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建立稳定有效的转移性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种植合并姑息性射频消融模型.方法 采用60只BALB/c-nu/nu裸小鼠,建立转移性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种植模型;随机分为两组,移植瘤术后30 d进行姑息性射频消融术和仅开腹(假手术组).两组中各随机抽出7只裸鼠,在2次手术后4周处死裸鼠,观察肝脏移植瘤大小、坏死范围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 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种植成瘤率为100.0% (60/60);姑息性射频消融成功率为96.7% (29/30);与假手术组比较,姑息性射频消融组移植瘤组织VEGF和MMP-2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 转移性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种植合并姑息性射频消融模型手术成功率高,移植瘤组织VEGF和MMP-2蛋白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肝动脉结扎(HAL)对转移性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乏氧的影响.方法 采用24只BALB/C-nu/nu裸鼠,建立转移性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随机分为2组,A组于移植瘤术后2周进行HAL(n=12),B组假手术(Sham)作为对照(n=12).分别于干预术后2 d和4周各随机处死每组中6只荷瘤裸鼠,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显色(SP法)和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内哌莫硝唑(Pimonidazole)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阳性表达和染色强度,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水平和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并用肺连续切片法计数4周时荷瘤裸鼠肺转移灶.结果 与Sham组比较,HAL组移植瘤内Pimonidazole阳性细胞及HIF-1α表达水平在术后2 d显著增加(P<0.05),并且肿瘤组织和血清内VEGF水平[(922.5±59.3)比(349.6±46.5)ng/L,P<0.01]明显增加.术后4周,荷瘤裸鼠肺转移率较对照组增加(6/6比1/6,P<0.05),但此时乏氧细胞,VEGF表达和MVD则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L促进转移性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短期乏氧及VEGF表达,但不影响移植瘤长期乏氧效应.  相似文献   

3.
肝动脉断流促进癌旁正常肝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肝动脉断流对癌旁正常肝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肝动脉结扎(HAL)阻断裸鼠肝脏原位移植瘤(高转移性MHCC97H肝癌细胞)血供(nHAL=10,n假手术=10).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移植瘤内或癌旁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Pimonidazole及上皮-间质转化(EMT)标记分子如E-cadherin和N-cadherin分子表达;体外用CoCl2模拟缺氧环境,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缺氧处理后L-02肝细胞内上述分子的表达变化.结果 HAL增加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内HIF-1α表达和Pimonidazole阳性细胞数(HAL组:9±3比假手术组:4±2,P<0.05),减少癌旁肝细胞内E-cadherin水平,增加其N-cadherin蛋白表达.100 μmol/L CoCl2有效模拟体外缺氧环境,增加L-02肝细胞内HIF-1α表达,上调N-cadherin同时降低E-cadherin表达.结论 HAL 增加肝癌及癌旁组织缺氧,诱导癌旁正常肝细胞发生EMT.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肝动脉断流对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侵袭转移潜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24只 BALB/c-nu/nu裸鼠,建立转移性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种瘤术后2周荷瘤裸鼠随机分为2组干预:一组行肝动脉结扎(hepatic artery ligation,HAL);另一组假手术作为对照.每组随机抽取6只裸鼠于干预术后4周进行肿瘤大小和肺转移率的比较,并用免疫组化(S-P法)及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分子的表达;其余荷瘤动物观察生存时间.体外以100 μmol/L CoCl2模拟乏氧环境,观察MHCC97L肝癌细胞生长和凋亡以及运动和侵袭能力,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MT标志分子的变化.结果 HAL抑制肝癌生长[(1996.8±223.6)mm3比(4049.1±596.5)mm3,P<0.01],但增加肺转移率(6/6比1/6,P<0.05),因此不能改善荷瘤动物生存期[(56.0±4.6)d比(60.7±5.8)d,P>0.05].这与乏氧环境中癌细胞运动[(472.7±84.3)μm比(378.8±73.7)μm,P<0.05]和侵袭能力[(154.4±30.5)个比(45.2±7.6)个,P<0.01]增强有关,主要涉及E-cadherin下降及N-cadherin和Twist上调的EMT机制.结论 HAL抑制肝癌生长,促进其侵袭转移潜能,与乏氧环境中癌细胞EMT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抑制残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对肝动脉断流后肝癌增强的转移潜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MHCC97肝癌细胞系和52只BALB/c-nu/nu裸鼠,建立转移性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并肝动脉结扎(hepatic artery ligation,HAL)模型.另12只荷瘤裸鼠行假手术设为对照.分别观察肝动脉结扎+阻滞剂LY294002以及肝动脉结扎+不同剂量干扰素α(intererin-α,IFN-α)对移植瘤生长和肺转移率的影响.体外将肝癌细胞MHCC97置于缺氧环境中培养.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和移植瘤内HIF-1 α、E-cadherin、N-cadherin、Twist表达.结果 肝动脉结扎虽然减小肝癌移植瘤体积(2002.97 ±331.28) mm3 vs.(3921.23 ±786.21) mm3,t =4.052,P<0.01),但增加荷瘤裸鼠肺转移率( 10/12 vs.4/12,P<0.05).联合阻滞剂LY294002治疗不能进一步抑制肝癌生长,但显著减少裸鼠肺转移(1/6 vs.10/12 vs.100%,P<0.05).中等以上剂量的IFN-α(7.5×106 U/kg)显著降低肝动脉结扎诱导的肺转移率(0/6 vs.2/6 vs.100%,P<0.01,P<0.05).对移植瘤和细胞样本的分析证实阻滞剂LY294002或中等以上剂量的IFN-α均抑制缺氧肝癌细胞内N-cadherin和Twist上调,增加E-cadherin表达.结论 阻断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能够抑制缺氧诱导的肝癌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肝动脉断流后肝癌局部或机体全身的炎症反应,以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塞来昔布( Celecoxib)对断流术后残癌恶性潜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具有自发转移潜能的肝癌原位移植+肝动脉结扎(HAL)模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AL对荷瘤动物血清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肝脏原发瘤及转移靶器官(肺部)的炎症反应及环氧合酶-2(COX-2)表达;继而不同剂量的Celecoxib 协同HAL处理荷瘤裸鼠,观察对上述炎症反应及转移的影响.结果 HAL显著上调荷瘤动物血清中TNF-α、IL.-6、HGF表达(3.78、2.91、1.82倍,P<0.05),增加肝脏原发瘤局部坏死[HAL组(51.27±19.39)%比假手术组(19.69±5.49)%,P<0.01]及组织内COX-2表达,引起转移靶器官(肺)明显炎症改变.协同使用高剂量Celecoxib(每天50 mg/kg)下调组织内COX-2表达,进一步减少移植瘤体积[(1091.81 ±870.14) mm3比( 2735.06±474.97) mm3,P<0.01],并显著抑制肿瘤肺转移(0/6比8/10,P<0.01),延长荷瘤裸鼠生存时间[(81.67±8.51)d比(60.17±5.42)d,P<0.05];小剂量Celecoxib(每天12.5 mg/kg)虽不能抑制原发瘤生长及组织内COX-2表达,但减少了肝癌肺转移(2/6比8/10,P >0.05).结论 肝动脉断流增加荷瘤裸鼠全身及原发瘤或转移靶器官局部炎症反应;抗炎药物Celecoxib 抑制炎症反应,通过依赖或不依赖COX-2的机制阻止断流后增强的残癌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肝癌姑息性切除术(PR)后可研究残癌生物学特性变化的转移性裸鼠人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 采用单肝叶双瘤源原位接种技术建立MHCC97H原位移植瘤模型,PR切除1瘤,观察5周.测量肿瘤大小,流式细胞术计数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数,荧光显微镜和苏木素-0伊红(HE)染色检测肝内、肺、腹腔转移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脑和肿瘤组织Vimentin表达.结果 双瘤源接种成瘤率95.6%、PR成功率95.3%、裸鼠5周总体存活率90.2%.假手术组、肝部分切除术组、PR组肿瘤大小、循环肿瘤细胞数均依次升高,肝内转移率分别为15.4%、41.7%、83.3%,肺转移率分别为61.5%、91.7%、100.0%,腹腔转移率分别为23.1%、50.0%、83.3%(P值均<0.05).手术组脑和肿瘤组织Vimentin表达均显著上调.结论 成功建立转移性裸鼠人肝癌原位移植瘤合并PR模型,可用于研究残癌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肝癌模型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总被引:18,自引:11,他引:7  
肝癌模型包括动物诱发或自发肝癌模型、人肝癌动物异位移植和人肝癌动物原位移植模型。在过去几十年中 ,我国建立了一系列肝癌模型 ,现对此做一概述。一、动物肝癌模型动物肝癌模型多数为致癌剂诱发的肝癌 ,少数为自发性肝癌。包括移植性实体瘤、腹水瘤和体外培养建立的细胞系 ,主要为大鼠和小鼠肝癌模型 ,见表 1。在上述动物肝癌模型中 ,研究最深入的是小鼠H2 2 (Hepatoma ,肝癌 )腹水型肝癌模型。H2 2 是致癌剂诱发的小鼠肝脏实体瘤 ,后变成腹水型 ,在昆明种小鼠腹腔内保种传代 ,成瘤性较稳定 ,但转移性却未充分表现。凌茂英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肝内直接注射肝癌细胞建立小鼠肝癌原位模型的效果。方法 选取Balb/c小鼠来源的ML-3肝癌细胞经肝内直接注射接种至肝脏实质内,与经脾注射肝癌细胞相比较,对其肝内成瘤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肿瘤细胞接种第6天起,经脾脏注射组以及经肝脏注射组小鼠均不同程度出现体重减轻、腹水、黄疸以及腹腔可触及包块。在经脾脏注射组,15只小鼠中仅有3只长出肝脏肿块,其余均腹腔种植转移。在经肝脏直接注射组,15只小鼠中有10只长出肝癌,其中伴腹腔种植转移1只。结论 经肝脏直接注射肿瘤细胞较经脾脏注射法能更有效诱导建立肝癌原位模型。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建立人胰腺癌细胞株裸小鼠胰腺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基础止 ,结扎荷瘤裸鼠胃十二指肠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及背胰动脉 ,诱导胰腺右叶区域性缺血 ,观察缺血对移植瘤及瘤周胰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为缺血疗法[1] 在胰腺癌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模型建立及分组 :BALB/C nu/nu裸小鼠 35只 ,无特殊病原体条件下饲养 ,鼠龄 6~ 8周 ,体重 (2 0± 2 )g。人胰腺癌细胞株PC 3[2 ] 培养于RPMI16 40培养基中 ,取指数生长期细胞以RP MI16 40培养基液调配成 10× 10 9个活细胞 /L的细胞悬液。裸小鼠以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对肝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建立强力霉素诱导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裸鼠肝癌HepG2 Tet-on-HIF-1α 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荷瘤裸鼠口服强力霉素(Dox)后,观察上调缺氧诱导因子1α对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荷瘤裸鼠口服强力霉素可以上调裸鼠皮下移植瘤中缺氧诱导因子1α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肿瘤体积Dox(+)组vs.Dox(-)组为(513.545±276.229)mm 3 vs.(166.506±110.142)mm 3 (P<0.05),肿瘤重量(1.251±0.438)g vs.(0.640±0.296)g(P<0.05),肿瘤生长速度Dox(+)组明显超过Dox(-)组,肿瘤内面积坏死率明显小于Dox(-)组(31.360%±2.728%)vs.(36.640±3.804%)(P<0.05);同Dox(-)组相比,Dox(+)组裸鼠体重下降更为明显(P<0.01).两组荷瘤鼠均无肝、肺转移发生.结论 强力霉素可以诱导裸鼠肝癌HepG2 Tet-on-HIF-1α 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促进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在体内建立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移植多药耐药模型,并研究其耐药机理。方法采用人肝癌(BEL-7402)裸小鼠(4~6周龄)原位移植,给予阿霉素(1.5mg/kg体重,每周1次)腹腔注射诱导耐药(共8周),经四唑蓝(MTT)快速比色法检测原代培养的耐药细胞对抗癌药的敏感性,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癌细胞表面mdr1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的表达,并用罗丹明试验观察该蛋白功能。结果 移植瘤组织形态及生物学方面符合人肝癌特征,实验组肝癌细胞表面P-gp表达为(75.45±5.67)%,而对照组表达仅(4.25±1.2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阿霉素的耐药倍数提高了16.67倍,对羟基喜树碱具有交叉耐受性(13.67倍)。耐药细胞表面P-gp有较强的药物外排功能。结论 阿霉素较易诱导原位移植于裸小鼠的人肝癌多药耐药性的产生,其耐药倍数与临床肝细胞癌相似。该模型的建立对研究肝癌多药耐药的产生机制以及逆转其多药耐药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研究原发性肝癌中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变化及其活化性受体NKG2D的表达,观察肝脏和脾脏组织病理变化,探讨NK细胞免疫抑制机制,为原发性肝癌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①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先用人肝癌细胞株Hep3B接种于裸鼠皮下,形成皮下移植瘤,然后用此移植瘤组织再接种于裸鼠肝内,建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间接肝原位移植瘤模型);②检测裸鼠原发性肝癌对NK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分离裸鼠外周血、肝脏及脾脏组织NK细胞,LDH方法检测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不同组织NK细胞NKG2D表达百分率,H-E染色观察肝脏移植瘤对肝脏和脾脏淋巴细胞的影响。结果 ①外周血、肝脏及脾脏的NK细胞毒活性及NKG2D受体表达随着肿瘤生长逐渐下降,其中肝脏NK细胞毒活性及NKG2D表达下降明显;②荷瘤裸鼠肝脏癌组织与皮下瘤相同,癌组织异型性与时间呈正相关,脾脏淋巴小结在第4周增生明显,第8周小梁结构增多。结论 原发性肝癌通过下调NKG2D的表达,对NK细胞有免疫抑制作用,这种作用主要发生在肝脏,但对外周血和脾脏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低氧诱导因子α(HIF-1α)在自体原位肝移植大鼠肝脏的表达情况,探讨HIF-1α在JNK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将96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自体肝移植组、低氧预适应+自体肝移植组,每组32只.正常对照组:仅开腹分离血管,不作其他处理;自体肝移植组:采用经门静脉灌注法建立稳定的70%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低氧预适应+自体肝移植组:术前用8%氮氧混合气体低氧预处理90min,其他处理同自体肝移植组.分别于术后1、2、12、24h检测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大鼠肝脏组织HIF-1α的表达,RT-PCR检测c-Jun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术后1、2、12、24 h,低氧预适应+自体肝移植组大鼠血清ALT和AST水平显著低于自体肝移植组,但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31.371、1177.642、810.383、682.848,743.618、1095.522、375.995、580.613,P<0.05).自体肝移植组大鼠术后各时相点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低氧预适应+自体肝移植组,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1.737,284.482,459.419,213.782,P<0.05).低氧预适应+自体肝移植组大鼠术后1、2、12 h c-Jun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自体肝移植组,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211,53.169,9.645,P<0.05),术后24 h c-Jun mRNA表达水平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00,P>0.05).低氧预适应+自体肝移植组大鼠术后各时相点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自体肝移植组,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133,31.158,14.347,29.043,P<0.05).结论 肝移植大鼠低氧预适应后HIF-1α的高表达可能通过抑制JNK信号通路的持续激活,下调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肝细胞凋亡,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肝细胞癌(HCC)残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新生血管的相关性。方法取TACE后手术切除的HCC组织标本24份(TACE组)和未经任何治疗直接手术切除的HCC组织标本30份(单纯手术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残癌组织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MVD(CD34标记)]。结果 HIF-1α和VEGF在TACE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83%、91.67%,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66.67%、63.33%,P=0.008、0.016);TACE组残癌组织中MVD值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P〈0.001)。TACE组残癌组织中HIF-1α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546,P=0.006);HIF-1α、VEGF表达与MVD值变化呈正相关(r=0.512,P=0.010;r=0.793,P〈0.001)。结论 TACE后能明显上调HIF-1α的表达,HIF-1α/VEGF通路在血管新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HCC经TACE后残癌复发、转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稳定的肝动脉重建的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方法 以"双袖套法"小鼠肝移植为基础,将带腹主动脉的供肝肝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共完成小鼠原位肝移植70例,并观察术后24 h、1周、1个月受体存活率,术后1个月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变化.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对照.结果 受体术后24 h、1周、1个月存活率分别为94.3%、91.4%、85.7%.术后1个月肝功能ALT:(39.20±2.09)U/L AST:(75.60±3.24)U/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显示肝组织结构良好.结论 该方法可稳定地建立肝动脉重建的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