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洋地黄类强心剂对二尖瓣严重狭窄合并心房纤颤病例应用的疗效。方法 收集从1996年8月至2001年4月我院治疗心房纤颤合并二尖瓣不同程度狭窄的病例103例,从中了解二尖瓣严重狭窄合并心房纤颤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改变的病例在使用洋地黄类强心剂后,观察洋地黄类强心剂的使用对二尖瓣严重狭窄合并心房纤颤病例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03例中显效80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5.85%。结论 合理使用洋地黄类强心剂对二尖瓣严重狭窄合并心房纤颤的患者有着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一九七二年六月至一九七五年一月,应用针刺麻醉进行了25例二尖瓣扩张分离术,现初步报告如下: 一、资料全组二十五例中女性十九例、男性六例。年龄为20-53岁,其中20-30岁八例、31-40岁十五例、41-50岁一例、50岁以上为一例。全组中单纯二尖瓣狭窄者二十二例,合并心房纤颤三例。其心脏功能分别为Ⅱ-Ⅲ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或瓣膜置换术后合并心房纤颤时行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8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或瓣膜置换术后并发心房纤颤的患者,这些患者均行CARTO标测系统指导下的环双肺静脉电隔离术+各种辅助线的消融术。分别于术前、术后于1个月、3个月随访观察心脏彩超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射频消融术后左房内径于术后1个月、3个月逐渐减小,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射血分数于术后1个月、3个月增加,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3月综合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1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环双肺静脉电隔离术为基础的房颤射频消融术可使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或瓣膜置换术后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并发心房纤颤时恢复窦性心律,随访观察中左房内径减少,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心功能改善。术后综合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4.
1 资料与方法:10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应用国产Inoue式球囊行经皮二尖瓣成形术(PBMV)。男2例,女8例,平均年龄38岁,平均病程7年,7例为窦性心律,3例为心房纤颤,2例合并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有脑栓塞史。心功能按NYHAFc分级Ⅱ级6例,Ⅲ级4例,所有患者均经二维超声检查除外左心房血栓。术前对心房纤颤和曾有脑栓塞史者,常规肝素(6250u/日)治疗2周。股静脉穿刺后,插  相似文献   

5.
自1979年1月至1983年1月,我院应用人造瓣膜为19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兼关闭不全患者施行了二尖瓣替换术(国产倾斜型碟瓣18例,生物性猪瓣1例),现介绍于下。临床资料本组19例中男10例,女9例,年龄为13~42岁,均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双病变,其中5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3例合并心房纤颤。心功能Ⅲ级12例,Ⅳ~Ⅲ级(心衰纠正  相似文献   

6.
龚建辉  师尚泽 《云南医药》2005,26(6):576-577
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为女性,年龄36~48岁。病程10~20年,均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重度狭窄并关闭不全,其中2例并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1例并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均有巨大左心房,心功能Ⅳ级,3例有心房纤颤。均有双室肥厚。二尖瓣口面积为0.5~0.8cm^2。EF值为0.32-0.55。4例均有三尖瓣中度或重度关闭不全,肝脏肿大,双下肢水肿,1例并发严重腹水。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83年5月~1990年6月作风湿性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分离术1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8例中女10例,男8例。年龄18~50岁,其中18~40岁14例,41~50岁4例。有咯血史者7例,有晕厥史者1例。术前心电图有房颤者3例,房早、房扑各1例,窦性心动过速2例。胸部X线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肺瘀血及左房右室扩大。心胸比例在60%以上的9例。超声心动图检查二尖瓣大瓣呈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 1994年 12月至 1999年 12月对 5 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 (MS)病人 ,采用国产球囊导管进行了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PBMV )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5 0例MS病人中男 14例 ,女 36例 ;年龄19~ 6 6岁 ,平均 37 6岁 ;风心病病史 8~ 32年。窦性心律2 6例 ,房颤者 2 4例。心功能 (NYHA)Ⅱ级者 32例 ,Ⅲ级者18例。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 ,单纯二尖瓣狭窄 32例 ,伴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者 10例 ,伴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者 6例 ,伴轻度主动脉瓣狭窄者 2例 ;二尖瓣轻度钙化 18例 ,中度钙化 8例 ;二…  相似文献   

9.
<正>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时洋地黄过量所致Ⅲ°传入阻滞及非阵发性房室交界性(简称交界性)心动过速伴文氏型传出阻滞,在临床听诊时似不规则,易为临床及心电图所忽视,但对其识别又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笔者近遇一例介绍如下。患者女,60岁。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已26年,持续房颤21年,坚持服用地高辛0.25mg/日。于1985年5月2同因心慌、气短加重,夜间不能平卧而住院。入院后继续口服地高辛0.25mg/日,症状无好转。心电图示心房纤颤,不完全性右束支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4日在心电监护下静注西地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来,各种介入性方法如手术、激光、电消融、化学消融、冷冻、起搏等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在国内外引起极大重视。我所于1987年起开展这一工作,现报道4例如下。例1,女,27岁。入院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房纤颤、A+B型预激综合征。入院后作二尖瓣直视分离术,术前用棒形电极及指环电极按Gal-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和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住院的心脏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76例心脏病患者中,单纯心房纤颤组年龄较轻,女性比例较其它组大;阵发性房颤发生率低,且只在单纯心房纤颤者中;在总的心力衰竭658例中,合并心房纤颤263例,占39.97%;在总的心房纤颤361例中,合并心力衰竭263例,占72.85%.房颤者左房内径大,心衰者左室内径大.两者共存时左室射血分数降低,且脑卒中发生率高.结论心力衰竭与心房纤颤互相影响,互相加重,治疗要两者兼顾.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风湿性心脏病 (风心病 )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我院自 1986~1998年共收治老年风心病患者 (≥ 6 0岁 )5 0例 ,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0例中 ,男 15例 ,6 0~ 90岁 12例 ,70~ 79岁 2例 ,80岁 1例 ;女 35岁 ,6 0~ 6 9岁 32例 ,70~ 79岁 3例。男女之比为 1∶2 .3。1.2 辅助检查 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狭窄33例占 6 6 % ,三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 11例占 2 2 % ,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狭窄 6例占2 2 %。心电图 :心房纤颤 5 0例占 10 0 %。化验 :血沉、抗链O增高 3例占 6 % ,低血钾 16例占 32 % ,低氯 5…  相似文献   

13.
瓣膜病变多为后天发生 ,尤其风湿性瓣膜病变 ,常伴有风湿性心肌炎、心内膜炎的发生 ,心脏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害 ,二尖瓣病变并发心房纤颤的病人常合并左房血栓 ,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 ,本组病例 ,无术后死亡 ,预后较好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9例 ,男 5例 ,女 4例 ,年龄 17~ 5 3岁 ,其中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例 ,细菌性心内膜炎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例。心房纤颤 6例 ,左房血栓 3例 ,心功能 级 1例 , 级 5例 , 级 2例 , 级 1例 ,心胸比 0 .6 0~ 0 .90。伴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 2例。1.2 方法 :充分术…  相似文献   

14.
静脉滴注胺碘酮致严重不良反应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爱欣  车宁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4):1212-1213
患者,女,64岁。入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阵发性心房纤颤),既往有阵发性心房颤动、高血压病、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十二指肠溃疡等病史,2004年11月5日因心慌,自服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5mg,心率仍快,急诊转住院,  相似文献   

15.
<正> 患者女,35岁。因心悸2月余入院。体检:脉搏98次/分,有短绌脉。颈静脉怒张。两肺无啰音。心律不齐,心率126次/分。心尖部可闻双期杂音,主动脉辦区可闻轻度舒张期杂音,P_2亢进。肝可触及,下肢有可凹性浮肿,血沉5mm/1小时。心电图示心房纤颤。诊断: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房纤颤,心衰Ⅱ度。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 1992 - 0 4~ 2 0 0 2 - 0 9,对 112 6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成形术 (PBMV ) ,对其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取得一定的经验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112 6例病人中 ,男 337例 ,女 789例 ;年龄 15~ 76岁 ,平均39.4岁 ;伴房颤 4 12例 ,左房血栓 4 9例 ,二尖瓣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 4 4例。心功能 (NYHA分级 ) 级 17例 , 级 5 6 6例 , 级 5 0 2例 , 级 4 1例。其中合并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15 1例 ,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6 7例 ,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90例 ,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5 0例 ,轻度主动脉瓣狭…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风心二尖瓣狭窄和冠心病在窦性心律及心房纤颤时血夜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测定比较,分析有关疾病对血液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心二尖瓣狭窄,冠心病不论是窦性心律还是心房纤颤,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正常人;心房纤颤时,血粘度高于窦性心律时,说明风心二尖瓣狭窄和冠心病有血栓形成的血流学基础,心房纤颤是导致栓塞的危险因素。血液流变学监测可以做为预测血栓形成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1980年到1984年,本院为15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人进行经左径狭窄分离手术。其中男性2例,女性13例。年龄为17~35岁。单纯狭窄11例,合并轻度闭锁不全4例。心功能Ⅱ级者10例,Ⅲ级5例。手术前均无房颤,术后1例发生房颤,经奎尼丁除颤后消失。手术扩张前,二尖瓣口最小直径为0.5cm,最大直径为1.3cm,扩张时分别由2.5cm到3cm最后到3.5cm。作者认为,基层医院可施行此项手术。但手术适应症需严格掌握。对房颤病人与联合瓣膜病变的病人应持慎重态度,对心衰病人应在心衰控制6个月后考虑手术。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机械瓣膜或组织瓣股)的高危病人应用华法令加阿司匹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些病人手术前有过心房纤额或血栓栓塞性疾病。1对象和方法此项研究采用随机抽样、双盲法、安慰剂对照试验,平均随访时间达8.5年。这项研究在加拿大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有370例患者(平均年龄58岁,51$为男性)接受了机械或组织』已脏瓣股置换术。这些病人术前有心房纤颤或血栓栓塞性疾病病史。心脏瓣膜置换有主动脉瓣、二尖瓣或三尖瓣,一个或多个。研究对象排除的标准是对阿司匹林过敏或有应用阿司匹林的指征,对应用抗凝剂或抗血小板治…  相似文献   

20.
心房纤颤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常见的伴发病,在接受风湿性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中79%伴有心房纤颤[1]。在瓣膜置换手术的同时进行射频消融心房纤颤是外科治疗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的有效方法。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了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29例,经围术期切实有效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