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浸蚀法和电解抛光法对IF钢(DC06钢和CR5钢)进行制样,对比了2种方法的制样效果,并分析了浸蚀剂种类及浸蚀时间对制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浸蚀法制样较电解抛光法简单,但浸蚀法需要通过多次试验才能确定最佳浸蚀时间;电解抛光法的制样过程复杂,但制样效果较好,可获得晶界清晰的试样;使用体积分数为4%的硝酸酒精溶液浸蚀DC06钢和CR5钢时,浸蚀效果均较差;对于碳质量分数大于1×10~(-5)的DC06钢,选用硫酸铜盐酸溶液浸蚀6,10 s后可以观察到清晰的铁素体晶界;对于碳质量分数小于1×10~(-5)的CR钢,用硫酸铜盐酸溶液的浸蚀效果较差,电解抛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国家药品包装材料标准中规定的药用低密度聚乙烯膜进行了热封强度和热粘强度的研究,考察了温度、压力、时间等工艺参数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到最佳的热封条件:热封温度为113℃;热封时间为1.0s;压力为0.3MPa;最佳的热粘强度条件:热粘温度为110~115℃;压力为0.3MPa;热封时间为1.0s。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镀锌层钛盐彩色钝化膜的耐蚀性能,改善钝化膜的外观,缩短钝化时间,采用正交试验对镀锌层钛盐彩色钝化液的组分进行优选,并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工艺参数(钝化液温度、p H值、钝化时间、干燥方式)对彩色钝化膜外观及其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镀锌层钛盐彩色钝化工艺最佳方案为8 m L/L Ti Cl3,15 g/L Na NO3,10 m L/L H2O2,4 g/L DK-TC添加剂,p H值为1.5~2.0,温度为30℃,钝化时间为15~25 s,干燥方式对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不大;该工艺能获得外观艳丽、光亮的彩色钝化膜,钝化膜中性盐雾试验出现白锈时间可达80.0 h,硫酸铜点滴时间在40 s以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国产的3105铝合金的晶界和第二相浸蚀剂选择进行了些探索试验。发现:常用的断和NaOH浸蚀剂均可浸蚀出3105铝合金第二相,HF溶液浸蚀的效果优于NaOH溶液,且1.5%HF浓度的溶液更为合理;采混合酸溶液,能够浸蚀出晶界,其中5ml的HCl、5ml的HNO3、10ml的HF、400ml蒸馏水,浸蚀时间6min时,能够将晶界的轮廓清晰浸蚀出来。  相似文献   

5.
巩雪  常江  李丹婷 《包装学报》2019,11(3):68-75
为了研究超高压技术在扇贝脱壳领域的应用,对预处理过的扇贝施 加 200~400 MPa 的高压并保持 0~300 s,利用均匀试验法,选择 2 因素 11 水平的均匀试验表对试验条件进行设计。通过检测扇贝的得肉率、持水率、 TVB-N 值和菌落总数等指标,建立试验因素与各指标之间的回归方程,并 利用响应面曲线对扇贝超高压处理时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求出了各指标 取极值时所对应的试验压力和保压时间,以得到扇贝超高压处理的最佳工 艺参数。根据计算结果,在超高压处理扇贝的过程中,试验压力设置为 300 MPa,保压时间为 180 s 时,扇贝可以得到较高的脱壳率和得肉率,又可以 保持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储存品质。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确定环氧玻璃鳞片涂料的最佳玻璃鳞片含量及其涂层性能,以工程试验设计(DOE)为基础,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可能影响涂料组成,涂层结合力、循环老化时间、光泽度和耐磨性的因素(玻璃鳞片含量、喷涂压力、喷涂距离和温度)进行了试验;以数理统计为基础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计算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玻璃鳞片含量对涂层的性能影响最大,喷涂压力次之,温度和喷涂距离也有一定的影响;最佳工艺参数为15%~30%玻璃鳞片;喷涂压力0.70~0.75 MPa;喷涂距离5~20 cm,温度50~60℃。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热解进料气体反喷问题,设计了二级脉冲式气力输送进料试验装置。为确定该装置颗粒质量流量的频率调控方法,以木质生物质锯末颗粒为物料,提出并优化了气力进料频率匹配调控方案。在自主设计搭建的试验台上,考察了A、B两级电磁阀的开闭频率对颗粒质量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喷嘴直径,每周期适当关闭电磁阀A,有利于提高颗粒质量流量,但关闭时间不宜超过滞留时间(约0.7~0.9 s);两级电磁阀最佳频率匹配方案为A开B闭(0.8~1.2 s)—A开B开(0.2~0.5 s)—A闭B开(0.7~0.9 s)—A开B开(0.8~1.0 s);在该方案下落叶松锯末平均颗粒质量流量约为21 g/min。  相似文献   

8.
为了开发环保型的镀锌层彩色钝化液,以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镀锌层表面三价铬彩色钝化液的组成,通过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成膜温度、p H值、钝化时间、空停时间及干燥方式对钝化膜外观颜色及耐蚀性能的影响,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钝化液的最佳组分为7.5 g/L硝酸铬、6.0 g/L柠檬酸、1.0 g/L硝酸钠、1.0 g/L硫酸钴、2.0 g/L氯化钠;最佳工艺参数为p H值2.5,成膜温度35℃,钝化时间90 s,空停时间20s,电吹风干燥;采用本法对镀锌层进行彩色钝化,膜表面质量及耐腐蚀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
将高温蒸煮技术与熟制玉米的包装相结合,围绕蒸煮袋的结构、选材及材料厚度的确定等内容对熟制玉米进行蒸煮包装设计。根据被包装玉米的尺寸及性能要求,设计该蒸煮包装袋为四面封口的直立袋结构,包装尺寸为24.5 cm×12.5 cm,材料结构为PET15/PA15/PVDC7/CPP50;并根据熟制玉米的最大允许透水量、设计所用材料的透湿系数和厚度对材料进行保质期验算。通过对所设计蒸煮袋的热封试验,确定了其最佳热封参数:热封压力为50~100 kPa,热封温度为135~145℃,热封时间为2~3 s。  相似文献   

10.
1 200 MPa级HSLA钢的SH-CCT曲线及其热影响区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在工程应用中对焊接工艺的合理选取与制定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采用焊接热模拟技术研究了800~500℃冷却时间(t8/5)对1 200 MPa级低合金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CGHAZ)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8/5为6~20 s时,该钢热影响区的粗晶区组织为板条马氏体,硬度为477~456 HV5;随着冷却时间的延长,组织中开始出现板条贝氏体,在t8/5为60 s时硬度下降到380 HV5;当t8/5为60~600 s时,粗晶区组织为板条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硬度为380~300 HV5;t8/5600 s时粗晶区组织主要为粒状贝氏体,硬度为300~315 HV5.试验钢碳当量为0.626%,冷裂纹敏感系数为0.335%,说明其淬硬倾向较大,焊接热影响区容易产生裂纹.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稻谷的真空脉动干燥特性,提升干燥品质,本文研究了不同干燥温度、相对真空度和真空保持时间对稻谷干燥时间和速率的影响;同时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正交试验确定稻谷真空脉动干燥最佳工艺参数;构建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稻谷干燥过程含水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和真空度对稻谷干燥时间、爆腰增率均有显著影响,各因素影响顺序为干燥温度真空度真空保持时间,此时稻谷的最佳干燥工艺为:干燥温度55℃,真空度80 kPa,真空保持时间3 min,干燥过程中有效水分系数为(1.7371~3.1285)×10~(-10) m~2/s,干燥活化能为35.59 kJ/(mol·K)。利用网格搜索和交叉验证的方法进行参数寻优,建立LS-SVM的含水率预测模型精度高,平均预测精度达99.4425%,为稻谷真空脉动干燥应用及含水率在线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实际生产中,采用传统的浸蚀方法无法直接检验出交货状态材料的实际晶粒度。为此通过试验得到了不同热处理状态GCr15钢晶粒度显示所需的最佳浸蚀条件,证明了可以通过优化的浸蚀方法显示出原奥氏体晶界,从而确定退火、热轧状态GCr15钢的实际晶粒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原奥氏体晶界浸蚀机理,通过评价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原奥氏体晶界的显示效果,对浸蚀剂的配方、缓蚀剂含量及浸蚀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钢在氯化铁+硝酸水溶液中可以浸蚀出马氏体板条及板条界面处弥散分布着的形貌与尺寸不同的细小析出相,而原奥氏体晶界显示效果不佳;饱和苦味酸水溶液+缓蚀剂能浸蚀出清晰的晶界。缓蚀剂过少,浸蚀速率过高,控制难度较大,达不到抑制晶内组织显像的效果;缓蚀剂过多,易在金属表面吸附成膜,浸蚀速率过低,晶界和晶内组织的浸蚀显像同时受到抑制。在100mL饱和苦味酸水溶液+08.g缓蚀剂中微沸热浸蚀4min,该钢的晶界清晰可辨。对比能谱分析结果可知,最优浸蚀配方的金相图能更直观地辨识出晶界和晶粒大小,对制样要求较低,图片采集过程更加简单、高效。  相似文献   

14.
从耐腐蚀性能看高温熔铝坩埚的选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铸铁坩埚高温熔铝过程中,铁凝固时会形成脆性的α相和π相,显著降低铝合金的性能.通过对比试验探讨了铝液对4种材料铸铁坩埚的浸蚀,发现控制和减少铁埚熔铝中的含铁量十分重要;研究了不同钢铁材料在高温铝液下的浸蚀特点与规律,提出了钢铁材料中高碳相的形态与数量对其抗高温铝液浸蚀影响的特点,并对几种钢铁材料的抗铝液浸蚀能力进行了排序,为生产厂家选择铁埚材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以沸石-水作为工质对的吸附式制冷空调系统,并对其热力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循环时间840s,驱动热源为80。c的热水,流量为2.80 m3/h;冷却水进口温度为25 °C ,供冷凝器冷却水的流量为2. 7 4 m3/h,供吸附床吸附时冷却水的流量为4.27 m3/h; 冷冻水进口温度为22。c , 流量为0. 71m3/ h。试验结果显示:机组在420~840s循环周期内,制冷量范围为1679~1905W ,系统C O P的范围为0.02~0.66。  相似文献   

16.
采用热蒸发法成功制备氧化锡纳米线。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制备纳米线的晶格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所制材料为金红石氧化锡单晶结构,纳米线直径为50~200nm,长度为5~15μm,符合气-液-固生长机制。以氧化锡为气敏材料,制备了旁热式结构气敏元件,测试该元件对浓度范围为25×10^-6 ~500×10^-6 的乙醇气体环境的敏感性能。结果表明,该元件的最佳工作温度约为260℃;在25×10^-6 和500×10^-6 的乙醇气体中,灵敏度分别为7.54和111.01,响应时间为2~20s,恢复时间为5~33s;在测试范围内灵敏度与气体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7天内重复测量误差在5%以内,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建立一套径向流变压吸附制氧实验装置,对径向流制氧流程的吸附时间、均压时间、节流孔径等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均压时间对产品气浓度影响最大,最佳均压时间为2到3s;其次是吸附时间,最佳吸附时间7s;节流孔径对产品气浓度也有很大影响,最佳节流子孔径为1.2 mm.装置能从空气中获取氧气浓度为93.5%的产品气,产气量0.1...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的化学浸蚀液,研究了A-100高强钢晶界的显示效果;使用恒温水浴锅,测定了在不同温度的浸蚀液下晶界的显示时间;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该钢晶界显示是否清晰。结果表明:A-100高强钢晶粒显示的推荐化学浸蚀液为过饱和苦味酸+雕牌洗涤剂溶液(结晶状)以及过饱和苦味酸+白猫洗涤剂溶液(结晶状);浸蚀液温度为40℃或45℃时,清晰显示晶界所用的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高速铁路铝合金车体无涂装处理,开发了铝合金低温无铬复合钝化处理工艺,并通过中性盐雾试验、人工加速老化试验、耐酸、耐硫酸铜点滴试验及硬度测试考察了钝化膜的性能。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钝化液最佳配方:3.0g/LH_2TiF_6,2.0g/LK_2ZrF_6,2.0g/LNaF,10.0g/L硫酸盐,4.0g/L有机酸N;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膜层外观和耐蚀性的影响,获得最佳钝化工艺参数为:pH值3.5~4.5,温度常温,钝化时间1.0~2.0min。最后将钝化膜在硅烷和水性氟碳树脂的混合溶液中于20~30℃下封闭90~150s并作不同干燥处理。结果显示:封闭后的复合钝化膜自然晾干时耐中性盐雾380h,经热风60℃干燥20min后耐中性盐雾时间可达500h,大大提高了膜层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HMX基含铝炸药的冲击起爆特性,对其进行了两种加载压力下的冲击起爆试验。结果表明,加载压力为14.68 GPa时,其到爆轰距离为12.04~15.38 mm;加载压力为15.55 GPa时,到爆轰距离为10.23~12.01 mm;稳定爆轰后的爆轰压力约为25 GPa。基于圆筒试验确定了HMX基含铝炸药的JWL状态方程参数,结合两种加载压力下的冲击起爆试验结果进行数值模拟,标定并验证了点火增长模型反应速率方程参数。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得到14.68 GPa加载压力下HMX基含铝炸药到爆轰时间为2.5 μs,到爆轰距离为13.70 mm;15.55 GPa加载压力下的到爆轰时间为1.9 μs,到爆轰距离为10.60 mm。计算结果表明,加载压力增大,前导冲击波速度增长变快,波阵面压力增长变快,炸药到爆轰时间与到爆轰距离减小,爆轰成长阶段同一时刻下的波阵面压力增长速率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