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兴才  王维 《化学世界》1995,36(8):403-404
铜泥是合成氨铜洗过程中形成的废渣。经过培烧脱硫,氨水与醋酸的联合溶解,获得能用于生产的铜液,从而为铜洗的铜泥综合利用提供变废为宝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介绍印制板沉铜液及塑料化学镀铜液中铜及甲醛的连续测定方法,此分析方法手续简便,灵敏度高,且铜离子对甲醛的测定无干扰,终点清晰,本方法可适于印刷板行业,塑料电镀行业化学镀铜的日常监测。  相似文献   

3.
宋世新 《中氮肥》1994,(2):79-80,51
铜液中碳酸丙烯酯分析方法宋世新(柳州化肥厂检验科)我厂于1985年采用碳酸丙烯醋法脱碳,投运初期曾因操作不当使工艺气体中夹带的碳酸丙烯酯(简称碳丙,*C)带到铜洗工序,造成铜波起泡、带液,甚至微量高,使生产波动甚至停车。因此,需要配合生产对铜液中碳丙...  相似文献   

4.
介绍铜洗工段开车的一些经验和生产,在系统开车过程中,应用CO在铜氨液中的还原原理,迅速提升铜比达正常生产的工艺指标,缩短铜洗工段的开车时间,对开车过程的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铜洗工艺是合成氯生产中清除一氧化碳典型的净化方法,其工艺是成熟的。铜液中醋酸含量的控制,一般是醋酸比总铜高10%,以维持铜液成份的稳定,保证铜液的  相似文献   

6.
电沉积铜钴层状结构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旋转圆盘电极,利用双脉冲电位法从简单的镀液中制备Cu-Co层状结构材料,了镀液中铜含量,镀液的PH值、电流密度、转速对镀层形貌和铜在铜钴合金歧中含量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镀X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镀 怪的形貌,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镀层由纯铜和含有少量铜的铜钴合金层交替组成,其断面结构为层状结构,为了降低铜在铜钴使铜中的含量,可以采取降低镀液中铜含量,降低转速和提高高电位脉冲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铜及铜合金镀液中铜的测定邱林友(昆明理工大学测试中心,650093)铜及铜合金镀液中铜的测定可采用碘量法。经典的碘量法[1]基于在铜(Ⅱ)溶液中加入过量碘化钾,生成的单质碘以淀粉为指示剂,标准硫代硫酸钠滴定。由于碘单质易挥发,滴定中生成的碘化亚铜易吸...  相似文献   

8.
程世绪 《山西化工》2002,22(4):28-29
合成氨系统中因铜液质量问题导致铜塔带液,阻力大,从而影响正常生产,通过测定铜液的泡沫高度可有效监控铜液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泡沫高度产生的原因,测定所使用的仪器装置以及具体操作步骤,并从长期的分析结果中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林丽红 《中氮肥》2004,(4):57-59
近一段时期,我公司合成氨厂铜氨液中醋酸分析数据居高不下(≥3.5mol/L),故未往铜氨液中添加醋酸,但工艺上却出现铜氨液吸收能力降低。针对这种互为矛盾的现象,合成氨厂从工艺、分析上进行粗步排查,确认为铜氨液中醋酸分析数据偏高,无法起到指导生产的作用。为此,  相似文献   

10.
柴俊义 《化肥工业》1992,19(4):44-44,9
本文介绍了回收铜洗工序中的沉淀铜泥,並制备成铜液,重新用于铜洗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对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镀液中铜的方法进行研究。该实验方法以PAN作显色剂,乙醇作溶剂,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镀液中铜。实验表明,该实验最大吸收波长为560nm铜含量在0-50mg/25ml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络合物稳定,其摩尔吸收系数为1.9×10^4L/mol.cm,回收率在98.5-100.6%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在9.3‰以下,本法准确、简单、快速、,对于镀液中铜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化学镀铜工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概述了配制化学镀铜液时添加一次化学镀铜所需要的金属离子、络合剂、还原剂和pH调整剂,到化学镀铜结束时镀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剂和pH调整剂将全部消耗为特征的化学镀铜液,这样镀液中不会积累还原反应生成物或残留铜粉,而且容易回收络合剂等有效成分,提高镀层析出效率和镀层延展性等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13.
张继斌 《中氮肥》2005,(1):30-31
我公司为中型氮肥企业 ,合成氨原料气的精制采用铜洗工艺。 2 0 0 4年 7月 1 5日发现再生铜氨液中Cu2 开始上涨 ,停止加空气 ,仍涨至工艺指标高限 2 5mg/L ,并于 1 6日开始超标 ,最高涨至 39 4mg/L。其间采取增大铜液循环量、提高入口CO含量、调整再生温度等多项措施 ,7月 2 6日Cu2 含量降至工艺指标范围内。究其原因 ,主要是加变投产后 ,铜洗入口CO含量大幅降低 ,铜氨液再生温度偏高 ,加之其他原因使装置连续低负荷运转 ,造成铜氨液再生过程中起还原作用的CO大幅减少 ,引起铜氨液中Cu2 急速上涨 ,铜比失调。1 铜洗入口CO减少对铜…  相似文献   

14.
铜精炼过程铜液温度软测量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鄂加强  王耀南  梅炽 《化工学报》2006,57(1):203-209
为了解决铜精炼过程中高温铜液温度的测量难题,确保铜精炼过程的阳极铜产品质量,基于铜精炼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热工机理,分别建立了保温过程、氧化过程以及还原过程的高温铜液温度的机理软测量模型,并采用数据预处理、黄金分割法搜索区间及其函数链神经网络校正等技术对其进行了算法设计以及编程实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铜精炼过程铜液温度软测量可以反映铜精炼过程铜液温度的真实变化,有助于实现铜精炼过程铜液温度软控制以及提高铜精炼过程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15.
王贵清 《山东化工》2012,41(1):31-32
一种非掩蔽测定铜氨液中低价铜方案。用锌置换铜氨液后用EDTA滴定,计算低价铜。特点是溶液清亮,终点显明,费用低。可非氧化快速测定总铜。  相似文献   

16.
黄榜元 《中氮肥》1994,(6):43-44
铜液中界面活性物的清除黄榜元(江西氨厂江西省南昌市东郊,330012)在铜洗工艺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铜液总用下降后再怎么加酸、加氨、加铜和补氧,其总钠含量总是不易提高。这种情况我厂遇到过,其他用洗流程厂也都遇到过。我们对江西萍乡化肥厂的用液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合成氨精炼工段防止钢液沉淀降低铜耗的分析以及改进以后产生的效果。在小氮肥厂的生产过程中,原料气的精制大多采用醋酸铜氨液洗涤法。铜液在吸收与再生操作过程中,由于多  相似文献   

18.
程世绪 《中氮肥》2002,(6):50-51
多年来 ,我公司合成氨系统通过测定铜泵入口铜液中的 Cu2 +、TCu、 THAc、 TNH3 、铜液残渣 ,来控制铜液质量。 1 995年曾一度因铜液质量问题导致铜塔带液 ,阻力大 ,以至于不能正常生产 ,长达 2个多月。阻力大是因铜液残渣严重超标 ,通过活性炭过滤或其他机械过滤可以消除 ,而铜塔带液原因一直未能查清。在此期间 ,铜液中其他成分未发生变化 ,为了给工艺操作提供更有效的数据 ,笔者经过实验、查资料 ,决定通过测定铜液表面张力的变化 ,来分析铜液的质量。1 原 理  采用最大气泡法测定铜液的表面张力 ,测定装置如图 1。图 1 铜液表…  相似文献   

19.
我厂是以焦炭为原料的合成氨厂,由于半水煤气中含硫高,特别是有机硫不易除尽,造成铜洗过程中,除有Cu2(OH)2CO3沉淀外,还有大量的CuS沉淀,不得不大量排放铜泥,使铜耗超标,成本上升。据统计,我厂每年耗铜约15t,价值375万元,排放铜泥约22t。如何回收废铜液,使废铜液变废为宝?我们对铜洗中沉淀铜泥回收制备铜液进行了研究和试验。1 实验部分11 实验原理用铜泥制铜液的方法有酸浸法和焙烧法2种,该实验选用了后者。其优点是:工艺简单,反应易控制,设备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焙烧法就是将铜泥…  相似文献   

20.
徐俊宏 《中氮肥》1999,(4):28-29
我厂自1992年联醇投产以来,出现了几次铜液变稀、贮桶盛满,其中一次总铜由2.0mol/L降到1.26mol/L,严重影响了精炼操作,给氨系统生产带来困难。经探讨,我们找到了铜液变稀的原因,采取了相应措施,对铜液提浓也摸索出一些方法,供同行参考。1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