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育苗是保证芦笋第1年产量的关键,也是保证后期高产的关键环节。培育优质壮苗,保持根系生长良好,对芦笋栽植后的品质和产量影响很大。本文从品种选择、基质选择和装盘、播种、浸种催芽、出苗前管理、苗期管理、移栽及后期管理等方面对设施芦笋集约化育苗及栽培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以供芦笋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黟县引种芦笋蔬菜新品种,进行设施栽培研究,其主要技术包括:因此选择与建园、品种选择、育苗、定植和常年管理等。  相似文献   

3.
正芦笋学名石刁柏,为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茎供食,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在国际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种植芦笋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淅川县自2011年引进种植后,芦笋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333 hm~2。由于生长周期长及管理粗放或管理不当,淅川芦笋病害严重,产量、品质、经济效益受到影响。为害芦笋的病害主要有茎枯病、褐斑病、枯萎病。笔者通过近几年的试验和实践,掌握了芦笋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相似文献   

4.
芦笋属百合科天门冬属,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设施栽培和其多年生特性对土壤生态保育造成很大影响,笔者经过多年的试验和研究表明,采取农业、物理、化学等防治方法,可减缓土壤次生盐渍化,实现设施芦笋土壤生态保育、芦笋的增产增收和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芦笋主要病虫害及无公害生产关键防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3,(4):377-380
芦笋素有"蔬菜之王"的美誉,其作为山西省的一项外向型产业,经济效益良好,但病虫害发生严重,并成逐年扩大趋势。针对山西省芦笋主要病虫害(芦笋茎枯病、枯萎病、根腐病)发病规律以及芦笋木蠹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进行研究,总结出无公害芦笋生产的关键防控措施:主要是一方面加强田间管理、改善现有的管理栽培方法;另一方面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控制芦笋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  相似文献   

6.
从技术上和设施上对芦笋生产季节进行调整,变1年2季为1年3季;压缩春季产量,增加秋、冬季产量,尽量与北方产笋旺季错开,在北方芦笋休闲期间生产出优质绿芦笋、白芦笋,从而提高芦笋生产的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芦笋作为崇明县设施菜地主栽品种,因其经济效益高,种植面积逐年稳步增加,目前已达5000多亩。芦笋为多年生作物,其效益主要除取决于芦笋产量、前期芦笋长势和田间施肥水平外,还受病害的影响。三星农技中心与县蔬菜站经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在芦笋基地开展芦笋秸秆的青贮加工技术,解决芦笋秸秆运输到养殖场进行青贮加工的运输成本高、专用青贮设施有限等难题,本试验采用圆捆包膜方式对芦笋秸秆进行青贮试验,两个月后取样进行感官评定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芦笋秸秆圆捆包膜青贮产品,经综合评定为优质。  相似文献   

9.
设施绿芦笋的早期采收及其保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嫩茎是一种色、香、味俱全,富有营养的保健蔬菜.为提高芦笋生产早期效益和提早初春上市(春节、元宵)丰富市场的特色品种,我们进行了设施绿芦笋的早期采收及其防治病虫害的保护栽培.  相似文献   

10.
绿芦笋具有极高的营养和医疗保健价值,在国际市场十分畅销。近年来,中国绿芦笋栽培发展很快,但栽培技术尚有待提高。从品种、育苗技术、田间管理、设施栽培、病虫害防治、无公害标准化栽培等方面综述了中国绿芦笋的栽培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通过无公害标准化栽培,实现高产、优质和高效益,是中国绿芦笋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随着芦笋栽培年限的增加,芦笋管理的技术含量也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笋农对芦笋进行精细管理,特别是返青期、采笋期、秋季以及入冬前等几个关键时期,都应该注意精细管理,特别是冬前如果管理不当将会使笋株冻死,对芦笋整个生长期的产量和品质都会造成很大影响。下面简要介绍芦笋入冬之前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冠军"、"井冈701"、"福克斯"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大垄双行和单垄单行种植模式下,对芦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样的管理条件下,大垄双行种植模式下芦笋产量均较单垄单行有一定幅度增产,以"福克斯"增产幅度显著,更适合密植。  相似文献   

13.
“专业芦笋示范园”最近在安徽阜阳建成。示范园交通便利、土质符合芦笋的生长要求,面积近500亩。世界芦笋产业发达国家的主要、最新、优质的芦笋无性系F1代品种,国内外高产优质芦笋栽培技术,国内外高产高效设施化芦笋栽培模式,都将高度集中凝缩在该在高科技示范园内。示范园采用我国自行设计的、全新的“刘氏悬索型薄膜节能经济型温室”,经济实惠,将中国传统温室的优点与哥伦比亚温室、以色列现代温室的先进技术融合在一起,独创而成新一代中国温室。在示范园,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地学习芦笋栽培的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引导我国的芦笋产业尽快实现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芦笋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FAO的全球芦笋生产资料数据,定量分析近50 a来芦笋面积、单产和总产现状及变化。结果显示:1968—2017年,芦笋收获面积增长294.57%,年均增长5.89%,单产提高70.83%,年均增长1.42%,总产增长573.59%,年均增长11.47%,芦笋总产增长中,面积增长贡献率为99.35%,单产提高贡献率为30.52%,芦笋总产的提高,很大部分依赖于收获面积的扩大,而不是从单产上得到显著提升。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全球芦笋面积年增长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单产也保持了一定的年均增长率,这促使总产逐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世纪80、90年代和2000年以来总产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91%、9.41%、2.67%。在全球芦笋主产国中中国的收获面积和总产名列第一,中国已成为世界芦笋生产大国。针对全球芦笋生产态势,提出了未来中国提高芦笋产业竞争力的发展建议:提升芦笋质量,打造芦笋品牌;培育设施专用芦笋品种;加大芦笋科技投入,延长芦笋产业链;推行芦笋电商线上发展。  相似文献   

15.
芦笋是一种食药兼用型蔬菜,被誉为"蔬菜之王"、"蔬菜中的人参"。川北生态区为四川芦笋主要产区,仅巴中市恩阳区绿芦笋种植面积现在已达2000hm~2。本文介绍我所针对川北生态区研究集成的大棚芦笋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无论白芦笋还是绿芦笋,要获得芦笋高产高效,抓好芦笋春季管理三步骤非常重要,这三项措施是:彻底清园、合理追肥、科学培垄。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芦笋种植业,笋农们有句口头禅:"种芦笋想丰收,好品种、真技术,到曹县找刘师傅。"笋农们口中说的"刘师傅",就是山东省曹县芦笋协会副会长、曹县华东芦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保真。他专心从事芦笋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25年,培育的芦笋王子、新王子、2000-3、盛丰4个国产优良芦笋杂交新品种,比一般的进口芦笋品种产量高、抗病性强,每亩年增收3400多元;他不断探索与创新,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芦笋快速高产栽培新技术",使芦笋移栽后半年就可开始收获,打破了旧的芦笋种植模式中第一年没有收益的被动局面;他发明的白芦笋采收器,造价仅十几元,采笋效率却提高了1倍,采收用工成本节省了一半。刘保真虽然是名普通的农业基层科技工作者,是名平凡的芦笋技术员,却为我国芦笋产业的发展和做大做强作出了很大贡献。本期访谈,就听刘保真总经理讲述我国芦笋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吧!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山东省菏泽市曹县芦笋协会副会长,曹县华东芦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保真已从事芦笋栽培技术研究20年,他推广种植的"芦笋王子""新王子""2000-3""盛丰"4个国产优秀芦笋杂交新品种,比以前进口品种高产40%,抗病性提高60%以上,每亩年增收3400多元。他研发的"芦笋快速高产栽培新技术",使芦笋提前一年收获,  相似文献   

19.
芦笋茎枯病是影响当前芦笋生产的一项重要问题。芦笋茎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亚洲各芦笋产区几乎都有发生。近年来我国芦笋面积不断扩大,其危害程度也随之加重。一旦得了茎枯病,轻则减产,重则毁园绝收,给广大笋农造成巨大损失。同时,因为一旦感染茎枯病将很难根除,因此,芦笋茎枯病被称为"芦笋癌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芦笋茎枯病的病原种类、发生规律、病害流行条件及防治方法等研究,对芦笋茎枯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防治方法进行综述,在理论和实践上为防治芦笋茎枯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有机芦笋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公认的保健蔬菜,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芦笋中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蔬菜,是一种高档而名贵的蔬菜。芦笋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益处。1芦笋的功效1.1芦笋的美容与减肥功效芦笋中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还有较低的热量,西餐将芦笋去皮后蒸熟或煮熟,用沙拉或配上融化的黄油或奶酪食用,味道鲜嫩可口。中餐一般喜欢用芦笋配肉类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