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①目的 探讨长方案超促排卵(COH)过程中黄体生成素(LH)的变化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IVF-ET)的影响.②方法 将患者分3组:第1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的LH>启动日LH,在COH中添加促性腺激素(HMG);第2组:HCG日的LH≤启动日LH,在COH中添加了HMG;第3组:HCG日的LH≤启动日LH,在COH中未添加HMG.比较3组患者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优胚率、种植率、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③结果 降调天数及剂量,启动日的E2、FSH,HCG日的E2、P,子宫内膜厚度,Gn总量没有统计学差异.组1、2间Gn天数无差异,均显著高于组3(P<0.01);组1启动日LH显著低于组2、3(P<0.01),组2、3间无显著差异.组1 HCG日LH显著高于组2(P<0.01),组3 HCG日LH高于组2(P<0.05).组1的获卵数低于组2(P<0.05),组1与组3、组2与组3间无统计学差异.移植胚胎数、可用胚胎率、种植率、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组1、2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无差异,受精率低于组3(P<0.01),卵裂率、优胚率高于组3(P<0.01).④结论 在卵巢达到降调标准后,启动日LH低于0.5IU/L,可能影响早期卵泡的募集和受精,适当添加HMG,有利于卵泡募集,获得较多的卵子,并有利于其成熟受精,即使血清LH未上升.在卵泡发育晚期,垂体逐渐恢复LH分泌,有利于IVF-ET结局.此外,添加HMG后血清LH水平并未同步上升,故不能根据血清LH水平决定HMG的剂量.  相似文献   

2.
胡肖玲  马海兰 《广西医学》2013,35(2):176-178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治疗中应用长效与短效曲普瑞林垂体降调节的效果及其临床结局.方法 IVF-ET黄体中期长方案降调节控制性超排卵治疗156例,根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不同给药方案分为两组,长效组84例:长效曲普瑞林单次给药1.33~1.50 mg;短效组72例:短效曲普瑞林0.05~0.10 mg,1次/d,直至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比较两组降调节14 d及注射HCG日血清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黄体酮水平,促性腺激素(Gn)使用时间和总用量,获卵数、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成功率、临床妊娠率及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长效组降调节14 d及注射HCG日LH、雌二醇、黄体酮水平均明显低于短效组(P<0.05).长效组Gn使用时间明显长于短效组(P<0.05).两组Gn总用量、获卵数量、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成功率、临床妊娠率、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效与短效曲普瑞林给药方案均可达到垂体降调节效果,两种给药方案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激素水平对助孕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个IVF-ET周期,采用磁酶免技术,测定血清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分析不同E2、LH水平对用药天数、用药量、获卵数、受精率、卵裂卵、胚胎植入率和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HCG日不同E2水平组间胚胎植入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E2增高获卵数增多,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2<1 500 ng/L组使用促性腺激素(Gn)药量增多,与E2>3 000 ng/L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H水平<1.2 IU/L和≥1.2 IU/L组间胚胎植入率分别为26.27% 和10.37%,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4.23% 和20.6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H<1.2 IU/L组用药时间延长,药量增多.结论:注射HCG日血清E2水平与获卵数和使用Gn药量有关,但不能预测IVF-ET的妊娠结局,低LH组有着较高的胚胎植入率和临床妊娠率,但使用Gn时间延长、药量增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超长降调节方案结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方法对一次降调不全患者采用改良超长方案降调节,行IVF-ET的49例患者(50周期)作为试验组(A组),随机选择同期常规长方案降调节行IVF-ET的46例患者(51周期)作为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间年龄、不孕时间、IVF周期数、总AFC数、启动Gn剂量、Gn天数、Gn总量、获卵数、MII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流产率、总药费支出。结果两组间患者年龄、不孕时间、IVF周期数、总AFC数、Gn天数、Gn总量、获卵数、MII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启动Gn剂量A组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药费支出A组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率A组(56.00%)大于B组(45.10%),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超长降调节结合HMG促排卵对一次降调不全的IVF-ET患者可以得到较理想的妊娠结局,并明显降低费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6):90-93,97
目的探讨温和刺激方案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PCOS患者共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克罗米芬温和刺激方案(A组)40例和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长方案(B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IVF周期的一般情况、促排卵参数、实验室指标及解冻胚胎移植(FET)临床妊娠率。结果 (1)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基础FSH、基础LH、基础E2、体质量指数(BM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A组使用促性腺激素(Gn)天数和Gn用量显著低于B组(P0.05);(3)两组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E2、P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HCG日LH水平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获卵数、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正常受精率、冷冻胚胎数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A组中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率明显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A组FET临床妊娠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罗米芬温和刺激方案在PCOS患者IVF-ET治疗中有较理想的促排效果,可明显减少Gn天数及Gn总量,从而减少患者周期治疗费用;OHSS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能获得理想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柳雪琴  梁雪飞  王书佳 《广西医学》2016,(11):1564-1567
目的 探讨微刺激促排卵方案在卵巢功能正常的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首次行IVF-ET助孕治疗的卵巢功能正常的不孕患者79例,年龄均<35岁,分为研究组共35例(35个周期)及对照组共44例(44个周期),研究组使用微刺激方案促排卵,对照组采用标准长方案促排卵治疗.比较两组的胚胎移植情况、激素水平及临床结局等.结果 研究组中,有1例因雌二醇(E2)水平下降和黄体酮水平上升取消用药周期,1例因胚胎质量差取消移植,1例出现黄体生成素(LH)峰而排卵,共32个周期进行胚胎移植,获卵数(8.35±3.35)枚,临床妊娠13例,周期临床妊娠率为40.62% (13/32);对照组无出现LH峰、E2水平下降和黄体酮水平上升等情况,共41个周期行胚胎移植,获卵数(14.2±6.9)枚,临床妊娠21例,周期临床妊娠率51.21% (21/4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使用日的LH及黄体酮水平较高、E2水平较低、子宫内膜厚度较薄,使用尿促性腺激素的时间及剂量、获卵数、M2卵、移植胚胎数和冻胚数均较少(P均<0.05);两组受精率、优胚率、妊娠率、胚胎种植率、累积妊娠率、多胎率、流产率、宫外孕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卵巢功能正常的患者应用微刺激方案行IVF-ET助孕治疗可以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不如标准长促排卵方案稳定.  相似文献   

7.
许娟  唐淮云  汤丽莎  罗健 《吉林医学》2015,(7):1313-1316
目的:探讨三种促排卵方案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的临床应用比较。方法:PCOS患者根据用药情况分为传统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A组20周期、短效GnRH-a长方案B组26周期和来曲唑微刺激方案C组22周期,比较三组患者的促排卵参数和临床结局。结果:1A组Gn使用天数及用量、HCG注射日血清E2高于B、C组,临床妊娠率低于B、C组(P<0.05);A组HCG注射日血清LH、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低于C组,获卵数、OHSS发生率高于C组(P<0.05),但在与B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HCG日血清P、子宫内膜厚度、周期取消率和冷冻胚胎数与B、C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B组Gn用量、HCG日血清E2、获卵数、OHSS发生率高于C组、HCG日血清LH、P、正常受精率、临床妊娠率低于C组(P<0.05);B组Gn天数、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周期取消率和冷冻胚胎数与C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微刺激方案临床效果优于长效与短效GnRHa长方案,同时降低Gn使用总量,减轻患者单周期治疗费用,是PCOS患者较理想的促排卵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改良长降调节方案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44个周期使用改良长降调节方案IVF-ET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资料,在月经第1天或黄体中期一次性注射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 release hormone agonist, GnRHa)3.75 mg或每日注射短效GnRHa 0.05 mg,28 d后开始使用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 Gn)超促排卵行IVF-ET.临床妊娠结果及实验室指标与同期使用常规长方案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IVF-ET治疗的58个周期进行比较.结果 2组间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不孕年限、受精率、优质胚胎数、平均植入胚胎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改良长方案组Gn用量(30.75±2.73)支比常规长方案组(27.67±2.02)支明显增加(P<0.05);改良长方案组种植率(38.16%,29/76)及临床妊娠率(56.82%,25/40)明显高于常规长方案组(种植率25.49%,26/102,临床妊娠率38.46%,20/52)(P<0.05).结论 采用改良长降调节方案能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IVF-ET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降调抑制过深的患者中添加重组人促黄体生成素(rhLH)对卵巢功能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行IVF长方案降调节后LH≤0.5 IU/L的患者37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181例):启动促性腺激素(Gn)单用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FSH),第6天开始添加r-hLH 75 U/d。B组(194例):启动Gn,应用r-FSH同时添加rhLH 75 U/d,比较两组患者的Gn用量及天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E2、LH值、获卵数、2PN数、优质胚胎数、着床率、临床妊娠率。结果:Gn用量、HCG注射日E2值、获卵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Gn天数、HCG注射日LH值、2PN数、优质胚胎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方面,B组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添加r-hLH可以获得较高的双原核胚胎数、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垂体降调节超促排卵周期加用益气血补肝肾中药对体外受精(IVF)周期性激素水平及临床结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7例行周期标准长方案垂体降调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101例)和对照组(106例),中药组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曲普瑞林)降调节时加用促黄体颗粒1周,于应用促性腺激素(Gn)促排卵时加用经后增殖颗粒至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取卵后继续给予促黄体颗粒1周。对照组采用标准方案治疗不加用中药。主要观察2组一般资料、HCG日血清性激素水平及临床结局等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的不孕因素构成比例、平均年龄、不孕年限、获卵数、受精方式、受精率、平均移植胚胎数、黄体酮用量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中药组平均Gn天数和Gn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01),HCG日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中药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2±0.47)U/L和(1.06±0.53)U/L,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种植率和双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妊娠率及流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血补肝肾中药能适当提高垂体降调节后HCG日的LH水平,减少Gn用量和使用天数,增加胚胎种植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降调节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我中心2008年1-12月185例因不孕不育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长方案治疗周期共187个.根据促性腺激素使用前患者是否达到降调标准,分为达标组(n=95)与未达标组(n=92).分析比较2组患者年龄、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和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e,Gn)剂量、获卵数、成熟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等之间的差异.结果 2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8.94%和32.61%,达标组显著高于未达标组(P<0.05);继续妊娠的观察中,二者的流产率无明显差别;达标组使用GnRH-a和Gn的剂量略大于未达标组,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室资料显示两组的获卵数、MⅡ卵数以及受精率均较接近,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优质胚胎获得率的对比中,达标组(43.70%)明显高于未达标组(31.80%)(P<0.05).结论 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长方案治疗中,垂体降调节达标者的临床妊娠率高于未达标者.可见降调节是否充分和适当对助孕治疗的结局有重要意义.本中心现行的降调节标准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2.
张寅  伍琼芳 《重庆医学》2012,41(17):1698-1700,170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对接受体外受精(IVF)助孕治疗的临床妊娠率及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刺激反应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在该生殖中心接受IVF助孕治疗的295例患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80例在IVF助孕治疗前进行了手术(其中75例为开腹组,180例为腹腔镜组);另115例未进行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卵巢对促性腺激素(Gn)刺激的反应力(Gn使用天数、Gn总用量、平均获卵数以及优质胚胎率);同时比较开腹组与腹腔镜组之间的临床妊娠率和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刺激的反应力。结果手术治疗组和未手术治疗组之间的Gn使用天数、Gn总用量、平均获卵数、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及平均移植胚胎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0,P=0.569,P=0.343,P=0.690);与IVF助孕治疗前未接受手术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组相比,接受了手术治疗的患者组其临床妊娠率有所提高(P<0.01);而开腹组与腹腔镜组之间的Gn使用天数、Gn总用量、平均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平均移植胚胎数、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IVF助孕治疗前未接受手术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相比,接受了手术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临床妊娠率有明显的提高;而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其卵巢对Gn刺激的反应力没有显著性影响。结论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对IVF助孕治疗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早期自然流产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早期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9年1~12月经过IVF-ET治疗后获得临床妊娠的3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妊娠结局分为流产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年龄、窦卵泡数、促排卵药物(Gn)使用总量、Gn使用天数、获卵数、胚胎数、优胚数和移植胚胎数。结果:流产组患者的年龄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窦卵泡数、Gn使用总量、Gn使用天数、获卵数、胚胎数、优胚数和移植胚胎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F-ET术后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有关。加强对高龄不孕患者的监测,尽可能采取保胎措施,对防止IVF-ET术后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utcome of revised super-long down-regulation protocol (RSDP) for in vitro fertilization /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 (1VF/1CS1-ET) in the special infertile patients with 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 (RIF). Methods Patients with RIF were divided into RSDP group and routine long downregulation protocol (RLDP) group. In RSDP group, 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GnRHa) was injected intramuscularly by 2.5 mg in mid-luteal phase for the ftrst time and 1.25 mg after 28 d; gonadotropin (Gn) was started 14 d later after the second GnRHa dose. IVF/ICSI-ET wa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routine procedur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RSDP group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RLDP group. Results In RSDP group, the number of retrieved oocytes and valid embryo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bout fertilization rate (P〉0. 05); both good-quality embryo rate and implantation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 005); clinical pregnancy rate was obviously improved (P〈0. 05), as compared with RLDP group.Conclusion RSDP can improve the IVF outcomes significantly in RIF patien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在辅助生育技术治疗中反复控制性卵巢刺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3月至2005年5月就诊于本中心接受IVF治疗行控制性卵巢刺激(COH)≥4个治疗周期的12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共508个周期),比较多次COH后基础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不同治疗周期患者的取卵数和促性腺激素(Gn)的使用剂量,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随着COH治疗周期数的增加,患者的年龄逐渐增加,比较各周期患者月经第3天FSH、LH、PRL、E2 、T的基础值,各激素水平之间并无统计学意义 (P=0.25~0.93)。与首次接受促超排卵周期相比较,促性腺激素(Gn)的使用剂量在第3、4、5、6、7、8治疗周期显著增加(P=0.0001~0.0084),但是各周期患者取卵数并无统计学意义(P=0.21~0.61),在对年龄分组后比较各周期Gn的使用剂量也无统计学差异(P=0.12~0.94)。本研究还对一直在本院接受COH治疗≥7个周期的12名例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的比较,发现随着COH周期数的增加,患者的Gn使用剂量也增加,但控制年龄因素的作用后,Gn的使用剂量则无统计学差异(P=0.13)。【结论】反复的COH治疗不会影响卵巢的储备功能, 接受多个周期COH治疗后的患者Gn使用剂量的增加是由于年龄因素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超长降调节方案结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对特殊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至12月共99例使用改良超长降调节方案治疗的特殊患者(含子宫内膜异位症4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35例,一次降调不全22例),均在黄体中期肌肉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1.5 mg,25 d后再次注射相同剂量GnRHa,末次注射后25 d开始使用国产HMG超排卵行体外受精.临床妊娠结果与同期治疗的122例使用长方案的同类患者分别进行对比.结果:(1)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使用超长方案42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Gn)用量(32.33±15.11)支,用药时间(10.57±1.88) d,hCG日孕酮水平(0.78±0.44) μg/L,临床妊娠率73.8%;(2)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使用超长方案35例,Gn用量(28.57±11.15)支,用药时间(11.71±2.07) d,hCG日孕酮水平(0.65±0.39) μg/L,临床妊娠率65.7%;(3)一次降调节不全的患者使用超长方案22例,Gn用量(26.22±12.07)支,用药时间(10.01±1.77) d,HCG日孕酮水平(0.71±0.50) μg/L,临床妊娠率72.7%.与同期使用长方案降调节的同类患者进行对比,临床妊娠率显著提高,费用明显降低.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及一次降调不全行体外受精的不孕患者,采用GnRHa超长方案加HMG是一种节约费用且成功率高的超排卵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长效和短效GnRHa长方案对卵泡发育同步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2年于我中心行长效和短效GnRHa长方案IVF/ICSI治疗的8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降调节方案分为4组:A组174例,隔日注射短效GnRHa 0. 1 mg降调节;B组77例,每日注射短效GnRHa 0.1 mg降调节;C组323例,一次性注射长效GnRHa 0.75 mg降调节;D组285例:一次性注射长效GnRHa 0.93 mg降调节?比较4组患者卵泡发育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 降调节14 d后,A组的血FSH(4.51 ± 1.61)IU/L?LH(2.64 ± 1.45)IU/L,显著高于其它三组(4.04 ± 1.21?2.27 ± 1.55;2.79 ± 1.44?2.13 ± 1.03;2.69 ± 1.26?2.02 ± 0.96)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B组?C组和D组HCG日直径大于14 mm的卵泡数分别为:7.95 ± 3.49?9.18 ± 4.09?9.6 ± 4.17和10.43 ± 4.41,占总卵泡的比例为:A组55.43%?B组66.62%?C组59.67%?D组66.73%,其中A组较其它三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Gn使用时间(d)长(9.78 ± 1.51 ;10.81 ± 1.93;11.16 ± 1.98;11.4 ± 2.12),获卵数(10.38 ± 4.68;12.17 ± 5.29;12.97 ± 5.29;13.59 ± 5.41)?MⅡ卵子数(8.91 ± 4.1;10.25 ± 4.58;11.36 ± 4.92;11.95 ± 5.02)和利用胚胎数(5.7 ± 3.05;5.97 ± 3.47;7.35 ± 4.12;7.89 ± 4.0)在A组中均较少(P < 0.05)?A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为49.42%?32.99%,低于其它3组(55.84%?39.39%;57.59%?37.82%;60%?4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隔天注射短效GnRHa降调节不能有效控制促排卵过程中的LH水平,不利于卵泡早期的同步募集,影响卵泡发育同步化及IVF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张帆  韦继红  唐永梅 《海南医学》2013,24(21):3158-3160
目的 探讨不同小剂量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达菲林)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临床效果及对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70个IVF治疗周期,根据黄体中期使用的GnRH-α剂量不同分为3组:A组达菲林用量1.0 mg (43例),B组达菲林用量1.1~1.2 mg (74例),C组达菲林用量1.3~1.5 mg (53例),比较临床效果和IVF-ET治疗结局.结果 三组降调节时间、Gn用药天数、受精率、优胚率、妊娠率、种植率、早期流产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n用量C组高于A组,获卵数A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长方案中应用1.0~1.5 mg达菲林可获得相似的妊娠结局,1.0 mg达菲林可达到有效的降调节效果且减少Gn用量,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IVF)治疗中使用不同促性腺激素(Gn)剂量及卵巢反应性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 在接受IVF治疗、Gn用药时间≤15 d的患者中,共551个取卵周期按Gn用量和获卵数进行分组.A组Gn≥3375 IU.获卵数≥4个,390个周期;B组Gn≥3375IU,获卵数≤3个,64个周期;C组Cn≤3300IU及获卵数≤3个,97个周期.对3组的多个临床特征及治疗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组的临床妊娠率和分娩率分别为38.8%和32.5%,B组为16.7%和10.4%,C组为27.3%和23.4%.A组卵泡数、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血清E2峰值、临床妊娠率和分娩率均高于B、C组(P<0.05).A、B组Gn用药剂量均较C组大(P<0.05),B组血清E2峰值、临床妊娠率和分娩率均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Gn用量较低而取卵数少的患者,增加Gn用量能提高临床妊娠率和分娩率,这部分患者应视为相对的卵巢低反应者或轻度卵巢储备功能低下;而增加Gn用量后仍不能增加获卵数者,为真正的卵巢低反应者或重度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临床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IVF/ICSI-ET过程中,对垂体进行降调节后,血清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比值在控制性超排卵(COH)中预测卵巢反应性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3个IVF//ICSI-ET周期,均采用黄体中期长方案降调节,按降调后月经第2日血清雌激素水平分为3组,分别为A组:E2≤20 pg.mL-1;B组:20 pg.mL-1〈E2≤30 pg.mL-1;C组:E2〉30pg.mL-1。按FSH/LH比值分4组,分别为1组:FSH/LH≤1;2组:1〈FSH/LH≤2;3组:2〈FSH/LH≤3;4组:FSH/LH〉3,比较各组间Gn天数、Gn总剂量、获卵数、成熟卵子数及临床妊娠率的情况。结果 (1)E2不同的3组间Gn总剂量、获卵数、成熟卵泡数及临床妊娠率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Gn天数和Gn总剂量上B组均低于A组和C组,且B组的临床妊娠率最高。(2)FSH/LH比值越大组获卵数、成熟卵泡数越低。且2〈FSH/LH≤3组妊娠率最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降调节后月经第2日血清E2值中,20 pg.mL-1〈E2≤30 pg.mL-1将会有低的用药量和好的妊娠结局;(2)降调节后月经第2日血清FSH/LH比值可用于预测卵巢的反应性;2〈FSH/LH≤3临床妊娠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