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伍永平  郎丁  解盘石 《煤炭学报》2016,41(8):1878-1884
工作面煤壁片帮是大倾角软煤综放采场"支架-围岩"系统灾变的致灾源之一。通过建立煤壁空间受力模型、数值计算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煤壁片帮的力学机理、形态特征、多发区域以及由其引发的"支架-围岩"系统灾变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壁的破坏形式以剪切滑移破坏为主,片帮形态为非规则四棱锥体且片帮具有继发性;工作面倾斜中上部是片帮的多发区域;煤壁片帮后形成的"片帮-冒顶"恶性循环导致支护系统失去对顶、底板运动的控制作用,加剧围岩运动变形,形成"煤壁片帮→顶煤冒空→支架倾倒→底板滑移"的围岩灾变机制。基于以上并结合长山子煤矿1123工作面生产实际提出了大倾角软煤综放工作面煤壁片帮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雷春亮 《江西煤炭科技》2020,(1):165-167,171
为了解决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回风侧端头顶板控制问题,针对马道头矿8211工作面的地质情况,通过对回风顺槽超前注浆加固,提高超前支护范围和支护强度,并对回风侧端头三角区煤壁和顶板进行化学浆加固的技术方案,有效控制了顺槽超前区围岩变形和工作面回风侧端头三角区煤壁片帮,保证了工作面端头区顶板安全。  相似文献   

3.
《煤炭技术》2021,40(6):1-5
为了解决15101工作面三软煤层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问题,在确定巷道顶底板环境的基础上,对三软煤层巷道围岩侧向支承应力分布及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三软煤层巷道侧向应力呈现出应力峰值位置远离煤壁、应力最大值降低、侧向支承应力影响范围扩大等特点,巷道发生变形主要是由于力源集中区应力传递导致帮部剪切滑移破坏和底板挤压夹持破坏;建立了巷道围岩受力力学模型,理论分析了巷道围岩在横向变形和纵向变形的应力表达式,得出巷道变形受到巷道支护强度、底板支承能力、煤体应力传递衰减系数和底板剪切滑移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控制顶板、加固两帮、强化底板和固定滑移"的巷道围岩控制原则,采取"长预应力锚索+帮部加密锚杆+底板注浆"的综合支护方式对巷道围岩进行了支护优化设计,确保了三软煤层巷道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4.
针对潘四东煤矿11513大倾角工作面煤壁片帮、支架滑移倾倒和顶板大面积来压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研究方法对厚硬顶板下大倾角软煤开采的灾变机制和防控技术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厚硬顶板下大倾角软煤开采初期,围岩塑性破坏主要集中在煤壁和底板岩层;邻近工作面区域煤岩体位移表现出煤壁挤出位移量>底板鼓起位移量>顶板下沉位移量的特征;由于厚硬顶板的存在,随工作面推进距离的增大,煤壁挤出位移量逐渐增大,煤壁片帮失稳的概率倍增。根据厚硬顶板下大倾角软煤开采围岩位移和变形破坏特征,结合现场观测提出厚硬顶板下大倾角软煤开采2种灾害模式,一是以“片帮-冒顶”为主导,诱发“支架-围岩”系统发生大范围失稳的动态互馈的时发性灾害,二是厚硬砂岩破断诱发冲击动力显现的瞬发性灾害。基于厚硬顶板下大倾角软煤开采灾变机制,采用厚硬顶板深孔预裂爆破初次放顶技术,控制厚硬顶板运动;采取煤壁注浆加固、支架防倒防滑以及“铺金属网+工字钢”辅助液压支架管理破碎直接顶等措施,防治煤壁片帮和破碎顶板漏冒,保证“支架-围岩”系统的稳态工作。通过对支架工作阻力和煤壁片帮统计分析发现,11513工作面采取系列防治措施后,煤壁得到有效控制,初次来压时,支架工作阻力较为富裕,安全阀开启较少且支架无明显倾倒滑移现象,实现了厚硬顶板下大倾角软煤的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倾角软煤综放采场支架-围岩系统稳定性差,控制难度大的问题,采取现场观测、理论分析、力学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对采动过程中顶板、煤壁、支架、底板的失稳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倾角软煤综放采场顶煤-煤壁-支架-底板系统稳定性差,且各因素间存在相互扰动及恶性互溃的失稳机制,指出控制该类采场稳定性的关键在于控制顶煤漏冒与煤壁片帮,可为大倾角软煤综放采场的"支架-围岩"系统稳定性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许光辉  李胜虎  张凯  李峰 《采矿技术》2013,(4):43-44,72
陕西火石咀煤矿主要开采4-2号煤,8602工作面顺槽沿煤层底板掘进,顶板围岩松软破碎,为煤岩复合顶板,支护难度较大。矿山原采用全螺纹钢锚杆进行支护,在支护过程中顶板下沉量大,两帮变形严重,巷道返修率极高。研究改用高强扭矩应力锚杆结合W钢带和鸟窝锚索支护后,有效保证了巷道的支护效果。试验应用结果表明,与原来直径22mm的全螺纹钢锚杆相比,采用直径18mm的高强锚杆和鸟窝锚索支护可以有效地控制巷道围岩变形,减少了巷道翻修量,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裕泰煤业15104综放工作面回风巷两帮为实体煤、顶板为含夹层的软弱顶板,采用锚网与锚索联合支护,支护参数不合理,巷道掘进过程中受相邻工作面回采影响,动压显现强烈,加之巷道断面较大,出现严重煤壁片帮、顶板下沉的情况。通过分析巷道围岩稳定性,对原支护参数进行优化,提出顶板采用短锚索+加强锚索支护,帮部采用锚杆+加强锚索支护。现场应用实践表明,锚杆、锚索受力稳定,巷道围岩变形量和顶板离层量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条件类似的综放工作面软弱顶板巷道控制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4225皮带下山不同支护方式巷道围岩变形特征的分析,认为采用高强度锚杆树脂药卷全长锚固支护顶板,两帮及底板采用锚杆支护,并用高水速凝材料注浆加固,可有效控制复合顶板、底软、煤软的巷道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长综放工作面回采时的巷道围岩变形规律,针对长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超前压力大、变形破坏明显等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工业性实验的方法,对长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破坏特征与围岩应力分布进行分析,得出巷道应力分布以及变形规律,并对现有的支护方案进行优化.通过分析古城煤矿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围岩变形以及应力转移情况,提出顶板超前"一梁三柱"支护并补打顶锚索、煤帮补打短锚索的补强方案.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后,巷道底鼓变形最大值为200 mm,煤帮鼓出量约为80mm,整体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煤矿超前支护工序繁琐、劳动强度大、影响工作面快速推进以及超前液压支架破坏顶板锚杆(索)严重等问题,以古汉山矿1604工作面运输巷为工程背景,理论分析了工作面超前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和注浆锚索支护原理,提出在工作面超前巷道采用锚注支护技术,取消原工作面超前液压支架,减小了单体支柱支柱密度,并在现场进行了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工作面超前巷道顶板实施注浆锚索后,顶板围岩裂隙内浆液充填范围广;超前巷道受工作面支承压力和采动影响后,巷道变形不明显;进入沿空留巷后,留巷实体煤帮最大移近量为276 mm,采空区帮最大移近量为216 mm,顶板最大移近量为225 mm,底板最大鼓起量为164 mm,顶板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12.
浅议相关方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对各相关方的特点和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蓓蕾  康学勤 《矿山机械》2006,34(11):67-68
某矿主井提升绞车减速器二级齿轮在安装使用不到2年时发生齿轮齿而开裂,而该设备按设计要求应止常运行15年以上。矿井提升绞车不仅担负着矿井煤炭提升运输的主要任务,而且还承担人员的运输工作,一旦减速器齿轮开裂造成齿轮断裂导致提升机失控,对矿井生产和安全将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开裂的齿轮进行综合分析,查找造成齿轮开裂的原凶,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带压系数及突水系数在防治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在邯郸矿区长期带压开采和矿井防治水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论述了"带压系数"、"突水系数"在防治水工作中的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6.
冯仁彬  赫晓光 《煤炭技术》2005,24(9):106-107
硫化胶接法也叫热胶接法是将胶带接头一部分的布层和胶层,按一定形式和角度剖切成阶梯形状,涂抹胶浆使其粘接,然后在一定压力、温度下,加热一段时间,经过硫化反应,使生橡胶变成硫化胶,从而获得较高的粘连强度。此种粘接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冷胶接方法,可使胶带接头拉力强度达到原胶带的85%~90%。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合同的单方解除权的概念特征及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山东盛泉矿业有限公司通过对老空积水区的探放,使矿井防治水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经验,既解除了煤炭资源开采的水害威胁,又解放了原受水威胁的煤炭储量,优化了老空水探放系统,最大限度地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增加矿井效益。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平岗矿洗煤厂的生产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其浮选系统进行技术改造,降低了介耗,提高了精煤产率及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73801工作面为复合顶板,受无炭柱牵引顶板破碎、倾斜角度大,同时因为处在上部2~#煤柱下方,顶板压力明显。工作面12~30~#支架倒架严重,倒架倾斜角度45°左右。采用一般靠架方法无法解决倒架问题。通过降采高、铺网、打注锚杆锚索和注浆等一系列综合方法后,有效将支架顺利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