明,稀土企业生产步入正常。我国是稀土资源、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稀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而又重要的影响。中央领导同志曾多次指示:要打好稀土这张“王牌”。那么,我国稀土界应如何认识和把握住当前这种有利的形势呢?下面笔者就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供有关人士和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0月15日,"第一届中国稀土界老专家联谊会"在北京召开。李东英、白洁、刘余九、卢忠效等30多位中国稀土界老专家、老教授应邀参加了会议。他们在共叙友情的同时,为我国的稀土产业健康发展建言献策、谋划支招。去年10月以来,受国家加大对稀土盗采的监管和打击力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影响,国内稀土市场出现一轮暴涨行情,尤其是在2011年2~6月期间,主要金属氧化物价格上涨10倍以上,镝、铽、铕等重要金属的氧化物价格更是一度同比上涨20倍。据报道,在离子型稀土的主要产地江西赣州,短时造就  相似文献   

13.
经过40余年的发展,我国稀土产业取得了飞跃发展,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科研开发体系和稀土开采、选冶、加工和应用的工业体系,在全球稀土同行业中占据支配地位并起主导作用。稀土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了稀土原料向深加工方向发展,稀土应用向高科技领域发展的良好趋势。稀土的产品产量、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如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贵金属》2009,(12):55-55
稀土是我国的优势资源,更是国防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材料和战略资源。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我国的稀土资源,自2006年起,国土资源部依据全国稀土储量及合法矿山的开采量,制定并下达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5.
稀土材料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原料,也是“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保障。作为来自有色金属系统的产业人员,全国人大代表、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丹霞冶炼厂设备工程部副部长罗振建议,要积极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为“资源换产业”打造坚实基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第三篇《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相关内容里,罗振看到,在“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章节中,将“推动高端稀土功能材料”作为提升“高端新材料”的首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中国第二大轻稀土资源地四川将迎来新一轮重组,江铜稀土、盛和稀土、包钢稀土均卷入其中。而分散的稀土资源和发育不良的稀土深加工产业,让行业重组变得困难重重。在稀土市场低迷、企业倒闭的背景下,中国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或许能为四川稀土重组带来转机。内蒙古、广东、福建、湖南、云南等稀土大省纷纷组建稀土产业集团的举动,着实刺激了四川的稀土神经。于是四川省也开始规划境内的稀土资源,大型稀土产业  相似文献   

17.
我国稀土矿产资源开采利用现状及发展策略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世界稀土矿产资源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稀土矿产资源和稀土资源开采利用现状及问题,并结合我国的稀土产业政策提出了发展稀土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12年稀土市场持续低迷,国际稀土争端又起,2013年我国稀土行业将何去何从?经历2011年稀土价格暴涨暴跌之后,2012年稀土市场依旧在走下坡路。国内稀土龙头企业的停产保价,未能使稀土价格止跌上扬。中国对稀土实行出口管制,引起了某些国家的不满,他们在对华提起诉讼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求可替代资源。总之,稀土产业仍面临不容乐观的全球形势,预计2013年中国稀土将在摇摆中前行。WTO讼案纷争2012年3月1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  相似文献   

19.
日前,工信部印发《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中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未来5年部分新材料作了大致的需求预测,并指出"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发展稀土产业,而其中又以增加稀土产品附加值作为重中之重。稀土产业迎来大机遇。日前,工信部印发《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未来五年部分新材料作了大致的需求预测,并指出"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发展稀土产业,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和应用技术研究取得较大进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