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龚小军  王传明 《腹部外科》2009,22(3):147-148
目的评价不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210例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短期内复发的情况。结果与Lichtenstein组相比,TEP组手术时间长(P〈0.05),手术费用高(P〈0.05);但术后开始活动早(P〈0.05),住院时间短(P〈0.05),术后不适感持续时间短(P〈0.05)。两组术后疼痛分数、并发症、复发率、2周内恢复非限制性活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P术与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两种术式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缺点。方法采用美国Bard公司的疝环充填物及网状补片,对各类型腹股沟疝行无张力修补118例,其中疝环充填式(Rutkow手术)69例,单纯补片法(Lichtenstein手术)49例。结果Rutkow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8min,手术30mim。术后并发尿潴留Rutkow手术17例,Lichtenstein手术6例,Rutkow手术切口血肿、瘘管形成各1例,Lichtenstein手术复发1例。结论腹股沟直疝及疝环较大的斜疝,尤其是复发疝者,应尽量选用Rutkow手术,疝环较小的斜疝可选用Lichtenstein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80例成人腹股沟斜疝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观察组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chtenstein与Rutkow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无显著差异,但Lichtenstein的并发症少、住院费用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局麻下腹股沟疝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前景。方法对2006年至2010年间实施腹股沟疝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疝修补的两组病例(两组病例均为90例)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感染、初次下地时间、住院天数、恢复劳动能力时间、术后复发率等各方面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结果腹股沟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较传统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术后复发率低、术后感染无增加、无排异反应及异物感等优点。结论腹股沟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解剖缺陷有针对性,符合生理,创伤小、修补快、并发症少、恢复快、复发率低、手术适应证宽,在基层医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平片(Lichtenstein)、疝环充填式(Rutkow)、腹膜前(Kugel)三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方法: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198例分为3组各66例,即:平片无张力疝修补组(Lichtenstein组)、疝环充填式疝修补组(Rutkow组)、腹膜前修补术(Kugel组);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早期并发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Rutkow组术后1个月、6个月VAS评分(3.15±0.92,1.92±1.52)明显高于Lichtenstein组(2.31±0.41,1.02±0.97)和Kugel组(2.25±0.57,0.96±0.84)(均P<0.05);三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Rutkow异物感发生率(18.18%)高于Lichtenstein组(1.52%)和Kugel组(3.03%)(P<0.05)。结论:平片疝修补术、疝环充填式修补术和腹膜前修补术疗效及并发症几乎接近,宜根据不同病例采用不同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Lichtenstein、疝环充填式、PHS三种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寻找一种易于掌握,疗效确切的术式。方法对我院自2002年2月至2007年12月463例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叁组:聚丙烯材质充填式组(218例),膨体聚四氟乙烯平片组(221例),普理灵疝补片(PHS)组(24例)。术后复发率:聚丙烯材质充填式组为0.5%(1/218),膨体聚四氟乙烯平片组为0.5%(1/221),PHS组为0(0/24),三组差异无显著性。术后疼痛发生率:聚丙烯材质充填式组为9.0%(19/218),膨体聚四氟乙烯平片组为4.0%(9/221),PHS组为4.0%(1/24),聚丙烯材质充填式组与膨体聚四氟乙烯平片组和PHS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阴囊血肿发生率:聚丙烯材质充填式组为1.8%(4/218),膨体聚四氟乙烯平片组为2.0%(5/221),PHS组为4.0%(2/24),PHS组与聚丙烯材质充填式组和膨体聚四氟乙烯平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膨体聚四氟乙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疗效确切,术后并发较少,适宜广泛推广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与传统的Lichtenstein平片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对比,探讨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优点。方法腹膜前疝修补组(以下简称腹膜前组)43例,平片疝修补组(以上简称平片组)59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早期反应、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腹膜前组手术时间、伤口疼痛及伤口异物感例数显著低于平片组(P〈0.05),平均恢复自主活动时川显著低于平片组(P〈0.01),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平片组(P〈0.001)。术后随访平均18个月(8~36个月),尤复发。结论与传统的Lichtenstein平片疝修补术相比,腹膜前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伤口疼痛轻、异物感轻、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成人腹股沟疝Lichtenstein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8月至2008年12月169例各型腹股沟疝患者行190例次Lichtenstein术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时间(51±9.6)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5±2.2)h,总住院时间(5±1,2)d,术后不适感持续时间(3±1.5)d。随访3~28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率90.5%,无死亡及复发病例。结论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方法简便,更宽的手术指征,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比较我院腹腔镜与开放手术在成人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0例腹腔镜成人疝修补术与50例开放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和短期复发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康复快、美容、短期复发率低等优点,疗效较开放手术好,是目前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股沟疝应用UHS装置与Lichtenstein修补术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12—2012-12间行UHS疝修补114例与Lichtenstein疝修补88例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慢性疼痛、并发症等资料。结果 2种术式在住院时间、复发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chtenstein修补术手术时间明显短,手术费用低,但术后慢性疼痛评分较高。结论应用UHS装置与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均可以用于腹股沟疝修补,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与Lichtenstein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46例接受TAPP手术与140例接受Lichtenstein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生活自理时间、住院天数、恢复日常工作天数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与Lichtenstein修补术均为腹股沟疝的良好修补法,但复发疝、双侧疝及腹腔联合手术的患者更适合选择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2.
李金龙  田丹  曲日初 《腹部外科》2010,23(2):101-102
目的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Bassini手术对绞窄性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急诊行手术治疗的47例绞窄性腹股沟疝。其中,行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21例(A组),行Bassini手术26例(B组)。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5年,病人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绞窄性腹股沟疝的病人应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与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2006年3月~2013年6月65例成人腹股沟复发疝按患者意愿分为TAPP组(n=34)和Lichtenstein组(n=31),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复发率等。结果 6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TAPP组手术时间(44.8±9.7)min明显少于Lichtenstein组(68.1±18.6)min(t=-6.413,P=0.000);术中出血量中位数10ml(5~50m1)明显少于Liehtenstein组中位数30ml(10~150m1)(Z=-4.349,P:0.000);术后疼痛评分(2.2±1.5)分明显小于Lichtenstein组(5.5±1.1)分(t=-10.032,P=0.000);术后住院时间(4.2±1.3)d,明显短于Lichtenstein组(5.6±1.9)d(t=-3.493,P=0.001);术后复发0例,明显少于Lichtenstein组4例(Fisher's检验,P=0.049);住院费用(10676.8±2018.9)元,明显高于Lichtenstein组(8060.0±990.5)元(t=6.532,P=0.000);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1±0.8)d,明显长于Liehtenstein组(1.5±0.6)d(t=3.394,P=0.001)。结论 TAPP治疗腹股沟复发疝安全可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复发方面要明显优于Lichtenstein术式,但手术费用较高,手术难度较大,难以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对比开放腹膜前间隙超普装置(UHS)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Lichtenstein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213例分别采用UHS疝修补术与Lichtenstein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入组条件为临床和随访资料完整,包括UHS疝修补术101例(UHS组),Lichtenstein疝修补术112例(Lichtenstein组);所有患者均完成为期1年随访,记录和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局部不适、疼痛、复发等临床资料,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如血肿、阴囊水肿、感染均没有统计学意义。UHS组在腹股沟区不适、慢性疼痛、缺血性睾丸炎明显少于Lichtenste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Lichtenstein组有5例复发,UHS组未发现复发患者。结论 本组病例数据显示,采用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术式中,超普装置(UHS)腹股沟疝修补术较Lichtenstein修补术的远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李金斯坦(Lichtenstein)修补术与腹膜前间隙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通过检索2000年1月至2012年11月PubMed、EMBase、Springer及Cochrane图书馆公开发表的英文文献,对纳入研究的14篇文献中采用Lichtenstein修补术与腹膜前间隙修补术的3 364例患者的复发率、慢性疼痛、局部麻木感、感觉异常、血肿/血清肿、切口感染、睾丸并发症、手术时间进行荟萃分析(meta-analysis).结果 腹膜前间隙修补术组的复发率低于Lichtenste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1,95%CI (0.29,0.89)];与Lichtenstein组比较,腹膜前间隙组的手术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78,95%CI (-5.51,-0.006)].其他并发症,包括慢性疼痛、局部麻木感、感觉异常、血肿/血清肿、切口感染、睾丸并发症在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开放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修补技术,复发率更低,手术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患者并存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安全方法。方法分别对61例腹股沟疝患者并存糖尿病,83例无糖尿病腹股沟疝患者围手术期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生活自理时间、住院天数、恢复日常工作天数方面,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均无复发。结论围手术期控制好血糖是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改良Lichtenstein疝修补术与Lichtenstein疝修补术手术方法,探讨更加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潮州市潮州医院收治的成年腹股沟疝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60例,实施改良Lichtenstein疝修补术;对照组60例,实施Lichtenstein疝修补术。结果二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阴囊血肿、切口裂开、切口感染、切口下积血(液)、局部异物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5、-1.802,X2=2.224、2.786、1.359、3.078、3.897,P=0.083,13.092、0.070、0.074、0.056、0.081、0.098)。对照组复发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4,P=0.021)。结论改良Lichtenstein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较好的手术方法,尤其是对于Ⅲ、Ⅳ型疝,疝环口大,腹横筋膜破损较重,复发疝患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和开放式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放式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腹腔镜或开放式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68.47±20.18)min、(5.83±1.69)d和(47.16±11.32)min、(7.14±1.23)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分别为6.45%、0和5.88%、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和开放式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开放式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术程时间短、费用较低,更适合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优势。方法随机对我科2005年10月至2009年2月间收治的116例腹股沟疝患者分别采用局麻和硬膜外麻醉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进行研究。结果局麻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硬膜外组(P0.001),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01),而术后并发症两组间无差异(P0.05)。所有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并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以上无复发。结论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经济方便,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