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跌倒风险和步态,以为其康复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共30例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和15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平衡功能,起立-行走计时测验(TUGT)、站起测验(CRT)和走直线步态测验(TGT)评价跌倒风险,步态分析系统分析步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帕金森病组患者BBS评分减少(P=0.001)、TUGT时间(P=0.003)和CRT时间(P=0.002)延长、TGT正确步数减少(P=0.041),以及10米步行试验之步长缩短(P=0.020)、步速减慢(P=0.038)、足尖着地比例增加(P=0.000)、摆动相左侧和右侧踝背屈角度减小(P=0.005,0.006)。结论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下降、跌倒风险和步态异常风险增加,应早期予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暗示策略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和步态的康复作用。方法共4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随机接受常规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以及在此基础上联合暗示策略,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4周时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10米步行试验(10MWT)、起立-行走计时测验(TUGT)和冻结步态问卷(FOGQ)评价平衡功能和步态,10MWT计算步长和步速。结果与训练前相比,训练4周时两组患者BBS评分(P=0.000)、10MWT之步长(P=0.000)和步速(P=0.000)均增加,TUGT时间(P=0.000)和FOGQ评分(P=0.000)减少;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仅10MWT之步长(P=0.048)和步速(P=0.025)均增加、TUGT时间(P=0.023)和FOGQ评分(P=0.034)减少。结论常规康复训练联合暗示策略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和步态,尤其对步态的康复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水中运动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行走能力的康复作用。方法共4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随机接受常规陆上康复训练(陆上组,20例)和水中运动训练(水中组,20例),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8周时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价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和起立-行计时走测验(TUGT)评价平衡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6MWT)和10米步行试验(10MWT)评价行走能力。结果两组患者训练8周时UPDRSⅢ评分(P=0.000)和TUGT时间(P=0.000)低于训练前,BBS评分(P=0.000)、6MWT时间(P=0.000)和10MWT步速(P=0.000)高于训练前;训练8周时水中组患者UPDRSⅢ评分(P=0.037)和TUGT时间(P=0.013)低于陆上组,BBS评分高于陆上组(P=0.018)。结论常规陆上康复训练和水中运动训练均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行走能力,特别是在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方面水中运动训练效果优于常规陆上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后,观察其对PD患者步态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101例PD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抗PD药物治疗,减重步行训练组采用药物治疗配合减重步行训练,综合训练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减重步行训练指导步行训练。监测3组受试者训练前后的步频、步长、步速步行参数,同时均采用功能独立性测量和计时起立行走测试评估PD患者的运动功能受损程度,采用Berg平衡量表评价PD患者平衡功能。结果训练后4 w及训练后8 w减重步行训练组与综合训练组的步长、步频、步速、功能独立性测量评分、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时间、Berg平衡量表评分与训练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综合训练组在训练后4 w及训练后8 w步长、步频、步速、功能独立性测量评分、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时间、Berg平衡量表评分与对照组、减重步行训练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PD患者经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后步态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得到改善,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背景既往研究提示吸烟可以增加多发性硬化发病风险,但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发病风险的关联性研究少见,本研究探讨吸烟与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发病风险的关联性,以探讨吸烟是否增加上述两种疾病的发病风险。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和电话随访方式记录53例多发性硬化患者、62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和85例正常对照者的吸烟暴露情况,包括开始吸烟年龄、吸烟持续时间、每日吸烟量和累积吸烟量,以及受试者配偶、父母是否吸烟,是否存在职业暴露。结果最终获得有效调查问卷和电话随访者156例(包括39例多发性硬化患者、43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和74例正常对照者),与不主动吸烟者(被动吸烟和不吸烟)相比,主动吸烟者发生多发性硬化(OR=10.800,95%CI:2.202~52.975;P=0.001)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OR=5.838,95%CI:1.123~30.357;P=0.050)的风险增加;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发生多发性硬化(OR=3.444,95%CI:1.491~7.953;P=0.003)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OR=2.370,95%CI:1.039~5.407;P=0.038)的风险增加;与男性不吸烟者相比,男性吸烟者仅多发性硬化的发病风险增加(OR=15.000,95%CI:2.239~100.483;P=0.005)。结论吸烟可以增加多发性硬化的发病风险,但是否增加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发病风险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AQP-4阳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NMOSD)患者血清及脑脊液YKL-40水平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搜集2022-01—1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例AQP-4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患者,并纳入24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ONND)患者及24名健康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YKL-40水平,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定。结果 AQP-4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患者脑脊液YKL-40水平(314.3±42.9)μg/L,明显高于ONND患者(127.2±19.9)μg/L,P<0.001。MRI增强病变患者脑脊液YKL-40水平(324.7±43.7)μg/L,明显高于未出现MRI增强病变的患者(290±31.3)μg/L,P=0.041。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患者脑脊液YKL-40水平与EDSS得分呈正相关(r=0.372,P=0.043)。结论 YKL-40可作为AQP-4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NMOSD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以外受累脏器或组织的免疫学改变。方法回顾分析56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视神经脊髓炎33例、非视神经脊髓炎23例)临床资料,逐一记录是否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并行血清免疫学检测。结果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伴桥本甲状腺炎2例,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干燥综合征、哮喘、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性关节炎和虹膜睫状体炎各1例。血清免疫学指标异常检出率较高者分别为甲状腺功能异常(10/17例)、抗核抗体阳性(14/28例)和补体C3阳性(8/19例),2例于分娩后发病。结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可合并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可能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发病有关。此外,妊娠期或分娩可能加重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躯干控制训练方法对脑卒中后遗症期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共4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躯干控制训练,观察组采用悬吊下躯干控制训练,两组患者均接受其他常规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0 d采用躯干控制能力测验(TCT)、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Berg平衡量表(BBS)和10 m最大步行速度(10 m MWS)评价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TCT评分(P=0.000)、FAC评分(P=0.000)、BBS评分(P=0.000)和10 m MWS评分(P=0.000)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TCT评分(P=0.000)、FAC评分(P=0.002)、BBS评分(P=0.000)和10 m MWS评分(P=0.000)亦高于对照组。结论悬吊下躯干控制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期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正2015-07由国际视神经脊髓炎诊断小组(IPND)公布了《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断标准的国际共识》(简称"国际标准")~([1]),2016-05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学分会等公布了《中国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简称"中国指南")~([2])。尽管仍有一些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疾病既不能满足国际标准和中国指南,也不能诊断为其他疾病,需要密切结合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道一例表现为双侧弥漫对称性脑白质病变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具有双侧弥漫对称性脑白质病变影像表现的NMOSD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总结2019-10-12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的1例具有双侧弥漫对称性脑白质病变影像表现的NMOS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共60例发病6个月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减重步行训练(BWSTT组,30例)或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Robot组,30例),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8周时采用Fugl-Meyer下肢评价量表(FMA-LE)评价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平衡功能、下肢康复机器人力矩反馈系统评价下肢肌力。结果与训练前相比,两组患者训练8周时FMA-LE(P=0.000)和BBS(P=0.000)评分、步态周期中患侧髋关节(P=0.000)和膝关节(P=0.000)反馈力矩值均增加;与BWSTT组相比,训练8周时Robot组仅步态周期中患侧髋关节(P=0.000)和膝关节(P=0.000)反馈力矩值增加。结论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和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均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在提高下肢肌力方面优于减重步行训练。  相似文献   

12.
正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是在炎症基础上,一类免疫分子介导的髓鞘脱失而轴索相对保留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常见的有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等。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为中枢神经系统广泛的白质脱髓鞘,累及大脑半球、小脑、脑干、脊髓和视神经等,表现为时间和空间的多发性,病程呈缓解复发。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D)主要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脑白质高信号患者平衡障碍特征。方法纳入2018年9-12月确诊的82例脑白质高信号患者,采用Fazekas分级评价脑白质高信号程度,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平衡功能,平衡测试仪测定静态平衡功能和稳定极限;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Fazekas分级与BBS评分(总评分、静态平衡功能评分、动态平衡功能评分)和平衡测试仪参数(重心摆动周长、面积和速度,X轴和Y轴标准差,稳定极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BBS总评分(rs=-0.322,P=0.027;rs=-0.414,P=0.004)和动态平衡功能评分(rs=-0.368,P=0.011;rs=-0.440,P=0.002)与Fazekas分级侧脑室旁白质高信号和脑深部白质高信号均呈负相关。平衡测试仪各项参数中重心摆动周长(rs=0.239,P=0.030)和重心摆动速度(rs=0.240,P=0.030)仅与Fazekas分级侧脑室旁白质高信号呈正相关,重心摆动面积(rs=0.345,P=0.001;rs=0.340,P=0.002)、X轴标准差(rs=0.302,P=0.006;rs=0.260,P=0.018)、Y轴标准差(rs=0.248,P=0.025;rs=0.253,P=0.022)与Fazekas分级侧脑室旁白质高信号和脑深部白质高信号呈正相关;而稳定极限与Fazekas分级侧脑室旁白质高信号(rs=-0.258,P=0.019)和脑深部白质高信号(rs=-0.224,P=0.043)呈负相关。稳定极限与BBS总评分(rs=0.572,P=0.000)和功能性前伸测验(FRT)评分(rs=0.560,P=0.000)呈正相关。结论侧脑室旁白质高信号可能是导致脑白质高信号患者平衡障碍的影响因素之一;重度脑白质高信号患者静态稳定性、动态平衡功能、稳定极限和姿势稳定性明显下降,存在较高的跌倒风险;FRT测验可作为急诊或床旁评价患者主动姿势控制能力和跌倒风险的简捷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的步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的步态变化,以帮助其临床诊断。方法选择23例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测量其行走时步态的各种参数并进行对比。同时比较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行腰穿放脑脊液前后的步态变化。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脑积水患者的步速明显减慢,步幅、步频降低,步宽增加,足偏角增大,步高降低,支撑相延长(P0.01,P0.05)。与行腰穿前比较,脑积水患者步速、步幅提高,步宽下降,支撑相及双足支撑相缩短(P0.01,P0.05)。结论通过测量步态可帮助诊断正常压力脑积水。  相似文献   

15.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脱髓鞘性疾病,一般认为是体液免疫性疾病。血液循环中针对水通道蛋白4的自身抗体(AQP4-IgG)是其重要的生物标记物。妊娠期女性体内激素的变化对体液免疫产生较大影响,成为该病的好发人群。因此,对女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妊娠期间及妊娠前后的一段时期应给予高度重视。本文就妊娠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相互影响与可能机制,以及女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妊娠时机的选择和妊娠期间药物的选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总结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回顾分析其血清和脑脊液自身抗体表达变化,为临床选择合理诊断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共10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头部或脊髓MRI检查显示病灶分别位于脑干(3例)、颈髓(3例)、胸髓(6例)或颈胸髓(1例)。其中血清NMO-IgG阳性3/8例、抗核抗体阳性1/3例、甲状腺球蛋白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2/3例、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和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同型半胱氨酸升高2例。结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见,对高度怀疑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患者应行血清和脑脊液自身抗体,以及头部和脊髓MRI检查,为明确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临床依据。缓解期对自身抗体阳性病例进行实验室指标复查,能够明确自身抗体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disorders,NMOSDs)患者脑脊液蛋白与临床致残状况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08例NMOSD患者临床与生化资料,根据临床扩展致残量表评分(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将患者分为独立行走受限与不受限组,并比较两组患者间的临床、生化特征;根据脑脊液蛋白值将患者分为脑脊液蛋白正常组与异常组,并比较两组间EDSS评分的变化;分析脑脊液蛋白与临床致残状况的相关性。结果独立行走受限组与不受限组之间患者年龄、二便障碍、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N%)、脑脊液蛋白、脑脊液Ig G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病程、视力损害、AQP4抗体、24 h鞘内合成率、寡克隆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同脑脊液蛋白水平与患者EDSS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3.13,P=0.002);脑脊液蛋白水平与独立行走受限呈正相关(r=0.286,P0.01)。结论 NMOSD患者脑脊液蛋白值越高,患者致残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脑脊液蛋白有助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致残状况的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视神经脊髓炎患者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在血清和脑脊液的分布特征,探讨血清AQP4抗体与脑脊液寡克隆区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视神经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和脑脊液AQP4抗体,动态定时散射比浊法检测白蛋白和IgG,等电聚焦电泳联合免疫固定法检测脑脊液寡克隆区带,免疫印迹法检测寡克隆区带阳性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脑脊液电泳条带中AQP4抗体。结果视神经脊髓炎组患者血清AQP4抗体滴度[8.94(5.41,11.93)ng/ml]与多发性硬化组[7.34(4.76,12.00)ng/ml]相近(Z=-0.510,P=0.610),脑脊液AQP4抗体滴度[0.45(0.42,0.47)ng/ml]高于多发性硬化组[0.41(0.40,0.41)ng/ml;Z=-2.359,P=0.018],而且血清水平高于脑脊液(Z=-3.702,P=0.000)。视神经脊髓炎组患者脑脊液AQP4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多发性硬化组(5/7对1/5),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242);复发期血清AQP4抗体滴度[8.54(5.32,11.42)ng/ml]与缓解期[9.97(5.41,13.28)ng/ml]相近(Z=-0.347,P=0.728);寡克隆区带阳性检出率低于多发性硬化组(3/13对10/1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21)。未在寡克隆区带阳性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IgG电泳条带中检出AQP4抗体。结论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血清AQP4抗体滴度高于脑脊液,行脑脊液AQP4抗体检测具有一定临床意义。视神经脊髓炎患者鞘内合成IgG能力低于多发性硬化患者,且无针对AQP4抗原的成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1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方法:对1例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水通道蛋白4)和辅助检查,并基于临床实践,给予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结果:该患者以渐进性右眼视物模糊伴右侧肢体无力、麻木起病,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治疗方面,先给予激素冲击治疗,但患者病情不断进展且对激素产生依赖性,遂加用环磷酰胺,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对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激素治疗不佳的患者,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正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是一组主要由体液免疫参与的抗原-抗体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疾病谱系。其中包括传统意义的视神经脊髓炎(NMO)及尚不能满足2006年NMO诊断标准,伴随或不伴随AQP4-IgG阳性的形式局限的脱髓鞘疾病。许多研究资料表明,视神经脊髓炎同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一样具有遗传异质性。近几年,为进一步探索NMO/NMOSD的发病机制、治疗手段,在分子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