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确定了氧化温度为240~280℃时3种原料渣油氧化制沥青的工艺参数。实验表明:渣油软化点低时可以通过增加通风速度、缩短氧化时间生产合格10号建筑沥青。  相似文献   

2.
以325目鳞片石墨和高锰酸钾为原料,通过控制高锰酸钾与石墨质量比大于3∶1,制备出粒径分布约200 nm的刚性纳米氧化石墨烯;选取软化点为70℃沥青粉末进行室内氧化。利用FT-IR、热重分析、粒径分布、TEM等手段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和氧化沥青制备成功;沥青的软化点升高为125℃、分解温度提高至200℃以上。通过刚性材料氧化石墨烯复配能软化变形的氧化沥青,成功制备纳米封堵防塌剂。将3%封堵防塌剂分散在7#白油中进行封堵测试,发现在2 MPa, 120℃的条件在孔径为200 nm的微孔滤膜下,30 min内高温高压滤失量为4 mL,封堵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刘杰  刘岗 《石油沥青》2005,19(3):18-25
确定了氧化温度为240~280C时三种原料渣油氧化制备10号沥青的工艺参数,试验表明,渣油软化点低时可以通过增加通风速度、缩短氧化时间生产出合格的10号建筑沥青。  相似文献   

4.
对某减压渣油进行一定深度的氧化反应,用灰关联理论分析了氧化温度和氧化风量对氧化沥青软化点和针入度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氧化温度对氧化沥青针入度的影响较大,氧化风量对氧化沥青软化点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室对单家寺混合稠油减压渣油进行了吹风氧化研究,氧化温度为240~280℃,通风量为3L—5L/kg.min.结果表明,单家寺混合稠油减压渣油氧化时没有明显的诱导期,氧化速度较大;产品软化点低于60℃时,针入度随软化点升高迅速下降,高于60℃时针入度下降平缓;氧化条件可显著地改变氧化速度,但对产品软化点和针入度的关系影响不大;关联沥青软化点的速率方程为 SP_t=Ae~(kt)。根据研究结果讨论了采用直接氧化工艺生产固体沥青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张姣  张昆 《石油化工应用》2013,32(7):110-112,118
煤沥青软化点温度测试是煤沥青性能分析中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从煤沥青的不同熔样温度、熔样时间以及甘油使用时限等角度出发,研究了其对煤沥青软化点温度测试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煤沥青样品在室温环境下,以5±0.2℃/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145~160℃保温18min后,利用未使用过的甘油测试煤沥青软化点温度,其结果稳定、测试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察了尤里卡沥青软化点的物理意义。由于尤里卡沥青软化点的测定速度快,重复性好,它与焦值,正庚烷不溶物,苯不溶物及喹啉不溶物等数据的相关性很好。因此,可通过软化点反映沥青的质量和尤里卡反应深度。还考察了尤里卡沥青在不同温度下在空气氧化过程中软化点的变化规律,以及万里卡涸青的低温结焦现象。尤里卡沥青性质的研究对其储存和开发等实际工作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原料的试制以大庆渣油经丙烷脱沥青装置得到的脱油沥青为原料(软化点大于36℃),经适度氧化制得软化点为113℃、117℃和120℃三个样品进行有关项目的测试。试样主要性质见表1二、性能测试1、冷冻试验将长300mm、4″铁管除锈上沥青底漆制成三种不同结构的试件,第一种管外只涂2mm 厚上述沥青;第二种每涂2mm 沥青,包  相似文献   

9.
对热解轻油、热解焦油、兰炭焦油在相同或不同进料比例情况下,加热炉出口的温度、系统真空度等相同或者改变的条件下进行系统研究,开展煤焦油沥青成型中软化点的控制因素,考察了加热炉出口温度、真空度、原料进料比例、汽提蒸汽、各侧线下返等关键工艺参数对煤焦油沥青成型过程中软化点控制因素的影响。通过装置运行调整主要工艺参数来考察煤焦油沥青成型过程中软化点控制因素,通过研究得出煤焦油沥青成型过程中软化点的控制因素。对工艺条件的探索,筛选出煤焦油在悬浮床加氢裂化装置中最适宜的煤焦油沥青成型效果及工艺条件,保证了装置的平稳运行及高效转化和沥青成型效果,节约装置运行成本,为煤焦油沥青深度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催化氧化的方法制取高软化点的氧化沥青,替代天然沥青作为改性剂,与国产沥青混合使用,可以提高沥青的高温性能和针入度指数。催化氧化的效果优于空白氧化。  相似文献   

11.
建筑叠层防水层的屋面沥青是以软化点、针入度和延伸度来分级的。这些性质没有和叠层防水层中的沥青的使用性能进行关连。在美国进行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粘度影响叠层屋面沥青的特性,满足粘度要求也即符合了屋面沥青标准中传统的软化点要求。本文介绍美国开发的屋而沥青按粘度分级的实例。  相似文献   

12.
以铁、钴、锰等过渡佥属的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对沥青催化氧化。根据沥青的延度、针入度和软化点的变化.研究催化剂的种类和催化剂的加入量对沥青氧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由于气候、人员素质、仪器设备等因素的影响,沥青软化点测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个别试验条件不具备或不严格.本试验采用4种不同型号的沥青,对沥青软化点测试中的烘样温度及时间、隔离剂的多少、注模后试样的室温冷却时间、割模时刮刀的状态、割模后水浴低温保养温度及时间、加热起始温度等试验条件设计了一系列相关的试验,以研究这些试验条件与软化点测试结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荆门炼厂渣油为原料对沥青的氧化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氧化过程中沥青的软化点、针入度、感温性、粘度、分子量分布、沥青质含量的变化,归纳出这些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时间的增长,沥青的软化点、粘度以指数规律升高或增大,针入度以幂函数规律降低,沥青中大分子的物质含量增加。图7表1。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的施工技术[刊,中]/童布苗(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公路—1989,(4).2~6本文针对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施工尚无经验,无施工规范可循的情况,结合在上海地区高速公路施工的一些体会,论述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5.
前言近年来苏联对氧化沥青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将简要介绍这些研究结果,希望能对了解苏联在氧化沥青的进展方面有所帮助。一、氧化沥青工艺的进展1.预氧化工艺目前生产建筑、普通石油沥青一般采用“重油减压蒸馏-渣油吹空气氧化”(先蒸馏后氧化)的工艺流程。为改善某些直馏沥青的粘弹性指标时也采用这种工艺路线。但采用本工艺以石蜡基原油为原料生产建筑沥青作屋面防水材料时,产品的温度敏感性虽有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减渣、催化剂、风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氧化沥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使用催化剂,在160L/(kg·h)普通风量和280℃反应温度条件下,即使将氧化时间延长到23.5h,均无法将A、B、C、D、E、F等6种减渣深度氧化为质量符合国外沥青瓦沥青要求的建筑沥青产品。反应温度保持280℃,不使用催化剂,将风量提高到400L/(kg·h),反应8~11h,可将减渣C、D氧化为25℃针入度为1.86~2.06mm,0℃针入度为1.20~1.35mm,软化点为95.2~99.1℃,开杯闪点高于300℃且符合沥青瓦沥青质量要求的氧化沥青产品;同样条件下氧化7~15h,无法将A、B、E、F等4种减渣氧化为沥青瓦沥青产品。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以辽河油田生产的稠油为基质沥青自制的两种沥青老化后软化点的变化,以软化点为参数建立了沥青一级老化动力学模型。并用该动力学模型对这两种沥青的抗老化性能进行了研究,求得了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沥青老化后软化点均升高,AH-70沥青抗老化性能优于AH-90沥青,以软化点为参数建立的沥青老化动力学模型较好地表征了沥青老化过程,为研究沥青老化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原油经常减压蒸馏所得渣油,由于含有较多的油分(饱和分和芳香分),因而对温度的敏感性大,软化点低、针入度大,往往不符合多方面的使用要求,特别是建筑工业、建筑材料、电工绝缘、管道防腐以及油漆涂料等行业的需要。因此,从十九世纪末期开始,就以天然石油为原料生产沥青。二十世纪,由于公路及建材发展的需要,石油沥青已从石油炼制的副产品变为一种主要产品,其品种规格多达数十种1。几乎所有的高软化点石油沥青都是氧化法所生产。氧化沥青已广泛应用于屋面、建材、涂料,钢管涂覆、防潮纸、电气绝缘等方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兰州炼油化工总厂氧化沥青装置生产能力每年可达14万吨以上,最高年产量为188900吨(1990年).本装置以丙烷脱沥青装置的脱油沥青或以一定比例的脱油沥青、减压渣油调合作为原料,氧化生产10号、30号建筑沥青和道路沥青.原料在氧化塔内于215~288℃温度下与送进塔底的压缩空气进行氧化反应.经过脱氧、聚合、缩合并释放大量反应热,原料中的部分油份转化为胶质、沥青质,达到软化点升高、针入度降低的目的。沥青成品采用纸袋包装和成型机包装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20.
梁果  孙大权 《石油沥青》2012,26(4):19-22
测试了不同新疆岩沥青掺量的改性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复数模量、相位角等技术指标,分析了新疆岩沥青对基质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新疆岩沥青掺量的增加,改性沥青的针入度减小、软化点提高、车辙因子变大,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得到增强:新疆岩沥青可改善沥青结合料的粘弹性质,表现为复数剪切模量的增加和相位角的减小;根据Superpave沥青胶结料高温性能分级标准,研究了新疆岩沥青对高温等级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