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愈发重视,绿色勘查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生动实践。本文在收集和总结国内外绿色勘查技术方法及经验的基础上,跟踪调查新时期我国绿色勘查典型实践工作进展,分析我国地质找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新时代推进我国绿色勘查工作的建议,推进我国地质勘查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绿色勘查作为地质行业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抓手,是促进地质勘查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矿产资源勘查进程的推进,勘查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加,如工程活动、槽探施工、钻探施工对植被造成的影响及破坏,机器漏油对环境造成污染等。本文在详细分析贵州省道真县新民铝土矿绿色勘查示范区从勘查设计、实施、恢复和验收全过程具体做法、技术应用及取得成效后,认为在满足地质勘查设计的前提下,以绿色勘查理念为指导,选择和应用先进的绿色勘查技术、方法、工艺及设备,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地质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破坏,达到地质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的目的,实现地质找矿和环境保护双赢的绿色勘查模式。同时,在指导企业及地方制定绿色勘查制度、推广应用绿色勘查科学技术与理念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实施铀矿绿色勘查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战略背景下全新的勘查模式,也是保障国家安全和能源安全的必然要求。将绿色理念引入铀矿资源勘查中,对铀矿地质勘查的目的、原则、理念、技术手段和工作流程进行了创新,以最少的环境付出和经济成本获取更好的勘查成果和地质信息。在完善铀矿勘查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引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参照现行的勘查标准选择合适的工程技术,形成了由成矿理论、勘查技术、勘查标准、环境恢复和勘查评价等5个方面构成的铀矿绿色勘查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实施海洋地质绿色勘查是在新时期对海洋地质勘查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我单位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省内首批实施的海洋牧场项目“山东省威海市海洋牧场示范区海底沉积物地球化学调查”为试点,首先编制了院绿色勘查管理办法及相关实施细则,然后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布置施工设备,改进船只定位技术、优化钻探施工工艺、改良地质取样过程,最大程度地减少用海面积、降低环境污染、避免阀架破坏。绿色勘查成果获自然资源部第二批绿色勘查项目,总结和积累的实践经验希望为其他地勘单位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海洋地质绿色勘查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绿色地质勘查是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下地质勘查行业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围绕标准研制发布与贯彻应用开展的标准化活动,在服务支撑地质勘查行业转型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针对当前标准化工作总体滞后于推进绿色地质勘查实施需要的问题,本文系统梳理了现行地质勘查标准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具体情况,总结了绿色地质勘查标准化工作进展,并分析指出了其在标准化对象、标准研制及实施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与原则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地质勘查标准化工作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6R”原则,以此为指导,提出了通过系统开展标准制修订、加强标准实施应用、积极进行试点示范、创新改进标准化文件供给机制等方式加强推动绿色勘查标准化工作的建议。以期为加快地质勘查标准更新升级和标准化工作持续改进提供意见参考,进而为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标准化支撑保障。  相似文献   

6.
刘粱金 《采矿技术》2021,21(5):38-40
新时期下对矿产勘查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勘查方式被淘汰,绿色发展、新勘查技术为矿产勘查带来新的希望。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运用绿色勘查模式,勘查成果揭露的溶洞、软层和地下河床等地质现象为区域性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基础资料支撑;加强工农协作和解决勘查区农村亟需性的困难有利于改善工农关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绿色勘查是生态文明建设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地质勘查行业中的具体体现,最大限度地减少勘查工作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和影响,以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资源供给的双赢。通过对湖北省绿色勘查工作进行总结分析,认为通过采用以钻代槽、一孔多支、改进物资运输方式、探槽回填及恢复等措施,可以较大程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今后推动全省地质工作开展绿色勘查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绿色勘查是地质勘查领域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举措,是绿色发展理念在地质勘查领域的具体实践。安徽省池州市三峰尖水泥配料用砂页矿普查是安徽省2020年实施的5个地勘基金绿色勘查示范项目之一,以该绿色勘查示范区为例,详细介绍槽探、钻探施工等绿色勘查过程。根据项目所在地自然地理、勘查手段及项目进展实际,选择因地制宜的绿色勘查设计方案,在工程施工、恢复治理、和谐勘查等方面进行总结,形成安徽省低山丘陵区非金属矿绿色勘查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安徽省今后在开展绿色勘查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绿色勘查是指在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地勘工作部署、地勘项目申报设立、设计编审、组织实施、监督管理过程中,贯彻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科学规划,优化地勘工作部署,依托技术创新,有效运用先进的工作手段、仪器设备,使地质勘查活动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地质勘查工作对生态环境扰动的可控制、可恢复、可接受。  相似文献   

10.
绿色勘查是指在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地勘工作部署、地勘项目申报设立、设计编审、组织实施、监督管理过程中,贯彻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科学规划,优化地勘工作部署,依托技术创新,有效运用先进的工作手段、仪器设备,使地质勘查活动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地质勘查工作对生态环境扰动的可控制、可恢复、可接受。  相似文献   

11.
推进能源生产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未来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煤炭是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是我国能源稳定与安全的基础。山西是我国煤炭大省,也是国家的能源基地,做好新时代山西煤炭地质工作,保证山西的煤炭能源供应,对推进全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山西首先应大力发展绿色勘查,摸清全省的煤炭科学产能和绿色煤炭资源家底,保障全省乃至全国的绿色煤炭需求量。第二,树立综合勘查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勘查技术和绿色开发技术,建立绿色煤炭资源勘查评价体系,推进煤与煤系气、煤系共伴生矿产、煤系水资源的共同勘查协同评价,逐步推进煤炭资源的精细勘查,为下一步煤炭的精准开发奠定基础。第三,创新煤炭地质保障技术,在煤炭水文精细勘查方面,矿山垂直救援方面,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生态修复、沉陷区治理与闭坑矿井的资源化利用方面做好地质服务保障,为建设绿色矿山做好地质服务。  相似文献   

12.
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重要举措。地质工作在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大力推进化石能源绿色勘查和清洁利用技术、加快地热资源勘查突破、碳储存利用基础地质研究及碳汇的技术研究是未来工作的重要内容,应发挥好地质工作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基础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新时期地质勘查行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将绿色发展理念具体实践在地质勘查领域,本文在总结分析矿区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调查研究矿区环境质量现状的基础上,对矿区进一步的勘查工作方向提出建议,对勘查过程中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为避免、减少或控制地质勘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有效的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郑杰  张福良  靳松  李晓宇 《中国矿业》2021,30(11):37-41
为响应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传统地质勘查工作方式转型,促进勘查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自2019年开展绿色勘查项目示范工作以来,绿色勘查示范已由最初的示范点覆盖到全国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涉及不同景观区、不同矿种、不同勘查阶段、不同资金来源等,各申报单位因地制宜制定了符合企业、适用新需求的绿色勘查技术要求,健全绿色勘查工作各类管理办法,着力推进勘查技术、工艺装备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初步实现了地质勘查、生态环境保护、矿地和谐的多赢效果。本文通过梳理总结了两年来绿色勘查项目示范的主要进展与存在问题,结合当前勘查形势与新时代地勘工作的发展要求,建议进一步部署绿色勘查示范工作,着力推广技术创新与培训交流,完善细化项目过程中的各项要求,促进绿色勘查工作常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新时期地质勘查行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将绿色发展理念具体实践在地质勘查领域,本文在总结分析矿区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调查研究矿区环境质量现状的基础上,对矿区进一步的勘查工作方向提出建议,对勘查过程中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为避免、减少或控制地质勘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有效的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绿色勘查是湖北省乃至中国地质找矿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展绿色勘查首先要对矿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评估,了解地质勘查工作对矿区内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及形式,在此前提下制订适宜矿区的绿色勘查技术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勘查工作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预查工作对生态环境扰动的可控制、可恢复。其主要技术方法有环保型冲洗液、浅层取样钻、废浆废液处理、复垦复绿等。  相似文献   

17.
刘蓓  杨可  张晨  顾科伟  皮健伟  段晓 《钻探工程》2021,48(S1):39-46
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针对现有固体矿产地质调查(勘查)项目,积极探索和实践绿色地质勘查工作技术方法,因地制宜应用全液压履带钻机、便携式模块化钻机实施“一基多孔”,采用背包钻实施“以钻代槽”,通过优选环保型冲洗液,净化处理废弃冲洗液,控制临时占地规模等具体措施。与传统机场规格相比占地面积减少了80%~85%,临时便道修筑减少了60%~65%,工后复垦复绿达到了80%以上。通过绿色勘查成本费用分析,人员、临时用地(青苗)补偿、绿色环保材料及复垦复绿等费用成本总和降低了40%左右。最后探索实践了绿色勘查工作保障措施,对下一步绿色勘查工作提出了建议,为加强绿色勘查工作理念、完善相关的制度法规、激发绿色勘查工作活力提供了积极的导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阐述了地质勘查工作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性,描述了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开展地质勘查工作面临的难题,讨论了绿色勘查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地质勘查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标准化工作在实施绿色勘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给出了标准化工作助力绿色勘查的三点建议,供相关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煤盆地矿产资源与生态环境地质特征,以实现煤盆地多资源协同勘查开发与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和谐为目标,提出了煤炭生态地质勘查的理念与基本构架。煤炭生态地质勘查是指以煤炭地质基础理论和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针对煤盆地呈固、液、气、元素"四态"赋存的矿产资源、地表及地下空间关键层位、生态环境与其他自然资源,采用空、天、地一体化的多种勘查技术,涵盖资源勘查、开发地质保障、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修复与生态系统重构并贯穿于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到矿山闭坑全过程的相关地质与生态勘查工作。煤炭生态地质勘查是今后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核心理念是生态保护优先。基于煤炭生态地质勘查理念,以煤系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地质关键层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监测、修复相关的主要地理要素、地质信息为对象,建立了煤炭生态地质勘查基本架构,分析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向资源保障和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生态地质勘查方向转变的紧迫性。研究认为:煤炭生态地质勘查要统筹好资源保障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超前规划布局,优选遥感、快速精准钻探、高精度地球物理勘探等绿色勘查技术"空天地一体化"协同应用。根据煤盆地资源赋存特征选用煤与多种矿产资源的双目标、三目标、四目标、多目标协同勘查模式,同时在资源勘查、资源开采、采后修复全过程中注重地质关键层和生态环境信息的变化,实施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措施,并通过地质大数据分析技术,集成多维数据展示勘查成果,实现对煤系多种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地质信息、开发地质条件的透明化、数字化。  相似文献   

20.
绿色勘查为绿色发展在地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我国在实施绿色勘查方面起步较晚,至今国家层面仍未出台统一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从而制约着对绿色勘查的认识及理解。通过查阅国家及地方关于地质勘查指导原则及规范标准,总结国内自实施绿色勘查以来取得的成就,分析国外矿业大国在不同生态区实行的地质勘查政策及评价标准。最终,结合我国地质勘查问题及现状、区域矿产资源分布与经济状况,提出不同生态区绿色勘查评价方法及准则。对地质勘查造成的影响进行量化,提出勘查工作在生态保护区、脆弱区、一般区分别达到95分、90分、85分以上者可称达到绿色勘查标准。并建议我国适当改变生态保护区、脆弱区地质工作政策,使环境保护与资源勘查、经济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