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全面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文章首先论述了矿山地质环境及治理恢复现状的调查内容与方法,并以任楼煤矿为研究对象,在对矿山关键地质环境要素详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任楼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特征和被破坏情况,并对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对策建议,旨在使矿山开采与恢复治理工作协同开展,为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庆康  崔剑  李喆 《煤炭技术》2024,(4):175-179
以马泰壕煤矿为例,介绍一种基于模糊AHP的煤矿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方法。此方法主要分别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煤矿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权重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价分析,再通过综合权值法对主观、客观权重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确认煤矿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权重指标。同时,此方法还可以基于煤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以及气象特征,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煤矿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分析,获取综合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煤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对2015年广东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状况进行监测,获取广东省最新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基础数据。通过研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总体情况,分矿种、分市县统计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情况,总结了广东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总体特征,研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分布规律,并提出主要存在问题和有益的建议,为矿区生态环境整治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龙门山中段煤-磷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作为环境地质研究的一个主要手段, 在矿山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本文采用数学综合评判的半定量方法对龙门山中段煤-磷矿区地质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估,划分出矿山地质环境不良区、矿山地质环境一般区和矿山地质环境较好区,分别讨论了各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该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还没有开展针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本文探索性地将熵权物元模型引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并以景德镇市为例,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典型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景德镇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社会影响总体较好,但在项目目标取向多元化、效益评价与投资挂钩和综合应用治理技术方面仍有完善和提高的空间。研究表明:基于熵权物元法的社会影响评价可以克服传统定性评价的不足,减少评价的主观性,结果较为科学可靠,值得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以实现评价矿山地质环境为目的,提出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分级定量评价方法。以非金属矿山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周边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建立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分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算法,对该指标体系内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实施相对重要程度赋值计算后,通过GIS空间分析算法,分析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等级赋值频率分布情况,确定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的分区阈值,得到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分级定量分区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评价非金属开采矿区地裂缝、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二级指标等级,可依据二级指标评价结果评价其一级指标等级,具备较好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利用遥感技术和实地调查对鄂尔多斯某煤矿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并听相关专家建议,建立了一套适合该煤矿的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相结合的“乘法集成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主客观内在统一的综合权重,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煤矿进行综合评价,确保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可信。结果表明,该煤矿的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结果为0.466 5,属于Ⅱ级(较好),该研究结果可为该煤矿后续规划和开采提供理论依据,为建设安全、绿色、和谐的矿山地质环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金属矿山环境地质条件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志敏  沈冰 《采矿技术》2006,6(3):364-365
矿山地质条件是制约金属矿山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预防和治理矿山环境问题需要有效评价矿山环境地质条件.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金属矿山环境地质条件评价模型.以四川木落稀土矿为例,选取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性质与结构、水文地质为评价指标,构造评价因素集,并以研究区地质特征和专家调查结果为基础,构造评价矩阵,并确定个因素的权重.最后,综合评价研究区矿山环境地质条件较好.  相似文献   

9.
利用高分一号遥感影像与实地调查数据,结合地理、地质和气象等数据,采用突变理论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应用于研究区内红格铁矿、马鞍山铁矿、潘家田铁矿、百草铁矿、小黑箐铁矿、阳雀箐铁矿和秀水河铁矿等7个典型矿山的地质环境评价中。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的评价结果和矿山的实地调查结果吻合,与应用较广泛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果一致。与其它评价方法相比,突变理论综合评价法人为干预较少、不用确定指标权重、计算简单且可以适用于大范围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对盘县煤矿资源集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特点,选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选取合理的评价因子、评价等级划分,并计算出符合要求的评价因子权重,得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分区并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充分反映区内矿山地质环境特点。对今后在贵州开展类似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选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及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评价能够有效制定出针对矿山地质环境修复的相关政策。以陕西省渭南市曹村镇矿山为研究对象,结合直觉模糊决策和优劣解距离法,构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并基于实际矿山对评价模型进行有效性分析,经过研究发现:根据评价模型得出的当地的矿山地质环境变化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此过程与遥感调查结果相符,验证了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且所划分的地质指标客观性较强,与所提出模型的契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计算指标权重,进行综合评价,对四台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估,得出四台矿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结果为严重(Ⅲ级),并进行了定性、定量评价。针对研究区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松宜矿区矿山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的调查与研究,采用矿山地质环境安全综合指数法进行了松宜矿区矿山地质环境安全评价,划分出安全差区、安全较差区、基本安全区、安全区,并从矿山地质环境质量或安全方面进行矿区土地利用适宜性概述评价,为矿区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大宝山多金属矿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实践,对其环境地质问题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现状和预测评价,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合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程思  王运生  屈伯强 《煤炭技术》2013,32(1):140-141
针对黄草坪矿区46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采矿活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对地下水资源环境的影响、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破坏、以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采矿活动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对矿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影响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并针对矿区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出防治建议,达到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采矿活动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不仅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本文以连南瑶族自治县作为研究区,通过对研究区53个矿山(56处矿产地)开展地质环境调查,基本查明该区矿山存在地质灾害、破坏地形地貌与资源环境、地下采矿破坏含水层、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问题。基于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矿山土地资源破坏程度、矿山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矿山含水层影响程度、矿山水土污染程度及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六项评价指标,采用加权因素比较法的评价模式,将连南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划分为8个严重区(Ⅰ)、19个较严重区(Ⅱ)和26个较轻区(Ⅲ);并结合研究区治理现状提出了环境治理的建议,为连南县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是近年来诞生的概念,主要以评价手段来反映研究成果。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工作程序,现有的理论和方法并不统一和完善,开展地质环境评价工作前有必要对一些基础性问题进行探讨和界定。首先论述了承载力的概念、内涵、起源、发展和演化的历程,剖析了矿山地质环境系统及其特点;然后总结归纳了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的类型;最后分析讨论了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前提和假设,进而明确了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对象、范围、性质、前提和目的等基本属性。通过上述讨论,可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以及为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矿产资源开发与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废弃露天石灰岩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科学评级区划并提出针对性治理方案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基本原理,构建了废弃露天石灰岩矿山地质环境修复难度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改进层次分析确定指标权重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以山东济南市李家窝矿山为研究区,开展地质环境修复难度评价及治理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体系中边坡倾角、危岩体分布和边坡高度为关键指标,权重分别为0.360 47, 0.194 02和0.184 36,研究区地质环境修复难度较大的区域主要存在高陡边坡与危岩体分布等特征;针对不同分区提出了相应的危岩体治理、残丘清理及续坡绿化等治理方案。研究成果可为露天石灰岩矿山地质环境修复难度评价及分区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直观反映登封铝土矿区2009—2018年间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通过RS和GIS技术手段,获取了矿山开发占地情况、矿山地质灾害等数据,综合自然地理、基础地质等相关资料,选择了13个评价指标,运用核密度估算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研究区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利用4种等级分区结果,定量分析了2009—2018年间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10 a间无影响区面积相对最大,其次是一般影响区、较严重影响区,严重影响区面积最小,评价结果可以使管理部门初步了解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情况,也可为政府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主要通过介绍贵州省册亨县丫他金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查明其类型、分布及危害状况,分析其主要成因及影响因素,利用分区评价方法,最后综述结论,提出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应的防治建议,借此为省境内同类型矿山的地质环境评价与防治贡献些许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